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荷花淀
孙犁
①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②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著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③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④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⑤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⑦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⑧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⑨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
1.第②段划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2.分析第①段和第③段中的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3.分析第 段“水生笑了一下”中“笑”的内涵。
4.第 段中对于女人一“震”一“吮”的动作描写耐人寻味,试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5.丈夫很晚才回来,水生嫂却一直在等待,说说这个情节的表达作用。
6.你如何理解水生嫂的一“震”一“吮”?
7.文中的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为什么使用这种句式?
8.这几段文字写出了水生嫂怎样的心情?
二、选择题
9.下面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荷花淀》选自孙犁文集《白洋淀纪事》。
B.《荷花淀》细致地描述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主要人物是一群青年妇女。
C.《荷花淀》采用纵剖面的方法,按照时间的顺序,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敌我遭遇、助夫杀敌三个片断。
D.写景清新,细节生动,对话传神,这几点是《荷花淀》的主要艺术特色。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B.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D.《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11.阅读孙犁《荷花淀》文段,选出对女人月下编席情景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选文以诗化的语言、优美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富有舞蹈美和色彩美的动人画卷,反映了女主角对劳动、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也由此表现了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B.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既烘托人物形象与心灵的美好,又表达了对白洋淀及白洋淀人民的热爱之情。
C.“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运用了比喻手法,既增添了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美感,又突出了女人在这样美好的夜色中劳作的愉悦心情。
D.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体现了女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正因为此,才更激发起他们保卫家乡的豪情,为下文作了铺垫。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荷花淀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_____________。( )。荷花淀即白洋淀。孙犁的著名代表作《白洋淀纪事》,肯定了人民战争,热情歌颂了根据地人民______________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展示着一种特定的“人情美”。艺术表现上_____________、诗意盎然,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孙犁小说的鲜明特色,开创了抗日文学“诗意小说”的新境界。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____________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受《荷花淀》创作风格的影响,文坛曾产生新中国第一个文学派流——荷花淀派。其主要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煕、韩映山等。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情画意 勇往直前 别具一格 风雨飘摇
B.情景交融 勇往直前 别开生面 风雨飘摇
C.诗情画意 不屈不挠 别开生面 风云变幻
D.情景交融 不屈不挠 别具一格 风云变幻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B.由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更由于白洋淀这个地方而使这一流派得名
C.由于白洋淀这个地方和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而使这一流派得名
D.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名的这一流派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孙犁带领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带领的“山药蛋派”是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流派”。
B.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尤其是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最为著名的、最有影响、各具千秋的“流派”。
C.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流派”。
D.分别以孙犁为首和以赵树理为首的“荷花淀派”“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流派”。
四、语言表达
15.《荷花淀》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美感,读罢全文,我们会禁不住心驰神往地进入美丽的荷花淀。请用“芦苇”“微风”这两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200字左右。
五、小阅读-课内
16.孙犁先生说过:“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荷花淀》一文便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美,请结合文本探讨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美。
17.本文的对话描写极其传神,试举例分析对话的作用。《荷花淀》
18.《荷花淀》中描绘了几幅诗情画意之景?试分别对其加以概括并作简要赏析。
19.重点①:《荷花淀》这篇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都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0.《荷花淀》叙写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但全文呈现的却是一片诗情画意,你觉得这样叙写战争故事合适吗?
21.小说《荷花淀》有三处较集中的环境描写,试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2.《荷花淀》第3段中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
23.“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这里,水生嫂使用了一个倒装句,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24.阅读《荷花淀》,根据胜利之后妇女们的对话,概括她们的性格特征。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25.在《荷花淀》中,“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6.《荷花淀》主要是靠什么来塑造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27.《荷花淀》中,“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嫂这句话有何丰富的内涵?
