6.1《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2 13: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①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②记念刘和珍君!
(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选自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1.《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①②两处的“此”,分别指的什么?
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3.《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尾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请简要分析这两处结尾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速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蕾锋利的,但地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竞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竞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扬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刘和珍是个外表与内心世界有差异的学生。
B.文章写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明她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C.执政府对待学生的手段之下劣凶残完全出乎一般人的预料,当然也包括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
D.执政府对请愿学生的残害以及后来对学生请愿这件事的歪曲与诬陷,暴露出执政府的反动、贪婪和腐败。
5.文中说“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请说明作者“踌躇”的原因。
6.文段的第五部分第二自然段,详细地写出刘和珍等三位女子被害的细节,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本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连用了“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加点词表现了什么?
8.文中画线句“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的含义是什么?
9.“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10.“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含义?
二、情景默写
11.背诵《记念刘和珍君》,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对“真的猛士”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沉默”的预言(选择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组是 ( )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比)
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比喻)
四、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时候,许多年轻作家在文学中的血气方刚不是才华的体现,而是__________、急于求成的轻率和傲慢;那种所谓“高产”,其实是主观急躁的任性产物,与触动灵魂的文学完全是__________的两码事。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更需要饱含深意的沉着淡定与执着坚守。对潜藏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的开掘,更需要平静与坚守。对潜藏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的开掘,更需要平静与坚守,以使其在不急不缓中默默地延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绝不是猎奇,更不是狂欢。如果作品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职需求。
当然,置身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新时代,作家、艺术家面对__________、不断变化的时代,如果依然稳坐书斋、不出斗室、不问世事,也是与时代和人民的殷切期待相龃龉的。换言之,新时代的文学,需要的是快速反应的速度,热火般充沛的激情。撇开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境,让自己的心沉入文学创作中,把生活中的体验和自我的心境结合起来,让情感激越起来、涌动起来、亢奋起来,才能____________创作的前沿,抒发一腔豪情,写出传世之作。不同于其他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者对于风云激荡的社会现实更能快速做出反应,其内容更( )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初露锋芒 南辕北辙 翻天覆地 献身
B.初出茅庐 风马牛不相及 日新月异 跻身
C.初露锋芒 风马牛不相及 翻天覆地 跻身
D.初出茅庐 南辕北辙 日新月异 献身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不被鲁迅先生喜爱而短篇小说和杂文却被他青睐
B.短篇小说和杂文被鲁迅先生热衷而长篇小说却不被他看好
C.鲁迅先生当年热衷于短篇小说和杂文写作而不写长篇小说
D.鲁迅先生当年不写长篇小说而热衷于短篇小说和杂文写作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五、语言表达
16.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因为请愿而被反动当局杀害。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是应该专心读书、埋头学问,还是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六、小阅读-课内
17.重点4 文中的“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各指什么样的人?(《记念刘和珍君》)
18.重点②:文中的“苟活者”指的是什么人?如此称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9.重点①:本文如果直接从第三节刘和珍的平时表现写起,把第一、二节移到第五节后,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
20.《纪念刘和珍君》难点③:鲁迅先生在文中谈了自己对“请愿”的看法,在《空谈》一文中也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请结合本文谈谈鲁迅先生不以为然的态度。
21.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22.难点①: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么?从概况到细节,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23.《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几次出现作者关于“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请找出并体味其中的感情变化。
24.难点②:作者为什么以“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点来写“三一八”惨案?
25.鲁迅先生在本文中谈了自己对“请愿”的看法,在《空谈》一文中也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知,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请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谈谈,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是怎样的?他认为请愿的做法是正确的吗?
26.文章主要记叙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可看出刘和珍是一位怎样的青年?
