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朔山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图:人民版选修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梭伦立法规定:国家有权给在战争中死亡者的子女付学费;双亲要照管子女学习,读、写和游
泳:指定学校视导员。此外对学校规模、开学和放假时间、准应入学和如何入学等作出明确规
定。这些规定
A.利于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有效保障了奴隶主工商业的繁荣
C.意在推动雅典教育的规范化
D.为智者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2.梭伦改革后,高级公职人员的人选仍受财产状况等条件的限制,但其选举程序为:先由各等级
按10:1的差额幅度抽签选出候选人,再从候选人中抽签选出各级公职人员;即使最高级的
执政官,差额幅度也不能低于3:1。这体现了古希腊
A.公民之间财产的不平等仍占主导
B.一定程度上分权制衡的民主原则
C.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机会均等原则
D.一定程度上公平选举的民主原则
3.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率军突然在楚国腹地出现,随后其兵峰席卷了汉水流域,进军中,“土
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材料这一现象
A.得益于合纵连横之术的巧妙运用
B.源自商鞅变法激起的巨大内驱力
C.激起儒家学派的愤怒和强烈反抗
D.凸显秦国粮草枯竭极力谋求速胜
4.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这种特点的服饰只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穿着需要。而
汉族的衣冠制度,在形质、质料、图案花纹、色彩及各种装饰品上有着严格的阶级地位区分。
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缓和民族矛盾
B.加速民族交融
C.规范统治秩序
D.减少改革阻力
5.据研究,北朝《地令》的实施是双轨制:在鲜卑拓跋族为主体的聚居区,实行的是普遍授田制,
有实际的授田与土地还受;而在以汉人为主体的地区,各户的原有土地未被触动,也未见实际
授田与土地还受,只是实行限田制和户籍登记。由此可见
A.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
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频繁
C.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高二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232649Z大通县朔山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2.D3.B4.C5.A6.D7.B8.C9.A10.C11.A12.B13.D14.B15.C16.D
17.A18.C19.A20.B21.D22.C23.B24.A
25.(1)变化:人伦失常,亲情失和;贪财求利,自私自利。(2分,任答一点即可)措施: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
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4分)
(2)态度:全盘接受。(2分)
(3)措施:允许宗教人员结婚:制定婚姻法规:婚姻审判权由世俗政权掌握。(4分,任答两点即可)
(4)认识:移风易俗,接受先进文化,对促进本民族的进步有着积极意义;学习外来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
应全盘照搬,同时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移风易俗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2分,言之有理即可)
26.(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4分,任
答两点即可)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4分,任答两点即可)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4分,任答
两点即可)
27.(1)改革目标:改变落后状况,实现“文明开化”;成为世界强国,与欧美各国平等。(4分)
(2)特点:外部因素引起:以天皇为旗帜,排除阻碍改革的势力:“文明开化”,“脱亚人欧”:全面学习西方,涉
及政治、经济、军事,教有、社会生活等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6分,任答三点即可)
(3)汇示例一]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4分)
[示例二]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专政。(4分)
[示例三]中兴说: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到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明治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出台一系
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4分)
28.(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
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6分,任答三点即可)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
程式化的弊病)。(6分,言之有理即可)
【高二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23264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