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语言文字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语言文字应用(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3 10: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语言文字应用
一、选择 简答
(2023·浙江杭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水加上二氧化碳就能合成淀粉,这个看似 ① 的想法,被中国科学家实现了。2021年9月,我国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令国际科学界大为惊叹。新年伊始,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了解到,该工程的吨级中试装置已经顺利建成,目前工程化测试正在 ② 地展开,为下一步规模化生产做准备。
淀粉是粮食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造纸、纺织、食品加工、胶黏剂生产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在实验室中“生产”淀粉一直是科学家的梦想。这不仅能极大节约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还将推动生物经济的到来,为应对人口持续增长、粮食危机等问题得以解决,提供方案。
然而,由于人类至今没能窥破光合作用的全部奥秘,几十年来,“制造”淀粉的努力一直难有突破。
直到中国科学家 ③ ,找到了一条“无中生有”的技术路线。几年时间里,研究团队从头设计了一条只需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淀粉合成新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项成果让中国在农业生物研究领域,实现了“换道超车”。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狂飙》被誉为扫黑剧“天花板”,收视率为同类电视剧之首。
B.这项成果让中国在农业生物研究领域,实现了“换道超车”。
C.教育局落实“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全面简化新生入学手续。
D.年轻人要警惕网络上所谓的“新赛道”,如刷单返利、招商加盟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浙江温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关将至,《中国奇谭》悄然点起了一把火。人们不断表达喜爱之情,各类解读①(纷至沓来),有人认为“中式故事与中式美学”正归来,媒体赞美该片是“进化的国漫,不变的中国浪漫”。虽然《中国奇谭》的主角们是远离人间世态的“小妖怪们”,但片中现实寓言般的情节塑造与代入感较强的情感表达,让不少观众狠狠共情。“小妖怪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爆火,为一颗颗②(饱经风霜)的心灵燃起了一盏盏温暖的灯。
《中国奇谭》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站联合出品的动画集。作为国产动画“领头羊”的上美影用以“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精神创作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多次提到对上美影的喜爱与崇拜。这次上美影与B站的③( ),让《中国奇谭》实打实火出圈。
《中国奇谭》饱含着④(浓郁)的中国味,不时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小妖怪的夏天》巧妙地将中国经典IP《西游记》里的情节作为故事背景,当齐天大圣扫清妖怪巢穴的那一刻,观众将会回忆起儿时遥远的英雄梦想。
4.下列关于文中四个划横线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此处指对于《中国奇谭》的解读不断涌现,替换为“熙来攘往”,也使用恰当。
B.②处“饱经风霜”,指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此处用来形容人们的现实生活感受,若替换为“饱经忧患”,则语意过重。
C.③处根据下文“火出圈”的结果,可推知,此处是形容上美影和B站的合作关系,填入“珠联璧合”,符合上下文语意。
D.④处“浓郁”,指色彩、情感、氛围等浓重。此处是指《中国奇谭》的中国特色明显,替换为“淳厚”,则与语境不符。
5.请以“作为国产动画‘领头羊’的上美影……”为开头,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国产动画“领头羊”的上美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键词搜索,指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输入能够最大程度概括所要查找内容的几个词语的一种方法。关键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简化词汇。如何使用“关键词搜索”方法在搜索引擎中查找本语段?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四个关键词。
(2023·浙江温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节年为首”,中国人在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隆重的年节仪礼为周而复始的岁月刻下了深远的时间符号。
进入腊月后,人们礼送旧年,祭祀诸神,慰问亲友, ① 。其中的腊八礼,是拉开年节序幕的启幕礼,是辞年礼的开端。“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以腊八粥的相互馈送与献祭,开启了年节历程。
馈赠与慰问为主的辞年礼,主要在亲友之间,人们在相互馈赠与探访中,交流了亲情与友情。岁末的辞年礼对于部分人来说, ② ,人们利用年节机会,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亲友,提供生活急需的礼物,这样一种具有慈善救助性质的辞年礼,是值得称道的传统礼仪。
在辞年礼中,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互动外, ③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亡故的祖先并没远去,他们一直关注着子孙后代,在岁末人们要向祖先谢恩。同时人们对影响日常生活的诸种神灵也沿袭古代蜡祭百神的传统,以礼拜送。特别引人瞩目的是“谢灶”仪式。腊月二十三,人们在灶神像前,备好香纸与纸马,供上灶糖等祭品,礼送灶神上天,为的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人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以隆重的年节仪礼为岁月周而复始地刻下了深深的时间符号。
B.中国人在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以隆重的年节仪礼为周而复始的岁月刻下了深深的时间符号。
C.中国人在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隆重的年节仪礼为周而复始的岁月刻下了深远的时间符号。
D.在中国人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隆重的年节仪礼为岁月周而复始地刻下了深远的时间符号。
