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各地市2023届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6简答题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各地市2023届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6简答题组(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5 08: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辽宁省各地市2023届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6简答题组
一、简答题组
(2023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两年来,以思想为引领、学术为根基、知识为内涵、创新为手段、传媒为前导,挖掘典籍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和有益知识,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题节目的主流之一,涌现出不少质量很高、①家喻户晓的作品,其中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风气之先。如果说古籍是一块坚硬的岩石,那么《典籍里的中国》钻头之利、开掘之深、范围之大、效果之显著②空前绝后。第一季节目,将《尚书》这样“小众而小众”的古籍,变为“大众之大众”的口碑。近日又在方式上消弭古今时空之别将《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巨著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播出的第二季首期节目凸显了优秀文化直击心魄、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古籍阅读是小众,分众的,古籍传播却是大众的,历代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和保护的学者③宵衣旰食、爬梳整理、含身护书、奉献一生,维系着中华民族不灭的精神和不死的脊梁。如今,《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影视、文化、学术有机结合起来,反复锻造、淬火激发,“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真正实现了跨界融合。
1.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够恰当,请加以修改。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处的“小众”和“大众”重叠使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2023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离乡时,故乡是青山绿水,让你魂索梦绕,恋兹念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诗经时代到信息时代,人世间经历了(①)的变化,从牛车土路到飞机高铁,从结绳记事到移动互联,从茹毛饮血到神舟飞天,人口也从过去的不流动、少流动到今天的大迁徙、常迁徙……然而不管世事如何变化,人们怎样迁移,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是(②)、亘古未变的。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特征之一,就是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不太有变动,即便社会变迁,浓厚的乡土情结不曾改变。曹雪芹的故乡在江南,《红楼梦》中,他(③)地提及江南风物,体现的是对故乡浓浓的思念:黛玉看到薛蟠从苏州带回的“家乡之物”,触物伤情;妙玉将苏州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在瓮里带到京城,饮的是“精致的乡情”;贾琏陪黛玉回苏州,带回了家乡的“惠泉酒”,王熙凤高兴地给贾琏乳母品尝……故乡的特产,对长期离乡的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珍贵记忆。曹雪芹和他《红楼梦》里的主人公们既不“基层”,也非附着在土上的乡下人,但他们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乡下人的血液,那就是对故土的眷恋、对故乡的深情。
4.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5.请结合语境,仿照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续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6.有人说,阅读《红楼梦》,是了解“乡土中国”的一座桥梁。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重要概念,指在亲属、地缘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产生的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请结合《红楼梦》原著,以“差序格局”的概念来解读王熙凤与下列人物的人际格局。
人物:贾母、贾赦、邢夫人、贾琏、宝玉、林黛玉、巧姐
(2023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它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 ① 。不会做诗,不会作画,也不要紧,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谁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
子恺的画作含有两种性质,一是写古诗词名句的,一是写日常生活的断片的。古诗词名句,原是古人观照的结果,子恺不过再来用画表出一次;至于写日常生活断片的部分, ② 。前者是翻译, ③ 。画的好歹且不谈,子恺年少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观照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子恺是幸福者!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8.请结合上面文字,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初步》。60字以内。
(2023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2年10月6日,82岁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得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委员会现任主席安德斯·奥尔森于2022年10月11日,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独家邮件专访。
《南方周末》:瑞典学院给予埃尔诺的颁奖词:“以勇气和临床诊断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您能解释一下这句评语吗?
安德斯·奥尔森:我们选择了她关于记忆的作品有两个重要原因:她以毫不妥协的方式去处理那些作家甚少直面的困难和争议话题,以及她非凡的简练风格。
《南方周末》:安妮·埃尔诺是您过去熟知的作家吗?如果要向读者推荐她的作品,您会选择哪一部?
安德斯·奥尔森:我已经很了解她了,而且我尤其欣赏她的《一个男人的位置》和《正发生》。如果让我推荐,我也会选择这两部,不是一部而是两部。第一部是因为它展示了她的记忆写作如何从另一面找到独特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则是因为,它让埃尔诺自己的命运极致地转化为女性在压抑社会的境遇,并用很少的字眼让这一切呈现在读者面前。
《南方周末》:2019年,瑞典学院承诺该奖项将改变“以男性为导向”,的倾向。埃尔诺是17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中的第—位女性,也是五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第三次颁奖给女性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奖和她的女性身份有关吗?