28.《荷花淀》这篇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她的性格中既有传统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解放区进步妇女的特点。请结合下面的内容加以概括。
(1)“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2)“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3)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5)当水生嫂听水生说要到大部队上去时,作者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6)“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
(7)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9.当水生嫂听水生说要到大部队上去时,作者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荷花淀》
六、小阅读-课外
3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标志着作者(孙犁)的创作达到成熟境界的,是发表于1945年5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荷花淀》。这篇小说比《芦花荡》早发表了三个半月,是它的姐妹篇,因为它们不仅题目对称,而且还分别加着“白洋淀纪事之一”“白洋淀纪事之二”的副题。但实际上也就到此为止,它们在人物、情节等方面并无必然联系。
《荷花淀》的发表,在延安文艺界引起了关注,当时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的方纪回忆说:“读到《荷花淀》的原稿时,我差不多跳起来了,还记得当时在编辑部里的议论——大家把它看成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
“那正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又经过整风,不少人下去了,开始写新人——这是一个转折点;但多半还用的是旧方法……这就使《荷花淀》无论从题材的新鲜,语言的新鲜,和表现方法的新鲜上,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
这个回忆,反映着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我们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它使初次读到原稿的人快要“跳起来了”,而且被看作“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这好像是说,该作已处于“锋线”位置,大家要紧张地看着它破门得分了。
事情是不是这样,可以先不管,我们知道,已经产生的事实是,“由于《荷花淀》和其他一系列作品的创作,孙犁作品清新、隽美的风格,逐步在读者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崇、称道者有之,模仿、学步者有之,受其启发、激励而冀图另辟蹊径者亦有之……孙犁也因此在后来被一些人称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这就是说,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由于《荷花淀》的发表,最终产生了个被一些人称为“山色有无中”的“荷花淀派”。尽管这个流派的有无还可以讨论,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就比次破门得分要深远得多了。
《荷花淀》只有五千多字,传诵至今,魅力不减。艺术上最难的是创新,有一个“新”已经不易,而方纪一连用了三个“新(鲜)”来称赞它,这就可见它的独树一帜,给当时的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选自郭志刚《孙犁评传》,有删改)
结合课文《荷花淀》的相关内容,试举例证明方纪的“三新”观点。
七、微写作
31.《荷花淀》中“夫妻话别”时水生嫂的话温柔似水,表现出她温顺、体贴的个性,她对丈夫极为依恋,但她又是有勇气的,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请把她的话改写成个性泼辣的女人的语言,表现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去参军。要求:语言简洁、通畅,300字左右。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运用设问和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白洋淀苇子之多,又避免平铺直叙,让白洋淀苇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写出白洋淀人的骄傲。 2.第①段的环境描写展现夜晚白洋淀特有的恬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烘托了水生嫂美好的形象;第③段的环境描写描绘出白洋淀优美的风景,为人物提供了背景,交代了人物身份,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3.这是满足的笑,因为父亲和儿子的生活井然有序,这全是妻子操持有方的结果,因为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而笑;这是内疚的笑,因为自己刚回来就要出发,不能陪伴妻子,但知道妻子会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工作,因此为一个深明大义的妻子而笑。 4.一“震”一“吮”的动作描写,写出水生嫂在听到丈夫明天就要去部队的消息时的震惊和内心的波动,以及巧妙的掩饰。这个细节描写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妻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这段文字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接连提出“白洋淀有多少苇地?”“每年出多少苇子?”两个问题,然后先用两个“不知道”回答,接着用“只晓得”侧面回答。这样写不仅避免了平铺直叙,更突出了白洋淀苇地之多、苇子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再用比喻手法,把堆起来的白洋淀苇子比喻成“长城”,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洋淀苇子之多,艺术地回答了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字里行间洋溢着白洋淀人的骄傲和自豪。
2.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
第一段描写了皎洁的月光,凉爽的空气,干净整洁的院落,营造出宁静、明丽、和平的意境。在这优美的氛围中,水生嫂出场了。开头的景物描写,为全篇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氛围,给人物的塑造设置了美好的背景,烘托了水生嫂美好的形象。
第三段对白洋淀夜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给宁静的夜色涂抹上了一层明丽的色彩。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绘出了荷花淀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丽的地方色彩,而且还弥漫着荷花淀特有的清香。这里没有丁点的战争味道,没有丁点的尘世纷扰,一切平和而温馨,渲染了如诗如画的意境。 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感情精神面貌,交代人物身份。作者对月下小院的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水生嫂的美丽外表、纯洁心灵就在这澄清明丽的神话般的意境中烘托出来。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交代了水生嫂的身份:善良勤劳的劳动妇女。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从上下文看,“笑了一下”是水生在听完水生嫂对自己“爹哩?”“小华哩?”问题的回答之后的表情,这是对亲人关切的表现,自己去区上开会,能不为家中琐事所累,水生嫂的作用很关键,这“笑”包含对水生嫂的赞赏;
同时,这“笑”也包含对妻子的歉疚,因为他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家中老人和孩子都得妻子照顾,生活的重担即将全部压在妻子肩上,但是他知道妻子深明大义,不会阻拦他,因此这“笑”既有对妻子的赞赏,也有对妻子的歉疚。