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浙江杭州·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甲),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 ①,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②。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乙),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 ③,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丙),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丁)。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争奇斗艳 ②俯拾皆是 ③自相矛盾
B.①新奇别致 ②俯拾皆是 ③南辕北辙
C.①新奇别致 ②不可胜数 ③自相矛盾
D.①争奇斗艳 ②不可胜数 ③南辕北辙
10.脂砚斋评点:“放笔以情趣世人,并评倒多少传奇。文气淋漓,字句切实。”这句话是对文中甲乙丙丁哪一处的评点?(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请从两处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概括该句揭示的《红楼梦》创作特色或创作主张,并结合全书的相关内容加以解说。
(2023·浙江金华·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宝玉所居名曰“ ① ”,他平生有个“爱红的毛病”,而雪芹撰写此书,所居之处也名为“悼红轩”。“红”是七彩之首,代表着美丽、欢乐、喜庆。过年了,千门万户贴上春联,那是一片红。结婚了,庆寿了,衣饰陈设,一片红。只要有吉祥喜庆之事,必然以红为主色。“红”还代表鲜花,花有各种颜色,古诗中有“ ② ”。而人之中,“红”就属于女性了,“红妆”“红袖”“红裙”“红颜”“红粉”……都是对女性的代词与赞词。
雪芹在开卷不久即大书:“此书大旨谈情。”石头投胎,有一批“情鬼”下凡历劫,它才被“夹带”在内,一同落入红尘。《红楼梦曲》引子劈头一句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须知,那情痴情种,不是别个,正指宝玉和雪芹。儒教不敢多谈情,把人的真情装镶在伦常、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服饰”箱框里, ③ ,他赋予情更自由的空间,以及更新、更高、更大的精神文化涵义和容量。雪芹写书绝不会是单为了一男一女之间的“爱情”的“小悲剧”,他是为“普天下女子”痛哭。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级的博大崇伟的深情。
1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落红”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虽幅员辽阔,但是耕地只占全球百分之九。中国人自古就说寸土寸金,这就包含一个民族珍视耕地的情感,也反映了耕地资源 ① 的缺憾。用全球百分之九的耕地养育全球近20%的人口,这就要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中国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打造现代农业“金扁担”,培育种子里的“金种子”,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不仅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还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
平原、河谷、丘陵、盆地,中华民族极尽所能在不同的地理地貌上开垦耕地。关中平原,以约占19%的耕地,产出了全省约45%的粮食,让它成为了 ② 的西北粮仓。长江中下游平原,超级杂交稻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引领中国水稻栽培技术全球领先。黄淮河平原,中国最大的小麦产区,面积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85%。东北平原,4.49亿耕地,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云贵高原,“八山一水一分田”,而哈尼族人,上千年来,在此地 ③ ,用坚韧不拔的毅力“雕刻”近百万亩梯田。
1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打造现代农业“金扁担”,培育种子里的“金种子”,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不仅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还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
B.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打造现代农业“金扁担”,培育种子里的“金种子”,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不仅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还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C.中国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打造现代农业“金扁担”,培育种子里的“金种子”,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不仅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还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
D.通过中国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打造现代农业“金扁担”,培育种子里的“金种子”,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不仅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还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在于运动, ① 。今天,全国各地健身热潮涌动,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科学的运动健身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而一些非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
游泳、跳绳、跑步、打球、太极……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 ② ,但如果选择不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反而会“伤身”。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虑多项维度,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可以解决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所以每个人 ③ ,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16.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大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衰败人家的子弟,看见别家兴旺,多说大话,摆出个大家架子。
B.所谓大家文章,除掉卫道的门面话,抄袭而来的虚浮话,还剩什么?
