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市2023届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07选择 简答
一、选择 简答
(2023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①,而且这种讽刺还用到书中的当权派主要人物身上。例如贾府当权人物贾政,这个名字使人想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从而想到这是个失去自己真实本性的,完全从经书模子里刻出来的人物。塑造这个人物,正是作者反传统、反程朱理学思想的体现。
除了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义外,连跟随他的清客相公-一些依附于官僚富贵以帮闲凑趣的文人-②。例如一个叫“詹光”的,还有叫“单聘仁”的,整日与“沾光”、“善骗人”等为友,他是何等样人可想而知。刘禹锡在《陋室铭》里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他则刚好相反,是“谈笑无鸿儒,往来有白丁”。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一个腹内空空的人却竟然被朝廷“点了学差”,此处情节的安排足见作者对皇权思想的批判。
《红楼梦》的思想内涵直接触及整个社会,它的③等也完全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所以解读《红楼梦》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来观察,才能较全面地认识它深广的社会内涵。
1.下列句子中的“自己”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自己”,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冲在第一线是抗疫,“闷”在家里管好自己也是抗疫。
B.旁人揪住阿Q的黄辫子,对他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C.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
D.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酒令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酒文化中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好的酒令既能令人赏心悦目, ① 。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饯别时与朋友行令言:“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若行令人都是高手,还要增加难度, ② ,如第一人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说“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说“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以此类推。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直到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对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进行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飞花令才如天女散花一般地回归,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为了让全民都“玩得起”,专家团队还设法降低了飞花令的难度门槛;而为了满足比赛的难度分级要求,专家团队大胆创新, ③ ,即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新式飞花令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
3.下列选项中的“玩”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玩花招 B.玩忽职守 C.玩棒球 D.玩味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届广东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与汉字一体共生、相辅相成,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结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极具特色的子系统,至今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精品字库”精选100位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将其开发成电脑字库。甲骨文、毛公鼎金文、马王堆帛书等早期字体,礼器碑、张迁碑等汉代名碑,二王、颜柳欧赵等和鲁迅、沈尹默、启功等古今著名书家的字体,都将跨越时间和空间,来到当代人民的生活中。目前已经发布的35款字体,如方正甲骨文、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苏轼行书等,受到了充分肯定和广泛欢迎。
字库解决了补字创写、繁简转化、灵动性与规范性相协调等诸多难题,实现了优秀书法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原本镌在龟甲上、铸在青铜上、写在竹帛上、刻在碑版上的优秀字迹,使用键盘输入即可鲜活地辉焕于屏幕,使人们时刻尽享书法之美,领略中华美学精神。________,插上了电子信息翅膀的中国书法,必将在助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国家形象、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辉焕”的释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辉映 B.辉光 C.灿烂 D.焕发
6.下列最适合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
A.可以发现 B.可以推测 C.可以想象 D.可以预见
7.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连缀改写成两个在语义上前后关联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
(2023届广东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见过苔藓吗?你见过古老世界的纯真面容吗?
