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能力提升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泰山(tài) 拴着(suān) B.竹杖(zhàng) 歇脚(xiē)
C.敞开(chǎn) 拘束(jú) D.耽误(dān) 包蕴(wēn)
2.平明送客楚山孤。给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
A.天刚亮 B.白天 C.平民 D.平常
3.洪水来临的时候,张大爷( )指挥得当,拯救了一村子的人 。
A.临危不惧 B.彬彬有礼
C.焦躁不安 D.心急如焚
4.“ 挑山工把胳膊搭在扁担上,甩着另一条胳膊,使身体保持平衡。”这句话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5.“膛”的部首是( )
A.月 B.堂 C.呈
6.以下情境中的自我介绍合适的一项是( )
A.应聘校报记者:介绍自己的体貌特征、标志性特点等。
B.报名参加电视台《我是小歌手》节目:介绍采访方面的专长,善于交往提问等。
C.去接站迎接客人:介绍自己的表演技巧,曾获得的荣誉称号等
D.转学:介绍姓名、兴趣爱好等。
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错的( )
A.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动作描写)
B.黄继光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语言描写)
C.他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外貌描写)
D.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动作描写)
二、填空题
8.读拼音,写词语。
(1)“诺曼底号”的船身被撞出一个大kū long( )。
(2)海水哗哗往里灌,xiōng yǒng( )湍急,势不可挡。
(3)夜深了,警察叔叔仍然在坚守gǎng wèi( ),wéi chí( )城市zhì xù( )。
(4)唯有qín fèn( )者,才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guǎng bó( )的知识。
9.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货( ) 膝( ) 杖( ) 悄( )
贷( ) 漆( ) 仗( ) 捎( )
10.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游人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 )
(2)这位山民倒不拘束,挺爱说话。( )
(3)(我)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的哲理。( )
11.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镇定( )②失( )落( )③( )如焚
④锲而( )⑤临( )不( )⑥( )并论
(1)他_____,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转来转去。(选词填空,填序号)
(2)我能写出词语⑤的近义词___________。
(3)我能写出词语③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关联词。
这样曲折向上登,( )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 )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 )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膝盖会受不住的。( )路线曲折,( )会使路程加长。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3.《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道送别诗,描写了王昌龄天刚亮时送别友人的情景。( )
14.古诗《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我还知道这样的诗有《宿新市徐公店》《塞下行》。( )
15.《墨梅》这首诗通过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对墨梅的喜爱之情。( )
四、现代文阅读
认真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①作为军医,白求恩经常为八路军伤员进行手术,往往需要输血。那时候没有正规的医院,更没有血库。
②有一次,白求恩忙累了一天,差不多做了10个手术,到晚上很晚才躺下睡觉。
③白求恩睡得正香,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警卫员小何一跃而起。一个值班医生着急地说:“一个伤员股动脉大出血……”
④小何说:“你们处理一下吧,白大夫累了一天,刚睡着。”
⑤值班医生为难地说:“情况很危险,伤员在昏迷中还喊着白大夫的名字呢!”
⑥这时,白大夫闻声也披着衣服出来了,问明了情况,他迅速穿上了冰凉的棉衣,奔向手术室。
⑦卫生部叶青山部长正在组织抢救。伤员因流血过多,脉搏已经很微弱,还发着高烧。
⑧白求恩经过检查决定进行离断手术,但必须首先输血。几个医生和护士伸出了胳膊,但伤员的血型是B型,他们的血型不符。叶部长说它是B型血,可白求恩说:“你不是刚献了血吗?还是我来输吧!”
⑨白求恩考虑伤员马上要进行手术,不容分说挽起了袖子,躺在伤员旁边一张床上,并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
⑩叶青山部长劝说白求恩,说:“你年岁大了,一天非常劳累,身体又不好,你不能输啊,我们要对你的健康负责!”
白求恩笑了笑,说道:“前方的战士为国家、为民族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在后方工作的同志拿出一点点血,有什么不应该的呢?”
白求恩同志的300cc鲜血流入了八路军伤员的血管,不一会儿,伤员脸上出现了红晕,血压也上来了。
叶部长让白求恩去休息,白求恩执意不肯,耸耸肩膀对在场的人说:“一个大夫能在自己的战友生命垂危的时候走开吗?”
