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四 安恩和奶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四 安恩和奶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2 16: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推断词语的含义,培养圈点批注能力;
2.把握作者思路,学会概述文章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课文,用朗读法理清文章思路及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生命需求的善良情感。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该书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文中对动物关爱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孤独是痛苦的。能理解孤独是伟大的。把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朋友,关心它精神性的一面。这样人和动物就可以和睦相处,和谐愉悦了。本文写的就是老妇人安恩带着她孤独的老奶牛到牲口交易市场散心解闷,并由此引发的故事。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概述课文大意。
2.质疑自探
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概述课文内容;
找出描写安恩的句子;
从对安恩的描写中推断她的经济状况;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学生提出合作、展示后自己仍不懂的问题,先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2)安恩和奶牛之间关系的句子,找出来分析。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①给加点字注音:
褶( ) 撂( ) 木屐( ) 窘迫( )
锃( )亮 瘦骨嶙峋( )( ) 翕( )动
反刍( ) 瑕疵( ) 找茬( ) 羞怯( )
粗粝( ) 锱铢( )( )必较 踌躇( )( )
②词语解释
腼腆: 旁若无人: 瘦骨 ( http: / / www.21cnjy.com )嶙峋: 熙来攘往: 锱铢必较: 扬长而去: 刨根究底:
③《安恩和奶牛》选自 ,作者 , (国籍)的 家、诗人,代表作 。
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三要素是 。
⑤大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
2.拓展运用
1.我喜欢安恩的理由,结合课文找出依据。
2.写出带有“牛”的四个成语。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今天大家就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人物。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A画出人物的语言,理解人物情感;
B把握人物语言的准确表达。
C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要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学生提出合作、展示后自己仍不懂的问题,先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2)精讲学生没有解决的文章重难点。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A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
B集市上买牛人的词语,概括人物心理;
C安恩的反应体现了什么?
2.拓展运用
根据结尾的特点,猜想以后会发生什么?
板书设计:
1、从安恩和奶牛身上,我们能读出点什么?
能够把动物当作人来看待,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是爱心无限了。我们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动物的和谐。
2、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呢?
充满矛盾、设置悬念,卒章显志。
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细节描写。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