C.他们相谈甚欢,直到晚上,大家才意犹未尽地走了。
D.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消息,大家兴高采烈地奔走相告。
1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简答题组
(2023·浙江嘉兴·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与指纹同样具有唯一性的是舌纹。舌纹,顾名思义,舌头上的纹路,与指纹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具备唯一性。那么, ① ?其实与指纹形成的原因一样,舌纹也由人体的基因所决定。基因不同,舌纹就不同,即便是双胞胎,舌纹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 ② 。
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也是我们切实能品尝出来的味道。我们依靠舌头在口腔内配合牙齿咀嚼食物,品尝味道,这是舌头的功能之一;人类从出生之后牙牙学语开始,也需要舌头和口腔其他部位配合,发出语音,这是舌头的第二大功能;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察舌苔,发现身体的各种病症,从而辨证论治,这是舌头的第三大功能。
中医有“心热则舌裂而疮”的说法,即舌头表面纹路断裂,从中医上讲就是心火旺盛。当然,不同的舌纹现象, 。或许有一天,我们在验证身份时真的要“舔屏”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把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以“舌头具有”开头的长单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删减字词,但要保留句子主要信息。整个句子不超过50字。
舌头具有
(2023·浙江嘉兴·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流沙河先生经历了人生几个阶段:天真放言—忍辱慎言—文艺复兴—随心所欲。直到过世,他对学术学问都充满兴趣。严格地说他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只因当年时代需要,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我们每每请他回母校来工作或讲课,先生从没有拒绝过一次,总是有求必应、平易近人。甚至是有些陶醉与青年讨论交流的学术氛围。晚年先生致力于文字学,如鱼得水,也颇有精彩见地。他把祖国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当做诗歌看待与研究,热爱之情( ① ),让人观之动容。说流沙河先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绝对( ② ),不容置疑。沙河师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八岁,因礼殡改革缘故吧,我代表学院写去的长篇唁文,追述其一生,成为现场唯一带“官方”色彩张贴的“文件”,其实行文只是一斑窥豹。
追述往事,不胜记录。先生于我,恩重如山。他的率真,他的浪漫,他的诗情画意,他的嫉恶如仇,鼓舞着一大批国内外后学“发育”成长,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亲近民主、自由,维新的现代开明作风。这种中西结合的前沿性质的影响在先生身后,仍然丝毫不见褪色。这就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吧!
我阅读自己二十三四岁时评论先生作品的长篇论文,仍为文中引用先生的诗作打动且心有戚戚焉,如他写华清池畔的爱情初相逢,写患难贫贱时代的愧对一双小儿女,写改革开放时代的欢欣鼓舞,写生命时光的珍惜美好等,无不令人( ③ ),如叔本华所说的深感真理得到印证的“和谐的美感”。
20.请在文中括号内按序号填入恰当的成语。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浙江杭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立夏过后,小满翩翩而至。
“小满”名称的由来, 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农作物小有收获,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正是籽粒灌浆饱满、将熟未熟的“小得盈满”之际,所以称之为“小满”。
小满,是一时物候。时至小满,乳熟后期青黄相接的麦穗,籽粒刚刚灌浆饱满,但只灌了个半饱,还没有成熟,正羞答答微微低头,在温风中翻腾。小满时节,农田管理也十分重要,不仅要防旱, ② 。大旱则插秧困难,大风雨则易使夏收作物泡汤。
小满,既是一种节气, ③ 。天道忌盈,卦终未济,业不求满。大满、太满,自满、完满,都不符合国人的处世哲学。《说文解字》将“满”字释为“盈满”,“小满”,有着“满而不足”“满而不盈”的含义。犹如绘画之留白,不经意间之小满,才是为人处世的最好状态。
麦已小熟,天未大热,小得圆满,人生佳境。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小满时节麦穗的状态,这一表达效果是怎样取得的?
