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过秦论》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秦论·下篇
贾 谊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櫌白挺,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散,收弱扶罢,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B.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C.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D.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
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中的“匹夫”便是此意。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朝吞并了六国,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
B.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也难免秦朝的败亡。
C.秦从秦缪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险固的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D.秦朝丢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秦灭亡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汉 贾谊《过秦论》)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奋:振兴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军队
C.而倔起阡陌之中 阡陌:田间小路,这里代指田野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天雨雪,武卧啮雪
B.却匈奴七百余里/欲因此时降武
C.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D.天下云集响应/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B.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述汤、武,以刺时事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治、军事、文化、防卫等方面巩固政权的措施。
B.选文第②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极力写了陈涉的地位低下、才智不足,缺乏作战能力,这其实是在为最终结论做铺垫。
C.选文第③段阐述了各诸侯国和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D.选文在写秦的强盛和陈涉的地位身份时,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磅礴,语意酣畅淋漓,读起来有一泻千里之感。
10.阅读选文第③段,请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的。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二、情景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类
1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会盟而谋弱秦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①⑤/②⑦/③⑥/④ B.①③⑤/②④/⑥⑦
C.①③⑤⑥/②⑦/④ D.①⑤⑥/②⑦/③④
1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赢粮而景从 B.锄櫌棘矜
C.蹑足行伍之间 D.非及乡时之士也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语言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池:护城河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会盟而谋弱秦 B.追亡逐北
C.天下云集响应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17.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在位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巩,东周则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史称“东西二周”。
B.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C.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D.连衡:也作“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
1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忧劳可以兴国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一夫夜呼
⑧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抗于九国之师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B.吞二周而亡诸侯 及凯旋而纳之
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四、非选择类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_______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 ______________
(2)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______________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______________
(3)度:
内立法度______________
与陈涉度长絜大 ______________
(4)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______________
蒙故业,因遗策 ______________
(5)势: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______________
致万乘之势______________
2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的含义。
与
与尔三矢 ( )
求!无乃尔是过与 (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 )
与其所以失之者 ( )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 )
22.一词多义
归
而皆背晋以归梁 ( )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而其归书也必速 ( )
若水之归下也 ( )
壮士十年归 ( )
23.指出下列被动句的特征。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____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表被动
五、小阅读-课内
24.《过秦论》中为什么要写九国“合从缔交”,“会盟而谋弱秦”时的地广人众?这种铺陈渲染的作用是什么?
25.《过秦论》的体裁是议论文,为什么记叙却多于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6.本文为什么不从秦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过秦论》)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1)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挽救败亡的方法错误啊。
(2)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审察权势是否适当,取舍有次序,变化有时机。 5.①秦王自满,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②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③子婴不才,孤立无亲,无人辅佐。④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臣们的不可靠,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即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叛乱,秦的土地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遂”为连词,其前应断开,排除A、B。
“虽乱”的主语为“山东”,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即公、侯、伯、子、士”错误,五等爵位指的是公、侯、伯、子、男。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错误,原文说的是“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意思是“子婴孤立无亲,危弱而没有人辅佐”,可见没有选取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为”,被;“禽”同“擒”,擒获;“救”,挽救;“非”,错误。
第二句中,“察”,了解;“审”,审察;“宜”,适宜,适当;“去就”,取舍。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秦灭亡的原因,具体作答时,可从君主和臣下两方面来分析。
从君主的角度分析时,可从秦王、秦二世、子婴三人的行为、处境等方面总结,如“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是说秦王“自满,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如“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是说秦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如 “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是说秦王子婴“孤立无亲,危弱而没有人辅佐”。
从臣下的角度分析时,可抓住关键句“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等进行总结。
参考译文:
