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8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14 17: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8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质量为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的是
A. B. C. D.
2.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乙醇和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不同 D.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成乙醇和乙酸
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该试剂是
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碘水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4.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链状二肽的种数为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5.误食重金属盐后,应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是
A.服用大量葡萄糖溶液 B.喝大量的生理盐水
C.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D.注射大量盐水
6.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钠块沉入乙醇液面的下面
②钠块熔化成小球
③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④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2年8月,南充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C2H6O)。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B.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8.清洁能源乙醇汽油是将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下列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乙醇可由植物油水解制得
C.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可使汽油燃烧得更加充分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9.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过程中,乙试管内液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B.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
C.分离出乙中乙酸乙酯的方法是分液
D.试管中试剂的加入顺序为浓硫酸→乙酸→乙醇
10.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中没有醛基
C.先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水浴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蔗糖一定未水解
D.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1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人体所需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674年,我国发明的用黄泥浆使红糖脱色的方法,是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
B.唐朝大历年间,四川遂宁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的工艺,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C.饴糖是以米(主要成分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饴糖就是葡萄糖
D.“床头冬酿压琼浆”中的“冬酿”指的是蜂蜜,蜂蜜中几乎不含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12.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B.糖类通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C.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D.人体的糖储备不会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B.+Br2+HBr
C.
D.
14.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不正确的是
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①键断裂
B.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②③键断裂
C.乙醇的燃烧反应是所有键断裂
D.乙醇与乙酸反应是①键断裂
15.A、B、C三种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中羟基数之比为
A.3∶2∶l B.2∶5∶3 C.3∶6∶2 D.2∶1∶3
二、填空题
16.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1)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营养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
(2)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B.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糖类并不都有甜味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用一束光通过其溶液,都产生_______效应,若鉴别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
17.抗酸药物的种类很多,其有效成分一般都是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化学物质。
(1)抗酸药物具有抗酸作用的原因是:______。
(2)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
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粘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写分子式)______。
18.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
(2)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乙醚(CH3CH2OCH2CH3) D.甲醇(CH3OH) E.CH3—O—CH3 F.HO—CH2CH2—OH
(3)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9.已知分子结构中含有—OH的有机物可以和钠反应放出氢气,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是 还是 ,利用乙醇和钠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前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装置中有空气,所测的气体体积应扣除装置中空气的体积,才是氢气的体积,你认为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如果实验开始前b导管内未充满水,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若测得有1.15 g C2H6O参加反应,把量筒c中水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280 mL,试结合计算和讨论,判断下面Ⅰ和Ⅱ两式中,哪个正确?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Ⅰ.         Ⅱ.
20.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为20%的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试剂2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为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可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铜丝灼烧成黑色是生成了CuO:2Cu+O2=2CuO。
A.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水中,CuO与水不反应,质量增大,故A错误;
B.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盐酸中,CuO与盐酸反应,生成铜盐,质量减少,故B错误;
C.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CuO+C2H5OH→CH3CHO+Cu+H2O,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C正确;
D.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酸中,CuO与乙酸反应生成铜盐,质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乙醇催化氧化、燃烧都是氧化反应,故A错误;
B.乙酸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B正确;
C.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因此乙醇和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不同,故C正确;
D.在酸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该反应是水解反应(取代反应),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乙醇和乙酸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D
【详解】A.NaOH溶液只能与乙酸发生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与另外两种物质不反应,A不能鉴别;
B.Na2CO3溶液与乙酸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与另外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B不能鉴别;
C.碘水与淀粉溶液混合会变为蓝色溶液,与另外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C不能鉴别;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酸混合,发生反应,变为蓝色溶液,与葡萄糖混合,加热煮沸,产生砖红色沉淀,与淀粉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D可以鉴别;
故选D。
4.A
【详解】氨基酸生成二肽,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即HOOCCH2NHCOCH2NH2、HOOCCH(CH3)NHCOCH(CH3)NH2;当是异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丙氨酸脱去羟基,甘氨酸脱氢;也可以甘氨酸脱羟基,丙氨酸脱去氢,生成2种二肽即HOOCCH2NHCOCH(CH3)NH2、H2NCH2CONHCH(CH3)COOH,所以共有4种,故答案为:A。
