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表面积》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表面积》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2 20: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结合《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把握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探索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本课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为了化解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 “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即以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教学辅助手段来实施教学。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以小组共同探索、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创设平等、自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突出《空间与图形》这个内容的教学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1)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
(2)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说一说,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我知道圆柱的特征是……
这个过程我用课件展示3个方面的复习内容:
以上设计让学生逐题完成,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完全与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有关,为下一步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作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
(二)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感知情境,收集信息。
展示纸筒图,问这个纸筒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了解一下这种纸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到生产车间去参观一下。
问:根据屏幕展示情境图右侧的圆柱形纸筒成品及其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纸筒包括哪几部分?做一个圆柱体纸筒需要多少纸板?……
(三)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谈话: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求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圆柱体纸筒的表面积。
你们认为圆柱的表面积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展示圆柱体,的确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那你们能用一个等式来概括这句话吗
现在我们知道: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如果我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2、合作探究 总结方法
(1)动手操作
谈话:利用你们手中用纸围成的圆柱剪一剪,一个圆柱的展开图,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让学生明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获得直观的感受。
(2)合作研究。
“你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什么图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呢?请你和同学交流。这是让学生明白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形成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平行四边形,在什么情况下得到长方形,在什么情况下得到正方形。
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这样来化解教学的一个难点。
(3)发现联系。
底面周长


底面周长

底面周长
首先用课件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你们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这一过程是让学生明白,不管展开成什么图形,圆柱的侧面积是不会变的。
(4)进行推理,总结方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各部分的关系后,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吗?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又是怎样计算吗?
因为有了上述的探究过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高,并用字母表示。 你现在知道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了吗?(先自己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再和同伴交流交流,然后向大家展示你的成果,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这样能够更好的突破难点)。
问:应用我们的发现,你能求出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周长4cm,高5cm。
(2)底面直径2cm,高10cm。
口头列式并说说怎么想的。
问: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呢?
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
(四)例题学习 内化提升
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因而我首先设计了例题学习,教会学生应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然后让学生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分别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最后是解决问题(自自主练习第2题。)。在内容上注意采取秩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这样即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又能兼顾大多数学生。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实际进行计算。
(五)课堂总结 知识拓展
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再师生一起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同时布置了一道课外拓展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并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例题展示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ch+ π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