苔藓是古老、原生态世界的身份证,是大地的原始经典,是地球生命的最初宣言,是阳光、雨水、腐殖土、地气合作的第一首大地之诗。
苔藓幽蓝若海水之色,那是沉淀了无数时光、过滤了一切杂质或者是吸收了一切杂质、将“一”融进“一切”又将“一切”提炼成“一”、丰富到极致而呈现的单纯之色。苔藓柔软如襁褓,如纯棉,如质地细密的云朵,如释迦牟尼传法讲道的圆融语言,如想象中圣母的慈爱怀抱。苔藓安静如得道高僧修禅入定,如落日用返照之光抚慰万物却寂然无声,如一位沉思的哲人独自沉入思想之海,我们只看见他如常人那般无所事事坐在那儿,却不知道他已经退出人世的狭窄此岸,潜入彼岸的无边深海。
8.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苔藓是古老、原生态世界的身份证
B.苔藓幽蓝若海水之色
C.苔藓柔软如襁褓
D.苔藓安静如得道高僧修禅入定
9.请从句式运用的角度对以上文字进行简要赏析。
(2023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伴随新媒体的流行,一些年轻的戏曲演员,开始把手机屏幕当成一方舞台,以“直播”的方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并收获了流量。对此,有人颇有微词,认为戏曲演员对着镜头又唱又舞,过度曝光和商业化,有失艺术家的尊严。殊不知,对于大部分戏曲院团而言,创排新戏乃至巡回演出,基本是靠财政补助,罕有“市场”。如果还担心过度商业化而拒绝一个上佳的宣传手段,实在是 ① 。
戏曲要遵循传统,但不能 ② 。戏曲传播载体的网络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没有直播,也会有其他传播手段。这些年,戏曲也一直在谋求“破圈”。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的《惊·鸿》,在B站跨年晚会惊艳了许多年轻人;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则又让大江南北的年轻人迷上了粤剧。窃以为,这不只是破圈,更是对戏曲生态的一种良性修复,是“破茧重生”。
当然,戏曲直播只是手段,是戏曲回归市场路径的创新。而创新是为了守正,守正才能创新。一个年轻戏曲人,通过直播收获流量,这是可喜现象;收获了不菲的打赏,这也 ③ ;但戏曲演员若丢掉了线下舞台,沉湎于手机屏幕,甚至“吆喝求赏钱”,那就成了乞儿行径。毕竟,戏曲是“唱念做打”的艺术,不能只有手机屏幕上的一个个老唱段。与此同时,中国戏曲的薪火相传,是源于《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一个个经典剧目的世代流传。戏曲直播,还需要在流量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含量,才能实现创新与守正平衡下的持续发展。
1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与文段中“窃”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足下一人独处,夜深不寐,得无畏怖耶?
B.日后舍弟成名,举家感戴,没齿不忘也。
C.玄德曰:“久闻大夫高名,如雷贯耳啊!”
D.仔细看来,令爱这幅画作的确颇有意趣。
12.请结合第三自然段的相关内容,给参与“直播”的戏曲演员拟写一条职业发展的提醒。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
(2023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欢拉伸,希望借此能把身体拉“软”。而所谓的身体“软”“硬”,用体育术语来说就是柔韧性。柔韧性,是衡量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我们也不必过度追求身体的“柔软”。
事实上,人体的柔韧性 ,具体表现在,每个人的关节结构所允许的自由度不同、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连接组织在结构限制下伸长的能力不同等方面。除此之外,柔韧性与人的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小, ;而随着年龄增大,如果不注意锻炼,关节周围软组织弹性和肌肉伸展性就会明显下降。
专家指出,拥有良好的柔韧性, ,比如,能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肌肉和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功能,避免关节僵硬等等。而正确的拉伸锻炼,的确可以提升柔韧性,使关节韧带保持良好的活动度。但是,当某项拉伸运动使关节结构运动幅度超出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就会导致组织损伤。这样一来,也就得不偿失了。
13.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
B.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C.“善”是人类美好的品格,也是哲学探讨的话题。
D.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①在学习中超越,在继承中转化,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②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新时代以来,文化艺术领域更加自觉探索中国风格,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中国风”不断焕新文化风景。
我国有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③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富有旺盛的文化创造力,这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以中国音乐为例,我们不仅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音乐,而且有 A 的雅乐传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古琴成为人类历史上极富文化含量的乐器,④保存至今的琴曲 B 。古琴独特的记谱法和打谱实践、围绕琴乐形成的丰富而深刻的古琴文化,让古琴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 C 的瑰宝。