秦兼并了山东诸侯三十多个郡,修治渡口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地势,整修精良的武器装备,来镇守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手持锄把、木棍,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于天下。秦军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和桥梁来不及关闭,长戟来不及挥舞,强弩来不及发射。楚军深入,在鸿门交战,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这时崤山以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们争相自立为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的不可靠,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即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叛乱,秦的土地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地,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缪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是代代贤明吗?这是它的地理形势的原因啊。况且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然而却被险要阻塞之地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诸侯们从平民起家,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的,并没有远古明君的德行。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灭秦,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他们看见秦的防御是难以进犯的,就必定退兵。如果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等待他国的衰败,收服弱小的,扶助疲敝的,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挽救败亡的方法错误啊。
秦王自满,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危弱而没有人辅佐。三位君主昏惑而终身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啊,然而他们之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因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掉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双脚紧靠着站着,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正道,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坏消息不让皇上知道,这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被蒙蔽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和士,来整饬法令,设立刑罚,因而天下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也能靠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顺从;它削弱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社稷得以保存。而秦朝强盛的时候,法规条例繁苛,刑罚残酷,天下震动不安;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政纲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延续了千余年不断绝。而秦朝在根本的和次要的方面皆失,所以统治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差太远了!俗话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借鉴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了解兴盛衰亡的道理,深察权势是否适当,取舍有次序,变化有时机,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6.B 7.D 8.C 9.A 10.(1)地位方面,身份卑微,权力渺小。(2)在能力上,缺少文化知识,见闻寡陋,谋划水平低。(3)在军事上,无计策,武器简陋笨重不精良,力量弱小。 11.(1)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2)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3)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句意: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可见“兵:军队”错误,应该是“兵器”。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A.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分别为“登上”“下雪”;
B.均为动词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后退;击退”“使……投降;劝降”;
C.均为意动用法,分别为“以……为患;担心”“认为……威武”( 意译为“赞赏”)。
D.“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盛装。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B.介词,“凭借”;介词,“经由、通过”;
C.均为目的连词,“来”;
D.承接连词,“于是、就”;人称代词,“你的”。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治、军事、文化、防卫等方面巩固政权的措施”错误,结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等可知,还有“刑法”。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得出出身低微;
结合“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得出兵器笨重不够精良;
结合“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得出军事力量弱小;
结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得出少谋略,权力小,能力低,见识寡陋。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兵”,兵器;“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赢”,担着;“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2)“举”,全;“是以见放”,宾语前置兼被动句,“以是见放”,“见”表被动。“是以”,因此。
(3)“兴”,使动用法,使……兴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逸豫”,安逸享乐;“……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12.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象郡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注意的字,如“报”“弩”“何”“履”“敲”“笞”等。
1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对外采用连横的策略使诸侯相争斗。“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②句意:有像席子一样把天下卷起来,用行囊将疆域包起来,拥有四海的意图。“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卷席子一样,像包包裹一样,像装口袋一样。
③句意:一起结盟来谋划削弱秦国。“弱”: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④句意: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牖”,名词动用,用破瓮做窗户。
⑤句意:烧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使百姓们变成愚昧无知的人。“愚”,使动用法,使……愚蠢。
⑥句意:(秦国)把八方的的诸侯各国统治的很有秩序,使他们朝拜自己。“朝”,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句意: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像影子似地跟着他。“云”,名词作状语,如同云一样。
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③⑤⑥,使动用法;②⑦,名词作状语;④,名词动用。
故选C。
1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能力。
A.“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B.“櫌”同“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
D.“乡”同“向”,先前。
故选C。
1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言:语言”错误,应为“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故选B。
1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A.弱,使动用法,使……弱;
B.亡、北,动词用作名词,都指逃跑的士兵;
C.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故选D。
17.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西周都巩,东周则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错误,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都于巩。
故选A。
18.D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
②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争。
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④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上。
⑤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
⑥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⑧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综上,①⑦名词作状语,②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名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D。