4.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震”和“吮”既属于动作描写,也属于细节描写。这是水生嫂在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的自然反应。一“震”一“吮”,寥寥数笔,不仅维妙维肖地描摹了水生嫂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劳动时,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白洋淀抗日根据地妇女内心深处爱与恨、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从这个“震动”中,我们多少看出一点她的失望和以往的担心变为现实的震惊,但更的多是怕丈夫看出来的掩饰。这两个细节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妻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5.因为水生外出开会,会带回来党组织最新的消息。很晚才回来,说明斗争形势严峻,她为自己的丈夫担心,所以必须等到水生回来才放心。 6.一“震”一“吮”,寥寥数笔,不仅惟妙惟肖地描摹了水生嫂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劳动时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更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位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白洋淀抗日根据地妇女内心深处爱与恨、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从这个“震动”中,我们多少看出一点她的失望和以往的担心变为现实的心理。 7.主谓倒装句。强调“怎么了”,更能再现惊异关切的情态。 8.水生嫂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想挽留水生,又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丈夫的革命事业。从一开始的喜悦到后来的失望,她经历了一场灵魂的考验。
【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根据“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可知因为水生外出开会,会带回来党组织最新的消息。“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可知,水生很晚才回来,说明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水生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表明她担心自己的丈夫所以,一定要等到水生回来才放心。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动作描写的作用能力。
水生一露面,她就觉察到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她问丈夫,回答又不得要领,有点吞吞吐吐,这就更加引起女人的疑心,她就继续追问,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当水生回答:“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作品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是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的直接反应,文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里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作品写她一“震”一“吮”,寥寥数笔,惟妙惟肖地描写了水生嫂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劳动时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情与义的激烈撞击和理性抉择,含蓄地写出了她的失望和以往的担心变为现实的心理。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子的句式特点及人物的感情的能力。
文中的画线句子是“怎么了,你?”这句话是水生嫂在水生笑了一下后,看出水生笑得不像平常,于是就问:“怎么了,你?”水生的这个问句从句式的使用上,用的是主谓倒装句,强调谓语“怎么了”。水生嫂的这句追问,显露了她的惊异和对丈夫的关心。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
开头是“很晚丈夫才回来了”,丈夫很晚回来,水生嫂一直在等他。水生嫂“端饭”这个细节形象的表达了一个农村妇女的淳朴和一个妻子的温柔,在丈夫很晚才回来的时候,她下意识的想要“端饭”,就是忘掉已经很晚了,忘掉自己已经等了很久了,在这一瞬间,才是真正的让人心动的体贴。之所以忘记时间,完全是因为水生的回来,令水生嫂内心非常喜悦,也终于宽心。“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从中可以看出水生嫂想到水生走后,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和自己,她想挽留水生。由“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可知,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水生嫂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丈夫的革命事业。所以,她从一开始看到丈夫回来时的喜悦,到听到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后,水生嫂内心有些失望。她经历了一场灵魂的考验。
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解放战争时期”错误。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打日本鬼子。
故选B。
10.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分析错误,主要人物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
故选C。
1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运用比喻”错误,比喻必须有喻体,而且喻体和本体要性质不同且有相似性,“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中没有喻体,所以没有使用“比喻”。
故选C。
12.C 13.A 14.C
【分析】12.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①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情景交融:文学作品把写景和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语境强调荷花淀派作品给人的感受,应选“诗情画意”,排除BD两项。
②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不屈不挠:形容意志坚强,永不屈服。语境强调抗战时期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应选“不屈不挠”,排除A项。
③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与语境中“开创了抗日文学‘诗意小说的新境界”相对应,应选“别开生面”。
④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变化急速,难以预料。语境中是说作品所写内容的,故选用“风云变幻”。
故选C。
1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连贯)的能力。
括号前后都是句号,所以需要填写一个完整的句子。B、C两项,因为介词“由于”的存在,使得句子缺少主语,有语病。D项,“源于……地方”,介词结构并非完整的句子,“也源于……的这一流派”只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偏正短语),缺少句子的谓语部分,也不完整。
故选A。
14.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C项,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后加“中”或“上”;二是语序不当,“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中“两个”应移到“最为”前面。
故选C。
15.[示例]
