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包身工》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包身工》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2 13: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包身工》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②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③于是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
④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A.借喻 暗喻 借代 借喻 B.借代 借代 双关 借喻
C.借代 暗喻 借喻 双关 D.借喻 借代 暗喻 双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的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包身工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便油然而生。
C.对现在的青年人来说,包身工制度已经时过境迁,成为“历史的陈迹”了。但是我们不可忽视这篇课文深刻的教育意义。
D.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地保存着奴隶制度,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女工进行着巧取豪夺的剥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代“包身工”的出现,是因为近年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盲目外出打工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疏于管理的结果,影响了社会稳定。
B.养老是国家大事更是家事,国家将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C.我们对职业要有一颗敬畏和赤诚的心,用“匠人精神”将这份职业做到极致,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人与自然"摄影展上的照片,无论是聚焦市井胡同,还是聚焦海滨风情,均具有悠远的意境,视觉上带给人清新和素净。
二、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几年前,《包身工》退出了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等种种__________的事件。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黑企业老板有着__________的权力致使工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挣扎,而是老板和工人之间缺少了人间的那种__________,只靠赤裸裸的金钱来维系彼此的关系。以上种种事件的发生使得“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也使得《包身工》再一次在中学教材中“复活”。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__________的。《包身工》的文学价值并不是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的,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什么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珍惜和保护。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
B.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
C.《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慢慢被人们忘记了,夏衍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D.夏衍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也慢慢被人们忘记了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罄竹难书 生杀予夺 真情 视线
B.令人发指 生杀予夺 温情 视野
C.罄竹难书 草菅人命 温情 视野
D.令人发指 草菅人命 真情 视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_____________。
《包身工》是夏衍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的一篇报告文学,该刊的社评曾指出:“《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 ① )。《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____________。
首先,夏衍的报告文学精于艺术营构,善于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文学是人学”,特别是叙事性文学,是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的。夏衍的报告文学就扩展了人物描写和刻画的范围,而且着意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某些事物的本质,使报告文学开始由以事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转变。
再者,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速写等多作线性叙述的单纯的结构方式,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____________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作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吃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文中对粥的描写,能让你立即联想到猪食;女工们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将籼米、锅焦、豆腐渣等搅拌之后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更是把包身工悲惨的生活揭示____________,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最后,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② );《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键处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望尘莫及 界线 勾通 一针见血
B.望其项背 界限 勾通 入木三分
C.望尘莫及 界限 勾连 入木三分
D.望其项背 界线 勾连 一针见血
8.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虚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B.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C.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趁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
9.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三、语言表达
11.《包身工》自发表距今已80多年了,包身工制度在中国被废除也已经70多年了。对于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有人说是为了让年轻人记住一段历史,一段国家贫弱、国民苦难的历史,明确青年一代的时代责任。有人说可以发挥警钟的作用,警醒人们,防止包身工制度死灰复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包身工制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最早是在日资纱厂中广泛采用。包身工多系农村贫苦少女,通过包身契包给“带工”的工头。由包工头付给女工家庭以低微的包身费,一般为二三十元。包身期限一般为3年。在此期间,女工工资收入,均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供给包身工以极低的生活费。包身工在厂里受资本家和工头的欺压,劳动繁重;在厂外的切行动则受包工头的严密监视,绝无人身自由。她们过着非人的生活,许多人未满期就被折磨而死,是旧中国处境最为悲惨的工人。
