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 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干酪(lào) 坍落(tān) 木椽(chuán) 咀嚼(jué)
B.粘稠(nián) 刹那(shà) 踅回(zhé) 强迫(qiánɡ)
C.屏息(pínɡ) 窒息(zhì) 狙击(jū) 掷弹(zhì)
D.幔子(màn) 绷紧(bēnɡ) 包扎(zhā) 骨折(zhé)
解析 B项刹chà,踅xué,强qiǎnɡ;C项屏bǐnɡ;D项扎zā。
答案 A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5分)
A.隧道 土著 配戴 宏扬
B.引擎 震憾 别墅 捍然
C.屏幛 潺潺 费物 抵压
D.峰巅 嘉奖 奔驰 荫庇
解析 A项配—佩,宏—弘;B项憾—撼,捍—悍;C项幛—障,费—废,压—押。
答案 D
3.下列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A.这儿或许是虚张声势,真正的进攻可能不在这儿。
B.遇到敌人的轰炸,担架员就惊慌失措地把海明威扔到地上。
C.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哪有反悔的道理?
D.李鸿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睡非睡,自己不嫌,别人也管不了这些。
解析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假装没看见,知道装作不知道。比喻对事不认真,有意敷衍。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5分)
A.什么时候吃饭?中尉?一进攻我们可就没机会吃饭啦。
B.“不会更糟糕的,”帕西尼用恭敬的口气说:“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情了。”
C.在旁的声响中间我听见了一声咳嗽,接着是一阵乞——乞——乞——乞的响声。
D.现在他家门口经常有名卫兵持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把守着,不许人家去探望他的母亲、父亲、和姐妹。
解析 A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第二个顿号应去掉。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5分)
A.我的灵魂一下子全出了窍,知道我已经死了,如果以为是刚刚死去,那就错了。
B.军医们把袖子卷到肩膀上,一身是血,活像屠夫一般。
C.谁也不能不否认他们长得胸围特大,身体健康。不过他们还是傻瓜。
D.他曾在利比亚作战过,制服上佩着两条受过伤的条章。
解析 A项缺少主语;C项应去掉第二个“不”;D项“受过伤的条章”表意不明确。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35分)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原著[美]海明威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一英里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钩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水面慢慢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加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 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人用鱼叉扎,用桨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副大鱼的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6.在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应怎么理解?由引文可见“老人”是个什么样的典型形象?(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从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或答“愈挫愈奋,屡败屡战”)。
7.“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这话怎么理解?“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又怎么理解?(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
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但是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8.小孩子最后又表示要和老人一起出海,这是为什么?这个转变是否太突然?(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回到他的身旁。这个转变在前面有铺垫:即使他父母嫌老人“背运”,孩子在第85天早上仍然准备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可见他一直崇敬和依恋老人。
9.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8分)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人物自始至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E.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解析 B项与小说主题相悖;D项无根据,理解牵强。
答案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