清爽碧绿的芦苇,一般都是两米以上的个头儿,一棵挨着一棵,扯扯拉拉的一堆,密密麻麻的一片。苗条修长的茎上点缀着细长的叶,宛如涉水而来的窈窕淑女。越往顶端,茎越光滑细弱,但它毫不含糊,虔诚顽强地擎起手中的芦花。微风吹来,芦苇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像蚕在吃桑叶,像矜持女子的微笑,又像情人的耳语。倘若这时恰好有芦苇鸟啼唱,轻灵的声音带着水韵,连那洁白如雪的芦苇花,都高兴得伸开紧缩的身躯,随风自由地飘飞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
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要用“芦苇”“微风”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在扩展的过程中,要做到生动、鲜明。本题要扣住“芦苇”和“微风”扩展,首先要从整体上去写芦苇的样子,可以由个体而整体,由点到面,然后扣住“微风”,写微风吹拂下的芦苇的声音、动态,合理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可以运用适当的拟声词,写出芦苇子在微风下动态。在完成扩展后,要通读一遍,做到语言流畅、连贯,符合字数要求。
16.①乡土美。作者对水上遭遇战的战斗经过,用简笔数语带过,而对于荷花淀的旖旎风光,却不惜浓墨重彩加以渲染。无论是夫妻话别时月下的荷花淀,还是探夫路上展现出的水上的荷花淀,甚或是伏击战中的荷花淀,都是那么优美迷人,充满诗情画意。小说中对乡土的描写,既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又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
②爱情美。水生嫂为了丈夫的嘱托可以牺牲生命;青年妇女牵挂丈夫,她们可以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探夫;我们的战士在顺手一丢中温柔关爱尽显无余。这就是白洋淀青年男女的淳朴而忠贞的爱情。
③亲情美。如“爹哩?”“小华哩?”如果说这是水生每次回家必问的话,那么这一次会不会带有一丝不舍?因为第二天他就要去大部队了。谁说战士无情?谁说战士不顾家?他们心疼家人,梦萦故乡,然而国难当头,他们只有舍小家而顾大家。“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这就是父子亲情。
④家国情美。为了保卫家乡,打退敌人,男人积极上前线,女人支持丈夫,父亲支持儿子,乡亲支持战士。有这样的爱国情怀,有这样的凝聚力,我们的抗日战争能不胜利吗?忠贞的爱情,浓郁的亲情,都统一在高尚的爱国情中。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本的艺术特色。
结合本文的例子,分别从“爱情”、“亲情”、“家国之情”、“乡土”等角度赏析。
乡土美。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能让敌人踩躏?
爱情美。如“鸡叫的时候……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是真正的“生离死别”,夫妻各自的内心波澜、悲痛担忧,都隐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了。水生嫂与丈夫面对“生离死别”所激发出的那份浓郁缠绵的夫妻之情,千言万语难尽,作者却惜墨如金,只简单写了几句,但却把那份感情表现得愈加幽深、丰富。
亲情美。水生每次回家必问父亲和孩子。他们不是不顾家,而是国难当头,他们只有舍小家而顾大家。
家国情美。小说中塑造的群体形象,表现了抗战环境中的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文中男女形象是中华血性的化身,为了驱除侵略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忘记了儿女私情,心中装的却是家乡与祖国。保家保国就是为自己的安宁,这份慷慨激昂、勇往直前、百死而不顾、全力以赴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民族气节的传承吗?凝聚了人心,就是凝聚了力量,也就预示着胜利。
17.①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
“你总是很积极的”既透露出水生嫂舍不得丈夫离开的绵绵情意,又表现出她为丈夫积极投身革命而感到骄傲。
②揭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为下面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为妇女们突遇敌船埋了伏笔。
③注重表现人物发展变化的思想性格,深化小说的主题。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兵……谁比谁落后多少呢!”说明这些本来注重个人感情的妇女们,思想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经过战斗的考验,思想觉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描写作用的鉴赏能力。
①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
当水生将县委组织武装队伍,自己“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情况详细告诉妻子后,水生嫂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短短一句话,看似平常,其实内涵极为丰富:既透露出水生嫂舍不得丈夫离开的绵绵情意,又表现出她为丈夫积极投身革命而感到骄傲。女人鼻子了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写出了水生嫂对丈夫的留恋,但又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
②揭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
男人们参军去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都想去看望自己的丈夫,于是她们聚到水生家里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一段对话描写是相当精彩的。她们都想去看看自己的丈夫,可是在语言表达上却迥然不同,充分表现了各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作者不愧为写人物的高手,写得逼真传神,真可谓闻其声如见其人。同时,“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又为下面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埋下了伏笔,当我们读到下文妇女们突遇敌船时,就不会感到突兀和吃惊了。
③注重表现人物发展变化的思想性格,深化小说的主题。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兵……谁比谁落后多少呢!”经过了一场惊险刺激的战斗的锻炼,这些本来注重个人感情的妇女们,思想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家途中的对话,表现了她们经过战斗的考验,思想觉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作者描写的人物语言的后面多用感叹号或问号,语气强烈,气氛热烈,再不像前面那样软弱缠绵了。她们批评男人们对妇女的轻视,显示了倔强好胜的性格。她们也渴望参加战斗,对话中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认识到妇女并不比男人弱,她们提出了“我们也成立队伍”的响亮口号。小说的尾声告诉我们,妇女们不久便把自己的誓言变成了实际行动。这一段对话描写,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18.《荷花淀》描绘了三幅诗情画意之景,让人真正领略到大自然那无尽的魅力,感受到了诗画一般的自然之美。
①第一幅——“月下之景”。
在这幅图景中,那朦胧的月色、那宁静的场景、那薄薄的白雾历历在目,那随风而来的缕缕荷叶荷花的清香也依稀可闻。而文中比喻的运用,如“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又颇具“鸟鸣山更幽”的效果,更反衬出环境的朦胧之美。那盼夫归家的女主人轻快地编席劳动所创造的意境,使这幅月下之景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②第二幅——“水上之景”。
如果说第一幅图景重在清新宁静,那么第二幅图景的主要特点则是情景相生。在这里,那几个一心想见丈夫的妇女,由于寻夫不遇,满脸失望。“快到晌午了”侧面描写她们离家奔波的时间之久,让人隐约看到了她们的疲倦。“万里无云”“水面没有一只船”,表面写景,实则写人,从侧面烘托出几个妇女由满怀希望变成失望的心理感受。“跳荡”一词显示不安,预示异常情况将要发生。这幅图景中的自然之美,是作者借助家乡山水之美来表现的。
③第三幅——“淀里之景”。