27.如何理解《纪念刘和珍君》中“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
28.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除了写刘和珍外,还写了哪几类人?他们在“三一八”惨案后有什么表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
29.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课文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着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B.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
C.课文将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D.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E.《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30.《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七、微写作
31.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沉痛纪念的刘和珍、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呢?假如他们其中的一位要参与“中国的脊梁”评选活动,你会选谁?请为他(她)写一段推荐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32.下面是某网友摘录的网易论坛上一些网友在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后发的帖子。如今,我们也学了这篇课文,请你在后面跟个帖吧。(200字左右。内容切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请勿用网络语言)
网友1:历史在不断重复,只是鲁迅先生再也不可重现了。先生即使没有其他建树,只凭此一篇文章也可传世不朽,因为文章里有人性的光辉与尊严,有爱的沉痛和恨的切骨,而这些是某些知识分子所缺少的。
网友2:时隔20年,重读《记念刘和珍君》,仍心灵震撼。为刘和珍泣,为鲁迅叹,苟活在血色中的我们要更奋然而前行!
网友3:这位伟大的女性是为中国而死,为你我而死的,有心的国人会永远记得她的英名——刘和珍。
网友4:我在高中时,知道了刘和珍,为她的事迹所感动。她是一个为了中国、为了中国人而英勇就义的英雄,向她致敬,给她献花!深深鞠躬,向她学习!
跟帖:
八、小阅读-课外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1)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2)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2.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未来的意义。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鲁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句话是战斗的号召。 3.①《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依然沉浸于悲哀痛苦中不可自拔,《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悲哀已经摆脱,作者已经化悲痛为力量;前者抒情更为直露显豁,后者更隐晦含蓄;
②前者表达对反动派的愤慨,对逝者的缅怀,对革命胜利充满期待;后者较前者心态情感更为积极乐观,结句含意深长,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表达对反动派必然灭亡,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第①处,相关句子在段落的结尾“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说明“此”所指代的内容在上文,即“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可以通过提取句子主干(主语和宾语)的方法找到答案,比如句子的宾语部分是“没有消亡的明证”,主语是“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中国女子的勇毅”,结合以上信息整理为: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三位弱质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深层含义是说青年的牺牲蕴藏着无限的革命力量,使人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信心和希望。
第②处,相关句子“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②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凭借“此②”来记念刘和珍君,“此”即指本文《记念刘和珍君》。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苟活者”指苟且偷生的庸人,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也不曾忘怀烈士死难的悲哀,但没有行动起来,畏首畏尾、苟且偷生,不敢斗争不敢反抗;“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勇于革命、无所畏惧、敢于斗争的人。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并比较不同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1)《记念刘和珍君》结尾句作者再一次表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慨,点明这篇文章的题意。“呜呼”,借助文言叹词,表达作者极强烈的悲愤感情。结构上与第一部分照应,再次点出了写作意图,坚强有力,含义深刻,概括了全文。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悲壮战歌,是讨伐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战斗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奋勇斗争的革命号角。在段祺瑞反动政府的通缉声中,鲁迅不怕牺性,坚决站在爱国群众一边,以最大的悲愤写了本文和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一系列杂文,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鼓舞革命群众进行斗争,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2)《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深沉的,而又是细腻的。对于革命战友的怀念是深沉的,而对于他们的被残害,既有对当局的无比愤慨,也有对“芳草零落”的无比痛惜,这两种情感之流交汇于文中,时起时落,相互激荡,形成极为强大的情感冲击波。但在当时的“无写处”的中国,这种情感形诸于文,又不可能酣畅淋漓,无所顾忌地加以表达,“我只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的文章。但他又坚信,“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这里表现出一种极欲喷射而出又不得不强自压抑在心内的“含蓄”,是一种具有极大爆发力的沉重而复杂的情绪。一种深沉的悼念之情贯通全文,形成紧针密线的艺术的整体和回环往复的情感场,使人读后为之动容。通过对烈士遇难的回忆,表达了对烈士的纪念和尊重;暴露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无耻的兽行,亦表达了作者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坚定信念,对摧残者必然死亡、人民革命斗争必然胜利的坚强信念。“忘却”“不说”指将“悲哀”摆脱,更好地战斗;最后一句表明对革命的必胜充满信心;省略号表示许多话还没写出来,发人深省。
4.D 5.原因是自己在为国奉献与牺牲的决绝上还不如自己的学生,自己只是一个苟活者,而刘和珍却敢于为祖国的命运慷慨赴死,自己没有资格坦然承认她是自己的学生。 6.①表现出杀人者的残暴与凶狠;②表现出三位女子的沉勇与友爱;③简洁表达了作者的惊愕、痛恨、悲痛之情。
【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说“暴露出执政府的反动”是可以的,但是说“暴露出执政府的贪婪和腐败”过于牵强。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刘和珍君是鲁迅的学生,但是鲁迅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这是在得知刘和珍君毅然决然赴死后的内心真实表现,作者感觉到自己在为国奉献与牺牲的决绝上还不如自己的学生,自己只是一个苟活者,以此表达了对刘和珍君的赞美之情,刘和珍是“真的猛士”,赞扬她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英勇清醒、永不回避的精神,赞扬她在生死面前的勇敢选择,刘和珍敢于为祖国的命运慷慨赴死,自己忽然感觉好像没有资格坦然承认她是自己的学生,因而“踌躇”。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由“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扬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等内容,可以看出表现出杀人者的残暴与凶狠;