1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和;介词,从。
B.两个均为连词,表顺承。
C.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介词,用。
D.代词,他们的;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故选B。
20. 丢失 使……灭亡 险固的地方 坚定,坚决 制度 衡量 趁 沿袭 形势 势力,权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1)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句意:秦人没有丢失一兵一卒的耗费。“亡”,丢失。
吞二周而亡诸侯,句意: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亡”,使……灭亡,消灭。
(2)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句意: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固”,形容词做名词,险固的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句意:君臣坚定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固”,坚定。
(3)度:
内立法度,句意: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度”,制度。
与陈涉度长絜大,句意:与陈涉的军队比较长短大小。“度”,衡量。
(4)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句意: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因”,趁。
蒙故业,因遗策,句意: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因”,沿袭。
(5)势: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句意: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势”,形势。
致万乘之势,句意: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势”,势力。
21. 动词,给 语气词,吗 介词,替 连词,和 动词,辅助,结交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实词一词多义的能力。
“与尔三矢”后面是双宾语,“与”是动词,给。
“求!无乃尔是过与”是宾语前置句,“与”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结合前后文可知,“与”是“替”,替别人耕地。
“与其所以失之者”,“与”连词,连接前后文“得到的”“失去的”。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后面是宾语“赢”,“与”是动词,辅助,结交。
22. 动词,归顺 动词,投奔 动词,归还 动词,汇聚 动词,回家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①动词,归顺;句意:但是都背叛晋去投靠了梁。
②动词,投奔;句意:君王和大臣相互看着,不知道该投奔谁。
③动词,归还;句意:而他还书一定很快。
④动词,汇聚;句意:好像水汇聚向下流去一样。
⑤动词,回家;句意:将军与战士们征战十年后才回家。
23. 语意上的被动 为
【详解】本题考查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的特征。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句子意思是“一个戍卒发难天子七庙被毁坏”。“隳”,被毁坏,句子是语意上的被动。②“为天下笑者,何也”,句子意思是“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其中“为”表被动。
【点睛】
24.为了形成对比。
有两个作用:
其一是在与秦的对比中,反衬秦国之强。“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作者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在写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极尽铺陈之能事:先列出“战国四公子”,并称颂他们;再历数九国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人才,具体列出姓名者达二十人之多。由于下文已明确点出了这次行动的结果——秦人“开关延敌”、诸侯不战自败,所以,越是写诸侯国人才众多,就越能反衬出秦国之强大。这里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
其二是便于在第5段中与陈涉作对比。作者通过秦不亡于地广人众的九国,而亡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九国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正因为在第2段中极力铺写九国,笔墨酣畅,奠定了基础,到第5段就可以从容不迫地从人才、武器等方面与陈涉相比照。陈涉远不如九国,然而二者“功业相反”。九国攻秦,何等艰难;陈涉亡秦,何等容易。前半篇以九国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九国作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与陈涉分别推向强、弱两极,这样,对比就更为鲜明,悬念感就更为强烈,结论也就更为有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段落情节作用的能力。
考生首先明确,作者竭力地铺陈渲染了九国合纵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是为了形成对比。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
第一,其一是在与秦的对比中,反衬秦国之强。诸侯招罗人才,约从离衡。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在写诸侯会盟弱秦时,极尽铺排之能事,先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姓名,“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并倍加称颂他们,“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再历数九国政治、外交、军事诸方面的人才,“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具体列出姓名者达二十人之多;最后,“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由于下文已明确点出了这次行动的结果——秦人“开关延敌”、诸侯不战自败,所以,越是写诸侯国人才众多,就越能反衬出秦国之强大。这里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
第二,是便于在第四、五段中与陈涉作对比。第四段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然而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最后导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第五段作者通过秦不亡于地广人众的九国,而亡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九国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正因为在第二段中极力铺写九国,笔墨酣畅,奠定了基础,到第五段写“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从容不迫地从人才、武器等方面与陈涉相比照。陈涉远不如九国,然而二者“功业相反”。九国攻秦,何等艰难;陈涉亡秦,何等容易。
前半篇以九国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九国作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与陈涉分别推向强、弱两极,这样,对比就更为鲜明,悬念更为强烈,文章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也更为有力。
25.用叙事来说理,是本文的重要特点。作者概括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在叙事中同时贯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好处是用丰富的事实论据,让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作者的观点。
【详解】此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①本文的重点在于论秦之“过”。要论秦之“过”,就必须有大量的史实,把它作为议论的依据,说理的基础。所以本文1、2、3、4自然段基本上是叙事,叙述秦国逐步强盛的史实,极写六国合纵攻秦反而失败,为秦所并,显示了秦上升时期的蓬勃发展之势;然后又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人少势孤却迅速推翻秦王朝,突出了秦亡之速。通过这样的叙述,用历史事实互相对照,得出了秦虽有百多年的兴盛史,败六国,吞诸侯,一统中国,威振四海,却亡于兵少士疲的陈涉之手,乃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在探讨秦亡原因的同时,其过秦讽汉之旨已意在言外。②本文叙述多于议论,其史实的叙述也是为议论作准备,作张本。如缺少足够的叙事,议论就缺乏依据,议论就流于空乏。有了足够的叙事,结论从叙述自然引出,就可少发议论而道理自明。这犹如水到渠成般自然,文意顺理成章,具有以理服人的力量。
26.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取天下之前的事件与文旨无关。秦谋取天下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秦孝公在继位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也只是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论证思路的能力。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秦谋取天下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秦孝公在继位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也只是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作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论证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论点。秦取天下之前的事件与文旨无关。因而,作者文章开篇从秦孝公写起,而没有从之前的国君写起。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