包身工制曾在旧中国的一些工厂,特别是纱厂实行。1932年,上海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女工的1/3,在日资纱厂中包身工约占一半。包身工制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奴役制度。由于工人群众的斗争和社会舆论的谴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革命形势的发展,包身工制趋于消灭。
(摘编自互联网)
比较这两段文字与课文中相关内容的异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对下面这两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1927年,夏衍在上海开展工人运动。当时,他住在沪东塘山路业广里一带。此间,他结识了一些在纱厂做工的和做工人运动的朋友。从朋友口中,夏衍听说有一种女工叫“包身工”。这些年纪很小的女孩子,大多数是纱厂的工头从江苏、浙江一带贫困的农村地区“包”来的。
夏衍首先把这些告诉了与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有联系的沈西林同志,明星电影公司根据这些材料马上拍出了《女性的呐喊》。夏衍也开始搜集有关包身工的材料,想写出一篇小说来。1935年,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极大破坏,组织上决定让夏衍暂时到工厂隐蔽起来。夏衍就利用这个机会深入到包身工中去,掌握第一手的更为详细的材料,把几年前的愿望付诸实现。为了观察到包身工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夏衍每天半夜点从家里动身往工厂走,工厂离他住的地方有十几里路。白天,夏衍混在包身工中间,体验着人间地狱的生活。耳闻目睹之后,夏衍反而觉得小说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如果将她们的情况如实地报道出去,不更能说明问题吗?于是,他根据调查到的材料,真实地不带任何虚构和夸张地写出了《包身工》一文。1936年,夏衍发表了《包身工》。
四、小阅读-课内
14.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15.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的黑暗、残酷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夏衍《包身工》)
16.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在这些时间段“包身工”在干什么?(夏衍《包身工》)
17.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包身工的社会意义。(夏衍《包身工》)
18.难点2 《包身工》一文中, 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揭露准确而深刻,得益于描写和材料选择与处理的成功。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生活时成功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19.课文《包身工》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20.学完了这篇报告文学,你能说一说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谁吗?
21.《包身工》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22.下列对《包身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加强了批判的力度。
B.课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时,作者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并没有具体地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描写她们的生活,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C.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真实地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
E.《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通过描写当时的实际状况,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表现了作者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23.《包身工》中作者几次提到“芦柴棒”,分别是哪几次?为什么多次提到她?
24.请体会《包身工》中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25.阅读《包身工》一文,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2)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3)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26.作者是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包身工》
27.【重点1】《包身工》中描述了包身工们的哪几个场景?有什么表达效果?
28.《包身工》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其中的人物、事件、环境都是真实的,但又运用了较多的文学手法,如塑造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气氛等,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入阅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就作品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写一篇札记。
五、微写作
29.《包身工》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请借鉴这种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30.微写作
请根据文中有关“芦柴棒”的描写,以“身为‘包身工’的‘芦柴棒’”为题,写一段文字,叙述身为“包身工”的“芦柴棒”一天的遭遇,300字左右。
31.《包身工》中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面”上的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描写了包身工的起床、早餐、上工、收工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点”上的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生病”、被“抄身”等“点”上的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悲惨命运。请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段上课的场面。150字左右。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借代,用“芦柴棒”代指包身工;
②暗喻,本体是“她们”,喻体是“机器”,比喻词“是”;
③借喻,只出现了喻体“机器”,本体、比喻词没有出现;
④双关,字面义是和空气接触发生反应,深层义是不会和其他人接触,受到影响,发生反抗。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此处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使用不当,应用“入木三分”。
B.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正确。
C.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使用正确。
D.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使用正确。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是因为……的结果”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删去“因为”。
B项,“是国家大事更是家事”语序不当,“国家大事”与“家事”调换位置。
D项,“视觉上带给人清新和素净”成分残缺,“带给”缺少宾语。
故选C。
