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一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浸透(jìn) 遏制(è) 飒飒(sà) 泄气(xiè)
B.目睹(dǔ) 刹那(chà) 解剖(pōu) 订正(dīng)
C.契约(qì) 纳粹(cuì) 绮丽(qǐ) 真谛(dì)
D.倜傥(tǎng) 懊恼(ào) 祈祷(dǎo) 讪笑(shà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绥靖 伎俩 奢靡 锐不可当
B.横渡 依稀 斑白 语无论次
C.云霄 惊骇 躁热 徇私枉法
D.竣工 蓬勃 侧隐 振聋发聩
3.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3分)
(1)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 下来的样子。
(2)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 过,神经紧张得很。
(3)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 。
(4)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 向那青青山坡。
A.滴落 安静 轻视 涌
B.坠落 宁静 蔑视 奔
C.滴落 安静 蔑视 涌
D.坠落 宁静 轻视 奔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
出来。
B.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在201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3分)
新华社酒泉6月11日电(记者霍小光、吴晶晶)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征程。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6.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7分)
(1)口语交际。
1944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 。(3分)
(2)综合性学习。
“铸剑为犁”的雕塑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几十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对此请谈谈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发生在我们身边。(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13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8.老头子为什么“张皇失措”?他是真的“张皇失措”吗?(3分)
9.这几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写老头子?突出了老头子什么性格?(4分)
10.文段中很巧妙地穿插了景物描写,试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14分)
(甲)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吧?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类,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叫“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
11.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3分)
12.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3分)
13.甲文和乙文的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4分)
14.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13分)
血色黄昏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
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哗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了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15.这是一篇小说,读过以后,你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出它的情节吗?(4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16.如果将这个生动的故事改成电视短剧,下面的句子在用画面展示的同时,还需要一些潜台词作介绍或评述,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分别拟写几句。(3分)
(1)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2)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3)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17.文中写到两次“跪”,它们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心理或情感?(4分)
(1)大胡子少校面对饥民“跪”:
(2)少校和师长在新坟前“跪”:
18.文中的“尤小翠”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三、写作(4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
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从未彻底停止,每一次战争之后,带给人类的都是战火烧毁
的家园、亲人离散的痛苦,人类在战争面前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请以“祈祷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dīng—dìng。)
2.A(B.语无论次—语无伦次;C.躁热—燥热;D.侧隐—恻隐。)
3.A(应对选词填空题要有三看。一看是否熟悉。把备选词语逐一放入原句中,反复读,较
为熟悉的那个词语就是原词语。二看是否合乎规范。每一个句子都是按一定的语法规范,
由一个个词语或短语组合而成的,把备选词语放到句子中去,合乎语法规范的,念起来
自然就顺畅。三看是否更恰当。有些词语虽然合乎语法规范,但在表现文章内容、刻画人
物、表情达意上不一定是最好的。本题中用“滴落”与前面的“浸在水里”更为搭配;“安静”强调“安稳、平静”,“宁静”强调“环境、心情安静”,强调孩子们的心态、神经,用“安静”更好;“轻视”强调“不重视、不认真对待”,“蔑视”强调“小看”,有轻蔑的意思;“涌”在这里更合乎意境,“奔”与前面的“老年”不搭配。)
4.D(选项D中的“天伦之乐”是指“家庭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用在此处不合适。)
5.“神十”发射成功,习近平亲临酒泉壮行。(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我们可遵循“三步走”
策略。第一步,整体感知明信息。一则材料,不管有几个段落,我们第一步就是要通过整体阅读来感知材料,明确材料所传达的基本信息。第二步,锁定区间选信息。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几个部分组合而成。通常情况下,所发生的事件一般在导语部分呈现,因为导语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新闻事件的一个高度概括。第三步,凝练表达出信息。在锁定区间筛选出信息以后,还要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因为,“一句话新闻”一般都会有具体字数的限制,如果把筛选的信息直接写出来,可能不符合字数的具体要求,所以我们根据要求对文句酌情进行删减,力求表达结果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凝练、通达、有文采。)
