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1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1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2 10:56:3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1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精选真题
1.(2022·常德)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Ⅱ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A.杂交育种 B.人工选择育种
C.诱变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2.(2022·朝阳)下列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叙述合理的是(  )
A.太空育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一定会患遗传病
C.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
D.变异与生物进化无关
3.(2022·娄底)关于谚语、诗句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非条件反射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4.(2022·大庆)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紫色
C.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
5.(2022·铁岭)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单眼皮,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此现象解释错误的(  )
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C.单、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D.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
6.(2022·朝阳)关于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相等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都是遗传物质
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7.(2022·宁夏)下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A.染色体基因性状 B.性状染色体基因
C.染色体性状基因 D.基因染色体性状
8.(2022·襄阳)下图表示一对夫妻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及其上的一对基因,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请推断该男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或Aa或aa
9.(2022·东营)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现将绿色豌豆(Aa)的花粉授在黄色豌豆的柱头上,则黄色豌豆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是(  )
A.绿色、Aa B.黄色、aa
C.黄色、Aa或aa D.绿色、Aa或aa
10.(2022·朝阳)人的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无耳垂是由隐性基因(d)决定的。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对
B.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四分之一
D.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只能为Dd
11.(2022·青岛)从受精卵到成熟的胎儿,生命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下列对生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在子宫
B.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C.胎儿的性别是在胚胎发育到第8周时决定的
D.若胎儿是正常男孩,则他的染色体组成为23对+XY
12.(2022·德州)科研人员在神舟十三号上搭载了12000多颗植物的种子,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变异,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关于太空诱变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物种
B.太空环境中产生的变异多数是有利变异
C.太空环境中比正常环境下发生变异的几率高
D.诱变后即可获得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13.(2022·梧州)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亲结婚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B.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患遗传病
C.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肺结核和白化病都是遗传病
14.(2022·德州)国家的生育致策放开以后,李光同学的妈妈也想生育二胎。这不妈妈怀孕已经7个月了,还拖着笨重的身体,不辞辛苦,照料着李光的饮食起居。李光看在跟里,很是心疼,“母亲节”这天,就画了一幅漫画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殖系统的组成分析,妈妈“挺”你的器官是   。
(2)从理论上推算,正常情况下,李光的妈妈大约还需要   个月才能分娩。
(3)李光很希望妈妈给他生一个妹妹。请你告诉他,妈妈生妹妹的可能性是   。
(4)李光是单眼皮,妈妈是双眼皮,已知双眼皮(R)相对单眼皮(r)为显性,则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假如妈妈生下的孩子是双眼皮,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5)看到漫画的内容,你也一定会对自己的妈妈充满敬爱之情,这种活动与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   有关。
(6)在妈妈的“坚挺”下,你很快长大并进入青春期。这时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心理矛盾和挫折,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做法是   (答出一条即可)。
15.(2022·营口)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其稻壳顶端有的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甲 有芒×有芒 全是有芒
乙 有芒×有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丙 有芒×无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1)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   组数据,可推断出   是隐性性状。请写出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   (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其后代为有芒的概率是   。
(3)科学家运用上述杂交方法培育出无芒水稻,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16.(2022·淄博)在一群腹部生有短刚毛的野生型果蝇中,偶然出现了1只腹部生有长刚毛的雄果蝇M。为研究果蝇的这种变异现象是否可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1:M与短刚毛雌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一半是腹部生有长刚毛,一半是短刚毛。
实验2:用实验1后代腹部生有长刚毛的雌雄果蝇若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腹部生有长刚毛和短刚毛的果蝇数量比例为3:1。
请分析回答:
(1)在适宜的条件下,果蝇约12天左右繁殖一代。其发育过程经过   四个时期。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腹部生有长刚毛和生有短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腹部生有短刚毛是   性状。若用B、b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则M的基因组成是   。
(3)实验结论:短刚毛的野生型群体中,出现了长刚毛个体,这种变异现象是   。
(4)雌、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X、XY,实验2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果蝇的比例大致是   。
17.(2022·铁岭)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红灯大樱桃,是我国许多地区采用嫁接方法繁育的。果农将普通红灯樱桃的幼嫩枝条嫁接在大叶草樱桃的树干上,培育的红灯大樱桃色泽艳丽,果肉肥厚,多汁味甜。果实成熟期较早,耐储存,颇受果农和消费者欢迎。
(1)早春后气温还很低,消费者就可以在市场买到红灯大樱桃,影响它成熟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根据资料分析,果农培养红灯大樱桃的方法是   生殖(有性/无性),接上去的普通红樱桃的枝条被称为   ,而大叶草樱桃被称为   。
(3)假设普通红灯樱桃红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大叶草樱桃的黄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那么果农嫁接培养后所结果实红灯大樱桃果皮颜色的基因是   ;在遗传学上红色果皮和黄色果皮被称为   。
二、精选模拟题
18.(2023·巧家模拟)下列关于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状都能通过肉眼观察到 B.隐性性状在后代不能表现出来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D.基因相同表现的性状一定相同
19.(2023·耿马模拟)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某夫妇第一、第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0% B.25% C.50% D.100%
20.(2022·贺州模拟)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只是一种个别现象
C.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D.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1.(2022·茂南模拟)藏报春是一种观赏植物。在20℃~25℃的条件下,基因组成为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组成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条件下,新开的花则全是白色的。这说明(  )
A.生物的性状表现不受基因的控制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表现由环境因素决定
D.基因组成相同,环境条件不同,性状表现一定相同
22.(2023·汝阳模拟)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②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是DNA和蛋白质
C.基因就是DNA片段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23.(2023·仙桃模拟)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子女与父母的性状表现相似,绝对不是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C.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我国的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率
24.(2023·巧家模拟)下图为杜鹃花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1号染色体来自父本,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本
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a基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C.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该个体可以产生2种生殖细胞
D.该个体表现出A和D基因控制的性状
25.(2022·江海模拟)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如图是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雌性果蝇正常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3条+X B.3条+Y C.3对+XX D.3对+X
26.(2022·虞城模拟)孟德尔将亲本高茎豌豆(DD)的花粉,授给去除雄蕊的亲本矮茎豌豆(dd),子一代植株全为高茎,又将子一代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亲本矮茎植株上获得的种子,胚的基因组成全部为Dd
B.子一代高茎植株只产生D基因的精子和d基因的卵细胞
C.亲本到子一代,子一代到子二代均可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
D.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也有矮茎,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