4.《包身工》退出了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5.A 6.B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句式杂糅,“原因是……”和“因……导致的”杂糅,应去掉其一。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B.不合逻辑,应先写众人的反应,再写少数人的呼吁。
CD两项和原文表述的观点不相符,根据后面内容“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山西冷血……”可知,这里应突出的是希望这篇文章回归课本。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令人发指: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这里形容这些事件让人愤怒,应用“令人发指”,
第二处,生杀予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草菅人命:意为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这里形容这些黑心的老板像那些统治者一样掌管着工人的生死大权,应用“生杀予夺”。
第三处,真情:真诚的情感。温情:温柔深情。这里强调老板和工人之间缺少了人间的那种善良温柔之情,老板对员工冷漠,应用“温情”。
第四处,视线:比喻注意的方向、目标。视野:眼睛看到的范围;观察或认识的领域。这里要搭配“淡出”,是说这部作品是不会远离我们的认识,应用“视野”。
故选B。
7.C 8.A 9.A 10.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此处语境是指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追赶不上,远远落后,所以应用“望尘莫及”。
第二空处,界线: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②不同事物的分界。③某些事物的边缘。界限:①不同事物的分界。②尽头处;限度。
根据语境,两词皆可使用。
第三空处,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勾连:①勾结。②牵涉;牵连。
语境说的是夏衍善于用纵线将横向事件牵连在一起,应用“勾连”。
第四空处,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语境说的是夏衍深刻揭示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应用“入木三分”。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说的线索比作“彩带”,把事件比作“珍珠”。
A.“芦柴棒”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文中的女工。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铁门比作“红砖罐头的盖子”,将女工比作“鸡鸭”;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工住的房屋比作“鸽子笼”;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工的手脚比作“芦柴棒”,将女工的身体比作“弓”。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前文“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可知,第一个括号内应填“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这样前后意思才能吻合,据此排除B项和D项;
第二个括号后说的是“《包身工》是抒情的……”,要和这个句式相呼应,第二个括号内应填“《包身工》是叙事的……”,据此排除C项。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精确的”和“事实”搭配不当,可在“事实”前加“具体的”;
二是“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可改为“以……为中心”或“围绕……”。
11.观点一:赞成第一种观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全面废除了包身工制度。包身工制度在中国,已经成为一段不可能再度重来的历史。我们今天学习《包身工》,其意义在于了解什么是旧社会,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中国;了解什么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经济侵略;了解一个丧失了独立、主权和自由的民族会有怎样的苦难;了解在一个腐败、落后的中国,愚弱的国民是怎样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的。《包身工》记述的苦难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我们民族的苦难史,就是旧中国亿万农民、工人苦难家族史的一部分。记住这段历史,也就是记住了我们的责任——热爱党,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永远远离积贫积弱、受人欺侮、遭人践踏的苦难。
观点二:同意第二种观点。包身工制度作为一种罪恶制度,早在70多年前,便在中国消失了,而且是永远地消失了。但是,非法、地下、变相的“包身工”却并没有完全绝迹,且隐隐有死灰复燃之势。据2001年9月10日《工人日报》报道,武汉市劳动部门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发现,一家私营企业长期使用不满14岁的儿童做工,这些孩子每天早晨六点上班,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有时工作时间更长,还没有公休日。2001年,上海市劳动监察部门也在一家日资企业发现了相同情况,一次查出该公司使用童工逾10名,14岁的孙某从7月26日至8月5日的10天中,加班达87.5小时!除此之外,劳动监察部门还查出该公司员工工资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且员工工资每月只发放一半。据劳动监察部门调查,沦为国内“包身工”的打工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在劳务黑市上轻信用工者的谎言,等醒悟过来时,已身陷“囹圄”,不仅身上分文皆无,证件被扣,而且失去人身自由。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学习《包身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被取缔,但我们仍然不能大意,要警钟长鸣,防止变相包身工制度死灰复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重要问题,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题目是就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对今天的现实意义的探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铭记历史,明确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使命。第二种,明确“包身工”制度的血腥、野蛮、残酷,要防止这种制度变相出现,死灰复燃。作答时,首先要表态自己欣赏或赞成哪一种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阐明自己的观点。对于第一种观点,铭记历史,明确使命的分析。首要明确“包身工”这种制度出现的背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国家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的同胞为了生存,被迫到帝国主义开设的工厂、矿业等处打工,但一旦进入就相当于签订了卖身契,暗无天日,遭遇各种折磨和凌辱。为此,我们当下的青少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并且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保卫国家,让国家更加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至于第二种观点要明确“包身工”的内涵,就是被剥削、被压榨,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那么,在新时代,新的国度下,有没有肆意欺凌民工,剥削民工的自由、生存权利;非法延长工时,克扣工资,增加劳动强度,雇佣童工的这种“黑”企业呢?我们可以从网络和一些报刊上时有所闻,比如:2001年9月10日《工人日报》报道,武汉市劳动部门在劳动监察过程中发现,一家私营企业长期使用不满14岁的儿童做工,这些孩子每天早晨六点上班,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有时工作时间更长,还没有公休日。总之,回答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立场,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作答。