15.请在文中横线空格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6.关于文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两个分句要前后调换。
B.②处“精髓”的“髓”读suǐ,形声字,“骨”表其意义范畴。
C.③“沉淀”应该换成“积淀”。
D.④处“保存”和“至今”位置调换意思不变。
17.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不忘本来”的倡导,学校读书文化节开展了以“从《乡土中国》的视角,窥破《红楼梦》里的诸事结局”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主题活动。请你参照示例,从以下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简要解读。
示例:
问题: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争——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作用的。
解读:宝玉对黛玉是一种无比激动的、强烈的感情,而宝玉对宝钗更多的是一种姐弟式的听话、撒娇的平淡感情,费孝通曾指出只有这样淡漠的感情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而最终也正是宝玉和宝钗结为连理,避免了宝黛爱情的热烈可能会带来的不必要的变故。
问题:
(1)探春理家——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
(2)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
解读:
(202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采用小篆,统一文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于泰山绝顶,以炫耀其__△__。其后,秦始皇又数次前往东方和南方地区巡游,每到一个地方,便祭祀名山,刻石坚碑,为其歌功颂德。后人将这些刻石碑文统称为秦刻石。这些刻石均由丞相李斯采用小篆书写,字体潇洒优雅,备受赞赏。秦朝的这些刻石群,虽然今天大都已被毁坏湮没,难窥全貌,却是书法与石刻艺术上的一件辉煌壮举,对推动石刻碑碣风雅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汉时期,物产丰富,国力鼎盛,有力地促进了西汉书法艺术的发展。①“秦篆”这时已被“汉隶”所取代,“汉隶”成为流行全国的书法字体。②汉隶灵气飞动,形态优美,风格多样,情趣盎然。西汉留下的石刻不多,目前所知,主要有③《鲁孝王泮池刻石》、《群臣上寿刻石)、《麃孝禹刻石》等。
到了东汉时期,终于迎来了石刻艺术发展的高峰,出现了 △ 的碑刻,遍布于全国各地,据今人统计,传世的汉碑约有170余种,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真可谓蔚为大观。东汉碑刻,种类繁多。④根据形制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碑、碣、墓志、摩崖石刻、石经等数种。它们的书法各具特色,或方整,或散逸,或雄厚,或秀劲,或高古,表现了汉代石刻艺术的 △ ,各臻其妙。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秦篆”的引号作用是直接引用,与句中“汉隶”的引号作用相同。
B.②处的逗号使用正确,因为多个短语作谓语,谓语之间要使用逗号。
C.③处的书名号后的顿号使用正确,因为刻石属并列关系,要用顿号隔开。
D.④处的逗号应改为冒号,冒号用在总结性词语之后,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0.请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为“秦刻石”下定义,字数不超过40字。
(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并不是每种植物的叶子都有变红的本事——红叶基本属于VIP,黄色的叶子才是秋天里的最普通的老百姓。①_____________,首先得让叶绿素退位。叶子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叶绿素的分解、消失。
大多数叶子绿色消失后,类胡萝卜素占据上风,叶子就显现为黄色。但有些植物含有众多花色素中最有名的花青素。花青素一般是紫红色,在叶子中不稳定,只能存在几个小时,很容易分解;不过在秋天,它们却能形成一种②_____________,同时显现红色的新物质——“花青素苷”。当叶子绿色消退,花青素苷的颜色占据主流,叶子就会变红了。
然而为什么一定要在秋天才会有大量花青素苷生成呢?因为在花青素摇身一变的时候,需要一项“秘密武器”——糖。花青素和糖相互作用,③_____________。这种“变身专用糖”,只有到了秋天才能攒够数;糖足够了,秋天的骤然降温,又会使花青素苷合成速度大大提高,有时一夜之间合成的花青素苷会比之前好多天的总和还多。
21.下列句子中的“基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基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B.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系列的数字中看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C.新的“小蛮腰”瞭望塔主体已基本完工,开放时间待定。
D.襄阳六郡地势极为险要,若想恢复中原就当以此为基本。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
1.A 2.①含有一定的社会讽刺成分 ②也有着充满讽刺意味的名字 ③反传统、反程朱理学思想、反皇权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BCD项和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自己”都是特指。