27.(2022·湛江模拟)虹膜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由一对基因控制,如果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下图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3和4都是棕色眼睛,10是蓝色眼睛,这是可遗传的变异
B.7和8的孩子全部是棕色眼睛,所以8的基因一定是AA
C.2的基因是aa,1的基因是Aa
D.3和4的两个孩子分别是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第三胎是棕色眼睛的概率为75%
28.(2023·汝阳模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能在亲代、子代间传递
B.能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
C.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D.在转基因技术中,提供外源基因的生物被称为转基因生物
29.(2022·揭东模拟)多莉羊、转基因超级鼠、高产抗倒伏小麦、大量培育兰花幼苗分别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A.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养
B.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
D.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养
30.(2023·巧家模拟)下列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
A.近视眼、肺结核、蛔虫病
B.糖尿病、侏儒症、坏血病
C.红绿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D.艾滋病、乙肝、佝偻病
31.(2023·清远模拟)下表是兴趣小组对甲同学及其家人部分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序号 性状〔显隐性基因) 相对性状 父亲 母亲 甲同学 兄弟姐妹
1 眼皮类型(A、a) 双眼皮 √ √   √
单眼皮     √  
2 有无酒窝(E、e) 有酒窝   √ √  
无酒窝 √     √
3 十指交叉方式(G、g) 左拇指在上 √ √ √  
右拇指在上       √
4 习惯用手(H、h) 惯用右手 √ √ √ √
惯用左手        
(1)人体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传递给子代,在传递过程中   起到桥梁作用。
(2)根据调查结果,4对相对性状中可以确定显隐性关系的性状是   、   ,针对上述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的性状,写出甲同学的基因组成   、   或   。
(3)甲同学对自己姐姐的习惯用手情况作了说明,姐姐小时候原本是惯用左手,后来父母对其强制纠正,现在惯用右手。
①如果甲同学的姐姐与惯用左手的男士结婚,所生孩子的习惯用手情况不被强制纠正,孩子是否有可能惯用右手   ,原因是   。
②如果甲同学的姐姐与惯用右手的男士结婚,所生孩子惯用左手的最大概率是   。
32.(2023·桂平模拟)小麦植株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用3组小麦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据表回答:
组号 亲代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
抗锈病 易染锈病
1 抗锈病与易染锈病 2000 0
2 抗锈病与易染锈病 1000 1000
3 抗锈病与抗锈病 1500 500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   ,三组实验中的第   组不能用于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第1组中,亲代抗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第2组中,亲代抗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选用第1组亲代抗锈病与第3组亲代抗锈病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抗锈病植株的可能性为   。
(4)第1组子代中没有出现易染锈病植株,但有同学认为是易染锈病的基因仍然遗传给了后代,理由是   。
33.(2023·宁远模拟)如图是某个家庭惯用手的遗传图解,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中,右利手和左利手称为一对   。
(2)在生殖过程中,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是   。
(3)控制惯用手的基因用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表示,则女儿左利手的基因组成是   。
(4)父母积极响应“二孩”政策,他们再生一个右利手男孩的概率是   。
(5)若女儿的左利手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右利手,这一变异能否遗传?   。
34.(2023·滁州模拟) 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已知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B)为显性,控制白化病的基因(b)为隐性。请据图回答:
(1)人类肤色正常与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而导致黑色素合成缺陷,从而使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的遗传病。亲代控制白化病的基因是以    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3)若2号是白化病,5号肤色是正常的,5号基因组成为    。
(4)第二代4号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其中X染色体来自    号。
35.(2023·秦都模拟)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持续培育水稻新品种,不断提升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让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图一是三种育种方法示意图,图二是某育种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如图一①所示,经卫星搭载的普通白稻(籽粒的果皮为白色)种子,在返地种植时,出现了几株果皮为黑色的水稻,这是由于在太空条件下,使种子的   发生改变引起的。
(2)科研人员利用其中一株黑色果皮水稻与普通白稻进行了图二所示的杂交实验。分析图二可知:子二代黑色果皮水稻的基因组成为    (相应基因用E、e表示,要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3)黑色果皮水稻的硒、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白稻,但同种黑色果皮水稻在不同地区种植后,果实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这说明    。
(4)水稻花很小,自然状态下很难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培育杂交种子,袁隆平团队偶然发现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利用其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稻。该育种方法对应图一中的   (填序号),利用了    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杂交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两个个体的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B.人工选择培育是人工对原有的变异进行选择性的培育形成新品种,如高产奶牛的培育,B不符合题意。
C.太空培育莲新品种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辣椒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导染色体改变的诱变育种,C符合题意。
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类优生优育;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太空育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遗传给后代,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增大会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不符合题意。
C.遗传、变异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不符合题意。
D.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的提供原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只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而不是遗传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符合题意。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变化,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叶片便呈现红色。因此,该诗句主要反映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4.【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人的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紫色,番茄和茄子是两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但不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5.【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则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AB .从遗传图解可看出,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但基因组成都是Aa, 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A错误,B正确。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状有显隐之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也有现因之分。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不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上有多个基因,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7.【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染色体、基因、性状。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8.【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父亲的基因是Aa,A基因在X染色体上,a基因在Y染色体上。母亲的基因是Aa,A和a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他们生了一个男孩(性染色体为XY)。则证明父亲给男孩的染色体是Y染色体,a基因在Y染色体上,证明男孩一定有一个a基因。母亲可能给男孩A基因,也可能给男孩a基因。故男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a或aa 。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将黄色豌豆(aa)授以绿色豌豆(Aa)的花粉,所结豌豆的豆荚属于果皮,其基因型和母本一样为aa,颜色为黄色。母本黄色豌豆的卵细胞(a)和绿色豌豆花粉中的精子(A或a)结合,形成受精卵(Aa或aa),受精卵发育成胚(Aa或aa)。遗传图谱如下:
故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是黄色,胚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0.【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所以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成对染色体的一半,所以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条,A不符合题意。
B.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B符合题意。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1/8,C不符合题意。
D.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为DD和Dd,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1.【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在输卵管中,A不符合题意。
B.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为:母体→胎盘→脐带→胎儿,故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B符合题意。
C.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胎儿的性别是受精卵形成时决定的,C不符合题意。
D.如果该胎儿的性别为男孩,则她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为:22对+XY,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1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太空诱变育种可以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不符合题意。
