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同步练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同步练习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2 16: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同步练习 苏教版
(说明:标注符号“▲”为选做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4)遽( )契( )其舟 (5)先自度( )其足
(6)宁信度( ),无自信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 遂不得履 (3) 不亦惑乎
(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
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
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是:
(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 是:
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 至之②市,而忘操之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做代词,代物的:
(2)做动词用的:
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二、阅读理解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你认为郑人最可笑的句子?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文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体现文章寓意的句子:
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课外延读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悯其苗( )    揠之( )     苗则槁矣( )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       长      揠       谓         
予       趋      槁       非徒        
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返归取之
③其子趋而往视之     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句子。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③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