在这里,作者用一个明喻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如“铜墙铁壁”,用一个暗喻写荷花箭是“哨兵”,给人一种力量感。因此这幅图画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刚柔相济。
《荷花淀》里的抗日战争,没有残垣断壁,更没有血污泪痕,有的是明亮的月亮、清澈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花箭……一切都那么清新、明朗、美丽,从而形成了一种散文式的格调,具有诗歌般的意境,既清新脱俗,又含蓄隽永。这诗情画意般的景物,将激励每一位读者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首先从文章中找到写景的句子,然后概括画面内容,再加以赏析。可以从语言、意象与意境、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
文章中第一处“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的是 “月下之景”。这部分描写中,选取朦胧的月色、荷叶荷花的清香等意象,还有女主人轻快地编席劳动所创造的意境,如“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第二处,“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写的是“水上之景”。情景相生,表面写景,实则写人,从侧面烘托出几个妇女由满怀希望变成失望的心理感受。第三处“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的是“淀里之景”,把“密密层层的大荷叶”比喻为“铜墙铁壁”“哨兵”给人一种力量感。文章中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19.小说主要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
水生嫂:①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的能干与勤快;她的丈夫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育护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②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立即“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便偷偷地和伙伴们前去探望,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③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虽然并不想让丈夫走,但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并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些都体现了她的忠贞。总之,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白洋淀妇女: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但当国难当头时,她们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们也能做到。小说结尾形象地说明她们希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和作用。
【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的鉴赏能力。
《荷花淀》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荷花淀》塑造的是一群勤劳、勇敢、能干、多情的妇女,她们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散发着人性美的清香。
先看水生嫂。她具有白洋淀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她“席子织的又快又好”,上要奉养公公,下要育护孩子,对丈夫温柔体贴,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尤其是她的深明大义,散发着特有的人性魅力。如这段描写:“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嫂问。水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一下,女人马上就看出他笑得不寻常,连忙问:“怎么了,你?”说明女性的心细腻、敏感。水生说:“明天我要到部队上去了……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女人听后,原本让苇子在怀里跳跃的编席能手却让苇眉子划破了手,说明女人听到丈夫要离开家的事后,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女性对情感是依恋的,总希望过着男耕女织的平静的小日子,但是战争来了,丈夫要去打仗,她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一味蛮横无理的挽留,还是慷慨大度地表示支持?看文中描写水生嫂的态度: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话充分表现了女人复杂的心理。“你总是……”这种口气,本来是表示不满,不满恰恰表示了对丈夫的依恋,“总是……”什么呢?“总是很积极的”,“很积极的”是对丈夫的称赞,所以这句话是用一种不满的口气表达满意的心情。最终对丈夫的依恋敌不过对丈夫的支持,因为这是国和家的问题,孰重孰轻,女人的心里明朗得很!如此温柔的女人同样这般明义!女人虽真心支持水生却还要用“为难”的形式――“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逼水生说出更多体已的话。其实女人为了家,为了丈夫,什么苦都能吃,任何担子都愿意挑,只是觉得所做的要让丈夫心里有个数。所以女人最后的一句话“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彻底无遗地道出了女人心声,表明自己并不是真正拖丈夫的后腿,顶多也只是在他面前诉诉苦,撒撒娇而已。同时也将女人那种温柔,娇嗔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流着眼泪答应并不表现水生嫂的懦弱,恰恰表现她性格的坚强,是她对丈夫忠贞的承诺。
再看白洋淀妇女群像。多情的年青妇女们在丈夫走了不到两天就想念起来,想去看看,又觉得不好意思不敢明白说出来,怕难为情,因此就想办法找各种借口。大家心里都明白各人说的全是借口,就是心照不宣,这些借口表现了女人对自己丈夫深深的爱,但出于女性特有的矜持和害羞,所以都说出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真真的可爱!接下来作者并没有去铺展战斗的过程,而是在几笔带过之后中,立即转入了对青年妇女情感反应的描绘。把她们出发时“藕断丝连”般留恋丈夫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一种要与自己丈夫比试一番的雄心壮志呢!看看战斗结束后这群妇女的说笑:“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刚当上小兵就小看我们,过两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这些青年妇女们的对话,每一句都离不开自己的丈夫,在谈到自己的丈夫时流露出来的兴奋中有赞赏,有留恋,有娇嗔,更有不甘落后的心态。另外她们经历了一次打仗,增长了见识,知道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能做到!小说就是通过描写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
20.观点一 合适。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描写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小说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朴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的人性光辉,表现出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小说中,参军的人眷顾家庭,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地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去打击侵略者。至于之后妇女们探望丈夫们,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将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
