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幼时记趣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幼时记趣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2 16: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幼时记趣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2.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3.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
课前预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藐(? ??)唳(?? ?)砾壑(?? ?)庞(? ???) 2、解释下面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明__________????物外__________????私_________???神游________???拔_________
课堂达标训练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目,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及词语。 明:_______?????秋毫:_______???? 私拟:_______????项为之强: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 5.“观文如鹤”这种现象能存在吗?应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从而引出“心之所向”,观察、想象、联想的关系) 6.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说“趣”在哪里?本文写了几件趣事?(并由此导出文章结构形式) 7.童年时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现请你调动自己的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例: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善良的星星;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的摇啊摇;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远飞逝不见的箭。
课后练习(一)
1.《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苏州人, ________代作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解释字词。
(1)拟( ) (2)强( )(3)素( ) (4)唳(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_______________
②作青云白鹤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这句话既是夸张又是比喻,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21教育网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1cnjy.com
1.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以土砾( )凸者为邱 ②怡( )然自得
③凹者为壑( ) ④盖一癞蛤蟆( )也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凹者为壑( ) ②不觉呀然惊恐( )
③捉蛤蟆,鞭数十( ) ④以土砾凸者为邱(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②使与台齐( )
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④余年幼,方出神( )
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常蹲其身(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④鞭数十,驱之别院( )
6.翻译句子:①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________________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