BD.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太空环境中产生的变异多数是不利变异,而且诱变后也不是一定能获得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BD不符合题意。
C.太空中具有很多高能射线等特殊环境,比正常环境下更容易诱导生物发生变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3.【答案】C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A.近亲结婚后代不一定患遗传病,但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A不符合题意。
BC.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隐性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只有一对基因都是隐性致病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遗传病,而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是显性、一个是隐性致病基因时,则不会患遗传病,表现正常。因此,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会表现出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白化病是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14.【答案】(1)子宫
(2)3
(3)50%
(4)Rr;RR或Rr
(5)语言中枢
(6)与亲人和朋友倾诉,向妈妈或老师倾诉,积极面对等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女性生殖系统;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1)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从生殖系统的组成分析,妈妈“挺”你的器官是子宫。
(2)胚胎发育到8周左右开始呈现人形,经过10个月可分娩为新生儿。妈妈怀孕已经7个月了,从理论上推算,正常情况下,李光的妈妈大约还需要3个月才能分娩。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看出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都是50%,因此“如果李光的母亲已经怀孕”,她生一个女儿的机会是50%。
(4)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双眼皮的基因为R,单眼皮的基因为r,则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rr,因此父亲、母亲遗传给李光的基因一定是r,妈妈是双眼皮,因此母亲的基因组成为Rr。假如妈妈生下的孩子是双眼皮,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
(5)看到漫画的内容,你也一定会对自己的妈妈充满敬爱之情,是通过语言文字,有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后形成的,是人类特有条件反射。
(6)青春期的你遇到心理矛盾和挫折时,正确的做法是:与亲人和朋友倾诉,向妈妈或老师倾诉,积极面对等。
【分析】(1)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干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15.【答案】(1)变异
(2)乙;无芒;Aa、aa(aa、Aa;Aa和aa;aa和Aa);50%(1/2、二分之一、百分之五十)
(3)可遗传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由分析可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格中,乙组亲本性状有芒×有芒,子代性状中出现了无芒,由此可知,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有芒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无芒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有芒遗传给子代无芒(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丙组中亲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Aa,无芒的基因组成为aa,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其后代为有芒的概率是50%。
(3)生物的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科学家运用上述杂交方法培育出无芒水稻,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所以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6.【答案】(1)卵、幼虫、蛹、成虫
(2)隐性;Bb
(3)可遗传变异
(4)1:1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果蝇的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实验2:用实验1后代腹部生有长刚毛的雌雄果蝇若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腹部生有长刚毛和短刚毛的果蝇数量比例为3:1。根据该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长刚毛,隐性性状是短刚毛。
隐性性状(短刚毛)一旦表现,必定是隐性纯合子(用bb表示)。实验1中,亲代和子代都有隐性性状(短刚毛),说明子代和亲代的显性性状都含有一个b基因,基因组成都是Bb。所以,M的基因组成是Bb,短刚毛雌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腹部是长刚毛的实验1后代基因组成是Bb。
遗传如图:
(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原先的短刚毛的基因组成是bb,M的基因组成是Bb。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人类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相同,雌雄比例大约是1:1。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17.【答案】(1)温度
(2)无性;接穗;砧木
(3)AA;相对性状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植物的无性生殖;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号称“春果第一枝”的樱桃在春寒料峭时就开始上市,影响它成熟时间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因此普通红灯樱桃的幼嫩枝条为接穗,大叶草樱桃为砧木。
(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若以普通红灯樱桃为接穗,大叶草樱桃为砧木,则所结果实的性状与普通红灯樱桃相同。假设普通红灯樱桃红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大叶草樱桃的黄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那么果农嫁接培养后所结果实红灯大樱桃果皮颜色的基因是AA。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红色果皮和黄色果皮被称为相对性状。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故后代可以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优良性状;无性生殖的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
18.【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性状有的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如人的ABO血型,不符合题意。
B.隐性性状是指在杂合体条件下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而不是在后代不能表现出来,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符合题意。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影响,环境条件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种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9.【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性别遗传图解如下图:
由性别遗传图解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每对夫妇每生育一胎,男女比例均为1:1。因此,某夫妇第一、第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50%。由此可见,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0.【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界内生物变异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不是个别现象,B不符合题意。
C.例如新冠病毒变异并非有利变异,C不符合题意。
D.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21.【答案】B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表现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A不符合题意。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开红花的藏报春的基因型是AA或Aa,移到30℃的条件下,则都是白色的,说明温度影响生物的性状,B符合题意。
C.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表现型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型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22.【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NDA片段!那些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比如基因间区的一些启动子,或一些内含子等)不叫基因,C符合题意。
D.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片段,每一个具有遗传物质的片段是基因。即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23.【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类优生优育;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子女与父母的性状表现相似,是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A错误;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B错误;
C、性状受环境与基因共同影响,出现频率高的性状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并不一定是隐性性状,C错误;
D、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加,我国的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出现的几率,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显性性状指的是:为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3)细胞核中存在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被称为基因。
(4)我国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避免增加后代隐性遗传病的患病几率。
24.【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亲代的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所以如果图中1号染色体来自父本,2号一定来自母本,A不符合题意。
B.该个体只能表现A控制的性状,但是a基因能遗传给下一代,B符合题意。
C.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该个体可以产生2种生殖细胞即含AD和含ad的生殖细胞,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上的A、D分别表示两个显性基因。因此,该个体既可表现A的性状,也可表现出D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5.【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雄性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Y,那么雌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X。由于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因此,雌性果蝇的正常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3条+X,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6.【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 、亲本高茎豌豆(DD)和亲本矮茎豌豆(dd)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分别为D和d,二者杂交所获得种子即子一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A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B、子一代高茎豌豆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d,它们所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都有两种,含D基因或含d基因,B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相对性状。亲本高茎豌豆(DD)和亲本矮茎豌豆(dd)杂交,子一代均为高茎,所以高茎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隐性性状,子代也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一代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说明高茎不是隐性性状,即高茎是显性性状。C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D、子一代高茎豌豆体细胞基因组成为Dd,其生殖细胞基因为D或d,子二代基因组成可能为DD、Dd或dd,DD和Dd表现为高茎,dd表现为矮茎。D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也只有一个进入生殖细胞里。