12. 都说明了包身工的来源、包身费、包身期限、收入、受资本家与工头压迫、失去人身自由等情况。 选文说明了包身工制的限制及结局等;课文详细说明了包身工的生活条件与劳动强度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相同点:①选文中说“包身工多系农村贫苦少女”,课文说“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可见两者都说明了包身工的来源。②选文中说“由包工头付给女工家庭以低微的包身费,一般为二三十元”,课文说“包身费大洋二十元”,可见两者都说明了包身费。③选文中说“包身期限一般为3年”,课文说也“期限三年”,可见两者都说明了包身期限。④选文中说“在此期间,女工工资收入,均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供给包身工以极低的生活费”,课文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可见两者都提到了包身工的收入。⑤选文中说“包身工在厂里受资本家和工头的欺压,劳动繁重”,课文说“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两者都说明了包身工受压迫的事实。⑥选文中说“在厂外的切行动则受包工头的严密监视,绝无人身自由”,课文说“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两者都说明了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
不同点:选文中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革命形势的发展,包身工制趋于消灭”,可见选文说明了包身工制的限制及结局等;课文则通过写包身工的生活,说明了包身工的生活条件与劳动强度等。
13.1927年夏衍听说有一种女工叫“包身工”,就深入其中,掌握第一手详细材料,写出并发表了《包身工》。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题所给材料为叙事性文字。压缩时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成绩。两段文字先逐一概括层意:材料第一段主要写了1927年,夏衍在上海开展工人运动时听说包身工的事;第二段写夏衍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写出并发表《包身工》。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规范作答,符合字数规定即可。
14.“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通过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包身工》一文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迫害,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文中相关内容有“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作者此处运用类比,把包身工和墨鸭相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带工老板及监工对待“包身工”没有一点施与温情,作者在此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是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控诉,是对剥削压迫者的警告,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15.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小福子”遭到“拿摩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16.以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为线索组织材料: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四点一刻 晨起;四点半钟 早饭;五点钟 上工;六点钟(十二小时劳动,中午休息的15分钟)放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概括情节的能力。
课文 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
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
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
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
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中午休息15分钟,劳动强化,非人的生活。
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17.①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②课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包”的标志是事先立了“包身契”。“奇妙”之处不仅在于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骗,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摩温);另一主是中国二老板,带工的。日本资本家称她们为“试验工”“养成工”;中国带工者称她们为“包身工”;③作品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女孩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
“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带工老板是他们的主子之一;“拿莫温为着要在主子面前显出他的威风,和对东洋婆表示他管督的严厉,打得比平常格外着力”另一个主子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摩温),包身工由“带工”带进厂里,于是她们的集合名词又变了,在厂方,她们叫做“试验工”和“养成工”两种,由拿摩温主管。
综合起来,包身工外在隶属于带工老板,工厂内被日本资本家及工头是拿摩温压迫,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
18.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上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①“面”上的描写,主要是人物的群体描写。本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
②“点”上的描写,主要是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比如文中提到三次的“芦柴棒”。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描写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文章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主要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
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包身工》一文中,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夏衍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它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换一种解释,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本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场景,开篇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寻衣,穿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如:文中提到三次的“芦柴棒”。第一次,由除老板外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作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剥削者为了不减少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只写了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逃脱不了的厄运。文章通过对“芦柴棒”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体描写,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19.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这中间会用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文章在写四点一刻被骂为“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文章在介绍了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资本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的、详细的介绍。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构思的能力。