安德斯·奥尔森:我希望没有。
《南方周末》:就女性写作,有人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安妮·卡森的作品比安妮·埃尔诺更具文学性,后者只是占了社会议题的便宜。您对这一说法有何评论?
安德斯·奥尔森:我不同意。她没有“占社会议题的便宜”。而什么是“文学”,我们必须再仔细考虑一下。
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0.结合上面语段,谈谈访谈提问的技巧。
(2023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开始在大雾里 ① 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要么装一回记者拍照,只剩下加了速的倒退,退着举起“相机”。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雾里你我 ② 才发现彼此,这突然的发现使你我无法叫自己 ③ 。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宛若你与我共享着一个久远的默契。从你的笑容里我看见了我,从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见了你。
1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2.锤炼语言可以使文章更有表现力,请你分析一下本文第一段的语言特点。
13.文中在写“我”时,为什么要写“迎面而来的姑娘——你”?
(2023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碳中和食品,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的食品。 ① ,需要经过专业的碳排放交易所认定,与有机、绿色食品的认证有些类似。
根据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指出,养殖活动碳排放量可占农业食品企业排放总量的60%以上,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原料、采购、物流和包装等环节。这也意味着,一盒牛奶从牧场、工厂、货架到摆上餐桌,再到最后的包装废弃利用,想要实现 ② 。
为什么要推出碳中和食品?专家表示,食品产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排放量最高的为高牧业,占比高达31%; ③ ,该产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稻田产生的甲烷和耕地施加氮肥时分解出的一氧化二氮,剩余部分可追溯至耕地扩张或集约化处理引起的碳固存损失等。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2023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大考》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剧作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百姓站在舞台中央,展现在这场“大考”中普通人的成长,彰显全社会在疫情时期面对重大危机时__①__的时代精神,让观众在接地气的故事中深切感受了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的强大。一座城市、两所学校、数位老师学生、几户典型家庭——该剧以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各界为故事线索、用丰富的群像和典型化的人物,拼出了一幅千家万户备战“大考”的全景图。创作者将镜头对准疫情之下的普通人,透过疫情时期的重要社会事件描绘青年一代的梦想与奋斗,透过社会力量的凝聚彰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对于时代感强的作品,为什么观众的评判标准往往更为苛刻?因为这种饱含民族共同记忆的内容,不容轻慢,不容夸大,更不容亵渎。该剧以___②____的创意、生动流畅的叙事、短小精悍的体量,真实展现了封校过年、居家办公、上网课等一系列疫情时期的特殊印记,又将安徽歙县洪灾导致高考延期的真实事件融入其中,极易令观众尤其是近年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及其背后的家庭产生共情与共鸣。“太真实了”“真心好看”等,成了观众评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____③___的声音。《大考》的热播,对未来的电视剧创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
17.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院士致力于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从10岁收到“特殊的生日礼物”——一个航模开始,他便沉浸在飞机的世界。明确了目标,他 ① ,数十年如一日深耕飞机设计工作,年逾九旬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
1951年,我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21岁的顾诵芬便与祖国的航空事业 ② 。
1956年,他作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的首批核心成员,开启了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作为歼8飞机副总设计师的顾诵芬三上蓝天,他通过近距离观察给飞机“找毛病”,丝毫不顾高速飞行潜在的坠机风险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最终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
在家人、同事和学生的眼中他无疑是位工作狂,与专业和本职工作不相关的他都婉拒,也很少有社会任职。顾诵芬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研制飞机这一件事上。
执着而无畏,如利剑出鞘;谦虚而务实,似大象无形;儒雅而沉静,像静水深流。70年的科研生涯中,一项项难题、一次次试验……时光在顾诵芬身上仿佛是静止的,无论面对什么困难,他都能 ③ ;但时光在他这里又是沸腾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无畏前行。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打气炉子呼呼地响。
