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本命年的回想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本命年的回想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2 16: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命年的回想
学习目标
1、梳理思路,理清文章结构。
2、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涵的乡土风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重难点
1、划分文章的段落,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2、概括文章的事件,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一、课前预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烙饼( ) 簸箕( ) 大吃大嚼( ) 吆喝( )
腌渍( ) 骚扰( ) 疙瘩( ) 秫秸( )
2.辨形组词。
栗 薯 抠
粟 署 呕
3. 解释下列词语。
赏心悦目:
(2)今年岁逢丙于,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5. 你知道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吗?
(1)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
(2)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坑烫得能烙饼。 ( )
(3)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
(4)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6.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俗称“过年”。那么在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呢?
渍:
阖家:
秫秸:
浓郁:
自卖自夸:
返老还童:
4. 根据语境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1)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
7. 品读全文,文章中写了过年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写上小标题。
8. 文章中还有哪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
、回顾课文??
1. 课文记叙了过年十件事情,这十件事是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你能从课文的原话里找到答案吗?
2. 语言品析。
(1)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至年根下。 “预热”“增温”“红火”“发烧”这四个词用的精妙,试作分析。21教育网

(2)小米、玉米掺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为什么既“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21·cn·jy·com
二、互动探究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一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www.21-cn-jy.com
①这段文字写了过大年的两件事情,请你概括出来。
②先找到拜新年的祝福语,然后进行赏析。
③根据这段文字内容,分析一下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寄托了怎样的期盼。
2. “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这句话意蕴很深,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总结:1. 著名作家刘绍棠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这篇《本命年的回想》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读完全文,谈谈你真切的感受。21cnjy.com
2. 假设今天是除夕,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请你拟写一条短信给你的亲人、老师或朋友祝福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