新闻事实是指被记者选择过的、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事实。它脱离了事实的自然形态,带有人工加工的痕迹,带有传播者一定程度的价值认识。《包身工》中的新闻事实,是通过作者精心选材、描写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来呈现的。如包身工们起床的情景、吃早饭的情景、上工的情景。背景材料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情况,背景材料指文章所反映的一定社会生活的具体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材料。如介绍了包身工们是如何被带工头骗到城里来的,又如介绍了日本资本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等。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用一些转折性的词句来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比如文章在描写了包身工起身的情景和她们恶劣的住宿条件这些新闻事实后,又用“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来过渡,引出下文关于包身工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背景材料。又如,文章在介绍了包身工四点半之后吃粥的新闻事实后,又用“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之后,尤其是四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日本厂家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他们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来过渡,引出了下文关于分析为什么日本资本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背景材料。文章中间会用一些转折性的词句来衔接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使得文章连接自然流畅。
20.观点一: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带工老板。包身工是被带工老板凭着“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从农村骗来的,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包身工的身体属于带工老板,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观点二: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东洋婆”及其走狗“拿莫温”“小荡管”。他们随时会给包身工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的惩罚。而且一旦耽误了做工,工资减少,包身工又会遭到带工老板的殴打,殴打之外,她们还会遭受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苦不堪言。
观点三: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而形成的制度,是压榨中国人民的反动统治者。包身工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而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根据文章中对包身工来历的描述:“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作‘带工’的老板。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带工老板欺骗乡民,将他们的孩子带进工厂成为包身工,使她们变成了“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如果有人想要试图摆脱这种生活,给老家的父母写信,被带工老板发现后,会遭到残酷的殴打,“打倦了之后,再在老板娘的亭子楼里吊了一晚”。包身工的身体属于带工老板,“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可见,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带工老板。
根据文中对包身工悲惨生活的描述:“野兽一般的铁的暴君监视着你,只要断了线不接,锭壳轧坏,皮辊摆错方向,乃至车板上有什么堆积,就会有遭到‘拿莫温’和‘小荡管’毒骂和殴打的危险”,可见,“东洋婆”“拿莫温”和“小荡管”随时会给包身工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的惩罚。小福子在被拿莫温殴打时,东洋婆“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朵,将她扯到太平龙头前面,叫她向着墙壁立着”,拿莫温则“拿起一个丢在地上的皮带盘心子,不怀好意地叫她顶在头上”。“东洋婆”“拿莫温”和“小荡管”极其残暴冷酷,殴打之外,“还有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他们使包身工的生活苦不堪言,悲惨无比,却求救无门。因此,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东洋婆”及其走狗“拿莫温”“小荡管”。
根据文中对背景材料的交代:“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之后,尤其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东洋厂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可见,《包身工》反映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192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损失和渡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随着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大量雇用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包身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温床上,包身工制度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东洋厂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从根本原因上看,这是由当时“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而造成的。因此,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而形成的制度,是压榨中国人民的反动统治者。
21.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晚上一天的做工时间里。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老板承诺的美好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分析了日本资本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紧接着交代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上工的情景以及她们在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插叙指出日本纱厂汲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详解】本文考查学生把握行文线索的能力。