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大概多数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清新醒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两个字。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鸡鸭名家》2019年版)
22.文中画横线处“高傲冷清”后的标点在不同版本中有逗号和句号的区别,请分析这里使用逗号的理由。
23.“叆叇”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脍炙人口 ②前所未有 ③苦心孤诣 2.近日播出的第二季首期节目,又在方式上消弭古今时空之别,将《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巨著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凸显了优秀文化直击心魄、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 3.前者强调了《尚书》这样的古籍对普通人而言,过于艰深,其思想内容少有人知;后者凸显出《尚书》这一古籍创造性转化后变得接地气,思想内涵让人易于接受,获得一致好评。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此处需照应后文“大众之大众”的口碑,而“家喻户晓”只是形容知道的人多,没有评价的意思。可改为“脍炙人口”。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②空前绝后:意思是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绝后”意味着以后不能做得更好,不合语境,改为“前所未有”。前所未有:意思是从来没有过的。
③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此处用于学者,使用对象不当,改为“苦心孤诣”。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2.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抽出句子的主干,单独成句:第二季首期节目凸显了优秀文化直击心魄、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
然后把“近日”“播出的”抽出来,修饰主语“第二季首期节目”;“又在方式上消弭古今时空之别”“将《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巨著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分别单独成句。
最后按照逻辑梳理句子顺序,连贯表达。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小众而小众”,“小众”是相对于“大众”而言,也就是不普通,不通俗,连用两个“小众”,突出强调了《尚书》这样的古籍因为内容高少有人知的特点。
“大众之大众”大众化就是通俗易懂,适合普通人阅读,易于接受。将“小众”的古籍变为“大众”,连用两个“大众”,凸显了古籍创造性转化的效果,让艰深难懂的古籍走入民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4.翻天覆地 根深蒂固 不厌其烦 5.归乡时,故乡是金山银山,让你归心似箭,载欣载奔。 6.①王熙凤和贾琏是夫妻,巧姐是她的女儿,这是与她最近的圈子;
②再向外,她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这是与她关系稍远的圈子;
③再向外,她是贾母的孙媳妇、贾宝玉的堂嫂、林黛玉的表嫂,这是与她关系再远一些的圈子。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从诗经时代到信息时代”,强调人世间经历的变化巨大,可填“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第二空,语境强调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很难动摇,可填“根深蒂固”。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第三空,语境是说曹雪芹无数次地、不嫌烦琐地在《红楼梦》中提到他的故乡江南的风物,可填“不厌其烦”。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续写句子的能力。
被仿句“离乡时,故乡是青山绿水,让你魂索梦绕,恋兹念兹”内容上表达离乡时对故乡的依恋与不舍;续写的句子可以写归乡时的喜悦与对故乡的渴盼;
被仿句结构是“……时,故乡是……(四字短语),让你……(四字短语),……(四字短语)”;续写句也用这样的结构表达,可写成:归乡时,故乡是金山银山,让你归心似箭,载欣载奔。
6.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名著概念解读其他名著内容的能力。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首先分析与王熙凤关系最近的人物:贾琏是王熙凤的丈夫,巧姐是她的女儿,这是与她最近的圈子;
再看与她关系稍远一些的人物:贾琏是贾赦的儿子,邢夫人虽不是他的生母,但是名义上的嫡母,可见王熙凤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这是与她关系稍远的圈子;
最后看与她关系再远些的人物:贾琏是贾母的孙子,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贾琏是贾宝玉的堂兄,王熙凤是贾宝玉的堂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赦的妹妹,贾琏与林黛玉是表兄妹,王熙凤是林黛玉的表嫂,这是与她关系再远一些的圈子。
7.①用线条及色彩表现的是画家
②全是自己观照的表现
③后者是创作了 8.作者捕捉日常生活中充满温情的片段:孩子蹒跚学步,天真懵懂;父母呵护陪伴,充满期待,传达出浓浓的亲情和简单的幸福。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句:根据后文“不会作画”和与前文“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相对应,可知,此句形容表达艺术的另一种方式即“作画”,而画家是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的,因此可填:用线条及色彩表现的是画家;
第二句:所填语句和前文“古诗词名句,原是古人观照的结果”照应,此句形容“日常生活断片的部分”的关照方式,再联系后文“有这样的观照玩味的能力”,可填:全是自己观照的表现;
