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断裂1mol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36.4kJ的能量,断裂1mol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中的1mol H—O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断裂1mol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kJ的能量
B.
C.
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 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
3.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4.化学键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与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键存在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②是离子化合物
③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④速滑馆“冰丝带”用干冰作为制冷剂,干冰升华过程中破坏了共价键
⑤物理变化也可以有化学键的破坏
⑥化学变化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以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⑦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
⑧氢键是化学键中的一种,会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A.①③⑤⑥ B.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⑤ D.③⑤⑥⑦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的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与水反应
6.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7.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
B.需要点燃才能发生的燃烧过程是吸热的
C.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
D.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8.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为放热过程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断裂和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形成和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总和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
9.分析下表中的6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出和的燃烧热分别为
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的燃料 氧气 () ① 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 丙烷 () ③ ④ ⑤ ⑥
A.、 B.、
C.、 D.、
10.如图是“即热饭盒”的结构示意图,撤去隔板,水与下层物质接触,一段时间后食物就变热了。以下物质中适合作下层物质的是
A.食盐 B.生石灰 C.熟石灰 D.浓硫酸
11.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2、B2、AB2的结构式分别为A=A、B—B、B—A—B),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
B.该反应若生成2molAB2(g),则放出的热量为(E1-E2)kJ
C.该反应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D.生成2molB—A键放出E2kJ能量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形成化学键会放出能量
B.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无关
C.化学反应中拆开反应物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
D.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3.已知化学反应S(l)+O2(g)=SO2(g),通常情况下,燃烧1molS液体生成SO2气体放出293.23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
B.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
C.1molSO2(g)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
D.1molSO2(g)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
14.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①C(s)+H2O(g)CO(g)+H2(g)
②C(s)+O2(g)CO2(g)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②为反应①提供热量
B.反应①中C(s)和H2O(g)的总能量低于CO(g)和H2(g)的总能量
C.反应②中C(s)和O2(g)的总能量低于CO2(g)的总能量
D.CO(g)和H2(g)都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15.为了探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B试剂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则A试剂和B试剂为
A.金属钠和水 B.碳酸氢钠和盐酸 C.生石灰和水 D.氢氧化钠和硝酸
二、实验题
16.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把试管放入盛有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在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镁片与稀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5)在上述实验结束后将试管取出,在烧杯中放入小烧杯,在小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混合物并用玻璃棒搅拌,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符合图 1 的有____ (填序号,下同),符合图 2 的有______。
①煅烧石灰石 ②木炭燃烧 ③炸药爆炸 ④酸碱中和 ⑤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二)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I、II、III)三套实验装置:
(1)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 U 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 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为探究固体 M 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II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可推出 M 溶于水___是放热反应(填“一定”或“可能” ),理由是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 M 可能是____________。
(3)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填 “I”或“III”)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反应。
18.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①中温度升高,②中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下同),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1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BmC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纵坐标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增加压强的变化情况,问:
(1)温度T1________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如果A、B、C均为气体,则m______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系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
(4)当温度和压强不变时,如向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平衡______移动。
20.断裂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肼()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化学键 氧氧键
能量/() a 498 946 391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反应生成和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断键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有(1)生成时,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生成H2O(g)中的1mol H-O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则断裂1mol H2O(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462.8kJ×2=925.6kJ,但题干中并未说明水的状态,A错误;
B.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2H2(g)+O2(g)=2H2O(g) △H=436.4kJ/mol×2+498kJ/mol-2×2×462.8kJ/mol= -480.4kJ/mol,B正确;
C.已知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热,则2H2(g)+O2(g)=2H2O(l) △H<-480.4kJ/mol,由此可知2H2O(l)=2H2(g)+O2(g) △H>+480.4kJ/mol,C错误;
D.2H2O(l)=2H2(g)+O2(g) △H>+480.4kJ/mol,则H2(g)+O2(g)=H2O(l) △H<-240.2kJ/mol,D错误;
答案选B。
2.B
【详解】A.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A正确;
B.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气体,B不正确;
C.燃烧是还原剂在氧化剂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所以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燃烧会发光、发热,所以一定会放出热量,D正确;
故选B。
3.A
【详解】①A+B→X(ΔH>0)反应吸热,A、B总能量小于X;
②X→C(ΔH<0)反应放热,X的能量大于C;
A+B→C(ΔH<0) 反应放热,A、B总能量大于C;
故选A。
4.A
【详解】①化学键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包括吸引力也包括排斥力,故①正确;
②中Al和Cl之间形成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②错误;
③中和Cl-之间以离子键结合,中含有共价键,故③正确;
④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故④错误;
⑤物理变化中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如NaCl溶液水发生电离,离子键被破坏,故⑤正确;
⑥化学反应过程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因此化学变化所以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⑥正确;
⑦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和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需要加热就可发生,故⑦错误;
⑧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⑧错误;
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⑥;
答案选A。
5.A
【分析】吸热反应为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而放热反应为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详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是吸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符合题意;
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B不符题意;
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与题意不符;
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6.A
【详解】A.从图中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正确;
B.从图中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B错误;