《包身工》这篇课文内容较长,共50个自然段,把握这篇文章的线索,需要把握文章的内容。通读全文,不难发现,本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中间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文章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短语,如“四点一刻”“四点半”“五点”。根据这个提示可以将文章分为四部分,并概括出文章的大意。第一部分(1~11段),主要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12~22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第三部分(23~34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第四部分(35~50段),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所受到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所以,《包身工》这篇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22.BE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文本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B.“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分析不当,本文描写的是包身工群体形象,应为“通过整体速写”。
E.“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分析不当,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真实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应为“直面社会黑暗”。
故选BE。
23.文中三次提到“芦柴棒”这个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作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
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这样安排选材,使文章点面结合,增添了文章的内涵。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关于“芦柴棒”的叙述和描写主要有三次:第一次“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 ’,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第二次“有一次,在一个很冷的清晨,‘芦柴棒’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其实这是不能叫作床的)上了。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那一天,‘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屋子的地位”“‘芦柴棒’”的喉咙早已哑了,用手做着手势,表示没有力气,请求他的怜悯”;第三次“比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抄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让她揩点油吧?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恶梦!’”。根据这些情节用自己的话分三点概括即可。
《包身工》一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在塑造人物上,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在人物的群体描写之外,作者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比如文中三次提到“芦柴棒”这个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是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这就是“芦柴棒”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24.(1)运用反语。句中的“慈祥”“佳肴”本是褒义词,这里褒词贬用,老板提供的这些菜叶,对包身工而言已是难得的美食,反衬包身工的饮食条件之恶劣;对老板而言,却能从包身工身上榨取到更多的利润。这样就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老板残酷剥削包身工的愤慨。
(2)“饲养”,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做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1)中,“慈祥”本是褒义词,指(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从语句来看,这里是修饰压榨包身工的老板,他们所谓“慈祥”的表现就是“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用这些粗劣至极的食品来给包身工吃,却从包身工的身上压榨出更多的利润,可见这“慈祥”是反语,属于褒词贬用,突出老板的残忍。“佳肴”指精美的饭菜和可口的食物,形容食物非常好吃;而语境是形容包身工的饭菜,而所谓的“佳肴”是指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么粗劣的食品对于包身工来说,却是“难得的佳肴”,由此可知包身工饮食的恶劣,这也是反语,贬词褒用。
(2)中,“饲养”是指对动物的饲养与照料,本是形容动词,而语境是说“饲养小姑娘”,这是比拟中的拟物,可见这些资本家并没有把这些包身工当作人,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来饲养这些包身工,可以看出包身工境遇之惨以及资本家之残忍;接着作者由资本家饲养包身工想到船户养墨鸦捕鱼,船户养墨鸦来为自己盈利,但不会虐待墨鸦,而这些资本家在压榨剥削包身工的时候不留一点余地,没有一点温情,对比之下更能看出包身工受压迫之惨重。
25.(1)这段句子整散结合,通过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2)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3)这段文字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运用类比,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1)从句式上看,“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属于散句;“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属于整句。
从修辞上看,“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包身工只要没衰弱到死就得反复的一直工作,写出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包身工的瘦弱不堪、饱受摧残和压迫之深,写出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
(2)“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加重了感情的抒发,表达了对包身工的同情,以此来控诉包身工制度的罪恶。“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16世纪封建制度下忠实服役的奴隶”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20世纪的机器大工业的技术进步,后者代表16世纪时期的最原始的劳动力——奴隶,两者形成巨大反差,但都集中到包身工这一群体的身上,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压迫之多之深。
(3)“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属于直抒胸臆和类比的手法,作者严正警告帝国主义资本家及其走狗帮凶带工老板,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屈服,一定会勇敢地站起来,走出“黑暗”,走向“黎明”,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坚决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从中表达了作者义愤填膺的愤慨之情。从体裁来看,很有力量地揭示了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显出了报告文学的一大特色。