(2)相对性猪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性状;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当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AA或Aa时,生物表现为显性性状;当基因为aa时,生物表现为隐性性状。
27.【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虹膜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由一对基因控制”,可知10号的变异是由于控制虹膜颜色的基因导致的,为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7号个体蓝色眼睛,基因型为aa,8号个体为棕色眼睛,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当8号基因型为AA时,则后代个体全是棕色眼睛;当8号个体基因型为Aa,则后代出现蓝色眼睛和棕色眼睛的概率都为50%,即每一胎产生棕色眼睛的概率都为50%,所以也有可能产生都为棕色眼睛的后代,B符合题意。
C.2号个体蓝色眼睛,基因型为aa,1号个体棕色眼睛,基因型为AA或Aa,又因为1号和2号产生的后代7号个体为蓝色眼睛,基因型为aa,一个a基因来自2号个体,另一个a基因必然来自1号个体,所以1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C不符合题意。
D.3和4都是棕色眼睛,10是蓝色眼睛基因是dd,这对基因分别来自3和4,因此3和4决定棕色眼睛的基因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如果3和4再生1个孩子,其眼睛颜色是棕色的概率为7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8.【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A不符合题意。
B.可遗传变异是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B符合题意。
C.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是由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而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含X染色体)形成的受精卵是XX,发育成女性,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转基因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小鼠等体现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9.【答案】D
【知识点】组织培养;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更像供核的母羊。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克隆技术。
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应用的技术手段是转基因技术。
让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目的是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获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杂交育种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大量培育兰花幼苗是利用 兰花芽经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幼苗,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30.【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A.近视眼是用于用眼不当造成的,肺结核和蛔虫病都属于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造成的,都不属于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
C.红绿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C符合题意。
D.艾滋病、乙肝都属于传染病,佝偻病是由于却钙或维生素D造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遗传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31.【答案】(1)基因;精子和卵细胞
(2)眼皮类型;十指交叉方式;aa;GG;Gg
(3)不可能;姐姐和男士均为隐性性状;50%(1/2)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存放在精子和卵细胞中,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后代;
故填:基因;精子和卵细胞;
(2)序号1组,父母均是双眼皮,生出了甲同学单眼皮,可以判断显隐性且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甲同学为隐性,基因组成为aa;序号2组,父母亲一个有酒窝一个无酒窝,无法判断显隐性;序号3组,父母亲均为左拇指在上,生出后代有右拇指在上,可以判断显隐性且右拇指在上为隐性性状,甲同学是显性,基因组成为GG或Gg;序号4组父母均是惯用右手,生出的后代也都为惯用右手,无法判断显隐性;
故填:眼皮类型;十指交叉方式;aa;GG;Gg;
(3)①甲同学的姐姐基因是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hh,如果甲同学的姐姐与惯用左手的男士结婚,惯用左手的男士为隐性,基因组成为hh,因此后代不可能惯用右手;
②惯用右于的男士结婚,惯用右于的基因正常为HH或Hh,如果男士惯用右手的基因组成是HH,所生子女都是Hh惯用右手,如果男士惯用右手的基因组成是Hh,后代则可能是Hh或hh(遗传图解如下),概率为50%。
故填:不可能;姐姐和男士均为隐性性状;50%(1/2)。
【分析】(1)判断遗传图解中显隐性,可以依靠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在系谱图中,父母需要一致才能判断显隐性。
(2)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因此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遗传信息传递的“桥梁”。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2.【答案】(1)抗锈病;2
(2)AA;Aa
(3)100%
(4)a(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a不受A的影响,仍会遗传给后代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据实验3亲代都是是抗锈病,而子代出现了易染锈病,说明抗锈病是显性性状,易染锈病是隐性性状。三组实验组的第2组不能用于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因为其子代中抗锈病与易染锈病的比例为1 :1。
(2)由表可知,第l组中的子代全表现为抗锈病,则亲代的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易染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a,其遗传图谱如图所示:
第2组中子代出现了易染锈病个体,且抗锈病和易染锈病的比例为1:1,则亲代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3)第1组亲代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第3组亲代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两者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子代中出现抗锈病植株的可能性为100%。
(4)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而隐性的基因表现不出来,但可以遗传下去。因此,基因组成是Aa的性状表现是A控制的性状,a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a不受A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3.【答案】(1)相对性状
(2)X或Y
(3)rr
(4)37.50%
(5)不能遗传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右利手和左利手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是X或Y。
(3)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图中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左利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女儿左利手基因为rr。
(4)由题意可知,由于女儿基因为rr,则父亲、母亲的基因为Rr,后代RR∶Rr∶rr=1∶2∶1,即右利手∶左利手=3∶1,遗传图谱如下:
他们再生一个右利手的概率是75%,生男生女的比例各占50%,因此他们再生一个右利手男孩的概率是37.5%,再生一个右利手女孩的概率也是37.5%。
(5)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女儿的左利手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右利手是由于环境引起的变异而不是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因此不能遗传。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34.【答案】(1)相对性状
(2)生殖细胞
(3)Bb
(4)XY;2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肤色正常与皮肤白化都属于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故填:相对性状;
(2)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因此生殖细胞是亲子代遗传信息传递的“桥梁”;
故填:生殖细胞;
(3)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若2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为bb,2号一定会把其中一个b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后代5号,而5号肤色正常,因此5号基因组成为Bb;
故填:Bb;
(4)第二代4号个体为男性,性染色体为XY,Y是父亲给的,X是母亲2号给的;
故填:XY;2。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
(2)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因此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遗传信息传递的“桥梁”。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生物体主要有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为23对,组成为22对+XX(女性)或22对+XY(男性)。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不再成对存在,数目为23条,组成为22条+X(女性)或22条+X/22条+Y(男性)。
(5)受精卵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的其中一条来自父方,另外一条来自母方。
35.【答案】(1)遗传物质
(2)EE或Ee
(3)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4)②;基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 如图一①所示,经卫星搭载的普通白稻(籽粒的果皮为白色)种子,在返地种植时,出现了几株果皮为黑色的水稻,这是由于在太空条件下,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图二中可以看出,子一代为黑色果皮和黑色果皮进行杂交,后代既有黑色果皮又有白色果皮,所以,可以推测,白色果皮为隐性性状,黑色果皮为显性性状,子二代的黑色果皮的基因型为EE或Ee。
(3)黑色果皮水稻的硒、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白稻,但同种黑色果皮水稻在不同地区种植后,果实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这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时性状又受环境的影响,所以,生物的性状时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4)水稻花很小,自然状态下很难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培育杂交种子,袁隆平团队偶然发现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利用其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稻,该育种方法对应图一中的②,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2)EE或Ee;(3)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4)②、基因。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显性基因,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显性性状得以表达,隐性基因不被表达;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太空搭载植物的种子,在太空环境下,更容易诱变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从而产生基因突变等变异,可以从中选育符合人类某种需求的新品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1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精选真题
