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0 2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A D B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C B C A B D B
3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A D A C B A D
三、非选择题 3 30
31. (1)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分)
(2)方式:起义(或武装暴动)、成立公社、谈判妥协、金钱赎买。(任答3点得3分)
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大学的兴办;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分)
32. (1)发明:汽船、火车(或蒸汽机车);生产组织:工厂制度(或工厂取代手工工场)。(3
分)
(2)特点: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同时发生;规模大,进展迅速;各国进程各具特色(5分)。
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最终形成。(2分)
33. (1)相似点:两次世界大战都根源于帝国主义的形成(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都由大国争霸斗争引起;都打着相似的旗号;战后都建立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4分)
(2)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及其附庸。(2分)
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促进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加速二战胜利进程。(2
分)
(3)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2分)
相同点:由战胜国主导,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缔结条约或协定而形成。(2分)
第 1 页 共 1 页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 学年第二学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世界各地的众多古城中, 受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城市之间基本是独立发展的,它们 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据此可知( )
A.世界各地同时进入文明时代 B.古代城市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C.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同 D.古代城市之间处于完全隔绝状态
2.古代埃及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是西亚 、北非、地中海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之一,在世 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文明成果与古埃及相关的是( )
① 《罗摩衍那》 ②太阳历 ③金字塔 ④莎草纸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古希腊文化是世界文化瑰宝。古希腊文化名人中,有一位历史学家首创“历史”,被誉为“史 学之父”, 该史学家是( )
A.修昔底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希罗多德
4.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以下关于三大宗教表述错误的是( )
A.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 B.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C.宗教改革推翻了罗马教廷 D.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传播基督教 5.请阅读下列年表, 该年表反映了哪一国家的兴亡( )
时间 事件
330 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9 年 查士丁尼一世颁布《查士丁尼法典》
1054 年 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成为希腊东正教
1453 年 君士坦丁堡沦陷,帝国灭亡
A.拜占庭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6.哥伦布有一本 1485 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 ·波罗游记》,他经常翻阅, 并做了 264 处边注。 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 可见, 哥伦布远航( )
A.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财富 B.具有深刻的精神动力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1页(共 6 页)
C.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D.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 7.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以下属于印 第安人培育出的农作物是( )
A.玉米、甘薯、小麦 B.甘薯、玉米、番茄 C.茶叶、番茄、小麦 D.玉米、棉花、水稻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在非洲换成奴 隶,再贩卖到美洲换取金银和工业原料返回欧洲。下列关于“三角贸易”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非洲发展带来丰富的资源 B.推动了三大洲的共同发展
C.导致了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9.16 世纪以后,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下列不属于商业 革命表现的是( )
A.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
B.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 C.货币贬值并伴随着物价上涨
D.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0.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神,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 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
A.个人私欲膨胀和泛滥的趋势 B.统治者强化世俗王权的愿望
C.反对基督教神学统治的要求 D.肯定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11.罗马教廷通过推销赎罪券长期盘剥民众,导致民众的日益不满,最终引发宗教改革。下列作 品的发表, 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
A.《神曲》 B. 《歌集》 C. 《哈姆莱特》 D. 《九十五条论纲》
12.18 世纪 60 年代以前, 英属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人民大都自命为英王的臣民。但是, 随着英 国对殖民地经济掠夺的加剧,当地人不再以弗吉尼亚人、纽约人自居,而是强调自己“美利坚人” 的身份。这反映了( )
A.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 B.美国政治独立的经济根源
C.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分裂 D.英国对殖民地教育的强化
13.1776 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9 年法国发表《人权宣 言》, 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 这两个文件的共同点是( )
A.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宣告了新国家诞生
C.冲击了本国封建势力 D.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14.右图为珍妮纺纱机,是能用一个纺轮带动多个竖直纱锭的纺纱机,
它的出现使纺纱效率得到提高, 这反映出工业革命 ( )
A.改变了工业结构 B.变革了生产组织形式
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
15.19 世纪中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D.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16.世界总人口约 18 亿, 其中 5 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此数的人生 活在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该现象出现于( )
A.18 世纪 60 年代 B.19 世纪中期 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D.20 世纪中后期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2页(共 6 页)
17.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场战役,它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成为泡影,也宣告了德国“速 决战”的破产, 使战争预期发生了显著转折。 该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18.在国际联盟中,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负责处理联盟内部及关系世界和平的所有事件。 《国联盟约》规定:所有的会员国有且只有一票表决权,大会通过的决议则需要所有国家一致同 意才能生效。这一规定导致( )
A.国际关系实现了民主化 B.国际联盟行动严重受限
C.战胜国利益受到无端侵害 D.大国的国际影响遭到削弱 19.它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启蒙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列宁主义 20.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 益, 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以下能体现英法推行绥靖 政策的事件是(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罗斯福新政的推出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中国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罗马的谚语,如“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身 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下列关于罗马帝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 B.地中海曾经变成它的内海