26.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它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第一个场景是:“上午四点过一刻”,“鸽子笼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第二个场景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猪食一样的饭。第三个场景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开始了在“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和“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威胁下的一天的工作。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
“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绘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但是,仅有这些概括的描述,会显得单薄。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芦柴棒”这个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写的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们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
27.第一个场景是“上午四点过一刻”,包身工们起来,开始一天非人的生活;第二个场景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猪食一样的饭;第三个场景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在“三大威胁”和“三大危险”下开始一天的工作。“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能力。
本文按时间顺序报告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况。这些场景都有明晰的时间标注,第一个场景:上午四点一刻,起床;第二个场景,四点半,吃早点,顺带介绍了“两粥一饭”的猪一样的饭食;第三个场景,五点钟,上工,十二小时工作,面对三大威胁和三大危险。
表达效果。作者组织材料巧妙,借一天的三个场景全面交代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状态,既有点的描述,又有面的把握,点面结合,显出了高超的匠心。
28.《包身工》是夏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名篇佳作。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是新闻性和文学性。《包身工》是将作品新闻性与文学性做到统一的典范。
(1)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着重描写、刻画富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
虽然《包身工》带有浓重的新闻纪实色彩,但作者着重刻画了“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这三个人物,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特别是通过对“芦柴棒”烧火做饭、被逼带病出工及下工搜身的三次细腻的描写,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2)精于艺术营构,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
《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勾连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丝带缀上一颗颗闪光的珍珠,显得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作者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生活片段和细节,做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喝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对粥的描写,使你立即联想到了猪食;女工们用舌头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饥饿的呐喊;老板娘用锅焦、残粥搅拌清水来给女工们充饥的镜头,把包身工猪狗不如的生活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主客观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包身工》主要是叙事,它向人们述说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及剥削阶级的种种罪恶,但在关键处又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全部爱憎伴随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它又以铁一般的事实和精确的数据,对这种惨无人道的包身工制度做出直接的评价和深刻的分析。笔法灵动,情真意切,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报告文学特征的能力。也考查考生写作的能力。
题干要求“深入阅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就作品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写一篇札记”,此题要求考生在阅读《包身工》文本之后,就“其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写一篇心得,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就其一点写出自己的心得即可。
具体分析,①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而夏衍的《包身工》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揭露了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双重统治下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而且由于其采用了独到的文学表现手法,凸显了主题,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夏衍认为,报告文学“要高瞻远瞩,在更广阔的背景面前,向事物的纵深开拓,去掌握、去反映生活进程中本质的东西”(《关于报告文学的一封信》)。1935年,夏衍在一位在日本纱厂当职员的同学和青年团员杏娣的帮助下,对“包身工”制度和包身工们的生活进行了了解,在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作品。
②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运用点面结合的叙事方式成功实现了这一目的。所谓“点”,就是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具体描写;所谓“面”,就是指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二者互相补充,全面深刻地表现了包身工的悲惨命运。对《包身工》这篇文章来讲,“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体描写,比如包身工们清早起床的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的叫骂声,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其中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画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但是,只有群体描写,还不足以全面显示这种罪恶的制度,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量。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点”(典型人物)来描写。即“芦柴棒”“小福子”“什么名字记不起了”三个包身工个体的悲惨命运。比如对“芦柴棒”的三次细节描写。第一次是煮稀饭,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体现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描写她病倒遭毒打,尽管“芦柴棒”得的是急性重伤风,而且“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带工老板为了不失去一天的利润,还是使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是搜身,“芦柴棒”的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触碰她的身体。