第三句:根据前文“前者是翻译”,而对日常生活断片的部分都是个人关照,因此是创造,而不是对古诗句的翻译,因此可填:后者是创作了。
注意字数限制。
8.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此漫画的标题是“初步”,即孩子开始蹒跚学步;从具体内容看,图中孩子蹒跚学步,天真懵懂;母亲帮扶,父亲蹲身呼唤、鼓励。因此可知,漫画的内容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作者捕捉日常生活中充满温情的片段来用线条表现出来;漫画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呵护陪伴,他们内心充满期待,画面传达出浓浓的亲情和简单的幸福。
9.就女性写作而言,有人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安妮·卡森的作品比安妮·埃尔诺的更具文学性,后者只是占了社会议题的便宜。 10.①站在公众的角度,提公众所热切关注的问题。②提问由浅入深,讲究一定的逻辑顺序。含提问简洁明了,不含糊。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就女性写作”成分残缺,在“写作”后面加“而言”;
二是“作品比安妮·埃尔诺”不合逻辑,应该是“作品比安妮·埃尔诺的”,“的”字短语等于名词结构。
10.本题考查探究访谈技巧的能力。
访谈技巧包括:一般事先应对访谈对象有所了解;一般要尽可能自然地结合受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形开始访谈;访谈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而且要自然过渡;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为避免谈话跑题,提问者有时需要适当地调节和控制;无论是提问还是追问,问的方式、内容都要适合受访者等。
(1)根据记者第一问“瑞典学院给予埃尔诺的颁奖词:‘以勇气和临床诊断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您能解释一下这句评语吗”可知,访谈的技巧之一是要站在公众的角度,提公众所热切关注的问题。
(2)根据记者第一问“瑞典学院给予埃尔诺的颁奖词:‘以勇气和临床诊断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您能解释一下这句评语吗”,第二问“安妮 埃尔诺是您过去熟知的作家吗?如果要向读者推荐她的作品,您会选择哪一部”,第三问“2019年,瑞典学院承诺该奖项将改变“以男性为导向”,的倾向。埃尔诺是17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中的第—位女性,也是五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第三次颁奖给女性作家。安妮 埃尔诺获奖和她的女性身份有关吗”,和第四问“就女性写作而言,有人认为玛格丽特 阿特伍德和安妮 卡森的作品比安妮 埃尔诺的更具文学性,后者只是占了社会议题的便宜。您对这一说法有何评论”可知,访谈的技巧之二是记者的提问要由浅入深,讲究一定的逻辑顺序。提问简洁明了,不含糊。
11.①稀奇古怪(随心所欲、千姿百态) ②近在咫尺 ③戛然而止(匿影藏形、避影匿形) 12.①修辞: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结合,极力表现“我”的走姿变化多端,突出“我”的恣意与欢乐。
②句式:多用短句,节奏明快,生动活泼,极力表现“我”的陶醉之感。(整散句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极力表现我的陶醉之感。)
③语言风格:风趣幽默,描写丰富,凸显现实与艺术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写出作者在大雾中的放肆与自在。(多用口语,形象鲜活,充满生活气息。)
④炼字:撇、弯、背、推、挑等动词的使用,描摹情态,突出特征,生动传神。 13.①写“姑娘”用第二人称叙述,可以增强文章的亲近意味,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②文中的“姑娘”和“我”一样,是在雾中“放肆”的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意在表现每个人都向往自由本真的人生状态,坦诚相见的交往模式。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后文“先走他一个……再走他一个……”,此处是说随意行走的状态,可以用“稀奇古怪(随心所欲、千姿百态)”。“稀奇古怪”: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随心所欲”: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第二空,语境是说在大雾中“我”和一个姑娘离的很近才发现彼此,可以用“近在咫尺”。“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第三空,此处是说“在雾里”两个人突然见面无法来不及改变或者隐藏原来怪异的走路姿态,可以用“戛然而止(匿影藏形、避影匿形)”。“戛然而止”:形容突然终止。“匿影藏形”:隐藏形迹,不露真相;也比喻躲藏起来,不公开活动。“避影匿形”: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先走他一个……再走他一个……走他一个……”“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可知,运用了排比;从“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可知,运用了设问;从“何不走个小疯子?”可知,运用了反问。多种修辞结合,极力表现“我”的走姿变化多端,突出“我”的恣意与欢乐。
从“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要么装一回记者拍照……”“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可知,句式多用短句,简洁明快,活泼灵动,节奏感较强,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突出表现了“我”行走的自由陶醉之感。(或:句式整散句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可以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突出表现我自由行走的陶醉之感。)