白求恩坚持做完了手术,八路军伤员得救了。
——选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白求恩的故事》
16.通过白求恩大夫的言行,你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个大夫能在自己的战友生命垂危的时候走开吗?”白求恩的这句话,让你联想到身边的什么人也说过类似的话?请先填一填,用一段话写下这件事的过程来。
“一个_____能在_____的时候走开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峨眉山的铺路人
①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停步仰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竖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②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③我问他们,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干这个!”
④“铺路?”
⑤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
⑥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啊!
⑦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把一块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⑧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8.“光”的意思有: A、光线 B、仅仅 C、景物、风光
文中“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二百多里。”里的“光”意思应选( )
19.文章一连用了三个“?”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20.“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感到一阵愧疚。”作者想到了_______________,内心愧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还能想到我们生活中哪些无名英雄?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可以用上文中的句式,如“没有……没有……就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词曲鉴赏
古诗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补全古诗。
2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诗人通过送别( )时的自白,表明了不向_____低头,要永葆_____。
25.“_____”句是这首诗的诗眼。
26.联系末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默写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8.习作练习(任选一题)
(1)“小马虎”“小书虫”“灌篮高手”“故事大王”“开心果”……你有什么特点?请给自己画一幅像,并向刚刚搬来的邻居介绍一下自已吧!
(2)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值得赞美的人。请你借鉴本单元课文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特点的方法,写写你身边具有优秀品质的人。题目自拟。注意要通过完整、具体的情节来塑造人物。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拴着(suān)——shuān;
C.敞开(chǎn)——chǎng;拘束(jú)——jū;
D.包蕴(wēn)——yùn。
故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句意: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平明:清晨,天刚亮。
故选A。
3.A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临危不惧意思是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
B.彬彬有礼,彬彬:既有文采又很朴实的样子,后用以形容文雅。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C.焦躁不安,意思是指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D.心急如焚,意思是心里急得像火烧的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结合语境,洪水来临,张大爷指挥得当可知当时张大爷临危不惧,因此选择A。
4.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描写方法的掌握。
从句子“ 挑山工把胳膊搭在扁担上,甩着另一条胳膊,使身体保持平衡。”中“搭、甩”可知,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
5.A
【详解】本题考查偏旁部首。
膛,部首:月,读音:táng,释义:胸腔;器物的中空的部分。
故选A。
6.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
A.不合适。应聘校报记者,可从自己的写作特长来写,不需要介绍自己外貌特征。
B.不合适。报名参加电视台歌唱比赛,应向电视台导演介绍自己歌唱方面的专长。
C.不合适。去接站迎接客人,可以介绍自己的讲解特长。
D.合适。当转学去新的学校,可以像自己的同学介绍姓名、兴趣爱好等。
故选D。
7.D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辨析。
神态描写: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外貌描写: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特有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语言描写:把事件当中的人物说的话写出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A正确。本题“张开、猛扑”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
B正确。本题“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
C正确。本题“穿着红背心、黑黝黝的肌肉”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
D错误。本题“惊慌失措、镇定自若”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8. 窟窿 汹涌 岗位 维持 秩序 勤奋 广博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明确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正确书写。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做到工整规范。
“窟窿”上边是穴字头,不要写成宝盖儿。
“汹涌”的“涌”右边不要写成“勇”。
“岗位”的“岗”不要写成“冈”。
“秩序”的“秩”右边要出头。
“勤奋”的“勤”不要少写“横”。
“广博”的“博”不要写成“搏”。
