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4 22: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Cc D. AAbbdd
2、一只基因型为Aa的白毛公羊与多只基因型为aa的黑毛母羊测交,子代中白毛羊与黑毛羊的比例接近于( )
A.1:1 B.1:2 C.2:1 D.3:1
3、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受粉应(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4、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全是高茎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C.紫花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
D.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
5、某同学利用红色彩球(代表含基因D的雌雄配子)和绿色彩球(代表含基因d的雌雄配子)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从两桶(每桶中两种彩球的大小相同、数量相等)中各抓取1个小球,组合后dd的概率是( )
A.1/2 B.1/3 C. 1/4 D.3/4
6、在下列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黑色表示患者)只能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Y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8、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
B.新冠病毒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
D.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复制时DNA的两条长链完全解开,然后复制
B. 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
C.细胞内的DNA复制时需要原料、模板、酶、能量等条件
D.新合成的DNA分子中总是有一条长链来源于亲代DNA分子
10、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
D.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大肠细菌为研究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若利用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③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
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
A.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
C.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D.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12、图甲是真核细胞核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图乙是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均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B.两者的遗传物质均是环状的
C.真核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只有一个
D.真核细胞DNA复制时,在不同起点处开始的时间不同
13、在盂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4种雌配子,4种雄配子,比例均为1:1:1:1
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 : 1
C. F1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Y、y、R、r,其比例为1:1:1:1
D. F2中的黄色圆粒基因型有YYRR、YYRr、YyRR、YyRr,其比例为1: 1:1:1
1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B.姐妹染色单体来自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自我复制
C.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中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交换相应的片段
D.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15、利用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依据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可确定细胞的分裂时期。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
C.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16、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的甜性状是显性性状,非甜性状是隐性性状
B.间行种植的玉米可以接受本植株和其他植株的花粉
C.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籽粒基因型都相同
D.甜玉米植株无论接受何种花粉,后代均为纯合子
17、B (黄色)和b (白色)是一对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表型判断出其子代性别的是( )
A.♀bb×♂Bb B.♀bb×♂bb
C.♀Bb×♂Bb D.♀BB×♂Bb
18、南瓜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亲本杂交后子代只有一种表型的是( )
A. WwDd×wwDd B. WWddX×WwDd
C. WWdd×WWDd D. WwDd×WWDD
19、马铃薯的紫茎(E)对绿茎(e)为显性,正常叶(B)对缺刻叶(b)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EeBb的个体和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茎正常叶:紫茎缺刻叶:绿茎正常叶:绿茎缺刻叶=3:3:1: 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 EeBb B. eeBb C. Eebb D. eeBB
20、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案是( )
A.甲×乙 B.甲×乙得F1再自交
C.甲自交,乙自交 D.分别对甲、乙进行测交
21、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图中的①②④⑤过程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的⑥过程
C.过程③具有随机均等性,所以Aa占子代所有显性性状的1/2
D.图2子代中基因型为的aaB_ _个体占子代个体总数的1/4
22、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足同型的(ZZ)。如图是鸡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芦花性状为隐性性状 B.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
C.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 D.子代芦花公鸡有两种基因型
23、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索分别标记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再检测t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移向一极的颜色可能只有1种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
D.精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种、2种或3种三种可能
24、下列关于“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处分别贴上A、A与a、a纸片,可模拟分离定律
B.演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最少需要红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一条
C.模拟过程中被拉向两极的染色体都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模拟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需要3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2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艾弗里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将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并均分到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支试管中备用
甲组 将①试管中的提取液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乙组 在②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丙组 在③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D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丁组 在④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R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A.本实验甲组是对照组,乙、丙、丁组是实验组