A.是泛指。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本句起总领作用,根据三个段落的内容都是围绕《红楼梦》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展开,同时所在句子的后半部分有“这种讽刺还用到……”可知,此处是说《红楼梦》的内容含有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可以填入“含有一定的社会讽刺成分”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由上文“除了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义外,连跟随他的清客相公和后文的举例可知,此处是说贾政的清客相公的名字也同样具有讽刺意义,可以填入“也有着充满讽刺意味的名字”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所在的句子是在上面两段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深化,从第三段的小结句“塑造这个人物,正是作者反传统、反程朱理学思想的体现”和第二段的小结句此处情节的安排足见作者对皇权思想的批判”得知此处可填入“反传统、反程朱理学思想、反皇权思想”。
3.C 4.①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
②要求“花”字按位置顺序依次出现
③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玩得起”的“玩”是动词,玩耍、游戏的意思。
A.耍弄,使用(不正当的方法、手段等),作带宾、带补谓语。
B.轻视,以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戏弄。可用在固定词组中,或用作语素构成合成词。
C.动词,玩耍、游戏的意思。
D.欣赏。常用在固定词组中,或用作语素构成合成词。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推断前文是说酒令也能透露行令人的心迹,故可填写“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之类的语句。
第二空:依据“要增加难度”和“‘花’在第一字……,‘花’在第二字,……‘花’在第三字”推断难度增加在对“花”字的位置做出规定,故可填写“要求‘花’字按位置顺序依次出现”之类的语句。
第三空:依据“大胆创新”和“即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推断创造出了三个层次的难度等级,故可填写“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之类的语句。
5.C 6.D 7.①这些优秀字迹有方正甲骨文、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苏轼行书等,②它们原本镌在龟甲上、铸在青铜上、写在竹帛上、刻在碑版上。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语境可知,“辉焕”在文中的含义是“灿烂”,该句意思是使用键盘输入后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鲜活灿烂的优秀字迹。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根据后文“必将在助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国家形象、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的“必将”可知,横线后面的内容是作者根据前文中概述的“中华精品字库”的现状预先料到的结果。
A.“发现”与“必将”的时态不符;
B.“推测”是根据事实为依据展开的逻辑思考;
C.“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更加侧重人的主观性;
D.“预见”是根据现有证据和现状,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断。
根据以上分析,此处填“可以预见”最合适。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首先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分析第一句“方正甲骨文、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苏轼行书等”与第二句“原本镌在龟甲上、铸在青铜上、写在竹帛上、刻在碑版上的优秀字迹”在语义上的关联。
经分析可知,“方正甲骨文、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苏轼行书等”就是第二句“优秀字迹”的具体内容,所以可将第一句话变换为“这些优秀字迹有方正甲骨文、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苏轼行书等”,然后将第二句调整为完整的句子,调整后为“这些优秀字迹原本镌在龟甲上、铸在青铜上、写在竹帛上、刻在碑版上”。
连缀成句后,因为前后分句的主语一致,可将后句主语用代词“它”来代替。答案为①这些优秀字迹有方正甲骨文、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苏轼行书等,②它们原本镌在龟甲上、铸在青铜上、写在竹帛上、刻在碑版上。
8.B 9.句式运用上的主要特点是长短句变化,如“苔藓柔软如襁褓,如纯棉,如质地细密的云朵,如释迦牟尼传法讲道的圆融语言,如想象中圣母的慈爱怀抱。”一句,短句只有3个字,长句却有14字,这种变化使得表达错落有致,文句文采斐然。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把苔藓比作身份证。
B.“苔藓幽蓝若海水之色”是用“海水之色”和“苔藓”的颜色作比较。
C.把苔藓比作襁褓。