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浙江杭州·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喷气式民航客机通常以略低于音速的高亚音速飞行。当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机翼上表面某些区域的气流速度可能已经达到音速,令飞行阻力急剧增加。第一、二代喷气式客机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古典翼型,古典翼型适合于低速及亚音速飞行,在这种速度范围内,它们具有较高的气动效率。但是,随着飞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古典翼型的设计已不可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 ① ,又能保持较高气动效率的翼型。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的是超临界翼型。 ② ,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将近100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
在C919飞机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常,飞机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机翼较近,两者之间难免产生阻力干扰。设计人员经过反复论证研究, ③ ,使发动机与机翼之间的阻力干扰达到了“1+1<2”的设计效果,让两者一起面对的阻力小于分别面对时的阻力和。
25.划线句子能否改成“当飞行速度达到音速时,机翼上表面区域的气流速度已经达到音速,令飞行阻力急剧增加”?请说明理由。
2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浙江金华·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鼻烟壶,一柄竹签笔,一颗清净心。凝神之际,手随心动,细毫挥舞在壶内壁,反向运笔,正面显图,所绘画面,线条仅发丝粗细,气韵生动、格调典雅。可谓方寸之间, ① 。这便是神奇的内画艺术。
画笔的柄是极细的竹签,笔芯则是几缕狼毫或羊毫。几只琉璃、水晶等不同材质的鼻烟壶放在桌上,这是通过专门工艺制成的内画瓶胎。只见大师在灯光下托壶执笔,将勾笔伸进只有黄豆大小的鼻烟壶瓶口,在磨砂内壁上细细勾物,心随境迁,神与物游。一般说来,在狭小的空间内作画,构图须意在笔先,方能焕发出节奏韵律,生发出粗细、长短、浓淡等穿插变化。很显然,大师对此颇有觉悟。
正在完成的是一幅山水画,一丘一壑,生机盎然,灵气尽现。细细观其构图章法严谨, ② ;色彩运用也是匠心独运,画面变化富有层次感;可谓美观与神韵兼具。“内画考验人的眼力和心力。欲得妙笔,需先得妙心,需要 ③ 。”大师淡淡地说。
2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9.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日益高发、低龄化、重度化,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① 。
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必须破除认识误区。据相关研究,若是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的假性近视,及时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介入,视力是有可能恢复的!如果真性近视已经发生,则需要通过配戴眼镜,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这只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无法达到彻底恢复或治愈的效果。
现实中,一些机构和商家瞄准家长们的焦虑心理,推出号称恢复视力、治愈近视的产品和服务,严重误导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不仅如此,不恰当矫正近视还可能 ② 。中国消费者协会重申近视不可治愈,旨在进一步强化人们的认识,引导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切实增强辨别能力,走出认识误区、科学防范近视。就此,有关部门应继续 ③ 地宣传爱眼护眼常识,监管部门也需持续发挥作用,严厉打击虚假违法近视防控广告、产品、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关于近视防控的正确认知。
3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长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2年7月7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全长194.8千米。据测算,①______________,南水北调中线多年平均北调水量,将由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5.1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多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540多亿立方米,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用上南水,受益人口超1.4亿。与此同时,水源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也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家指出,一旦汉江遭遇特枯年份,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在不影响汉江中下游基本用水的前提下,就难以充分满足向北方调水的需求。
当北方大地被南水润泽时,②______________:水源地是否有充足的水,能让南水如此源源不断、“不舍昼夜”地北上?开源,摆上了重要议革日程。从哪里开源?③______________。如果将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达374亿立方米、总库容33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0.5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比作汉江流域的“大水盆”,那么,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超4000亿立方米、总库容45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米的三峡水库则是长江流域的“大水缸”。
