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3 11: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8.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
宗璞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文中感情和哲理。
2.分析托物言志写法。
整体把握
1.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紫藤罗花
2.全文围绕“花”抒发感情,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 赏花 繁花似锦
第二部分(7-9): 忆花 思绪万千
第三部分(10-11):悟花 振奋精神
盛开的紫藤萝花
表现
赏花
繁花似锦
紫藤萝花的蓬勃生长
感染
忆花
思绪万千
记忆中的紫藤萝花
引发
悟花
振奋精神
由花感悟人生
生命永恒
3.作者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赏花前:
赏花时:
赏花后:
焦虑、悲痛
宁静、喜悦
振作、感悟
总结感情变化:
心中焦虑悲痛——充满精神的宁静、生的喜悦——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信心。
比较阅读,体会文中感情和哲理
1.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过去的花 现在的花 将来的花
花的特点
人的情感
比较阅读,体会文中感情和哲理
1.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过去的花 现在的花 将来的花
花的特点 衰败的 繁盛的 生生不息的
人的情感 痛楚忧郁 宁静喜悦 放下悲伤,振作向前
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补充:
背景一 《哭小弟》摘选,介绍经历。当时弟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去世),作者非常悲痛,沉浸在悲痛忧郁之中。1982年5月一天,她独自徘徊在初夏的庭院中,看见一树紫藤萝,那淡紫色的瀑布一般的藤萝花闪烁着生命的光辉,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睹物释怀,想到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活的勇气,有感而发写成散文《紫藤萝瀑布》发表于《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
补充:
背景二 读文末写作日期,当时,中国刚刚经历十年(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心灵的创伤还没有平复。  
2.比较思考,寻找“花(物)”与“人(志)”的联系点、相同点
思考:
紫藤萝花和人,发现什么相同点?作者借着这篇文章跟读者讨论了一个怎样的话题?
物我交融,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寓感悟。“物”可以是景物、某种事物;志”、包含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景物和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找出抒情议论语句,
齐读物我交融段:7、9
课文全文小结: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物),联想到花和人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不幸,联想感悟到生命无止境,转悲为喜,感悟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活的勇气,振奋向前(志)。
“托物言志”学习策略
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1.比:把握外形特征,联想比较探寻“物”与“人”“人生”的联系处相同点。
2.找:找物我交融语句,由物到人的议论抒情关键句。
3.挖:挖掘内在品质,联系背景、经历和情感,挖掘文章主题内涵
齐读体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的语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由花及人,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漫漫人生长河中,总会有许多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正视困难和挫折,不向命运低头;要保持对美好生命的坚定信念,勇于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的生活。
合作探究
作者以“紫藤萝瀑布”为题有何用意?
将花喻为“瀑布”,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花之流长,隐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绵延长远。
文章结构
紫藤萝瀑布
赏花
忆花:遭遇不幸,又现生机→象征
悟花:生命永恒,顽强美好
花瀑
花穗
花朵
整体——局部
动静结合
比喻、拟人
人生会遇到挫折和不幸,要振奋向前
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一、三、四。
2.阅读同步读写训练中的《紫藤萝》,完成文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