D.把安静的苔藓比作修禅入定的高僧。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苔藓柔软如襁褓,如纯棉,如质地细密的云朵,如释迦牟尼传法讲道的圆融语言,如想象中圣母的慈爱怀抱。苔藓安静如得道高僧修禅入定,如落日用返照之光抚慰万物却寂然无声,如一位沉思的哲人独自沉入思想之海”一句中,“如纯棉”句式短小,“苔藓柔软如襁褓”“如质地细密的云朵”句式相对较短,其余为长句。
“苔藓是古老、原生态世界的身份证,是大地的原始经典,是地球生命的最初宣言,是阳光、雨水、腐殖土、地气合作的第一首大地之诗”一句中,“是大地的原始经典”句式相对较短,最后一句为长句。
可见,句式运用上的主要特点是长短句变化,这种变化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文采斐然。
10.①因小失大(或:得不偿失)
②固步自封(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③无可厚非 11.B 12.因为戏曲是“唱念做打”的艺术,且需要注入更多文化含量以获得持续发展,所以戏曲演员不能丢了线下舞台,沉湎于手机屏幕,误入职业穷途。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从前文来看,有人质疑戏曲演员“直播”的原因,即是为了维护“艺术家的尊严”,实际上是忽视了戏曲发展的市场困境,再结合本句意思来看,过度商业化而有失艺术尊严的“担心”是“小”,失去“上佳的宣传手段”进而失去生存市场是“大”,故此,本空可填“因小失大”(或“得不偿失”)。“因小失大”,意为因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过失掉的。
第二空,前文提到,戏曲要遵循传统,由“但”可知转折之意所指向的是后文,由后文“戏曲传播载体的”的变革及其“破圈”发展,可以看出,此空是说戏曲发展不能不求进步,故本空可填“固步自封”(或“因循守旧”,或“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因循守旧”,照老样子不改,不求革新。“墨守成规”,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
第三空,前文提到,年轻戏曲人直播收获流量是“可喜现象”,顺其语势,收获“打赏”,也应是可以理解的,再结合后文不可“沉湎”、甚至“吆喝求赏”的转折语意来看,本空可填“无可厚非”。“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不足,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谦敬得体的能力。
“窃”,句中意思为“私自,私下”,谦辞,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时的自谦。
A.“足下”,敬辞,是对对方的尊称。
B.“舍弟”,谦辞,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与“窃”的用法一致,
C.“高名”,敬辞,询问人姓名的客气用语。
D.“令爱”,敬辞,敬称他人的女儿,多用于称呼对方的女儿。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明确提干的限制要求,即对采用“直播”的戏曲演员拟写职业发展的“提醒”,然后据此筛选、提取第三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即原因与结果)。具体来说,先可以筛选出职业发展的不良结果,即“丢掉线下舞台,沉湎于手机屏幕,其至,吆喝求赞钱”,“成了乞儿行径”。接着,再往下文筛选原因信息,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戏曲是‘唱念做打’的艺术,不能只有手机屏幕上的一个个老唱段”;二是“戏曲直播,还需要在流量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含量,才能实现创新与守正平衡下的持续发展”。综上,再结合字数限定和“因果关系”的要求,确定答案。
13.C 14.①存在个体差异;
②柔韧性越好;
③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项与画横线处“软”的引号均表示突出强调。
A.表示引用,引自《易传·文言》。
B.表特殊含义。此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傻子”,而是指甘于为人民奉献的人。
D.表否定、讽刺意味。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要填写有关人体柔韧性的特性,结合下文内容所指出的“具体表现”来看,主要涉及了针对“每个人”而言会存在的几种“不同”情况,由此,可推知此空要填写“个体差异”,再加上谓语动词“存在”,则可得出“存在个体差异”。
第二空,由“一般来说”,要引出关于“柔韧性与人的年龄”相关的推论,从下文表述中“随着年龄增大”,“伸展性就会明显下降”等信息来看,可推知“年龄越小”,则“柔韧性越好”,故可得出“柔韧性越好”。
第三空,要填出专家的观点,即“拥有良好的柔韧性”的作用,从下文例举的对人体肌肉、关节等方面的健康助益信息来看,可以推知“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15.A.源远流长 B.数以千计 C.当之无愧 16.D 17.(1)探春理家的举措是建立在与嬷嬷、丫鬓们的交情上,还是以她们的人情来维持的熟人与熟人间的交易,没有打破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更没有进化到真正的商业思维。这就注定了开源举措格局过小,虽然能为贾府赚来银子,却远比不上贾府这个大窟窿花掉银子的速度。
(2)王熙凤对于秦可卿的托梦,虽因弄权铁槛寺而惊疑,但后来经过大试身手,误以为自己当家的能力超强;且秦可卿建议虽好,却要自掏腰包出钱实施。王熙凤出于自己的私心,遂将可卿所托抛于脑后——而正是这种“私”,导致宁荣二府最终走向衰亡之路。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语境是指有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的雅乐传统,应该用成语“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B处语境是指保存至今的琴曲数量很多,应该用成语“数以千计”。“数以千计”,形容数量很多。
C处语境是指古琴担得起人类音乐宝库中瑰宝的称号,应该用成语“当之无愧”。“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