从“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何不走个小疯子?……”可知,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描写丰富活泼,凸显了现实与艺术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写出作者在大雾中的放肆与自在。(多用口语,形象鲜活,充满生活气息,更加生动形象,能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从“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双膝一弯,两手一背”“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等处可知,撇、弯、背、推、挑等动词的使用,准确描摹了人物的情态,贴切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特征,使描绘生动传神。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可知,文中写“姑娘”运用第二人称“你”叙述,使表达更自然、亲切,可以增强文章的亲近意味,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情境,增强了表达效果;
从“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可知,文中的“姑娘”和“我”一样,也是在雾中自由“放肆”的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意在表现每个人都向往自由本真的人生状态,坦诚相见的交往模式。
14.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指出,养殖活动碳排放量可占农业食品企业排放总量的60%以上,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等环节。 15.①一种食品能否被称为碳中和食品 ②“零碳”目标并非易事 ③其次是农作物生产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病有:
一是句式杂糅,“根据……指出”句式杂糅,“根据”或“指出”删掉一个;
二是成分赘余,将“于”删掉,或者将“来自于”改为“来源于”;
三是语序不当,“包装”和“物流”调换位置。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句“碳中和食品,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的食品”可知,讲的是碳中和食品,再结合下句“需要经过专业的碳排放交易所认定,与有机、绿色食品的认证有些类似”可知,需要经过专业的碳排放交易所认定是指一种食品能否被称为碳中和食品,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一种食品能否被称为碳中和食品”。
第二空,根据上文“养殖活动碳排放量可占农业食品企业排放总量的60%以上,90%以上的食品制造商碳排放主要来自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等环节”可知,养殖活动各个环节都有碳排放,而且碳排放总量大,可见想要实现“零碳”目标并非易事,所以此处应该填写“‘零碳’目标并非易事”。
第三空,结合下句“该产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稻田产生的甲烷和耕地施加氮肥时分解出的一氧化二氮,剩余部分可追溯至耕地扩张或集约化处理引起的碳固存损失等”可知,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稻田产生,指的是农作物生产中的碳排放;再结合上文“其中排放量最高的为高牧业”,那么紧跟其后就应该是“其次”,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其次是农作物生产”。
16.①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等)②独具匠心(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等)③振聋发聩(黄钟大吕等) 17.该剧拼出了一幅千家万户备战“大考”的全景图,它把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各界作为故事线索,群像丰富,人物典型化。 18.①“为什么观众的评判标准更苛刻”是问,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并引出下文;②“不容……”是答,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增强语势,表明对于时代感强、饱含民族共同记忆的作品,必须认真、客观、严肃对待。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后文“让观众在接地气的故事中深切感受了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的强大”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的时代精神,故此处可填“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等)”。众志成城:比喻团结起来,力量就无比强大。
第②处,语境修饰“创意”,肯定《大考》的创意与众不同,故此处可填“独具匠心(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等)”。独具匠心:指在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第③处,语境修饰“声音”,此处强调的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休戚与共,才能使人们为之震动受到影响,故此处可填“振聋发聩(黄钟大吕等)”。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都能听明白。比喻使糊涂麻木的人都为之震动,受到启发。
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的主语是该剧,先找出句子的主干,独立成句:该剧拼出了一幅千家万户备战“大考”的全景图。
其特点分别是:以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各界为故事线索、用丰富的群像和典型化的人物。
将长句化为短句,只需以主谓句的形式分别列举其特点即可。
