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单元练习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必修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于北京时间2020年3月26日晚20时举行。这是G20历史上首次举行领导人视频峰会,G20领导人承诺将尽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破坏,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迎战疫情,加强医疗科技和数码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增加对新冠疫苗和药品的研发投入。据此可知( )
A.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任务已完成
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2.2022年7月,拜登表示将与中东“合作”,然而在该月,美在叙利亚的非法驻军四次使用油罐车将其偷盗的叙利亚石油运往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此事引起了国际上的激烈讨论,下图为网友对此事的“锐评”。这说明( )
A.冷战思维阻碍国际合作 B.逆全球化影响地区稳定
C.国际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3.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C.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D.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4.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
A.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冷战的发生 D.跨国公司的推动
5.下表为1950~1998年不同国家地区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统计,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1950~1973年 1973~1998年 1998年占世界GDP
西欧 4.08 1.78 20.6
日本 8.05 2.34 7.7
复兴的亚洲国家 2.61 4.18 25.2
44个拉丁美洲国家 2.52 0.99 8.7
57个非洲国家 2.07 0.01 3.1
①科技进步加大南北经济发展差距 ②国家干预带来西方经济持续繁荣
③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亚洲国家发展 ④拉美、非洲发展受制于殖民统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 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7.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样化的双边、三角、多角关系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俄、中法发表倡导多极化的声明;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东盟和中、日、韩举行了“9+3”会议,后发展为“10+3”会议;西欧一些领导人到美国的后院——拉美地区访问,倡议建立欧拉自由贸易。该状况( )
A.表明美国已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B.说明第三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
C.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标志着强权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8.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在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甚至还存在着领土争议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但这些都没有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障碍。这体现出上合组织的特点是( )
A.强制性 B.包容性 C.创新性 D.广泛性
9.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一部手机走天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这反映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A.社会信息化 B.文化多样性
C.世界多极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10.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1.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 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12.“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要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13.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所提出的“方案”是( )
A.召开日内瓦会议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4.一位当代西方学家指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材料反映出西欧共同建立的目的是( )
A.争取美国的援助 B.引进科学技术
C.发展经济和寻求国家安全 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15.近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份额稳步上升:而有些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复苏乏力,国内贫富差距扩大,民众的不安全感和被剥夺感不断增长。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导致了发达国家的衰落 B.扩大了国家间经济差距
C.增加发展中国家的风险 D.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例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在此时兴起,由于菲律宾群岛当年较为落后和贫瘠,其主要贸易商品来源于周边的中国、日本、印度等地,其中又以中国商品为最多。中国所产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赚取高额利润,因此菲律宾便成为中国与拉美贸易的中转站。另外马尼拉为更多种类的贸易提供了便利,由于日本人被禁止进入中国境内,这里甚至成了“唯一一个允许中日两国人民在阳光下交换丝绸和白银的地方”。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资金匮乏,技术比较落后等,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在21世纪,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加强,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日益加快。
——摘编自张文红《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的原因,并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
17.经济交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在浩浩荡荡和充满矛盾的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休戚与共,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联合成为欧洲一些政治家的共识。1946年,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其结构将使单一国家的物质力量变得不那么重要。小国将与大国平起平坐,并通过对共同事业的贡献来赢得尊重。”“重建欧洲大家庭的第一步必定是法德之间的伙伴关系。”只有联合,欧洲才可能复兴。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条约,引入了一种全新的一体化方式。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上述六国就关税税率达成一致。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成立,12个国家同属一个组织,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摘编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材料二 回顾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发展历史,多边贸易体制从建立到不断完善,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从GATT1947临时适用一直到1961年狄龙回合以前的多边贸易谈判,GATT只有33个主要国家,乌拉圭回合则达到124个参加方。截至2008年,WTO成员有153个。WTO自成立以来,在完善和实施乌拉圭回合协定、建立健全的多边贸易体制构架、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加强有效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曹建明等《世界贸易组织》
(1)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51年六国签署的条约名称及“全新的一体化方式”的核心内容。以20世纪为限,概括欧盟成立后一体化继续发展的重要表现。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说明WTO为什么能够“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18.材料一:两洋战略:一方面,美国联合欧洲,利用北约的东扩,从大西洋向东挤压;另一方面,利用同日本等地区盟友的双边关系从太平洋向西挤压。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第6期
材料二:
(1)美国实施“两洋战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美国为此进行了哪些军事行动?请举例。