9. 货物 膝盖 拐杖 悄悄 贷款 油漆 打仗 捎信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组词。
货:百货、蠢货、鲜货、货船
贷:放贷、放高利贷、贷方
膝:膝地、蔽膝、造膝
漆:漆器、 清漆、 漆画、 漆皮
杖:负杖、讯杖、训杖
悄:悄然、悄寂、悄怆
捎:捎带、捎信、捎货
10. 热闹 拘谨 包含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1)喧闹:喧哗热闹。近义词:喧哗。
(2)拘束:神态、言行因受约束而不自然。近义词:约束。
(3)包蕴:包含;蕴含。近义词:包含。
11. 自若 魂 魄 心急 不舍 危 惧 相提 ③ 无所畏惧 胆小如鼠 恩重如山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汇量的积累。
镇定自若:指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也指镇静、不急迫、不急促。
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
临危不惧:面对危难,一点也不害怕。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他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故填入③。
(2)近义词的四字成语:眼疾手快、聚精会神、吆五喝六、左邻右舍、高谈阔论等。
(3)例如:心乱如麻 、心细如发 、健步如飞、 气壮如牛等。
12. 才 还 如果 但是 就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
“曲折向上登”是“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的条件,所以,第一个填空处应填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才”。“曲折向上登”的好处除了有“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有“可以省些力气”,“省力气”对于挑山工来说,更为重要,所以,第二个填空处应填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还”。“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是假设关系,因为“膝盖会受不住的”,所以,挑山工不会直往上走。第三个填空处应填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这样的走法,虽然有不少好处和优点,但也有缺点,就是路程变长。所以,第四个填空处应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但是”、“但”。“路线曲折”会导致“路程加长”,所以,第五个填空处应填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就”。
13.√ 14.× 15.×
【解析】1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题目叙述正确。《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14.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题目叙述错误。《宿新市徐公店》不是边塞诗。《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此诗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
15.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题目叙述错误。《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全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极富清新高雅之气。
16.从“白求恩笑了笑,说道:“前方的战士为国家、为民族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在后方工作的同志拿出一点点血,有什么不应该的呢?”可知,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17. 老师 学生受伤 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准备去上课,中途看见一位受伤的学生,膝盖上留着血,此时,老师不能走开,马上帮她擦药,然后在帮她包扎还伤口,擦药和包扎好伤口后,老师把她扶进教室里坐好,再去上课。
【解析】16.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第 自然段“白求恩笑了笑,说道:‘前方的战士为国家、为民族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在后方工作的同志拿出一点点血,有什么不应该的呢?’”可知,白求恩大夫为救伤者无私献血,可见他是一个关爱战友、无私的人;
从第 自然段的“叶部长让白求恩去休息,白求恩执意不肯,耸耸肩膀对在场的人说:‘一个大夫能在自己的战友生命垂危的时候走开吗?’”可知,白求恩在自己的战友生命垂危的时候不走开,可见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17.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句子例句为:“一个……能在……的时候走开吗?”补充完整句子,用一段话写下这件事的过程。示例:一个军人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走开吗?
过程: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中,人民的安定的生活被受到威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此时的军人即使面临着随时牺牲的可能,但他们也不会逃离,因为他们知道,在国家危难之际,国家需要他们,人民需要他们,坚定不能离开。
18.B 19.三个问号是通过设问来渲染游览线路工程的艰巨,工人的辛苦 20. 脚下的石板是靠铺路人一块一块地背上山
走在工人们流了很多汗水付出很多心血铺成的路上,感觉到累,而自己的劳累和他们的劳累相差甚远 21.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很少有人熟知这个群体,所以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22.如果没有铁路设计师的精心设计,没有铁路工人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四通八达的铁路。
【解析】18.本题考查句子字词含义。
“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二百多里。”的意思:峨眉山仅游览路线就有二百多里。光:仅仅。故选B。
19.本题考查句子含义。
根据第⑦自然段“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可知铺这么长的路,需要数不清的石板这数不清的石板,都是靠人工一块块背上来的,说明了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人的辛苦。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⑦自然段“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可知作者想到的是这数不清的石板,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从第⑦自然段的“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把一块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可以知道作者内心一阵愧疚是因为“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⑧自然段“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可知因为他们长年累月这样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很少有人熟知这个群体,所以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2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生活中的情况,写出你认为的无名英雄即可,如:如果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没有后勤人员的紧密配合,就没有安定和谐的校园生活。