C.从图中可知,反应物总能量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不是吸热反应,C错误;
D.从图中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A。
7.B
【详解】A.燃烧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都是放热反应,A正确;
B.根据A选项的分析,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B错误;
C.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因此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C正确;
D.燃烧为放热反应,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图中A→B的过程,能量升高,为吸热过程,A项错误;
B.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断裂1molNO2和1molCO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形成1molNO和1molC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的总和,C项正确;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项错误;
答案选C。
9.D
【详解】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其中水的状态应该是液态,碳变为二氧化碳,则
① ,热化学方程式是2mol氢气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的反应,因此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 mol-1;
④ ,是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热为燃烧热,即为-2221.5kJ mol-1;
故选D。
10.B
【详解】撤去隔板,水与下层物质接触,一段时间后食物就变热了,说明有大量的热量释放出来,食盐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量,熟石灰溶于水放热不如生石灰,浓硫酸是液体,且具有腐蚀性,因此适合作下层物质的是生石灰。
答案选B。
11.C
【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之和,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都要加热,例如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在常温下就反应,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生成2mol AB2(g)则吸收的热量为(E1-E2) kJ,B错误;
C.如图象所示,该反应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C正确;
D.生成2mol AB2放出E2 kJ能量,2mol AB2中有4mol B-A键,则生成4mol B-A键放出E2 kJ能量,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化学反应中形成化学键会放出能量、断键吸收能量,故A正确;
B.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含能量不同,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有关,故B错误;
C.化学反应中拆开反应物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放出能量,故C正确;
D.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正确;
选B。
13.C
【详解】A.固体硫的能量低于液体硫,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故A错误;
B.气体S的能量大于液体S,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故B错误;
C.放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1molSO2(g)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故C正确;
D.放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1molSO2(g)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故D错误;
选C。
14.C
【详解】A.碳燃烧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已知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为反应①提供热量,A正确;
B.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①中C(s)和H2O(g)的总能量低于CO(g)和H2(g)的总能量,B正确;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中C(s)和O2(g)的总能量高于CO2(g)的总能量,C错误;
D.一氧化碳和氢气都是可燃性的气体,都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D正确;
答案选C。
15.B
【分析】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B试剂时,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说明集气瓶内温度降低,气体体积缩小。
【详解】A.金属钠和水反应放热,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故不选A;
B.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吸热,集气瓶内温度降低,故选B;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故不选C;
D.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放热,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故不选D;
选B。
16. 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的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该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饱和石灰水中的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 Mg+2H+=Mg2++H2↑ 释放 烧杯中浑浊程度减轻(或浑浊消失)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吸热,体系温度降低,的溶解度增大
【分析】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试管传递给饱和石灰水,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而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吸热,使体系温度降低,饱和石灰水中的的溶解度增大,烧杯中浑浊程度减轻或消失,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的饱和石灰水中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而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该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饱和石灰水中的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
(3)根据分析,上述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Mg+2H+=Mg2++H2↑ ;
(4)由分析可知,镁片与稀盐酸的反应释放能量;
(5)在上述实验结束后将试管取出,在烧杯中放入小烧杯,在小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混合物并用玻璃棒搅拌,则实验现象是烧杯中浑浊程度减轻(或浑浊消失),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吸热,体系温度降低,的溶解度增大。
17. ②③④⑥ ①⑤ 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可能 有热量放出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 硝酸铵、氯化铵 I 放热
【详解】(一)①煅烧石灰石为吸热反应;
②木炭燃烧为放热反应;
③炸药爆炸为放热反应;
④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⑤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为吸热反应;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为放热反应;
图1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符合图1的有②③④⑥;图2所示为吸热反应,符合图2的有①⑤;
(二)(1)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使锥形瓶中的液体受热膨胀,所以会使U形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2)①有气泡产生,说明M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如NaOH固体溶液水放热,但为物理变化过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均是指化学反应,所以M溶于水可能是放热反应,原因时:有热量放出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
②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M溶于水后导致大试管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证明M溶于水为吸热过程或与水反应为吸热反应,溶于水能够吸收热量的物质有:硝酸铵、氯化铵等;
(3)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Ⅰ进行实验,Ⅰ装置右边U型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烧杯中导管中有气泡放出),证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棉花燃烧,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点睛】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指化学变化,某些物理变化过程可能也会伴随热量的变化,但不能称为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18. 放热 吸热 2Al+6H+=2Al3++3H2↑ Al
【分析】根据放出热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详解】(1)①铝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Ba(OH)2·8H2O与NH4Cl反应后温度降低,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2)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在该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Al单质中的0价变为反应后AlCl3中的+3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因此Al为还原剂,Al3+为氧化产物。
【点睛】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作用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的知识。掌握反应类型判断的依据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19. 大于 放热 大于 增大 不 向正反应方向
【详解】(1)由图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故T1>T2,由图可知温度T1>T2,温度越高C%越小,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2)由图可知,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压,C%减小,故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故m>2,
故答案为大于。
(3)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故答案为增大,不。
(4)P为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压的变化情况,即加压后,C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反应前气体体积小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充入稀有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反应前气体体积小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则生成物浓度降低较快,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向正反应方向。
【点睛】解决这类图象题,根据先拐先平原则,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等等。
20. 523 2255 193 >
【详解】(1)由题图可知,与反应生成和放出的能量为,故答案为:523;
(2)与断键吸收的能量为,故答案为:2255;
(3)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释放能量,断裂键所需的能量为,则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解得,故答案为:193;
(4)据图可知,与反应生成和放出的能量。(1)放出能量,因此当有(1)生成时,放出的能量大于,故答案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