观点二 不合适。战争不管是正义的还是罪恶的,都是残酷的。本文没有持久的战斗场面,没有恐惧,甚至没有伤亡,而敌人却是全军覆没。这是一场大快人心的战斗。这固然有敌人中了伏击的因素,可更有作者有意为之的对战斗轻描淡写的原因。然而,那些发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真的是这样的吗?倘若我们拿这场战斗作为参考来想象现实中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战争,就难免给读者带去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也很可能导致对真实历史的误读。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小说写作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
对于《荷花淀》描写战争的方法,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如赞同,可以从小说描写的重点并非战争本身,而是描写了战争中的夫妻之爱、家国之爱。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小说用精练的笔墨,刻画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精彩的对话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妇女的群像。作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的群像,歌颂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荷花淀》,也是孙犁的小说用主要笔墨着重描写青年女性人性的美好,而对战争严酷反而不去着重强调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荷花淀作品清新优美又充满着一种内在坚实的力度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不赞同,可以从战争本身是残酷的,有流血牺牲,有罪恶丑陋,不可能像孙犁笔下的战争这么诗情画意。如果这样描写战争,一是失实,二是会给读者带来认识的偏差。从这些方面去分析即可。
21.第一处是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文章第一段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女主人公,衬托出环境中人物的勤快利落。第三段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洁白的雪地”和“洁白的云彩”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这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有着密切的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它,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它。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二处是写妇女们寻夫不着回来时候的白洋淀风光。情景交融,极富水乡风情。开阔明丽的景色,使年轻妇女们失望伤心的心情马上变得开朗愉快起来。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第三处是妇女们遇险时对荷花淀风光的描写。“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就像“铜墙铁壁”,“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象,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刻画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至此,全部画面融为-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第一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和第三段“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由“月亮”“院子”“水面”等描写可知,这是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第一段,明了时间、地点和女主人公;“干净得很”“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写出了人物的勤快利落;第三段“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这几句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洁白的雪地”和“洁白的云彩”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内容上,描写了芦苇、荷花,而后文的描写“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可知,“芦苇、荷花”与伏击战有着密切的联系;结构上,作者笔下的白洋淀“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如此的可爱,美丽,人们热爱自己的故乡,为后面抵抗侵略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二处,“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是妇女们寻夫不着回来时候的白洋淀风光。年轻的妇女们,因为寻不到自己的丈夫,“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但是这开阔明丽的景色,使她们失望的心情又变得开朗起来了,“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这部分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情感交融,极具水乡风情。
作用:“水面没有一只船”,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对情节的发展有推动的作用。
第三处,“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是妇女们遇险时对荷花淀风光的描写。此处景物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不仅生动地描写了白洋淀威武雄壮的景象,还暗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同时,“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昔日粉装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22.①皎洁的月色,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淀水,薄薄透明的雾,清风,新鲜的荷叶荷花香。②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一些修饰语,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清新、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烘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劳淳朴。③这里的夜景很美,生活很宁静,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纯美的艺术境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画面特点,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设题的段落,找到描写的景物,分析景物的特点,概括图景,接着分析在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氛围方面的作用。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是描写水生嫂编织苇席的场景,主要写了“苇席”“淀里的水”“雾”“风”“荷叶荷花香”“月光”等,“苇席”像“洁白的雪地”,“淀里的水”也是银白的,风中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画面清新而恬静。接着分析这一环境对人物形象的作用,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水生嫂,她就在这样的画面之中,显而易见这幅清新恬静的画面对水生嫂起到了烘托的作用,这洁白的苇席就是她的杰作,烘托出她的勤劳能干以及淳朴;同时环境描写还有烘托氛围的作用,这样的画面营造了安宁甜美的氛围,把读者带进诗意纯美的艺术境界。
