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本学期学习内容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 的
由 来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神学的创造论
外星人的复制论
生物学的进化论
……达尔文仔细比较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
提出:达
尔
文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的起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的祖先是
森林古猿讨论:1、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里?生活方式如何?
2、类人猿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
3、为什么人类数量增加的同时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呢?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比较(P3)都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昆虫等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语言和文字交流。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亚洲、非洲等地热带森林中这些现代类人猿的体形有什么共同点?前肢粗长,后肢细短,髋骨较窄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名称项目臂行会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
小无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大有,并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过度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为人类呢?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多千米.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资料分析约旦河谷莫桑比克东非大裂谷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你是当时的森林古猿,你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
迁移到别的丛林或下地生活 而且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fossil),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
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P3这里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曾经居住着很多古人类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上肢细短
下肢粗长直立行走化石图片分析1、“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刮削物体具有制造和使
用工具的能力“东非人”遗物分析再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人类越来越强大。环境
变化森
林
古
猿树栖下地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使用制造
简单工具直立
行走使用制造
复杂工具用
火脑发达产生语言脑更发达“Lucy”的骨骼化石。髋骨较宽阔,下肢骨较粗长东非人石器遗物二、人类的发展证据:你知道吗?森林古猿在进化为
人类的过程中,哪
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人类起源的标志:
1、直立行走
2、使用、制造工具
3、用火
4、语言的产生
5、脑的发达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P3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事实事实事实观点观点人类的起源: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森林古猿3、原因_______________环境变化4、证据_______化石小 结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关于人类的始祖,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A、起源于亚洲
B、起源于欧洲
C、起源于非洲
D、起源于美洲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猩猩
D、黑猩猩
E、大猩猩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猩猩
D、森林古猿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
B、直立行走
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
D、产生了语言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变化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C、人有语言、有意识
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最能证明“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比“露西”少女时代的古人类更进化的特征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简单工具
D、使用工具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下列不是人类直立行走的特征是(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产生语言 D、脊柱呈S形
下列不属于“东非人”的特征是( )
A、人工取火
B、直立姿态接近现代人
C、上下肢明显分工
D、能制造各种石器CA
在??????????? 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 ,提高了工具的效能。东非大裂谷 制造工具 5、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类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人类发展四阶段的比较 3、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