由“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扬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等内容,表现出三位女子的沉勇与友爱;
由“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竞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等内容,简洁表达了作者的惊愕、痛恨、悲痛之情。
7.说明了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想象。 8.“我”一向对反动派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他们什么样的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但这回还是超出了“我”的意料,“我”万万没想到敌人会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下如此毒手。 9.敌人凶残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衰亡了,使得我们的民族没有人敢为自由、为国家而呼喊奋斗了。 10.这里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爱国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励。
【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第一段连用‘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表现了什么”,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些词语所写的具体事情,然后分析使用这些词语达到的效果等。结合“居然开枪”“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等分析,“居然”说明卫队惨无人道。“竟”“不料”“不信”“何至于”,说明刘和珍遇害出人意料。文中的这些词语,有的表示出乎意料,有的表示惊讶。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理解句子含义要抓住句中关键词,从表层和深层等角度理解。注意句子包含的情感,是对反动派的批判,对学生下毒手。本句中,“向来”一词强调了对反动派的认识的深刻和一贯,“不惮”体现这次已经从最坏最恶毒的方面去推测他们可能的做法,但“不料”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甚,这超出了“我”的意料。这是鲁迅对政府迫害刘和珍君的抗议和谴责。
9.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本题可以从“文人”和“政府”的表现分析原因。结合段政府“说她们是‘暴徒’”,反动文人的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这种“惨象”和“流言”也就是敌人凶残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这种专制统治,使鲁迅“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也使“衰亡民族”“默无声息”,没有人敢为自由、为国家而呼喊奋斗。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修辞手法,抓住关键词语分析理解语句含义。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
“沉默呵,沉默呵”,运用反复手法。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直接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如此文治武功的段祺瑞执政府的强烈的愤慨,已经对国民性丑恶面的深沉的反思。
11.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惨”“淋漓”“爆”。
1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B.从结构上来看,上下句基本相对应,故用得是对偶修辞,不是对比。
故选B。
13.B 14.D 15.作品如果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出,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初露锋芒:指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前者侧重强调刚显露才干,后者侧重强调人缺乏经验。
此处形容这些年轻作家缺乏经验,因此应该用“初出茅庐”。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
该语境中的“主观急躁的任性产物”与“触动灵魂的文学”不存在目标与行动的关系,因此应该用“风马牛不相及”。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前者强调变化的程度深,后者强调变化的速度快。
根据语境,横线后面有“不断变化”等内容,此处强调的是变化之快,因此应该用“日新月异”。
献身: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或生命献给祖国、人民或事业。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
语境说的是作家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才能让自己上升到创作的前沿,因此应该用“跻身”。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后文语意可知,括号后面的“后者”应该是指“短篇小说和杂文”,由此排除B、C两项。由“不同于其他人”可知,所填语句主语应为“鲁迅先生”,据此排除A项。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主要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如果”应放到“作品”之后;二是搭配不当,“个性”和“突兀”不搭配,可将“突兀”改为“突出”。
16.观点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专心读书、埋头学问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至于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关心国家大事,这都不是青年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像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就不应该上街游行,而应该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做学问。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无谓的牺牲,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做贡献。
观点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光死读书是不够的,而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就是说青年学生对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应该关心。为祖国献一份微薄之力是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行为是一种值得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爱国行为。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因为请愿而被反动当局杀害”是我们观点的来源。“是应该专心读书、埋头学问,还是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是……还是……”是表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所以这句提示写作立意应该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既可以选择写新时代青年“应该专心读书、埋头学问”,也可以写新时代青年“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开头明确观点以后,论证要以“刘和珍”遇害为说理的依据,比如写新时代青年“应该专心读书、埋头学问”,那就指出“刘和珍”的牺牲是无谓的牺牲,指出“他们”生在乱世,作为祖国的未来,应该先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应该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做学问,不应该上街游行,以至于无谓的牺牲。新时代的青年,应坐在教室里好好读书,增长聪明才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做贡献”。