(3)美国实施“两洋战略”依凭的条件是什么?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承诺将尽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破坏,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迎战疫情,加强医疗科技和数码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增加对新冠疫苗和药品的研发投入”可知面对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共同面对,所以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说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排除A项;“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任务”并未完成,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确立,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在叙利亚非法驻军,且偷盗叙利亚石油,反映了美国推行强权政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强权政治,没有体现冷战思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逆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依据材料“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可知,二战对欧洲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二战后,为重振欧洲,必须走向联合来增强自己的实力,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欧洲实力的增强,并不是保卫和平,排除A项;意识形态是针对社会主义而言的,排除B项;“消除国家边界”与实际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冷战阻碍了世界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有误的是冷战的发生,C项正确;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排除B项;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本、生产原料、生产技术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由题干表格中数据可知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拉丁美洲、非洲国家占世界GDP的差距增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科技进步加大了南北经济发展差距,①正确,亚洲国家在1950年以来占世界GDP的比重上升较快,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③正确,A项正确;1950~1973年间西欧、日本经济发展明显,而1973~1998年与前一阶段相比出现衰退,②西方经济持续繁荣错误,排除BD项;拉美、非洲国家在二战后均实现了民族独立,他们的发展受到殖民主义的影响,但不是殖民统治压迫,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问题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问题,而非政治上的多极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强调经济的发展问题,而非国际政治问题,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思考,而非强调国际政治格局的命运,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样化的双边、三角、多角关系有所发展”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C项正确;美国至今仍然是超级大国,排除A项;材料没有第三世界影响力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强权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在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上存在差异,但仍能合作发展,这说明各成员国对各国之间的差异具有包容性,B项正确;ACD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9.A
【详解】依据材料“一部手机走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趋势明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的多样,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社会信息化,未涉及世界多极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排除C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存在美、日、欧、俄、中等多个力量中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项正确;世界格局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多极化政治格局并没有建立,排除AB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材料中系列外交活动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D项正确;材料中的外交活动并未局限于周边国家,排除A项;材料中并非只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排除B项;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并非“主导”,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根据题干可以看出人类通过敲打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不仅是因为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更是因为它拥有储备知识这一功能,C项正确;ABD都是互联网的特点,但与材料强调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方案”提出于“冷战”结束后,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并非中国倡导建立的,排除C项;“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195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和寻求在美苏争霸中的国家地区安全,C项正确;争取美国援助在联合之前就实现了,排除A项;引进科学技术以及占领海外市场不是当时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排除B、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材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有所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力量有所削弱,在政策上的反全球化倾向正是发达国家极力维护旧的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表现,所以材料反映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发达国家的衰落,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扩大了国家间经济差距,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增加发展中国家的风险,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原因:西欧殖民扩张,西班牙确立了在菲律宾的统治;菲律宾地理位置优越;菲律宾经济落后不能满足殖民者的需求;中国手工业发达,且对菲律宾商贸往来频繁;明朝中后期的抗倭斗争,限制与日本的贸易。(任答两点即可)历史作用:有利于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言之有理即可)
(2)影响: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了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增强;易遭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冲击;易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任答三点,积极、消极方面都有涉及)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更加明显;国际分工将进一步分化;金融全球化将继续深化。(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由于菲律宾群岛当年较为落后和贫瘠,其主要贸易商品来源于周边的中国、日本、印度等地,其中又以中国商品为最多”可知,菲律宾经济落后不能满足殖民者的需求;根据“中国所产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赚取高额利润,因此菲律宾便成为中国与拉美贸易的中转站”可知中国手工业发达,且对菲律宾商贸往来频繁;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殖民扩张,西班牙确立了在菲律宾的统治,菲律宾地理位置优越。
历史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兴起有利于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影响:根据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可知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根据“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知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根据“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可知发展中国家易遭受经济波动的冲击;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以复兴增强,也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
认识: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知识当今世界经济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更加明显;国际分工将进一步分化;金融全球化将继续深化。
17.(1)名称:《巴黎条约》。
内容: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表现:欧盟扩大;欧元正式启用;防务一体化启动。
(2)分析:管理全球贸易的重要组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奉行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等原则;构筑了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有严格的法律约束。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1年六国签署的条约是《巴黎条约》。“全新一体化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0世纪90年代,欧盟成立并逐渐扩大;欧元正式启用;防务一体化启动。
(2)根据“在完善和实施乌拉圭回合协定、建立健全的多边贸易体制构架、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加强有效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WTO是管理全球贸易的重要组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奉行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等原则;构筑了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所以WTO能够“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18.(1)独霸世界;
(2)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3)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消失,美国作界为世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解析】(1)
据材料“两洋战略:一方面,美国联合欧洲,利用北约的东扩,从大西洋向东挤压;另一方面,利用同日本等地区盟友的双边关系从太平洋向西挤压”可知。无论是美国,从大西洋向东挤压,还是从太平洋向西挤压,都是拓展空间,实现其“独霸世界”的目的。
(2)
发据材料二可知,美国为独霸世界先后发动了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3)
据所学可从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消失;美国作界为世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等角度回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