3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4.文中“不舍昼夜”和“大水盆”都使用了引号,请分别分析其原因及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异想天开 独辟蹊径 有条不紊 2.C 3.这不仅能极大节约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还将促进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口持续增长、粮食危机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水加上二氧化碳就能合成淀粉”强调这种想法非常离奇,不可能实现。可以用“异想天开”。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
第二空,语境“目前工程化测试正在”强调我国在该工程上自己开辟了一条路,寻找到一种方法。可以用“独辟蹊径”。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
第三空,语境“几十年来,‘制造’淀粉的努力一直难有突破”“找到了一条“无中生有”的技术路线”强调中国科学家几十年来,在这个工程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可以用“有条不紊”。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双引号的作用有五个,分别是:表示直接引用(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表示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ABD三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
C.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一是搭配不当,“推动”和“到来”搭配不当,应改为“促进……快速发展”;
二是句式杂糅,“为应对人口持续增长、粮食危机等问题得以解决,提供方案”句式杂糅,应改为“为人口持续增长、粮食危机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4.A 5. 坚持了“本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精神 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 受到了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喜爱与崇拜 6.《中国奇谭》、出圈(爆火)、上美影、国产动画(中国动画、中国味)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A.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对象是人,此处指对于《中国奇谭》的解读不断涌现,对象是“对于《中国奇谭》的解读”,因此不能替换。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散句变为整句,第一步:定基准句,分析语句特点,确定某一句为基准句。第二步:仿基准句,把其他句子调整成与基准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整体形成对偶或排比修辞格。第三步:顺调后句,调整理顺句子,检查有无语意变化。
句子的主语是“上美影”,因此需要将后面的句子改为动宾结构,首先将“以‘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精神创作”变为动宾结构的句子:坚持了“本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精神;然后以其为基准句,将“向世界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改为“展示了高水平的“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再以“上美影”为主语,将“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多次提到对上美影的喜爱与崇拜”变为“受到了世界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喜爱与崇拜”,防止句子主客颠倒。最后调整语序即可。
6.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信息的能力。
首先概括第一段内容:《中国奇谭》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爆火。对象是《中国奇谭》,主要内容是《中国奇谭》爆火。由此概括出:《中国奇谭》、爆火。
第二段具体介绍,指出《中国奇谭》是由上美影制作的,点明制作主体,由此概括出“上美影”。当然,该段还强调了中国动画的成就,因此概括出“国产动画”“中国动画”也可以。
第三段侧重介绍《中国奇谭》的特点:饱含着浓郁的中国味。由此概括出“中国味”。
7.B 8.①这些礼仪可集中称为辞年礼 ②还有着家族朋友之间的救济功能 ③还有人们与祖先及天地自然之神的礼仪互动。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有:
一是“隆重的年节仪礼”成分残缺,应在其前面补上介词“以”,即“以隆重的年节仪礼”;
二是“深远的时间符号”搭配不当,应把“深远”改为“深深”;
A中“在中国人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以隆重的年节仪礼……”错,因为句首介词“在”的存在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因此要删除句首的“在”。
以上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B。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礼送旧年,祭祀诸神,慰问亲友”和后句“其中的腊八礼……是辞年礼的开端”可知,此处是说以上的礼仪是辞年礼的一部分,故补写内容为“这些礼仪可集中称为辞年礼”。
第二空,根据后句“们利用年节机会,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亲友,提供生活急需的礼物,这样一种具有慈善救助性质的辞年礼”,可知此处是说辞年礼还有着对亲朋好友的救济功能,故补写内容为“还有着家族朋友之间的救济功能”。
第三空,由前句“除了……外”和后句“在岁末人们要向祖先谢恩。同时人们对影响日常生活的诸种神灵也沿袭古代蜡祭百神的传统,以礼拜送”可知,此处是说辞年礼还有人与祖先及天地之神的互动仪式,故补写内容为“还有人们与祖先及天地自然之神的礼仪互动”。
9.C 10.B 11.示例1:
第一处创作主张:从作品的内容方面看,作者反对故事情节刻板俗套,人物形象模式化。《红楼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全方位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示例2:
第二处表明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书中所述女子,事迹原委为半世亲睹亲闻;故事中描写的儿女真情、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源于真实经历;《红楼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出身经历有关,以实际生活中的真人为创作原型,经过严格挑选、加工提炼,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争奇斗艳:指百花竞放,十分艳丽。多形容花与女子。新奇别致:形容特别,有新意。别致,特别。形容精巧,精致的事物或与众不同的想法或方式等。语境说“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此处是说我的做法与众不同,应用“新奇别致”。