1.(2022·常德)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Ⅱ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A.杂交育种 B.人工选择育种
C.诱变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杂交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两个个体的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B.人工选择培育是人工对原有的变异进行选择性的培育形成新品种,如高产奶牛的培育,B不符合题意。
C.太空培育莲新品种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辣椒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导染色体改变的诱变育种,C符合题意。
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022·朝阳)下列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叙述合理的是(  )
A.太空育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一定会患遗传病
C.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
D.变异与生物进化无关
【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类优生优育;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太空育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遗传给后代,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增大会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不符合题意。
C.遗传、变异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不符合题意。
D.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的提供原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2022·娄底)关于谚语、诗句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非条件反射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只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而不是遗传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符合题意。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变化,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叶片便呈现红色。因此,该诗句主要反映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4.(2022·大庆)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紫色
C.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人的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紫色,番茄和茄子是两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但不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5.(2022·铁岭)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单眼皮,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此现象解释错误的(  )
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C.单、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D.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因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则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AB .从遗传图解可看出,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但基因组成都是Aa, 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A错误,B正确。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状有显隐之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也有现因之分。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2022·朝阳)关于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相等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都是遗传物质
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不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上有多个基因,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7.(2022·宁夏)下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A.染色体基因性状 B.性状染色体基因
C.染色体性状基因 D.基因染色体性状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染色体、基因、性状。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8.(2022·襄阳)下图表示一对夫妻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及其上的一对基因,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请推断该男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或Aa或aa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父亲的基因是Aa,A基因在X染色体上,a基因在Y染色体上。母亲的基因是Aa,A和a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他们生了一个男孩(性染色体为XY)。则证明父亲给男孩的染色体是Y染色体,a基因在Y染色体上,证明男孩一定有一个a基因。母亲可能给男孩A基因,也可能给男孩a基因。故男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为Aa或aa 。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9.(2022·东营)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现将绿色豌豆(Aa)的花粉授在黄色豌豆的柱头上,则黄色豌豆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是(  )
A.绿色、Aa B.黄色、aa
C.黄色、Aa或aa D.绿色、Aa或aa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将黄色豌豆(aa)授以绿色豌豆(Aa)的花粉,所结豌豆的豆荚属于果皮,其基因型和母本一样为aa,颜色为黄色。母本黄色豌豆的卵细胞(a)和绿色豌豆花粉中的精子(A或a)结合,形成受精卵(Aa或aa),受精卵发育成胚(Aa或aa)。遗传图谱如下:
故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是黄色,胚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0.(2022·朝阳)人的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无耳垂是由隐性基因(d)决定的。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对
B.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四分之一
D.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只能为Dd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所以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成对染色体的一半,所以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条,A不符合题意。
B.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B符合题意。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1/8,C不符合题意。
D.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为DD和Dd,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1.(2022·青岛)从受精卵到成熟的胎儿,生命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下列对生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在子宫
B.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C.胎儿的性别是在胚胎发育到第8周时决定的
D.若胎儿是正常男孩,则他的染色体组成为23对+XY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在输卵管中,A不符合题意。
B.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为:母体→胎盘→脐带→胎儿,故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B符合题意。
C.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胎儿的性别是受精卵形成时决定的,C不符合题意。
D.如果该胎儿的性别为男孩,则她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为:22对+XY,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12.(2022·德州)科研人员在神舟十三号上搭载了12000多颗植物的种子,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变异,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关于太空诱变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物种
B.太空环境中产生的变异多数是有利变异
C.太空环境中比正常环境下发生变异的几率高
D.诱变后即可获得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太空诱变育种可以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不符合题意。
BD.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太空环境中产生的变异多数是不利变异,而且诱变后也不是一定能获得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BD不符合题意。
C.太空中具有很多高能射线等特殊环境,比正常环境下更容易诱导生物发生变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13.(2022·梧州)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亲结婚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B.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患遗传病
C.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肺结核和白化病都是遗传病
【答案】C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A.近亲结婚后代不一定患遗传病,但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A不符合题意。
BC.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隐性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只有一对基因都是隐性致病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遗传病,而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是显性、一个是隐性致病基因时,则不会患遗传病,表现正常。因此,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会表现出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白化病是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14.(2022·德州)国家的生育致策放开以后,李光同学的妈妈也想生育二胎。这不妈妈怀孕已经7个月了,还拖着笨重的身体,不辞辛苦,照料着李光的饮食起居。李光看在跟里,很是心疼,“母亲节”这天,就画了一幅漫画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殖系统的组成分析,妈妈“挺”你的器官是   。
(2)从理论上推算,正常情况下,李光的妈妈大约还需要   个月才能分娩。
(3)李光很希望妈妈给他生一个妹妹。请你告诉他,妈妈生妹妹的可能性是   。