23.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一时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表现了对丈夫的关切。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笑”表明水生掩饰内心的不安,水生“笑得不平常”,表明水生嫂细致、机敏。虽然水生嫂一时猜不透水生为何这样不正常地笑,她想一下子弄不明白水生“笑”的原因,于是,水生嫂一下迸出短促的问句“怎么了,你”。“怎么了,你”是一个主谓倒装句,谓语“怎么了”前置,意在突出水生嫂焦急、关切的复杂心理。
24.不甘落后、追求进步、追求平等、勇敢自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题干可知,对话的主人公是妇女们,而且设置的情境是“胜利之后”。这段材料是妇女们前往部队看望丈夫回来途中所说的话,由“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可知,妇女们认为参了军的丈夫在心里瞧不起这些在后方的妻子,“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可以看出妇女们的内心是不甘落后的;由“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可以看出,妇女们回去之后也要成立队伍,和丈夫一样参加革命,可以看出妇女们对进步平等的追求,同时也可以看出妇女们的勇敢自信。
25.①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的描写。②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形象、手法,品味情感的能力。
(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密密层层的大荷叶、粉色荷花箭,喻体:铜墙铁壁、哨兵。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淀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以及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为情节展开作了铺垫。(2)通过景物描写,既为下文突现的险情埋下伏笔,又暗示了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的荷花箭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暗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26.通过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来烘托、塑造、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的方法的能力。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此处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荷花淀的旖旎风光,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既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又为人物的活动提动了典型环境。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此处运用对话描写,夫妻话别,话别语言质朴无华而感情真挚而深沉。这一切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思想生活的特点。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此处运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27.这句话体现了水生嫂既嗔怪又自豪的矛盾心理:嗔怪的是丈夫马上要离开自己;自豪的是丈夫没落在别人后面。作者非常巧妙地让水生嫂这位普通而又温柔贤淑的农村妇女用不满的口气说出了满意的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内涵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人物说话的语境,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句子的丰富内涵。
从文中来看,水生跟妻子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水生嫂听了之后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丈夫要去大部队,女人肯定是不舍和不愿的,他的话给她的内心带来了震动,所以这话中有嗔怪,但她心里知道,丈夫是为了保卫这美丽的家乡,因此他不得不去,而丈夫第一个举手报名又让她内心很自豪,这里的“很积极”是说丈夫革命很积极。所以这句话中体现出矛盾的心理,既有嗔怪,又有自豪。可以看出水生嫂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的温柔贤淑和深明大义。
28.①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养育孩子。
②温柔、体贴、细心:丈夫工作晚归,她“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③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丈夫走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如当水生笑了一下,水生嫂马上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接着问她“怎么了,你”,可以看出水生嫂的细心体贴,时刻关注着丈夫的变化;如当水生说到自己第一个报名参加大部队的时候,水生嫂“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可见此时水生嫂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的震动,可见她的内心其实是不舍的,但是她并没有阻止丈夫,她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埋怨中有自豪,借助看似埋怨的口气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支持,可以看出水生嫂的温柔和深明大义;如看到丈夫回来要去端饭,这表现出水生嫂的体贴,当丈夫让她不要去拿的时候,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可以看出水生嫂的温柔细心;如写水生嫂编织苇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可以看出她的勤劳能干善良。
29.一“震”一“吮”,两个典型的动作细节描写,不仅惟妙惟肖地描摹了水生嫂平日劳动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听到这一消息时内心的不平静,突出了她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精神品质。凝练含蓄,耐人寻味。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细节描写的能力。
首先找到运用细节描写的关键词语,语段是当水生嫂听水生说要到大部队上去时关于水生嫂的一处动作描写,典型动词有“震”“吮”,先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分析这两个动作透视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做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30.(1)题材新鲜。小说虽然是以战争为题材,却没有描写残酷搏杀的场景,只是描写战场周围的风景以及女人们的说笑,充满诗情画意。通篇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在战争中成长的经历为叙述重点,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迅速发展以及抗战必胜的主题,歌颂了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语言新鲜。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质朴,富有内涵与张力,如“夫妻话别”与“商议探夫”时的语言描写等。既有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有句式的精心选择,如省略句、倒装句等。