第二处,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不可胜数:不能计算数目,形容非常多。前文说“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强调这样的事件很多,数也数不过来,应用“不可胜数”。
第三处,自相矛盾: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后文说“大不近情理之话”,说明这种话前后矛盾,互相抵触,应用“自相矛盾”。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评价“我师”的行为;
B.对“佳人才子等书”的评价,符合题干要求;
C.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
D.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的能力。
“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揭示了作者的创作主张。“千部共出一套”“涉于淫滥”,表明作者反对故事情节刻板俗套、千篇一律,同时否定了人物形象模式化的做法。《红楼梦》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表明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前文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表明《红楼梦》中所述女子,事迹原委为半世亲睹亲闻;“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说明故事中描写的儿女真情、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源于真实经历。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红楼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出身经历有关,作者以实际生活中的真人为创作原型,经过严格地挑选,进行加工提炼,最终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12.①怡红院;②落红不是无情物;③雪芹却把情从箱框里放出来。 13.C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此处是宝玉的住所,结合“爱红”“悼红轩”,可填“怡红院”。
②此处要填一句古诗,结合“‘红’还代表鲜花,花有各种颜”可知,诗句与花有关,还要有“红”字,可填“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结合前后文“儒教不敢多谈情”“他赋予情更自由的空间”可知,此处曹雪芹的做法和前文为转折关系,对照“把人的真情装镶……箱框里”,可填“雪芹却把情从箱框里放出来”。
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落红”用了借代手法,用颜色借代花。
A.比喻,飞霜比喻空中散落的皎洁月光。
B.用典。化用《饮马长城窟行》中:“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
C.借代手法,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代指富贵生活。
D.比喻,青丝比喻黑发,雪比喻白发。
故选C。
14.①寥寥无几
②名副其实
③筚路蓝缕
15.B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形容耕地资源稀缺,可用“寥寥无几”,意思是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第二空,根据“关中平原,以约占19%的耕地,产出了全省约45%的粮食”,可知以较少的土地产出较多的粮食,“西北粮仓”的称号符合实际,可用“名副其实”,意思是名称与实质相合一致。
第三空,此举赞扬哈尼族人开拓云贵梯田的功劳,可用“筚路蓝缕”,字面意思是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成分残缺,全句缺主语,应将“通过”去掉,让“中国”作主语;
“坚持……红线”搭配不当,“坚持”应改为“坚守”;
“不仅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还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语序不当,“不仅……,还……”表前后递进,按逻辑应是先“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再“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应改为“不仅稳住了农业基础基本盘,还实现了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全部改对的是B项。
故选B。
16.D 17.①运动需要科学
②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③都需要个性化运动“处方”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多项含义的能力。
文中“大家”的意思是众人、大伙儿,根据“全国各地健身热潮涌动”可知,代指全国所有人;
A.“大家架子”中的“大家”指世家望族;
B.“大家文章”中的“大家”指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
C.“大家”确指前文出现的“他们”;
D.“大家”的意思是众人、大伙儿,屠呦呦作为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兴高采烈地奔走相告”的应是祖国同胞。因此其含义与文中“大家”同。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段首为总起句,根据下文分说“科学的运动健身”起促进作用,“而一些非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则于健康无益,可知运动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要科学运动。根据对称句式,可填:运动需要科学。
第二处,后面“但”表前后转折,根据下文“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反而……”,可反推空格处表达的意思应是运动达到健身功效,为避免前后语句重复,可填: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第三处,“所以”句总结,根据前句“个性化运动需考虑多项维度”,可知人人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订立个性化运动方案,可填:都需要个性化运动“处方”。