(4)李光是单眼皮,妈妈是双眼皮,已知双眼皮(R)相对单眼皮(r)为显性,则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假如妈妈生下的孩子是双眼皮,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5)看到漫画的内容,你也一定会对自己的妈妈充满敬爱之情,这种活动与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   有关。
(6)在妈妈的“坚挺”下,你很快长大并进入青春期。这时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心理矛盾和挫折,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做法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子宫
(2)3
(3)50%
(4)Rr;RR或Rr
(5)语言中枢
(6)与亲人和朋友倾诉,向妈妈或老师倾诉,积极面对等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女性生殖系统;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1)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从生殖系统的组成分析,妈妈“挺”你的器官是子宫。
(2)胚胎发育到8周左右开始呈现人形,经过10个月可分娩为新生儿。妈妈怀孕已经7个月了,从理论上推算,正常情况下,李光的妈妈大约还需要3个月才能分娩。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图看出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都是50%,因此“如果李光的母亲已经怀孕”,她生一个女儿的机会是50%。
(4)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双眼皮的基因为R,单眼皮的基因为r,则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rr,因此父亲、母亲遗传给李光的基因一定是r,妈妈是双眼皮,因此母亲的基因组成为Rr。假如妈妈生下的孩子是双眼皮,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
(5)看到漫画的内容,你也一定会对自己的妈妈充满敬爱之情,是通过语言文字,有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后形成的,是人类特有条件反射。
(6)青春期的你遇到心理矛盾和挫折时,正确的做法是:与亲人和朋友倾诉,向妈妈或老师倾诉,积极面对等。
【分析】(1)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干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15.(2022·营口)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其稻壳顶端有的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甲 有芒×有芒 全是有芒
乙 有芒×有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丙 有芒×无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1)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   组数据,可推断出   是隐性性状。请写出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   (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其后代为有芒的概率是   。
(3)科学家运用上述杂交方法培育出无芒水稻,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1)变异
(2)乙;无芒;Aa、aa(aa、Aa;Aa和aa;aa和Aa);50%(1/2、二分之一、百分之五十)
(3)可遗传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由分析可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格中,乙组亲本性状有芒×有芒,子代性状中出现了无芒,由此可知,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有芒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无芒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有芒遗传给子代无芒(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丙组中亲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Aa,无芒的基因组成为aa,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其后代为有芒的概率是50%。
(3)生物的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科学家运用上述杂交方法培育出无芒水稻,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所以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6.(2022·淄博)在一群腹部生有短刚毛的野生型果蝇中,偶然出现了1只腹部生有长刚毛的雄果蝇M。为研究果蝇的这种变异现象是否可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1:M与短刚毛雌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一半是腹部生有长刚毛,一半是短刚毛。
实验2:用实验1后代腹部生有长刚毛的雌雄果蝇若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腹部生有长刚毛和短刚毛的果蝇数量比例为3:1。
请分析回答:
(1)在适宜的条件下,果蝇约12天左右繁殖一代。其发育过程经过   四个时期。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腹部生有长刚毛和生有短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腹部生有短刚毛是   性状。若用B、b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则M的基因组成是   。
(3)实验结论:短刚毛的野生型群体中,出现了长刚毛个体,这种变异现象是   。
(4)雌、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X、XY,实验2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果蝇的比例大致是   。
【答案】(1)卵、幼虫、蛹、成虫
(2)隐性;Bb
(3)可遗传变异
(4)1:1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果蝇的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实验2:用实验1后代腹部生有长刚毛的雌雄果蝇若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腹部生有长刚毛和短刚毛的果蝇数量比例为3:1。根据该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长刚毛,隐性性状是短刚毛。
隐性性状(短刚毛)一旦表现,必定是隐性纯合子(用bb表示)。实验1中,亲代和子代都有隐性性状(短刚毛),说明子代和亲代的显性性状都含有一个b基因,基因组成都是Bb。所以,M的基因组成是Bb,短刚毛雌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腹部是长刚毛的实验1后代基因组成是Bb。
遗传如图:
(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原先的短刚毛的基因组成是bb,M的基因组成是Bb。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人类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相同,雌雄比例大约是1:1。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可遗传变异。
17.(2022·铁岭)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红灯大樱桃,是我国许多地区采用嫁接方法繁育的。果农将普通红灯樱桃的幼嫩枝条嫁接在大叶草樱桃的树干上,培育的红灯大樱桃色泽艳丽,果肉肥厚,多汁味甜。果实成熟期较早,耐储存,颇受果农和消费者欢迎。
(1)早春后气温还很低,消费者就可以在市场买到红灯大樱桃,影响它成熟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根据资料分析,果农培养红灯大樱桃的方法是   生殖(有性/无性),接上去的普通红樱桃的枝条被称为   ,而大叶草樱桃被称为   。
(3)假设普通红灯樱桃红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大叶草樱桃的黄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那么果农嫁接培养后所结果实红灯大樱桃果皮颜色的基因是   ;在遗传学上红色果皮和黄色果皮被称为   。
【答案】(1)温度
(2)无性;接穗;砧木
(3)AA;相对性状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植物的无性生殖;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号称“春果第一枝”的樱桃在春寒料峭时就开始上市,影响它成熟时间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因此普通红灯樱桃的幼嫩枝条为接穗,大叶草樱桃为砧木。
(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若以普通红灯樱桃为接穗,大叶草樱桃为砧木,则所结果实的性状与普通红灯樱桃相同。假设普通红灯樱桃红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大叶草樱桃的黄色果皮由基因aa控制,那么果农嫁接培养后所结果实红灯大樱桃果皮颜色的基因是AA。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红色果皮和黄色果皮被称为相对性状。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故后代可以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优良性状;无性生殖的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
二、精选模拟题
18.(2023·巧家模拟)下列关于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状都能通过肉眼观察到 B.隐性性状在后代不能表现出来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D.基因相同表现的性状一定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性状有的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如人的ABO血型,不符合题意。
B.隐性性状是指在杂合体条件下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而不是在后代不能表现出来,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符合题意。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影响,环境条件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种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9.(2023·耿马模拟)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某夫妇第一、第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0% B.25% C.50% D.100%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性别遗传图解如下图:
由性别遗传图解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每对夫妇每生育一胎,男女比例均为1:1。因此,某夫妇第一、第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50%。由此可见,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0.(2022·贺州模拟)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只是一种个别现象
C.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D.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界内生物变异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不是个别现象,B不符合题意。
C.例如新冠病毒变异并非有利变异,C不符合题意。
D.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21.(2022·茂南模拟)藏报春是一种观赏植物。在20℃~25℃的条件下,基因组成为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组成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条件下,新开的花则全是白色的。这说明(  )
A.生物的性状表现不受基因的控制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表现由环境因素决定
D.基因组成相同,环境条件不同,性状表现一定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性状表现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A不符合题意。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开红花的藏报春的基因型是AA或Aa,移到30℃的条件下,则都是白色的,说明温度影响生物的性状,B符合题意。
C.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表现型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型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22.(2023·汝阳模拟)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②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是DNA和蛋白质