C.与汉朝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D.3 世纪末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
22.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 1492 年 8 月 3 日, 哥伦布率领船只, 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 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最终抵达的是美洲新大陆, 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 的瓶子掷入大西洋。 1815 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上有名的第 一次“瓶邮传书”。从历史研究的角度, 我们对此记载所持的态度应是( )
A.时间准确, 可信度大 B.孤证不立,毫无价值
C.存疑求证, 有待佐证 D.趣闻记载,不可听信
23.15—18 世纪,人类历史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和 新名词。以下各组符合历史逻辑的是( )
A.寻金热—→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
B.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
D.资本主义萌芽—→寻金热—→新航路开辟
24. 在欧洲,商人、银行家付款买下了古典再生所需的书稿;学者怀疑教会的教条,不再害怕地 狱; 大学、知识和哲学的发展带来心灵的敏锐,广泛认识世界造成心灵的开阔。上述现象所处的 时代( )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倡导人人生而平等
C.推崇资本主义制度 D.摆脱宗教神学束缚
25.1694 年,托利党人在英国下院竞选中获得多数席位,但国王威廉三世拒绝托利党人进入内阁, 反而以清一色的辉格党人组成内阁。这说明( )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3页(共 6 页)
A.威廉三世的行为严重违宪 B.议会的地位低于国王
C.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D.国王执掌国家行政权
26.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各国逐渐确立。下列与此相关事件,按时间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制定宪法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德意志统一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27.在华德顿会议上签署的《五国条约》规定, 美、英、日三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分别是 52.5 万吨、 52.5 万吨、31.5 万吨,并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的岛屿和领地维持现状。美国倡议该 协议旨在( )
A.与其他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B.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C.角逐亚太地区的海上霸权 D.限制德国海军军备
28.1938 年 9 月 30 日凌晨,欧洲四国首脑背着当事国签署了一 份协定,而后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当事国两名代表被带进会 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这份协定涉及的领土指的是如图中的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9.以下漫画反映的是某国历史的变迁。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幅漫画反映的是美国历史的变迁
②图一中“女战士”的愿望是通过独立战争得到实现的
③图二中“林肯的两难”是通过发动的南北战争解决的
④图三漫画的创作是为了号召国民奔赴二战战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下列选项中,史实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17 年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一战的性质得以改变
B 1919 年巴黎和会缔结《凡尔赛条约》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C 1933 年希特勒上台组阁 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 1945 年成立联合国 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4页(共 6 页)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第 31 题 8 分,第 32 题 10 分,第 33 题 12 分, 共 30 分)
31.中古时期, 西欧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出现新变化。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2 世纪时, 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西欧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
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 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争取城市自治。
——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城 市自治产生的影响。(6 分)
32.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 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 【英】诺拉斯《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材料二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 硕成果。19 世起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 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 列举两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 并指出工 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的突破。(3 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5页(共 6 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 革命分别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影响。(7 分)
33.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
主义的形成。列强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几个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他们以为本 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东方众多弱小与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侵略 和掠夺,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 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徐蓝《资本主义利益争夺和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引发战争》
材料二 (签字国政府) 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 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 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 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不 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 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 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 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
——《中外历史纲要(下)》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家宣言》 的历史意义。(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的国 际新秩序的名称,并概括这两个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共同之处。(4 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6页(共 6 页)2022 学年第二学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题纸
准 考 证 号
学 校 姓 名 缺 考
[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班 级 考场号 座位号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正确填涂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填 注 1.根据阅卷方式填写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涂 2.选择题用 2B 铅笔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错误填涂 意 填非选择题用 0.5 毫
样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事 米及以上黑笔书写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例
项 3.请在区域内作答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21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26 [ A ] [ B ] [ C ] [ D ] 27 [ A ] [ B ] [ C ] [ D ] 28 [ A ] [ B ] [ C ] [ D ]
29 [ A ] [ B ] [ C ] [ D ] 30 [ A ] [ B ] [ C ] [ 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0分)
31.(8 分)(1)
(2)
32.(10 分)(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一联考历史试题答题纸 第1页(共 2 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33.(12 分)(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一联考历史试题答题纸 第2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