18.①舌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舌纹是人体的“第二张身份证” ③能体现出身体的不同症状 19.舌头具有配合牙齿咀嚼品尝食物、配合口腔发出语音、通过舌苔变化体现身体内部变化等三大功能。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下文“其实与指纹形成的原因一样,舌纹也由人体的基因所决定”可知,是在介绍舌纹形成的原因,再结合问号可知,是在问舌纹的形成,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舌纹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二空,根据上文“基因不同,舌纹就不同,即便是双胞胎,舌纹也是不一样的”可知,每个人的舌纹都不一样,那么舌纹就相当于人体的“第二张身份证”,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舌纹是人体的‘第二张身份证’”。
第三空,根据上文“中医有‘心热则舌裂而疮’的说法,即舌头表面纹路断裂,从中医上讲就是心火旺盛”可知,舌头表面纹路断裂能体现出心火旺盛,那么不同的舌纹现象,则可以体现出身体的不同症状,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能体现出身体的不同症状”。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由“我们依靠舌头在口腔内配合牙齿咀嚼食物,品尝味道,这是舌头的功能之一”可概括出“舌头具有配合牙齿咀嚼品尝食物的功能”,由“人类从出生之后牙牙学语开始,也需要舌头和口腔其他部位配合,发出语音,这是舌头的第二大功能”可概括出“舌头具有配合口腔发出语音的功能”,由“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察舌苔,发现身体的各种病症,从而辨证论治,这是舌头的第三大功能”可概括出“舌头具有通过舌苔变化体现身体内部变化的功能”。
题干要求改写成以“舌头具有”开头的长单句,可把概括出的三个句子“舌头具有配合牙齿咀嚼品尝食物的功能”“舌头具有配合口腔发出语音的功能”“舌头具有通过舌苔变化体现身体内部变化的功能”改成以“舌头具有”开头的长单句,“配合牙齿咀嚼品尝食物”“配合口腔发出语音”“通过舌苔变化体现身体内部变化”变成三个并列部分,共同修饰宾语“功能”,得出答案:舌头具有配合牙齿咀嚼品尝食物、配合口腔发出语音、通过舌苔变化体现身体内部变化等三大功能。
20.溢于言表 实至名归(名副其实、名符其实) 怦然心动(写出“感慨万千,如痴如醉”等写人受到感染、获得共鸣等成语均可) 21.我们每每请他回母校讲课(工作),先生从没有拒绝过一次,总是有求必应、平易近人,甚至是有些陶醉于与青年讨论交流的学术氛围。 22.(1)把先生对我的恩情比作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流沙河先生对我的深重的恩情,表达了“我”对流沙河先生的感激之情。(2)四个“他的”短语排比,全面写出流沙河先生的为人品格,令读者印象深刻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指流沙河热爱祖国象形文字的情感很明显,不用说大家也能体会的到,可填“溢于言表”。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②语境说流沙河是一位爱国主义者,这很符合他的实际,可填“实至名归”或“名副其实”“名符其实”。实至名归: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名副其实、名符其实: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
③语境指流沙河所写的过去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特别打动人,可填“平然心动”或“感慨万千”“如痴如醉”。怦然心动:心怦怦地跳动。指受到影响或刺激,心里产生了某种念头或触动了某种情感。感慨万千:指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如痴如醉: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不合逻辑,并列不当,“工作”和“讲课”有包含关系,不能用“或”连接,可删掉一个;
成分残缺,“陶醉”后应加上一个介词“于”。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先生于我,恩重如山”,运用比喻修辞,把先生对我的恩情比作山,“山”具有“厚重”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流沙河先生对我的深重的恩情,表达了“我”对流沙河先生的感激之情。
“他的率真,他的浪漫,他的诗情画意,他的嫉恶如仇”,连用四个“他的”短语构成排比,“率直”“浪漫”“诗情画意”“嫉恶如仇”,从不同角度全面写出流沙河先生的为人品格,令读者印象深刻
23.①运用一系列修饰、限定的词语,如“青黄相接”“刚刚”“只”“半”等,使表达精准、明确,描绘了小满时节麦穗的颜色和形态;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未完全成熟的麦穗以少女娇羞的情态,生动形象。 24.①与农作物的长势有关 ②还要防水涝 ③也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运用一系列修饰、限定的词语,如“青黄相接”“刚刚”“只”“半”等,使语意表达精准、明确,描绘了小满时节麦穗的颜色和形态,准确地表现了小满时节麦穗的状态;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乳熟后期青黄相接的麦穗”拟人化,运用“正羞答答微微低头”赋予未完全成熟的麦穗以少女娇羞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满时节麦穗的状态。
2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后文“此时,农作物小有收获,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正是籽粒灌浆饱满、将熟未熟的‘小得盈满’之际,所以称之为‘小满’”可知,“小满”名称的由来与农作物的长势有关,故此处可填“与农作物的长势有关”。
第②处,结合前文“不仅要防旱”,此处应填“还要……”,再结合后文“大旱则插秧困难,大风雨则易使夏收作物泡汤”可知,此处应填“还要防水涝”。
第③处,结合前文“既是一种节气”,此处应填“也是……”,再结合后文“大满、太满,自满、完满,都不符合国人的处世哲学”“犹如绘画之留白,不经意间之小满,才是为人处世的最好状态”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小满是为人处世的最好状态,故此处应填“也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25.不能。原文中的“接近”一词与前一句“^以略低于音速的高亚音速飞行”呼应;“某些”“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逻辑上更严谨,去掉之后显得过于绝对。 26.(1)既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2)相对于古典翼型 (3)采用局部融合方案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的能力。
分析改句与原句的不同,一是原句有“接近”一词,“接近”是形容词,表程度和范围,说明飞行速度还没有到音速,与前文“以略低于音速的高亚音速飞行”呼应;而改句缺少这个词的修饰,语言和逻辑不严密。
二是原句“某些区域”“可能已经达到音速”中“某些”“可能”是对表达内容的限定,更符合实际情况;而改句缺少这种限定,语言不准确,逻辑不严密。