1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和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D.“位置调换意思不变”错误,调换位置后意思改变了。“保存至今”强调的是保存时间长,“至今保存”强调目前、现今的保存情况。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1)《乡土中国》第12章“血缘和地缘”中提到: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也就是说,亲戚之间发生的利益关系,往往被"接收方"视作是人情,具备很强的馈赠属性。在《红楼梦》探春理家一节中,探春打理的是荣国府,这里住的是贾家的几代人及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各色人等,嬷嬷、丫鬟都与主子有着关联,因此荣国府是一个血缘社会,探春理家的举措是建立在与嬷嬷、丫鬟们的交情上,是以她们的人情来维持的熟人与熟人间的交易,这些交易是乡土观念的表现,根本没有进化到真正的商业思维。而探春的所谓开源,只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的规模,这就注定了开源举措格局过小,虽然能为贾府赚来银子,却远比不上贾府这个大窟窿花掉银子的速度。
(2)《乡土中国》第4章“差序格局”中提到: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私”与“公”是相对的。秦可卿托梦让王熙凤“趁今日富贵,将祖莹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这样的话,日后家族“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久。”但以“己”为中心的王熙凤却浑然不觉。在弄权铁槛寺一节中,王熙凤更是为了一己私利,酿成悲剧。且秦可卿建议虽好,却要自掏腰包出钱实施。王熙凤出于自己的私心,遂将可卿所托抛于脑后,而正是这种“私”,导致了宁荣二府最终走向衰亡之路。
18.①文治武功(丰功伟绩)②不计其数(数不胜数、琳琅满目)③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多姿多彩) 19.B 20.(示例)秦刻石是指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书写的为其歌功颂德的刻石碑文。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秦始皇东巡泰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于泰山绝顶”判断,此处形容秦始皇刻石于泰山的目的是夸耀他的功绩,因此可填“文治武功”或“丰功伟绩”。文治武功:对内政治上的统治很稳固,对外军事上用兵很有成就。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第二空,根据“到了东汉时期,终于迎来了石刻艺术发展的高峰”和“遍布于全国各地,据今人统计,传世的汉碑约有170余种”可知,此空强调汉刻的数量很多,因此可填“不计其数”或“数不胜数”“琳琅满目”。“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
第三空,根据“它们的书法各具特色,或方整,或散逸,或雄厚,或秀劲,或高古”可知,此空表现汉代石刻艺术多种多样,很丰富。因此可填“百花齐放”或“丰富多彩”“多姿多彩”。百花齐放: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丰富多彩:形容花样 很多,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很多种颜色。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特定称谓;
C.书名号间不加点号;
D.此处不应改为冒号,与下面句子就是承接关系,用逗号是正确的。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定义的信息阅读区间为第一自然段。
首先找到“秦石刻”的属概念,即“刻石碑文”;然后找到它的本质特征,即“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书写”“为其歌功颂德”,再用“秦石刻是……的刻石碑文”句式,把它的本质特征加进省略号的位置,因此为:秦刻石是指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书写的为其歌功颂德的刻石碑文。在字数要求范围内可以适当的增删本质特征。
21.C 22.①要想让叶子变红 ②稳定并且不易分解 ③才能生成花青素苷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处的“基本”,意为“大致、大体上”。
A.意为“根本的”。
B.意为“主要的”。
C.意为“大致、大体上”。
D.意为“根据地”。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并不是每种植物的叶子都有变红的本事——红叶基本属于VIP……”“首先得让叶绿素退位。叶子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叶绿素的分解、消失”,推断①处是谈论想要让叶子变红的问题,可以填入“要想让叶子变红”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下文“同时显现红色的新物质”,推断②处是阐述这种“红色的新物质”的特征,再结合前文“花青素一般是紫红色,在叶子中不稳定,只能存在几个小时,很容易分解;不过在秋天,它们却能形成一种”,判断此处阐述的特征与“不稳定”“很容易分解”相反,可以填入“稳定并且不易分解”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结合上下文“然而为什么一定要在秋天才会有大量花青素苷生成呢?因为在花青素摇身一变的时候,需要一项‘秘密武器’——糖。花青素和糖相互作用”“糖足够了,秋天的骤然降温,又会使花青素苷合成速度大大提高……”,推断③处是说花青素苷生成的结果,可以填入“才能生成花青素苷”之类的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