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十三岁的际遇(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语言语汇。
2、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理清作者写作思路能概括说出北大与作者间的几次际遇,理出本文的情感线索。
2、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并积累文中精词妙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作者身上汲取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点:
1、树立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语汇。
教学难点:
1、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北大,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圣殿,同学们了解北大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同学交流:我眼中的北大
教师语: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相信你可以从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中得到很多的思考。(板书课题及作者) www.21-cn-jy.com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1、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语汇。
2、结合具体相关语句,找出本文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初步朗读课文,积极自探问题: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在疑问之处标出记号。
②文章的三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再读课文,理出本文的感情线索,并画划出精彩优美的语段。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1)小组内讨论归纳“自探问题”
(2)品读交流精彩语段。
要求:品味字里行间的感情,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读给自己小组的人听,并听取组员的评论建议。
2. 分组学习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
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明确重难点,教师总结:第一部分我进入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向往北大)
第二部分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回忆北大)
第三部分我是不系之舟 (回报北大)
师生共同总结:文章的学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和感激之情,表达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2)巩固训练:
将精彩语段深请朗诵,尽快背出。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呜咽( ) 徜徉( ) 安恬( ) 撷取(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白驹过隙: 通幽曲径: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①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
②纷扬的白雪里,依希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21教育网
③自从小心翼翼佩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 )21cnjy.com
2.拓展运用:
“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请你仿写一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盼。21·cn·jy·com
我渴望……,渴望……,渴望……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