17.①“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②“庸人”即平庸之人。③“苟活者”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却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④“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句中的“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既包括反动军警、进步人士,也包括老百姓。
②“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句中“庸人”,即平庸之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的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句中“苟活着”是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却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他们有可能走向斗争。“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这是作者的谦辞,意在突出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
④“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句中“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尽管在政治上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冷眼旁观,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抱希望。
18.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疑义。“苟活者”是作者的自称。在第一节,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作者通过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不断地从奋斗中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也大有人在,在这里,鲁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看到希望,并奋然前行,所以如此称谓。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原文是“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文中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将自己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认为自己是“苟活者”,即苟且活着的人,与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真的猛士”相对,作者借此警醒自己,也试图唤醒世上的“庸人”和其他“苟活者”,希望他们像刘和珍一样觉醒,为中国的未来奋斗。
19.不好。如果先写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再按时间顺序展开,就成了单为刘和珍一人作纪念文章或作传了,而本文题目虽为“记念刘和珍君”,实际目的却是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入点,评述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了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和作者的感情历程,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本写作思路的能力。
本文第三节交代刘和珍与“我”的关系,与“我”相识的情况;第五节记叙刘和珍欣然前往,前去游行;第一、二节刘和珍牺牲后,程君请“我”为她写点东西,“我”要写文章纪念她。这样文章的顺序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属于顺序,变成了一篇普通的为刘和珍作传的文章。而本文写作缘由写起,交代刘和珍游行概况,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在纪念刘和珍的同时,重点在于评述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了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和作者的感情历程,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0.鲁迅先生并非对请愿不以为然。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热烈支持。但他认为向反动派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是极少有效果的。同时他又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可见鲁迅先生认为“请愿”无疑会提高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彻底地走上革命道路。
鲁迅先生是正确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问是群众的一次爱国运动。向政府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问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究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种反动的政府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愿和力量,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的能力。
“不以为然”并非完全不赞同,而是因为鲁迅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徒手请愿”的代价太大,效果不好。由“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等句子可知,“徒手的请愿”代价大,收获小,因此,鲁迅先生并不赞同;由“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可知,鲁迅先生认为“请愿”无疑会提高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彻底地走上革命道路。事实证明,鲁迅先生对请愿的认识是正确的。
21.写刘和珍的事,按文章顺序有:
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②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③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④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⑤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⑥“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⑦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残命。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可知,刘和珍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由“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可知,记叙她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由“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知,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由“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可知,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由“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可知,她“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由“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可知,她中弹牺牲。
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为人温和,追求进步,渴望真理,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残命。
22.不可以。写刘和珍遇害的情况,是为了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情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根据。第四节先写概况,即伤亡情况,再写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荒谬性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接着思路深入到细节,针对所谓“暴徒”“受人利用”,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又写段祺瑞执政府怎样用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反差强烈的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