C.基因就是DNA片段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A不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NDA片段!那些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比如基因间区的一些启动子,或一些内含子等)不叫基因,C符合题意。
D.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片段,每一个具有遗传物质的片段是基因。即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23.(2023·仙桃模拟)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子女与父母的性状表现相似,绝对不是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C.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我国的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率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类优生优育;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子女与父母的性状表现相似,是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A错误;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B错误;
C、性状受环境与基因共同影响,出现频率高的性状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并不一定是隐性性状,C错误;
D、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加,我国的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出现的几率,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显性性状指的是:为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3)细胞核中存在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被称为基因。
(4)我国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避免增加后代隐性遗传病的患病几率。
24.(2023·巧家模拟)下图为杜鹃花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1号染色体来自父本,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本
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a基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C.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该个体可以产生2种生殖细胞
D.该个体表现出A和D基因控制的性状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亲代的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所以如果图中1号染色体来自父本,2号一定来自母本,A不符合题意。
B.该个体只能表现A控制的性状,但是a基因能遗传给下一代,B符合题意。
C.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该个体可以产生2种生殖细胞即含AD和含ad的生殖细胞,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上的A、D分别表示两个显性基因。因此,该个体既可表现A的性状,也可表现出D的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5.(2022·江海模拟)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如图是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雌性果蝇正常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3条+X B.3条+Y C.3对+XX D.3对+X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雄性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Y,那么雌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X。由于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因此,雌性果蝇的正常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3条+X,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6.(2022·虞城模拟)孟德尔将亲本高茎豌豆(DD)的花粉,授给去除雄蕊的亲本矮茎豌豆(dd),子一代植株全为高茎,又将子一代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亲本矮茎植株上获得的种子,胚的基因组成全部为Dd
B.子一代高茎植株只产生D基因的精子和d基因的卵细胞
C.亲本到子一代,子一代到子二代均可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
D.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也有矮茎,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
【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 、亲本高茎豌豆(DD)和亲本矮茎豌豆(dd)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分别为D和d,二者杂交所获得种子即子一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A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B、子一代高茎豌豆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d,它们所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都有两种,含D基因或含d基因,B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相对性状。亲本高茎豌豆(DD)和亲本矮茎豌豆(dd)杂交,子一代均为高茎,所以高茎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隐性性状,子代也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一代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说明高茎不是隐性性状,即高茎是显性性状。C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D、子一代高茎豌豆体细胞基因组成为Dd,其生殖细胞基因为D或d,子二代基因组成可能为DD、Dd或dd,DD和Dd表现为高茎,dd表现为矮茎。D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的。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也只有一个进入生殖细胞里。
(2)相对性猪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性状;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当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AA或Aa时,生物表现为显性性状;当基因为aa时,生物表现为隐性性状。
27.(2022·湛江模拟)虹膜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由一对基因控制,如果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下图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3和4都是棕色眼睛,10是蓝色眼睛,这是可遗传的变异
B.7和8的孩子全部是棕色眼睛,所以8的基因一定是AA
C.2的基因是aa,1的基因是Aa
D.3和4的两个孩子分别是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第三胎是棕色眼睛的概率为75%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虹膜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由一对基因控制”,可知10号的变异是由于控制虹膜颜色的基因导致的,为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7号个体蓝色眼睛,基因型为aa,8号个体为棕色眼睛,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当8号基因型为AA时,则后代个体全是棕色眼睛;当8号个体基因型为Aa,则后代出现蓝色眼睛和棕色眼睛的概率都为50%,即每一胎产生棕色眼睛的概率都为50%,所以也有可能产生都为棕色眼睛的后代,B符合题意。
C.2号个体蓝色眼睛,基因型为aa,1号个体棕色眼睛,基因型为AA或Aa,又因为1号和2号产生的后代7号个体为蓝色眼睛,基因型为aa,一个a基因来自2号个体,另一个a基因必然来自1号个体,所以1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C不符合题意。
D.3和4都是棕色眼睛,10是蓝色眼睛基因是dd,这对基因分别来自3和4,因此3和4决定棕色眼睛的基因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如果3和4再生1个孩子,其眼睛颜色是棕色的概率为7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8.(2023·汝阳模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能在亲代、子代间传递
B.能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
C.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D.在转基因技术中,提供外源基因的生物被称为转基因生物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亲代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A不符合题意。
B.可遗传变异是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B符合题意。
C.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是由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而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含X染色体)形成的受精卵是XX,发育成女性,C不符合题意。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转基因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小鼠等体现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9.(2022·揭东模拟)多莉羊、转基因超级鼠、高产抗倒伏小麦、大量培育兰花幼苗分别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A.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养
B.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
D.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养
【答案】D
【知识点】组织培养;生物变异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更像供核的母羊。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克隆技术。
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应用的技术手段是转基因技术。
让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目的是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获得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杂交育种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大量培育兰花幼苗是利用 兰花芽经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幼苗,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末,随着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30.(2023·巧家模拟)下列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
A.近视眼、肺结核、蛔虫病
B.糖尿病、侏儒症、坏血病
C.红绿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D.艾滋病、乙肝、佝偻病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解答】A.近视眼是用于用眼不当造成的,肺结核和蛔虫病都属于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造成的,都不属于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
C.红绿色盲、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C符合题意。
D.艾滋病、乙肝都属于传染病,佝偻病是由于却钙或维生素D造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遗传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31.(2023·清远模拟)下表是兴趣小组对甲同学及其家人部分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序号 性状〔显隐性基因) 相对性状 父亲 母亲 甲同学 兄弟姐妹
1 眼皮类型(A、a) 双眼皮 √ √   √
单眼皮     √  
2 有无酒窝(E、e) 有酒窝   √ √  
无酒窝 √     √
3 十指交叉方式(G、g) 左拇指在上 √ √ √  
右拇指在上       √
4 习惯用手(H、h) 惯用右手 √ √ √ √
惯用左手        