26.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处,“既……又”呼应说明新的翼型的优点,前文说古典翼型的设计“已不可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的要求”,此处应填:既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
(2)处,下文“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将近100千米/小时”是说超临界翼型与古典翼型进行比较,应填:相对于古典翼型。
(3)处,前文有“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此处是说设计人员采用了这一方案,应填:采用局部融合方案。
27.别有天地 无懈可击 心无旁骛 28.一般说来,在狭小的空间内作画,构图须意在笔先,方能生发出粗细、长短、浓淡等穿插变化,才能营造出节奏韵律。 29.①运用排比,读之富有节奏感。表达对鼻烟壶匠人的赞美之情。
②运用短句,结构整齐匀称,读来朗朗上口。体现鼻烟壶匠人画师的高超技艺。
【解析】2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细毫挥舞在壶内壁”可知,此处指在壶内这一方天地中绘画,另有一种境界。所以可用成语“别有天地”,解释为: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第二空,根据“构图章法严谨”可知,该成语在此处的意思是形容特别严谨。所以可用成语“无懈可击”,解释为: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别,形容十分严密。
第三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指需要专心致志地创作。所以可用成语“心无旁骛”,解释为: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2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语病是语序不当,从逻辑上来说,应先“生发出粗细、长短、浓淡等穿插变化”,有了变化“才能营造出节奏韵律”,所以应改为“方能生发出粗细、长短浓淡等穿插变化,才能营造出节奏韵律”。
2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手法上:“一只鼻烟壶,一柄竹签笔,一颗清净心”,由三个结构相同的“一”字数量短语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写作对象——“鼻烟壶”“竹签笔”“清净心”,内容集中,更能集中表达作者对鼻烟壶匠人的赞美之情,感情洋溢。
从句式特点上:画横线的句子都采用了短句的表达形式,句式结构整齐匀称,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反向运笔,正面显图,所绘画面”“气韵生动、格调典雅”等短句突出体现了鼻烟壶匠人画师的高超技艺。
30.①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②适得其反 ③不遗余力 31.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日益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 32.示例:配戴眼镜、手术等方式对直性近视的矫正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而无法彻底恢复或治愈。
【解析】3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上文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各种加重现象,此处应强调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紧迫性,应填“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刻不容缓:时间一点都不容许耽搁。形容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
第二处,不恰当矫正近视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带来更坏的效果,可填“适得其反”。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第三处,此处强调有关部门要尽可能地拿出时间和精力宣传知识,可填“不遗余力”。不遗余力: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也不保留。
3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语序不当。“呈现日益”应为“日益呈现”。
成分残缺。“呈现”后缺对应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趋势”。
3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确定句子主干:配戴眼镜,手术等方式起到作用而无法彻底恢复或治愈。
然后把剩下的语句作为修饰语,“如果真性近视已经发生”可以转换为表对象的状语:“对直性近视的矫正”;“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作“作用”的定语。
最后整合为:配戴眼镜、手术等方式对直性近视的矫正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而无法彻底恢复或治愈。
33.①工程建成后;②人们可曾想到这个问题;③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三峡水库 34.①“不舍昼夜”是对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引用,所以要引起来,表示出处,从而表现南水源源不断地输入北方。效果:增强语言的文学色彩,使语言更美,突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②因为“大水盆”是比喻,在文中表达特殊含义,所以用引号。效果:用大水盆比喻水库,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解析】3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横线前面说的是工程开工,横线后说的是建成后的作用,则横线处只能填表达“工程建成后”这个意思的句子。
第二处,横线的后面是一个问题,则横线上的内容应引出这个问题,故可填写“人们可曾想到这个问题”之类的句子。
第三处,横线前面是“从哪里开源”的问题,横线后用两个比喻突出三峡水库水源充足,则答案应是“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三峡水库”这样的句子。
3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对“不舍昼夜”的引号进行分析,可知“不舍昼夜”来自“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则其引号表示引用,这样的引用,比枯燥的陈述生动得多,所以增加了文采,突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
对“大水盆”所在句子分析可知,这个“大水盆”指的是水库,则“大水盆”是比喻,有了特殊含义。而运用比喻,自然能够使表达生动形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