B.只有甲组和丙组能够发生转化
C.加入不同酶的目的是利用减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RNA不是遗传物质
26、甲生物核酸的残基组成为嘌呤占48%、嘧啶占52%,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6%、嘧啶占64%,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
A.菠菜、变形虫 B.玉米、T2噬菌体
C.蓝细菌、绵羊 D.果蝇、烟草花叶病毒
27、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用纯合的黄色豌豆和纯合的绿色豌豆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为黄色,F1自交得F2。让F2中的黄色籽粒自交,则F3中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的比例为( )
A.3:1 B.5:1 C.5:3 D.9:1
28、某小组调查某一昆虫种群时发现只有红眼(XAXa) :白眼(XaXa) :白眼(XaY)=1 :1: 1,且存在某一基因型胚胎致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该昆虫时应保证统计的数量足够大
B.发生胚胎致死现象的基因型是XAY
C.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D.让它们随机交配,F1中红眼XAXa的个体占子代1/8
29、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AABB)与纯合的鲜红品种(aabb)杂交,F1表现出蓝色,F1自交,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蓝:紫:鲜红=9:6: 1。让F2中紫色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出鲜红色植株的概率是( )
A.1/6 B.1/12 C.1/16 D.1/32
30、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C.亲本产生的可育的ab雄配子占可育雄配子总数的1/3
D.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24
二、读图填空题
31、下列3幅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情况图。图1表示某些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图:图3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变化的柱形图。
(1)图I表示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有_________,b表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图1中含有四分体的示意图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2中A1B1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图2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_________段。
(3)图3甲中表示DNA的数字是_______,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________(填“甲”、“乙”、“丙”、“丁”)。
(4)图1示意图对应图2中D 1E1段的有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是DNA分子(片段)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结构①②③中的______将出现较高含量的15N。
(2)⑦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内DNA复制时,催化⑨断裂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
(4) 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通过杂合双链区的多少来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两种生物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结构模式图中,一条DNA单链片段的序列是5- GACT- 3,则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__________。
33、某种人类遗传性皮肤病受一对等位基因TD、TH控制。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1,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家族中的部分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条带表示如图2。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1-2个体会出现__________种条带。
(3)若II-5和II-6再生育一男孩,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
(4)人类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9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与个不惠该皮肤病但患白化病的男性结婚,预测婚后生育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概率是_____________。
34、果蝇被誉为遗传小明星,已知其长翅受A和B两个显性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小翅,b基因控制残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研究小组选择均为纯合的残翅雌果蝇与小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果蝇。让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
(1)根据题意分析,A、a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F2长翅果蝇中,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隐性上位”。该小组根据F2中残翅果蝇的比例,提出假设:b基因对A、a具有“隐性上位”效应。若该结论正确,继续让F2中残翅雄果蝇与纯合的小翅雄果蝇杂交得F3,F3出现______种农型(考虑性别)。让F2中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为长翅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5、科研人员用一种甜瓜的纯合白色无覆纹和纯合橘红色无覆纹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当E和F同时存在时果皮才表现出有覆纹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 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 母本 父本 F1 F2
果肉颜色 B/b,9号染色体 白色 橘红色 橘红色 橘红色:白色≈3:1
果皮覆纹 E/e,4号染色体F/f,2号染色体 无覆纹 无覆纹 有覆纹 有覆纹:无覆纹≈9:7
(1)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
(2) F2的表型有______种,F2中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
(3)现有1株有覆纹植株甲,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亲本乙与植株甲进行杂交)来确定其是否为纯合子,则选用的亲本乙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植株甲为纯合子。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植株甲为杂合子。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
解析:Aa的白毛公羊能产生A、a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aa的黑毛母羊只产生a一种配子,子代白毛羊与黑毛羊的比例接近于1:1,A正确。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A不符合题意;B、进行去雄等工作,防止自花传粉,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符合题意;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C不符合题意;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C
解析:A、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全是高茎,不能体现性状分离,A不符合题意;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有高茎和矮茎不能体现性状分离,B不符合题意;
C、紫花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属于性状分离现象,C符合题意;
D、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不能体现性状分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l,则d的概率为1/4,C正确。
故选C。
6、答案:A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D
解析: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A错误;