6.(1)现在已经不用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切身的感受 (2)示例:①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努力发展自己。②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部队,注重国家综合安全环境的建设,确保长治久安。③大力宣传和平,号召热爱和平。(此题为开放性题,只要紧扣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7.老头子机智惩罚鬼子,替女孩报仇。(此题我们可以遵循如下思路:先浏览全篇,把握主旨;再分层概括,精确提炼。通过分析我们可知文段主要说了“老头子利用自己的智慧惩罚鬼子”一事,后面写了一个女孩,其实是说了老头子做此事的目的。)
8.这是老头子为了诱惑鬼子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勇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一句说明了老头子早就注意到了鬼子,之所以靠近鬼子是为了诱惑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这两句说明了老头子划船技艺的高超,在鬼子追来时,老头子没必要“张皇失措”,之所以这样,是故意装害怕,表现了老头子的机智勇敢。)
9.动作、神态。写出了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也反映了老头子的自信和疾恶如仇。(文章多处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这些在文中不难找到。这些描写都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的,一个老头子轻而易举地惩罚了好几个鬼子,这表现了老头子的老当益壮;老头子狠砸鬼子,又表现了他的疾恶如仇。)
10.“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优美的景物描写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表现了战胜鬼子后老英雄的喜悦心情。(此题有关景物描写的句子很好找,关键是分析出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本题中,我们可以结合老头子的心情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1.是想表明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品,它的被劫掠,更暴露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回答本题应结合本文主旨,本文作者旨在讽刺、揭露侵略者的贪婪无耻。)
12.被劫掠、焚毁的圆明园的残存遗迹——长春园一带。(从选文第一句可以得出。)
13.甲文带有热情赞美,极力渲染,语言富于想象,语词华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乙文带有凝重深沉之感,语言形象,尊重现实感受。(通读两文及联系写作背景可分析出。)
14.当年的遗迹上,镌刻着侵略者肆意妄为的痕迹,记载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因作者为这尘封着的凝固的历史的废墟长期没有变化而失望,总企望能看到废墟之上建立起一个富强的新国家。(“凝固的历史”在乙文中,乙文写的都是经当年侵略者的破坏留下的断垣残壁,这断垣残壁一直以来都没有变化,作者深感失望。)
15.大胡子少校奉命运送物资到前线,车陷弹坑中。群众抢粮。小姑娘归还馒头。小姑娘饿死了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小说的结构布局细读文章就不难划分)
16.(1)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我西南边陲遭受着战争炮火的考验(2)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她在战争中遭受着饥饿的折磨,展示着战争的罪恶(3)饥饿是痛苦的,但侵略者的行径更令人憎恶,大胡子少校的一句话,使“所有人”惊呆了,同时也把他们的心连在了一起。(改写内容要保留原句的宗旨,不能改变原意,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解说。)
17.(1)面对饥民抢粮,深感无奈,表示出对饥民不理解前线艰苦的痛心(2)为尤小翠的惨死深表不安,有一种负罪的心理。(理解“跪”的心理感受,要结合上下文来考虑,由于目的不同,因而心里的感情也不同。)
18.是单纯、可爱而又懂得事理,勇于承受痛苦的孩子。(重点是虽然饥饿难挨,却依然深明大义)
19.思路点拨:一、选择细小的切入点。“战争”这个话题太大太沉重了,而且离我们的生活又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不选择一个细小而巧妙的角度切入,就会有“老虎吞天,无处下口”之感。那么应该怎样写呢?比如可以选择某次战争中某一个具体的事件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地突出战争的严酷。比如课文《蜡烛》就选取了一次战争中很特别、很微小的一个事件,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的强烈但又无言的感激之情。也可以选择自己读过的关于战争的作品写读后感,写出自己对战争间接但独特的体验。还可以写战争中某一个人物的成长经历,写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使人迅速成长,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小兵张嘎》的故事,等等。
二、以恰当的方式表情达意。作文是要表情达意的。对于这道作文题而言,我们所要表达的主题一般应定位于呼吁世界和平、赞美为和平做出贡献的人或举动、谴责非正义之战、声援正义之战。在这样的主题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为了写战争而写战争,而是要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充分表达我们对于战争的态度。这态度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立场不明。
三、以生动的细节打动人。文章要想打动人,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以“战争”为主题的作文也不例外。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一般震撼人心的往往不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反而是一些很细小的情节。
例文:
战争,请停下你的脚步
战争的阴云一旦爬上蔚蓝的天空,刹那间,便会笼罩天空;战争的阴云一旦依偎在江河身边,清澈幽静的河流顿时会掀起滔天巨浪。
——题记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拥有一片和谐的天空。仰望蓝天,我可以感受白云的飘逸与洒脱;漫步沙滩,我可以享受大海的碧波荡漾。然而,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同龄人,却没有我幸运。当他们睁开双眼,惊恐地环视四周时,世界带给他们的却是恐怖与失望。看到这些,我奋力地呼喊:“战争,停下你的脚步,不要再伤害人类了!”
假如我是一名记者,我会前往利比亚,去记录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听利比亚人民倾诉战争之苦。在电视中,我曾经看到战火弥漫的战场,从那硝烟中透露出利比亚人民的悲惨遭遇,展现着利比亚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在这样的场面中,除了恐惧还是恐惧,我不敢想象利比亚的儿童有多么的凄惨。和平,对一个孩子来说重于一切,他们是多么希望拥有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哪怕只有一个小时。可战争给孩子心底留下的只有恐惧,和平的曙光,不知何时才能照到他们的身上。
假如我是一名医生,我会带上满腔的爱心,前往饱受战争之苦的地方,去努力拯救那些因战争而生命垂危的人们。战争,停下你的脚步吧!难道你没有看到,你来临时,无助的平民和花朵般的儿童,只能在战火中呻吟,请你不要给他们纯洁的心灵留下战争的阴影。
假如我是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我会让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景再现,我会让战争在和平面前惭愧得无地自容,让善良的人们免遭战争之灾!
假如我是……
然而,我只是一名学生,我真的很无奈。但我会用心召唤和平天使,去制止战争;我会用心祈祷,为世界和平而祈祷。战争,你一定看到了你给人类带来的无尽灾难,请你停下你的脚步,请与和平握手,共同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吧!
点评:面对战争给人们留下的伤痕,作者用心去呼唤和平,感情真切自然。作者用一个个假设进行叙说,避免了内容的空洞。此外,题目的拟人化运用,能更好地吸引读者,令读者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