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小小的船》说课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第2课的内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儿童诗,课文内容包括一幅画、三句诗,诗句优美、韵律协调、音乐性强、朗朗上口,富于想象,充满童趣,便于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
文中写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对本文有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年级学生初入校门,年龄、智力、经验等多方因素存在很大差异,但他们都具有好奇心强、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了。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创设宽松的思维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才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材特点以及大纲要求并且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门”。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体会理解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渴望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五、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为主,在读书的同时,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也提高朗读的训练,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运用、借助多媒体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六、说学法
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课诗句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七、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沟通合作、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理念,我有针对性地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安排以下四个学习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多个层次,认读生字
(三)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四)鼓励质疑,拓展延伸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大家猜个谜语:“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同学们都喜欢看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圆圆的月亮、半圆形的月亮、弯弯的月亮……最后定格在屏幕上的是插图。
小小的船
3、师: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可爱的月亮,闪闪的星星,美丽的小姑娘,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伊始,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猜谜导入本课。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月亮的不同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地进入到诗文的意境。
第二步:多个层次,认读生字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是教学重点。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有九个。针对这九个生字,我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1、随课题识字。
《小小的船》中的“船”字是需要认识的字,这个字笔画多,又是一个翘舌音的字,学生容易读错。教学时,我采取了先拼读,再开火车读,然后再配上“轮船、帆船、木船”的图片组词读。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就记住了这个字。
轮 船
lún chuán
帆 船
fān chuán
木 船
mù chuán
2、随文识字。
在诗文的第一句有个生字“弯”。这个字我采取了形象记忆法,在开火车读的基础上,提问: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弯弯的?孩子们说到:弯弯的小路、弯弯的眉毛、弯弯的柳枝……这时老师也补充了:(配图)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河。
弯
wān
3、集中识字。
诗文的最后一句中有七个生字。我在讲最后一句时,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法,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按照学生的识记生字的习惯,我采取了: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小老师领读的方法。然后提问:通过预习,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也认识了一些偏旁。
坐
只
看
见
闪
星
蓝
门
艹
针对这七个生字,我的把握是:一个多音字:只。两个会意字:坐和看。加一加的方法:闪(认识新偏旁:门字框)、星。组词:见。偏旁记忆:蓝(学过的草字头的字有哪些)
在整个识字的过程中,识字量分散,教师由扶到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的形式多样,通过看图片,说一说、动手做动作、组词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这样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
第三步: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 1 )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板书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出示新月)。教师趁机提问:
a.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 诗人把它说成什么 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到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去上面看一看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
(放音乐)现在我们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 是不是飞上蓝天了 (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教师出示句式:
我看见 。
引导学生说出:我看见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
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
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 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 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即范读指导。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此时板书引导学生。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把学生注意力吸引会课堂。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
这较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b.个别演读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
第四步:鼓励质疑,拓展延伸
1、质疑: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懂?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合作解决。
2、小结:在生活中,到处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我们应从小热爱科学,长大后不断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运用价更高。这样不失时机地总结和拓展知识,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强调了新课标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感受、情感”,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引路人。
八、说板书
我
星星
天
九、说作业
创作想像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