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5古代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5古代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2 15:4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字词的解释,文章的翻译。
2、了解寓言的基本知识。
3、学习分析寓言故事,学习启示,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字词的解释,文章的翻译。
2、分析寓言故事,掌握寓言启示。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郑人买履: 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宁信度:
2、解释加点字: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忘操之: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3、韩非,战国末期 , 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日常问题思考:想一想我们平时是如何买鞋子的?
(2)相关文学、文化知识:
1、战国: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东周末期,战国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2、《韩非子》:战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其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郢书燕说、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熟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注意断句,给不清楚读音的字注音。
2、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熟,读顺。
3、齐读课文。
4、读文章思考问题:
1、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
2、郑人为什么没有买到鞋?
3、你觉得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课外拓展:
1、试例举几个含有“履”字的成语。
2、查阅相关资料,试例举一些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并说一说其中的寓意。
6、试着翻译全文,并将翻译内容写下来:
7、小结: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最为精彩的部分便是结尾的人物对话,既解开了他人的疑惑,也将郑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命题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学生姓名 班级 评价 批阅日期 序号
端佳成 王兴阳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欲: 履:
2、先自度其足:先: 度:
3、而置之其坐:置: 坐:
4、至之市,而忘操之:置: 之: 操:
5、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乃: 曰: 持:
6、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反: 及: 罢:
7、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何: 以:
8、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宁: 信: 无: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3、阅读理解: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21cnjy.com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欲买履者 已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2、解释“之”在句中的用法及解释:
(1)反归取之: (2)何不试之以足:
a. 至之市而忘操之:
3、在()中填写省略的部分: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宁信度,无自信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5、《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试举例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