“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只描写了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她们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作者通过“芦柴棒”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③第三人称的叙述者选择是我们在阅读《包身工》时对叙述视角的第一印象,平和的叙述背后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画面感极强的诸多断片。在对包身工们的工作环境、身份认同、言行举止等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叙述者更多承担的不是一个主观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而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类似的白描式叙述话语在行文过程中随处可见。在这一叙述进程中,作者采用了限制叙事的方式来展开,只叙述目之所及而不凭空添加,而且不对客观所见的环境、人物等作主观的情感评价。这种客观性的叙事方式显然更容易对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特征予以确证,虽然处理起来难度也较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无疑能够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夏衍在报告文学文体属性坚守方面的自觉与用力。
④为了更加明确地突出报告文学文本写作的非虚构性,作者在对文本中出场的诸多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也明显地注意了叙述上的别出心裁。夏衍采用有别于五四一代作家偏重于心理分析的文体风格,将人物的内在心理同外在躯壳剥离,撇开不分析任何人物的内在心理,而只是冷静地记录人物的言行举止,其他的言外之意则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品味。“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死懒!躺着死不起来,活该!”“假病!老子给你医!”文本中俯拾皆是类似的短促话语,虽仅是三言两语的展示,却将包身工所属带工老板的丑恶嘴脸以很冷静客观的方式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其背后暗藏的对于包身工不堪命运遭际的潜台词不言自明。叙述上的质朴无华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展开在读者面前的是客观真实的包身工凄惨的生活画面。任何的事实真实在文本的叙述中都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予以表现,读者现场感的获取恰是非虚构文体特性的最好凭借。
29.每天晚上,五一广场灯光闪烁,热闹非凡。
广场中央千姿百态的喷泉随着优美的旋律此起彼伏,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吸引着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有的跳舞,有的放风筝,有的打鼓,还有的溜旱冰……随着音乐节拍,中年人跳起了健身舞,动作非常整齐,引来了来来往往的旁观者。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小女孩,她也跟着手舞足蹈,扭来扭去,那不协调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仰望天空,只见天空飞着千姿百态的风筝,有的像彩蝶,快乐地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美丽极了!它们给广场增添了许多色彩。
五一广场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广场,歌声、鼓声、说笑声汇成了一曲热闹的交响曲,让人乐而忘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场面即场景,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场面描写是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描写形式。它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其中主要写人的活动、人物之间的关系。
所谓“点”, 是指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细节。所谓“面”, 则是指整体的场景和气氛。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首先要选准“点”——文章所要表现的重点人物或重点内容。在描写场景的时候只要做到“点面”结合,再注意字数200字左右即可。
点上可以抓住特定的某一人、某一物的镜头,如孩子的笑容,如老人的舞姿,如飘飞的气球,如水花四溅的喷泉;面上可以从整体展现场面的特点,如欢快的,如肃穆的,如祥和的。
30.例文:
身为“包身工”的“芦柴棒”
有一次清晨“芦柴棒”害了重伤风躺在“床”上,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可是在那一天,“芦柴棒”可真的起不起来,她将身体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这时一个打杂的很快地走过来了,只见他一手抓住“芦柴棒”的头发,狠命地往地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后来,据说,因为芦柴棒“露骨”地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打杂的恼了,夺过一盆冷水,泼在芦柴棒的头上。这是冬天,“芦柴棒”遭了这意外的一泼,反射似的跳起身来。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了!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
首先按照题干要求,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芦柴棒”的内容,如“有一次,在一个很冷的清晨,芦柴棒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上了……芦柴棒遭了这意外的一泼,反射似的跳起身来”“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再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当时中国农村再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在工厂的工人们过着非人的生活,在这里没有光、没有热、没有任何希望,他们只是封建制度下的一群奴隶。除此之外还可以想象十五六岁的“芦柴棒”是因为家庭贫穷或者其他原因才到纱厂做“包身工”的等等。然后根据这些内容,按一定顺序叙述即可。
31.示例:
今天是我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上课了,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次最平常不过的停顿,没有一个人关注窗外的鸟,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笔和橡皮,每一个人都用心聆听着老师的话语。坐在最前面靠近窗子的李娜,偷偷地打开了从家里带来的录像机录起来,想把这一切都变成永恒的记忆。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目要求“《包身工》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段上课的场面,250字左右”, 然后根据要求里的手法描写另一个场景。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 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 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 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本题中,考生可以取“上课”的场景进行描写,其中,“点”, 可以组织成“坐在最前面靠近窗子的李娜,偷偷地打开了从家里带来的录像机录起来,想把这一切都变成永恒的记忆”。从“面”的层面描写,如“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次最平常不过的停顿,没有一个人关注窗外的鸟,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笔和橡皮,每一个人都用心聆听着老师的话语”, 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可以突出上课同学的听讲状态认真。考生在字数方面也要严格遵守。
答案第12页,共20页
答案第13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