【详解】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本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文章第四节“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先写刘和珍遇难概况;“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再写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死伤至数百人”的事实与流言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作者的愤怒和对段祺瑞政府的讽刺批判。第五节“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描写请愿时的细节,这些细节又与前文段祺瑞政府的流言形成对比,这些反差强烈的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
如果将两者合到一起就起不到这样的效果了。因此,不可以。
23.文中三次出现作者关于“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这种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三次,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声音。
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刘和珍来说的。鲁迅所编辑的刊物“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对这样一位热切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的忘年知音,对这样一位“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不仅是因为程君的请求,更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早”该写点文章来纪念她,以表悲痛之情。
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紧接着“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出现的。“这样的世上”是指反动统治者与其走狗文人交织而成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又有许多麻木的庸人不但不能像猛士一样“奋然而前行”,反而做了反动统治者的帮凶“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为了使这没有尽头的黑暗世界早日结束,这就正有“写一点东西”来揭露暴行、揭穿“流言”、唤醒民众的必要。
第三次“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庸人”而言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教主快要降临了”。难道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下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不能!面对快要降临的“忘却的救主”,“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既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第一次,“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刘和珍生活艰难,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表现了刘和珍追求进步,渴求真理,这样的一个进步青年却惨死在国民党的枪下,鲁迅“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悲痛之情。
第二次,“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作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用“真的猛士”来赞颂刘和珍,用“似人非人”“这样的世界”来表达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批判,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感觉“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因为作者想借此,唤醒普通民众,借此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暴行。
第三次,“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已有两星期”其实写出了时间之短,“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写出作者“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的庸人的批判。正是因为“庸人”们快要忘记了以刘和珍为代表的“猛士”的牺牲,鲁迅才要写一点东西来纪念他们,既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
24.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表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所谓“暴徒”“受人利用”的无耻谰言也就不攻自破。
刘和珍遇难时,枪弹的攒射、棍棒的挥舞历历在目,青年们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
刘和珍死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她举办追悼会,还有程君的话,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记念刘和珍”讽刺的是整个“三一八”惨案这一历史事件,具有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鲁迅描写刘和珍的形象时有这样几句重复的话: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选择记念刘和珍作为纪念“三一八”惨案的切入点乃匠心独运:就是这样一位微笑、和蔼的刘和珍君,竟然被凶残的杀害了,这自然激起了读者的愤慨和阅读兴趣。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微笑”“态度很和蔼”的女青年,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竟然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下劣,不言而喻。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见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第三,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对刘和珍等人的追悼,以程君的话,真切反映了惨案之后正直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作者纪念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
25.观点一:鲁迅先生并非不以请愿为然。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和支持。虽然他认为向反动政府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有极少的效果,但是他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请愿”提高了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进一步走向彻底的爱国道路、革命道路上去。