B、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更没有染色体,B错误;
C、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C错误;
D、对真核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B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即AA和aa间行种植,既可发生自交也可发生杂交,AA的玉米上可以有Aa和AA,表现型只有一种,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A正确;
B、玉米是单性花,玉米间行种植,既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B正确;
C、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非甜玉米是AA,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籽粒基因型包括AA和Aa,C错误;
D、甜玉米植株是隐性aa,和AA杂交后代为杂合子,D错误。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A
解析: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图中的①②④⑤过程,A正确;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的④⑤过程,B错误;
C、过程③具有随机均等性,所以Aa占子代所有显性性状(AA、Aa)的2/3,C错误;
D、图中,aaB_占总数的3/16,aaBB占总数的1/16,因此子代中aaBB的个体占aaB_中的比例为1/3,D错误。
故选A。
22、答案:B
解析:A、亲代都是芦花,而后代出现非芦花和芦花,所以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非芦花为隐性性状,A正确;
BC、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设用A和a基因表示,子代出现非芦花雌鸡(ZaW),故亲本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A~Za,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AW,子代公鸡的基因型为ZAZa和ZAZA,与亲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不同,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都是ZAW,B错误,C正确;D、亲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AZa,亲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为ZAW,则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AZA,ZAZa,有两种基因型,D正确。
故选B。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A
解析:A、在一对已复制的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处分别贴上A、A与a、a纸片,两个A和两个a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可模拟分离定律,A正确;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需要至少两对染色体,演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最少需要红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两条,B错误;
C、模拟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被拉向两极的染色体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不同颜色表示来源不同,表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模拟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需要2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D错误。
故选A。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有DNA也有RNA,病毒只有DNA或RNA;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说明甲生物的核酸可能包含有DNA和RNA,也可能只含有RNA;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说明乙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而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
故选D。
27、答案:B
解析:黄色豌豆和纯合的绿色豌豆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为黄色,说黄色是显性,设黄色用A表示,绿色为a,则亲本为AA×aa,F1为Aa,F2为AA:Aa:aa=1:2:1,F2黄色籽粒豌豆为AA:Aa=1:2,则F2黄色籽粒自交,F3绿色豌豆为2/3×1/4=1/6,则黄色豌豆为1-1/6=5/6,则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的比例为5:1,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C
解析:AB、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亲本Bb自交,产生的可育的雌雄配子都是B和b,且比例为1:l,因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即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AB正确;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即亲本产生的可育的ab雄配子占可育雄配子总数的1/6,C错误;D、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l:l:l: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亲本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D正确。
故选C。
31、答案:(1)b、d、e;初级精母细胞;e(b不做要求)
(2)DNA复制;B1C1
(3)3;甲
(4)a、d
32、答案:(1)③
(2)胸腺嘧啶
(3)解旋酶
(4)碱基互补配对;亲缘关系越近
(5)5'—AGTC—3'
解析:(l)由图可知,①为磷酸基团,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只有胞嘧啶中含有15N,因此若用同位素15N标记该DNA,则结构①②③中的③将出现较高含量的15N。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⑦的中文名称是胸腺嘧啶。
(3)由图可知,⑨为含氮碱基之间的氢键,细胞内DNA复制时,催化氢键断裂所需要的酶是解旋酶。
(4)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种生物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两种生物越相似,亲缘关系越近。
(5)因为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因此一条DNA单链片段的序列是5'-GACT-3',则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5'—AGTC—3'。
33、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2
(3)XTDY或XTHY
(4)1/16
34、答案:(1)X;BbXAY;2/3
(2)3;7/9
35、答案:(1)橘红色
(2)4;1/7
(3)eeff;全为有覆纹;有覆纹:无覆纹≈1∶3或有覆纹:无覆纹≈1∶1
解析:(1)结合表格分析可知,亲本分别是白色和橘红色杂交,F1均为橘红色,F1自交,子代出现橘红色:白色=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橘红色。
(2)结合表格可知,F2中关于果肉颜色的表型有2种,F2中关于果皮覆纹的表型也有2种,故F2的表现型有2×2=4种。根据F2中橘红色:白色=3:1,有覆纹:无覆纹=9:7,可知F1的基因型为BbEeFf,因此F2中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4×7/16=21/64,F2中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纯合子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64BBEEff、1/64BBeeFF、1/64BBeeff,因此F2中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64+1/64+1/64)+(21/64)=1/7。
(3)现有1株有覆纹植株甲,基因型为EF_,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亲本乙与植株甲进行杂交)来确定其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的方式,则选用的亲本乙基因型为eeff。若植株甲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EEFF,EEFF×eeff→EeFf(有覆纹),因此若子代全为有覆纹,则植株甲为纯合子;若植株甲为杂合子,即基因型为EEFf或EeFF或EeFf,EEFfxeeff→EeFf(有覆纹):Eeff(无覆纹)=1:1,EeFF×eeff→EeFf(有覆纹):eeFf(无覆纹)=1:1,EeFfxeeff→EeFf(有覆纹):Eeff(无覆纹):eeFf(无覆纹):ecff(无覆纹)=1:1:1:1,因此若子代有覆纹:无覆纹=1:3或有覆纹:无覆纹=1:1,则植株甲为杂合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