可改为:该剧拼出了一幅千家万户备战“大考”的全景图,它把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各界作为故事线索,群像丰富,人物典型化。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设问,明知故问,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再回答。“为什么观众的评判标准更苛刻”是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并引出下文;“不容轻慢,不容夸大,更不容亵渎”是答,是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式,构成了排比句。
这句话使用了排比手法,由三个短句构成,句式灵活,读起来节奏感较强,朗朗上口,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句式结构和谐,表明对于时代感强、饱含民族共同记忆的作品,必须认真、客观、严肃对待。
19.①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坚持不懈)
②休戚相关(息息相关)
③泰然处之(安之若素) 20.第一处:“丝毫不顾高速飞行潜在的坠机风险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语序不当,改为“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第二处:“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缺少宾语中心语,改为“最终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21.①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顾诵芬的勇敢、刻苦、无畏的科研精神;谦和、虚心、务实的工作态度;沉稳、内敛、包容的性格特点。
②排比:三组语句,形式整齐,节奏感强(音乐美),突出顾诵芬的特点,有层次地表现出顾诵芬的科研精神、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表现出对顾诵芬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根据空后句“数十年如一日深耕飞机设计工作,年逾九旬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可知,这里是指顾诵芬长期坚持飞机设计工作,专心致志。所以可填“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
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坚持不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②处,根据空前句“1951年,我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21岁的顾诵芬便与祖国的航空事业”可知,这里是指顾诵芬献身祖国的航空事业,自己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密相连。所以可填“休戚相关(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彼此的喜悦与忧愁共同承担,形容彼此命运联系在一起。
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③处,根据空前句“时光在顾诵芬身上仿佛是静止的,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可知,这里是指顾诵芬克服种种困难,遇事沉着冷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可填“泰然处之(安之若素)”。
泰然处之: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存在两处错误:
第一处,“丝毫不顾高速飞行潜在的坠机风险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语序不当,两种影响有轻重之分,应把“潜在的坠机风险”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调换位置,改为“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
第二处,“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尾加上“问题”,改为“最终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把顾诵芬工作上执着而无畏的精神比喻成利剑出鞘,生动形象地突出顾诵芬的勇敢、刻苦、无畏的科研精神;把顾诵芬工作上谦虚而务实比喻成大象无形,赞扬了顾诵芬谦和、虚心、务实的工作态度;把顾诵芬儒雅而沉静的性格比喻成静水深流,突出了顾诵芬沉稳、内敛、包容的性格特点。
三个比喻句形式整齐,节奏感强(音乐美),构成排比,突出顾诵芬的特点,“执着而无畏,如利剑出鞘”表现顾诵芬的科研精神;“谦虚而务实,似大象无形”表现顾诵芬的工作态度;“儒雅而沉静,像静水深流”表现顾诵芬的人格魅力,语句排列层次感鲜明,表现出对顾诵芬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22.①逻辑上:这句话写了叙述者先被鸡啼牵引视线,后以公鸡的高冷顾盼带出架上菊花,由低到高,视角转换自然流畅。
②意境上:由公鸡的高傲冷清再联系到架上的菊花,二者形神毕肖,色彩华贵,与意境谐调。句意联系紧密,可以用逗号。 23.①“叆叇”本意是云彩很厚,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
②使用叠词,强调了繁复的程度,形象生动地写出菊花盛放的美丽。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从逻辑上看,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菊花的描写,“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叙述者先被鸡啼牵引视线,由公鸡的高冷顾盼带出架上菊花,由低到高,视角转换自然流畅。
从意境上看,公鸡“高傲冷清”,菊花“得其神理,不落形象”,二者形神毕肖,色彩华贵,与意境谐调。句意联系紧密,可以用逗号。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叠词表达效果的能力。
“叆叇”,指的是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
“叆叆叇叇”,运用叠词,强调了“晓色”菊花的繁复的程度,同时也写出了盛开的“晓色”的美丽。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