(1)人体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传递给子代,在传递过程中   起到桥梁作用。
(2)根据调查结果,4对相对性状中可以确定显隐性关系的性状是   、   ,针对上述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的性状,写出甲同学的基因组成   、   或   。
(3)甲同学对自己姐姐的习惯用手情况作了说明,姐姐小时候原本是惯用左手,后来父母对其强制纠正,现在惯用右手。
①如果甲同学的姐姐与惯用左手的男士结婚,所生孩子的习惯用手情况不被强制纠正,孩子是否有可能惯用右手   ,原因是   。
②如果甲同学的姐姐与惯用右手的男士结婚,所生孩子惯用左手的最大概率是   。
【答案】(1)基因;精子和卵细胞
(2)眼皮类型;十指交叉方式;aa;GG;Gg
(3)不可能;姐姐和男士均为隐性性状;50%(1/2)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存放在精子和卵细胞中,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后代;
故填:基因;精子和卵细胞;
(2)序号1组,父母均是双眼皮,生出了甲同学单眼皮,可以判断显隐性且单眼皮为隐性性状,甲同学为隐性,基因组成为aa;序号2组,父母亲一个有酒窝一个无酒窝,无法判断显隐性;序号3组,父母亲均为左拇指在上,生出后代有右拇指在上,可以判断显隐性且右拇指在上为隐性性状,甲同学是显性,基因组成为GG或Gg;序号4组父母均是惯用右手,生出的后代也都为惯用右手,无法判断显隐性;
故填:眼皮类型;十指交叉方式;aa;GG;Gg;
(3)①甲同学的姐姐基因是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hh,如果甲同学的姐姐与惯用左手的男士结婚,惯用左手的男士为隐性,基因组成为hh,因此后代不可能惯用右手;
②惯用右于的男士结婚,惯用右于的基因正常为HH或Hh,如果男士惯用右手的基因组成是HH,所生子女都是Hh惯用右手,如果男士惯用右手的基因组成是Hh,后代则可能是Hh或hh(遗传图解如下),概率为50%。
故填:不可能;姐姐和男士均为隐性性状;50%(1/2)。
【分析】(1)判断遗传图解中显隐性,可以依靠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在系谱图中,父母需要一致才能判断显隐性。
(2)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因此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遗传信息传递的“桥梁”。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2.(2023·桂平模拟)小麦植株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用3组小麦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据表回答:
组号 亲代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
抗锈病 易染锈病
1 抗锈病与易染锈病 2000 0
2 抗锈病与易染锈病 1000 1000
3 抗锈病与抗锈病 1500 500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   ,三组实验中的第   组不能用于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第1组中,亲代抗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第2组中,亲代抗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3)选用第1组亲代抗锈病与第3组亲代抗锈病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抗锈病植株的可能性为   。
(4)第1组子代中没有出现易染锈病植株,但有同学认为是易染锈病的基因仍然遗传给了后代,理由是   。
【答案】(1)抗锈病;2
(2)AA;Aa
(3)100%
(4)a(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a不受A的影响,仍会遗传给后代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据实验3亲代都是是抗锈病,而子代出现了易染锈病,说明抗锈病是显性性状,易染锈病是隐性性状。三组实验组的第2组不能用于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因为其子代中抗锈病与易染锈病的比例为1 :1。
(2)由表可知,第l组中的子代全表现为抗锈病,则亲代的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易染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a,其遗传图谱如图所示:
第2组中子代出现了易染锈病个体,且抗锈病和易染锈病的比例为1:1,则亲代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3)第1组亲代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第3组亲代抗锈病的基因组成为Aa,两者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子代中出现抗锈病植株的可能性为100%。
(4)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而隐性的基因表现不出来,但可以遗传下去。因此,基因组成是Aa的性状表现是A控制的性状,a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a不受A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3.(2023·宁远模拟)如图是某个家庭惯用手的遗传图解,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中,右利手和左利手称为一对   。
(2)在生殖过程中,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是   。
(3)控制惯用手的基因用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表示,则女儿左利手的基因组成是   。
(4)父母积极响应“二孩”政策,他们再生一个右利手男孩的概率是   。
(5)若女儿的左利手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右利手,这一变异能否遗传?   。
【答案】(1)相对性状
(2)X或Y
(3)rr
(4)37.50%
(5)不能遗传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右利手和左利手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是X或Y。
(3)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图中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左利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女儿左利手基因为rr。
(4)由题意可知,由于女儿基因为rr,则父亲、母亲的基因为Rr,后代RR∶Rr∶rr=1∶2∶1,即右利手∶左利手=3∶1,遗传图谱如下:
他们再生一个右利手的概率是75%,生男生女的比例各占50%,因此他们再生一个右利手男孩的概率是37.5%,再生一个右利手女孩的概率也是37.5%。
(5)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女儿的左利手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右利手是由于环境引起的变异而不是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因此不能遗传。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34.(2023·滁州模拟) 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已知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B)为显性,控制白化病的基因(b)为隐性。请据图回答:
(1)人类肤色正常与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2)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而导致黑色素合成缺陷,从而使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的遗传病。亲代控制白化病的基因是以    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3)若2号是白化病,5号肤色是正常的,5号基因组成为    。
(4)第二代4号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其中X染色体来自    号。
【答案】(1)相对性状
(2)生殖细胞
(3)Bb
(4)XY;2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肤色正常与皮肤白化都属于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故填:相对性状;
(2)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因此生殖细胞是亲子代遗传信息传递的“桥梁”;
故填:生殖细胞;
(3)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若2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为bb,2号一定会把其中一个b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后代5号,而5号肤色正常,因此5号基因组成为Bb;
故填:Bb;
(4)第二代4号个体为男性,性染色体为XY,Y是父亲给的,X是母亲2号给的;
故填:XY;2。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
(2)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因此生殖细胞是亲代和子代遗传信息传递的“桥梁”。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生物体主要有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为23对,组成为22对+XX(女性)或22对+XY(男性)。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不再成对存在,数目为23条,组成为22条+X(女性)或22条+X/22条+Y(男性)。
(5)受精卵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的其中一条来自父方,另外一条来自母方。
35.(2023·秦都模拟)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持续培育水稻新品种,不断提升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让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图一是三种育种方法示意图,图二是某育种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如图一①所示,经卫星搭载的普通白稻(籽粒的果皮为白色)种子,在返地种植时,出现了几株果皮为黑色的水稻,这是由于在太空条件下,使种子的   发生改变引起的。
(2)科研人员利用其中一株黑色果皮水稻与普通白稻进行了图二所示的杂交实验。分析图二可知:子二代黑色果皮水稻的基因组成为    (相应基因用E、e表示,要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3)黑色果皮水稻的硒、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白稻,但同种黑色果皮水稻在不同地区种植后,果实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这说明    。
(4)水稻花很小,自然状态下很难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培育杂交种子,袁隆平团队偶然发现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利用其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稻。该育种方法对应图一中的   (填序号),利用了    的多样性。
【答案】(1)遗传物质
(2)EE或Ee
(3)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4)②;基因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1) 如图一①所示,经卫星搭载的普通白稻(籽粒的果皮为白色)种子,在返地种植时,出现了几株果皮为黑色的水稻,这是由于在太空条件下,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图二中可以看出,子一代为黑色果皮和黑色果皮进行杂交,后代既有黑色果皮又有白色果皮,所以,可以推测,白色果皮为隐性性状,黑色果皮为显性性状,子二代的黑色果皮的基因型为EE或Ee。
(3)黑色果皮水稻的硒、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白稻,但同种黑色果皮水稻在不同地区种植后,果实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这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时性状又受环境的影响,所以,生物的性状时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4)水稻花很小,自然状态下很难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培育杂交种子,袁隆平团队偶然发现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利用其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稻,该育种方法对应图一中的②,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2)EE或Ee;(3)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性状;(4)②、基因。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显性基因,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显性性状得以表达,隐性基因不被表达;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太空搭载植物的种子,在太空环境下,更容易诱变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从而产生基因突变等变异,可以从中选育符合人类某种需求的新品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