5.C
【详解】可溶性的重金属盐能电离出重金属离子,会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它失去生理功能,中毒后进行急救,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以防止它破坏人体的蛋白质。
A.葡萄糖溶液是糖类,A不可以;
B.生理盐水是电解质溶液,B不可以;
C.豆浆和牛奶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C可以;
D.盐水属于电解质溶液,D不可以;
综上所述,选C。
6.D
【详解】①钠的密度大于乙醇,所以会沉在乙醇底部,故①正确;
②钠和乙醇的反应放热很少,不足以将钠熔化,故②错误;
③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故③错误;
④乙醇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故④正确;
故①④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乙醇(化学式为(C2H6O)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正确;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正确;
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错误;
D.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D正确;
故本题选C。
8.B
【详解】A.乙醇是清洁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B.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盐,故B错误;
C.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可使汽油燃烧得更加充分,降低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乙醇可通过谷类、薯类等淀粉植物进行水解、发酵再次获得,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选B。
9.C
【详解】A.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则乙试管内液体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故A错误;
B.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乙酸,也不能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故B错误;
C.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导管口在液面下可发生倒吸,则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故C正确;
D.浓硫酸混合时剧烈放热,为防止液体飞溅,浓硫酸应后加入,反应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糖类一般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选项A正确;
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说明淀粉分子中没有醛基,选项B正确;
C.蔗糖水解环境是酸性的,而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后没有加碱至溶液呈碱性,不能说明蔗糖未水解,选项C错误;
D.纤维素为多糖,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1.A
【详解】A.黄泥浆使红糖脱色是物理变化,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选项A正确;
B.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选项B错误;
C.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不是葡萄糖,选项C错误;
D.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二者都是单糖,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2.D
【详解】A.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选项A正确;
B.糖类是有机物,组成元素通常是C、H、O,选项B正确;
C.淀粉、纤维素等糖类没有甜味,选项C正确;
D.糖是人体中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中糖储备会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3.B
【详解】A.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烷,为加成反应,A错误;
B.苯和溴单质在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
C.乙醇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错误;
D.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为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置换反应,-OH中的H原子被Na替代,所以是①键断裂,A正确;
B.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生成乙醛,是①③键断裂,同时在②处形成双键,B不正确;
C.乙醇发生燃烧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有的共价键都断裂,C正确;
D.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醇脱氢,是①键断裂,D正确;
故选B。
15.D
【详解】不同物质的量的三种醇与足量反应生成了等量的氢气,说明不同物质的量的三种醇含有等物质的量的羟基。设A、B、C三种醇内的数分别为a、b、c,则,得;故选D。
16.(1) 淀粉 脂肪
(2)氨基酸
(3)C
(4) 丁达尔 碘水
【详解】(1)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脂肪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成高级脂肪酸钠,故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脂肪;
(2)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3)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为C、H、O、N,有的也含有少量P、S,不是只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
B.油脂在人体中水解生成的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错误;
C.多糖如纤维素、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所以糖类并不都有甜味,C正确;
D.单糖不能水解,D错误;
故选C。
(4)当一束光通过胶体,从侧面观察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因淀粉遇碘遍蓝色,蛋白质溶液遇碘不变色,所以若鉴别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碘水。
17.(1)中和胃中过多的盐酸
(2) Al(OH)3+3H+=Al3++3H2O MgCO3+2H+=Mg2++H2O+CO2↑ C6H12O6
【详解】(1)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都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
(2)①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②淀粉在人体内在酶的作用水解最终转化成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
18.(1)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2) D E
(3) 3 2CH3CH2OH+O22CH3CHO+2H2O
【详解】(1)乙烯和水在催化剂、加热、加压条件下生成乙醇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
(2)同系物应满足结构相似,相差若干个CH2,即D与乙醇互为同系物;将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E的分子式为C2H6O,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3)根据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2CO2+3H2O可知,46 g乙醇即1 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3 mol O2;②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其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19.(1)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水槽,微热烧瓶,右侧导管若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不正确
(3)偏小
(4)Ⅱ
【分析】利用压强差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实验开始前b导管内未充满水,会导致排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据此分析;根据n=和n=计算出C2H6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两者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结构。
(1)
实验前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水槽,微热烧瓶,右侧导管若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水槽,微热烧瓶,右侧导管若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有人认为装置中有空气,所测的气体体积应扣除装置中空气的体积,才是氢气的体积,这是不正确的,原因是水进入量筒是因为产生氢气后有压强差,故进入量筒的水的体积是多少,氢气的体积就是多少,当然,由于b端又端是接触空气的,因此b管内需充满水,故答案为:不正确;
(3)
如果实验开始前b导管内未充满水,排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偏小,则实验结果将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4)
1.15g C2H6O的物质的量n===0.025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 =0.0125mol,即2mol C2H6O~1molH2~2molH,可知在C2H6O中能被钠置换的H原子只有1个,即有1个H原子与其他5个不同,故可知C2H6O的结构为Ⅱ,故答案为:Ⅱ。
20. 作催化剂 溶液 中和硫酸,使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溶液变蓝
【分析】淀粉在加热、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生成的葡萄糖。
【详解】(1)硫酸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2)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中,所以在加新制的氢氧化铜之前,需要将催化剂硫酸中和,所以试剂2是NaOH溶液,作用是中和硫酸,使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发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H++OH-=H2O。
(3)反应①是淀粉的水解,化学方程式为:。
(4)若淀粉未完全水解,则水解液加入碘水,溶液会变蓝。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