23.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 一片冰心在玉壶 24. 唐 王昌龄 友人 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 高洁的品质 25.一片冰心在玉壶 26.问在这里可能有多层含义,一层是亲友间的相问有问好问侯嘘寒问暖之意,另一层是根据下一句,我推断可能会问作者的气节志向,冰心指代气节,作者表明自己的心意像玉壶一样高洁坚定。 27.示例: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2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默写,要注意背诵全篇诗歌,不要写错别字,不要背错诗歌的顺序即可。
24.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积累和分析。要对诗歌的作者和相关的文学常识非常熟悉,注意不要写错。
25.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中诗眼的分析,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得出本诗中的诗眼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26.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亲人可能会问什么。问在这里可能有多层含义,一层是亲友间的相问有问好问侯嘘寒问暖之意,另一层是根据下一句,我推断可能会问作者的气节志向,冰心指代气节,作者表明自己的心意像玉壶一样高洁坚定。
27.本题考查的是对送别诗的积累,要注意平时多个体裁的诗歌积累,写出相应的诗歌内容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错诗歌的体裁。
28.例文一:
我叫开心果
我,粗粗的胳膊,粗粗的腿,圆圆的脸蛋,鼓鼓的肚皮,皮肤黝黑,长得很壮,好似个胖乎乎的大圆球。我喜欢嘻嘻哈哈,露出自己的大门牙。因为我总能给家里带来欢声笑语,爸妈妈亲切地叫我“开心果”。
有一次,我想看动画片,爸爸要看NBA篮球赛,他先下手为强,抢了遥控器,歪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时不时呐喊一声“好球!”我可怜巴巴地求他,他却像铁石心肠一样无动于衷。怎么办?我想了想,来到他跟前施礼:“格格参见皇阿玛。”“什么事?”爸爸没抬头。“皇额娘来电话,让您马上去接她,她买了许多东西提不动。”“啊?这个时候?”“是的,额娘让您马上去。”只见爸爸溜下沙发,穿上鞋子,开门即去,我赶快调出动画片,兴致勃勃地看起来。
你这个鬼东西,又让我上当了!”爸爸推门嚷道。“怎么回事?”妈妈不解。“你让她解释!”爸爸用手指着我。“额娘,他不让我看动画片!”“夫人,她骗我去接你。”再看妈妈,早已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我和爸爸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噢,忘了告诉你,“开心果”叫王禅,今年10岁,在实验小学读四年级。
例文二:
我的妈妈
小时候,我每天都是在妈妈的故事中进入甜甜的梦乡。那时我还小,不懂啥。长大了些,才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想到这儿,我的心里总是暖融融的。
妈每天都会骑车送我去上学,就算是再冷的天,妈妈也照样送我。因为怕我冷,妈妈还将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把我裏住。小时候,我不懂事,披上妈妈暖暖的大衣,只是甜甜地说一声谢谢。可是今天,当极为熟悉的一幕再次发生时,我可不能再自私了:“妈妈,我不冷,你快披上吧,千万别冻着哦!”妈妈愣了一会儿,笑着说:“小鬼头,妈妈不冷。”我知道软的不行,只好假装着大哭起来:“我不穿,我不穿,我偏要妈妈穿!”“好好好!就依你的。”妈妈说罢,极不情愿地披上了大衣……
每天早餐,我都会吃上妈妈煮的热气騰腾的面条。虽说只是清水面,但我一直吃得好香。可能是吃惯了妈妈煮的面条的味儿,可能是妈妈的手艺一流,偶尔跟同学去面儿吃那些花样繁多的面条,我反而不适应。同学笑我抠门,我只是一笑置之。有一次,我跟妈妈说起面摊儿里的事,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是妈妈不好,妈妈明天就给你做鸡蛋面。”我笑着说:“妈妈,我喜欢吃你做的清水面。”
上次,我们学校一个叫刘海生的同学得了“脑瘤”,学校还开了一个动员会,鼓励大家捐款。回家后,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折身回房拿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我,说:“把这钱捐给那个同学,虽说起不了什么作用,可是人多力量大啊!”因为这,我还成了学校里的爱心小天使。我知道,这荣誉是妈妈给我的。
妈妈并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她把自己的爱融进生活里的每个细节。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才让人越品越感动。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能力。
(1)本题为自我介绍的作文,要求给自己画一幅像,向邻居介绍自己,要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写作思路:
开头:可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外貌特点,外貌描写要抓住自己最突出的特征去写,不必面面俱到,恰当运用修辞(比喻、夸张)。
中间: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性格、爱好、优缺点等。基本情况介绍包括性别年龄身份等,这里要简明,然后介绍性格、爱好、特长,优点缺点、生活习惯等等,在这里要学会选择,选择一两个方面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去写。以事件为中心,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具体。(用具体的事例说明,才可信,文章更具体)。
结尾:总结全文。
(2)这篇作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旨在通过具体事例写清楚自己赞美的人的表现,例如:勤劳的奶奶、勤苦的爸爸等,表明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写作思路:
开头:抛砖引玉式开头,并引起下文。
中间:通过具体事例写清楚你赞美的这个人的表现。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等突出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结尾:总结全文,写出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