观点二:鲁迅先生不以请愿为然。这在原则精神上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完全一致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毫无疑义,也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毕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样反动的政府去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向和力量外,实际的效果是绝不会有的。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只是徒手?”解读这一句,得看上一句“至于此外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意义寥寥。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说明人类社会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发展,反动势力总是太凶残太悲劣,大量的流血斗争往往才换来一点进步,徒手的请愿有多大作用呢?鲁迅对请愿不是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这正是鲁迅的深刻之处,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鲁迅确实是一位导师。鲁迅对刘和珍君的行为是不支持的,对她的遇害是十分痛心的。在文章的结尾,鲁迅说大片的树木形成的煤炭只有一点点,就是说明:刘和珍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收获却甚微,她的牺牲只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鲁迅希望学生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更理性的行动,而不是像这样对着凶残的政府请愿。本题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26.①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②不为势利所屈,带领同学们与反动校长进行斗争;与人相处,“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③“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④欣然请愿,难中救助。
形象特点:①向往革命,渴求真理。②敢于反抗,乐观温和。③正义果敢,有责任心。④勇敢坚强,忠贞爱国,从容善良。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文章记叙刘和珍事迹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一、三、五部分。
由第一部分中“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可以概括出,她于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莽原》,追求思想上的进步,追求真理,这体现了她对真理的渴望,对革命的向往;
第三部分第二自然段,写作者认识刘和珍的经过,描述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的斗争精神、对进步师生的和蔼态度以及对学校前途的关心。她敢于带领同学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表现了她为了正义敢于斗争的果敢精神;平素她却常常微笑着,待人态度很温和体现了她的乐观温和;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体现了她强烈的责任心;
由第五部分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可以概括出,刘和珍是欣然前去请愿的,这能体现她的勇敢从容、坚强乐观,以及对国家的爱。
27.“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希望,奋然前行,希望虽然“依稀”“微茫”,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第一节中,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点睛】重要语句,主要指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对这几类句子含意的理解、体会,是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基础。
(1)结构句
所谓结构句,是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2)含蓄句
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一些深层意义,或者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一定哲理,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3)修辞句
修辞句是指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喻、夸张、拟人、反语、排比、对偶等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4)主旨句
主旨句,即“文眼句”,是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
28.人物类型: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表现:悼念;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尊敬、激励、悲痛;
人物类型: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表现:污蔑;作者的态度立场:控诉、抨击、愤怒;
人物类型:麻木的群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表现:淡漠;作者的态度立场:哀伤、唤醒、哀愤。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作者除了刘和珍还提到了三类人,其一是猛士和“苟活者”,像刘和珍那样的爱国青年,为国请愿,惨遭段祺瑞政府的残酷压迫,作者对这些爱国人士充满激励,但希望他们不要再采用请愿的方式反抗;像作者这样有爱国之心而仍活着的革命者,他们从爱国青年的牺牲中看到了微茫的希望,将要奋勇前行。
其二是段政府的反动势力,包括反动统治者和文人走狗,他们面对爱国青年的请愿,竟然开枪杀人,甚至说他们是暴徒,散布污蔑的流言,令作者感到愤怒,写文章也是为了控诉他们的暴行。
其三是“庸人”,指普通人,他们对于爱国青年的牺牲只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随着时光过去而淡忘了这些血的记忆,作者写文章是为了警醒他们,让他们不要忘记爱国青年的流血牺牲。
29.B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错误,本文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以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为线索。
D.“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错误,文中描写刘和珍外貌的语句有“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反复描写刘和珍的外貌是为了突出她的和蔼善良。
故选BD。
30.强调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刘和珍的“微笑”“温和”,都塑造出她的善良、和蔼、亲切的形象,而这样一个温和的人,却被反动派无情地杀害了,不但如此,还被反动文人污蔑为“暴徒”“受人利用”,两相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反动派的残忍,反动文人颠倒是非黑白,从而反衬出反动派的残忍和反动文人的卑鄙。
31.[示例]
推荐词
血衣触目,惊心胆;火舌封锁,锁成网;棍棒相交,宛落石。但扼不了的是愤怒,封不住的是脚步,打不碎的是信念。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她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流言蜚语,掩盖了真相,欺骗了庸人,却掩盖不住其罪恶的本质;时间流转,模糊了血色,拭干了泪痕,却淡化不了她的微笑。她虽是一个弱女子,却用瘦削的双肩担负起了民族之重任,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她是苦难民族的真正脊梁,她用她的言行、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之歌。我推荐的人物是刘和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刘和珍、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几个人中选择一个人为“中国的脊梁”,学生首先需要了解这些人的事迹、精神,并充分理解“脊梁”的含义。
结合鲁迅的名言可知,“中国的脊梁”指的是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因此,学生可以从刘和珍为国请愿,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作为左联五烈士,为国家抗争,为民族创作,不畏强权,坚持革命等角度拟写推荐词。
注意字数要求和修辞手法的要求。
32.示例:
在那样的年代,我们中华民族虽在列强的铁骑下受尽了凌辱,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前仆后继,仍不停地反抗。更多的人在先生的指引下站了起来,为自己,更是为了国家,他们的努力也将带领更多人步入正道。先生用他在彷徨中的呐喊唤醒了国人,更唤起了中华。鲁迅先生用比枪还厉害的笔去战斗,去激励能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有志青年,他是时代的先驱。正是他让我们领略到当时的紧迫,才使我们倍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发愤图强,让东方这一只雄狮奔跑于世界前列,使世界知道中国,了解中国。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前,先从内容与形式上理解所给的“帖子”。所给的几个“帖子”,内容上都是从自身实际来肯定鲁迅或刘和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跟帖”时要注意这些方面。
答案第12页,共16页
答案第13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