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2 16: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学习重难点
1、学习绘春中的五幅图画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 检查预习
1、作者通过对 全面、精细、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 之情,
表达了作者 生活、 进取、 向上的思想感情。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表达了作者 和 的心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第2自然段总写春的轮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 、 。
3. 第3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并例举重点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抓住的春草特点有:情态,重点词语如“ ”;质地,如“ 、 ”;长势,如“ ”;色彩,如“ ”;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 、 。21教育网
4. 第4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抓住的春花特点有: 态和 态。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形象、生动。
5. 第5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无形无味的春风时,调动了人体的那些感官?并例举重点词语。
答:调动了人体: 觉,重点词语如“ ”; 觉,如“ ”; 觉,如“ ”。21cnjy.com
6. 第6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春雨的特点?并例举重点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描写春雨特点有: ,重点词语如“牛毛、花针、细丝”; ,如“薄烟”; ,如“乡下、小路、石桥”; ,如“发亮”。运用了 喻修辞手法;作用是 、 。21·cn·jy·com
7. 第7自然段是一幅迎春图,人民为什么要迎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答:因为“ ”。8. 第8、9、1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www.21-cn-jy.com

答: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用是 、 、清新、自然
3 A.读(1),展开想象,构建画面,大家讨论,取好名字(四个字,含春字)。
B.读(2—7)大家讨论,取好名字(四个字,含春字)。教师提示,点拨。
C.再读(8——9)同学诵读,构建画面,取好题目
2、在课文中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比喻原句:赏析:
四、主题探讨,感受大家谈。
1.介绍写作背景: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
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
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所以他的文章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春》是风格演变特别明显的篇目。
2.同学谈。
3.教师总结:《春》确实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
照。他化入了整个春天,要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同学们,我们正外在人生的春季,更应该抓紧
这明媚的春光,奋力追求。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踏花归去马蹄香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选的名句是: 这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