(3)表现方法新鲜。①独创了自己的人物形象体系,小说通过对话、细节、环境描写等方法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民族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②塑造人物,善于工笔细描,重点渲染,用抒情叙述和白描的手法,透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以简省的笔墨,细致地表现人物优美纯真的感情世界,以“夫妻话别”最为典型。③小说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不太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连贯,而善于选取与人物性格相关联的一些生活片段,灵活自如地加以穿插,使人物命运、生活场景、作者的抒情和议论轻松地糅为一体。④小说以平静的开头把读者引入心灵震撼的深处,又在结尾时以淡泊悠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
【详解】孙犁的小说创作与赵树理一样,都是以浓郁的民族特色见长的,但孙犁小说更写出了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风采。 他的小说,以描写冀中农民抗日斗争见长;作品笔调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作品的“三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
首先,语言方面新鲜。孙犁小说刻画追求一种清新而淡远的意境,像散文诗一样,在平淡之中见深远,于朴素之中显浓重。孙犁小说往往以平静的开头把读者引入心灵震撼的深处,又在结尾时以淡泊悠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淳朴而绚丽的景物描写,更增添了孙犁小说的诗意美。与此相关,孙犁小说的语言也是散文诗一样,质朴自然而又清新凝练,柔情似水,简洁畅达。作品中往往用一些富于生活哲理的语句作为画龙点睛之笔,但话语本身却显得很平常很朴实很含蓄,真正做到了以朴素动人。小说通过对华、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水生嫂是小说的主人公,当她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抒情的笔调,乐观的画面,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既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又为人物的活动提动了典型环境。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清丽畅达,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融小说、散文、是个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宛如带露沾水的荷花,既有绚丽多姿的风采,又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醉人清香。如作品开始描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景,作者 用“雪地”“云彩”比喻水生女人编成的大片苇席,又抓住薄雾、清风、荷香这样富有水乡气息特征的事物,寥寥几行就点染出荷花淀的风貌。这样优美的景色与主人公萦徊心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接着写夫妻话别,话别语言则是质朴无华而感情真挚的深沉。这一切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思想生活的特点。
其次从主题和选材上看也显示了新鲜的特性,孙犁的小说着力表现战争年代我们民族的美好的心灵、坚强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说,反映农民在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展现农民内在的人情美人性美,并以此来歌颂美的新时代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这是孙犁小说的总主题。在题材的选取上,孙犁小说很少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和事件,也不多写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而是力求题材的朴素单纯,以平静细微的故事来诉说时代的本质。《荷花淀》就是以抗日战争中一些极为平常的生活、战斗的场面,挖掘了中国农民实际上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品质,在普通人身上写出了战争的本质。为了表现这种美的主题,孙犁小说独创了自己的人物形象体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荷花淀》中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民族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乐观主义和现身精神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系列。孙犁小说着重表现了在她们多姿多彩、温柔娴静外貌下面所蕴含的坚韧顽强的性格,孙犁对我们民族人情美人性美的深刻揭示,主要就是通过对水生嫂这样的农村妇女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
最后从结构上看也表新出新鲜感。孙犁小说的艺术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他不太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连贯,而是擅长以散文的笔法来构织小说,善于选取与人物性格相关联的一些生活片段,灵活自如地加以穿插,使人物命运、生活场景、作者的抒情和议论轻松地糅为一体。作品结构疏密相间,详略得当,章法活泼而不失严谨。文中夫妻话别、敌我遭遇、打扫战场等典型场面的都是工笔细描,而水生到别家做工作及游击队在马庄的活动、妇女们组织起来练兵打仗等场面只是粗线条勾勒,一笔带过。小说的建材布局,服务于突出主题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31.女人抬头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到哪里去了?没你的饭了!”水生问过爹和小华后,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继续做她手中的活儿,可她并不看水生的脸。过了一会儿,女人说,“不就是这么点儿事嘛,又问爹又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能直说啊!”水生说:“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沉吟了片刻,忽然笑了,眼睛也熠熠闪光,她说:“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做事情总要积极些,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哩。”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女人放下手中的活儿,说,“你只管去打鬼子,不要惦记家里,再说家里还有爹和小华,有他们帮着我,你只管放心好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这道改写题,对话的背景不变(都是“很晚丈夫才回来了”)、中心意思不变(都是“支持丈夫参军”),只是要求把人物语言改成个性泼辣的女人的语言,也就是把含蓄的语言改成直白的语言。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问得温柔,而改成“这么晚才回来,到哪里去了?没你的饭了!”这样就显得很泼辣;当听到丈夫要到大部队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女人表现得含蓄,而改成“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继续手里的活儿,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儿事嘛,又问爹又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能直说啊’则显得外露、直白;当听到丈夫是第一个报名的人时,性格内向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而性格外向的女人则会眼睛熠熠闪光地说:“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女人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表达了女人的为难与不舍,改成“你只管去打鬼子,不要惦记家里,再说家里还有爹和小华,有他们帮着我,你只管放心好了”就显得女人泼辣而有勇气了。
答案第12页,共19页
答案第13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