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15 10: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6第一单元糖类和油脂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哪类反应
A.氧化 B.取代 C.加成 D.聚合
2.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易导致糖尿病。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A.塑料 B.淀粉 C.蛋白质 D.核酸
4.醋酸纤维是以醋酸和纤维素为原料制得人造纤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水解,其最终产物不相同
B.长的醋酸纤维称为人造丝,短的称为人造棉
C.[C6H7O2(OOCCH3)3]n——醋酸纤维属于酯类化合物
D.醋酸纤维可生产火药
5.已知某油脂组成上仅含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测得100g该油脂可与116g碘加成,则此油脂是
A. B. C. D.
6.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时,除淀粉外,还需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或几种: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实验时所需上述试剂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7.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是一种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2倍
B.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向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进行水浴加热,观察不到有银镜生成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蔗糖变黑
8.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L先后加入到盛有2 mL的新制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液体 葡萄糖溶液 乙醇 甘油(丙三醇) 水
实验现象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
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
9.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葡萄糖乙醇乙酸乙酯
A.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葡萄糖为还原糖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
D.向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新制的可以鉴别乙酸、乙醇、葡萄糖
B.用燃烧的方法可鉴别乙醇、四氯化碳、苯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可以直接向水解液中加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D.欲证明中含有碳碳双键,可滴入酸性溶液,看紫色是否褪去
11.亚油酸又称十八碳二烯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健康油”“长寿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油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玉米油没有固定熔、沸点,常温下为固态
C.亚油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使溴水褪色
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1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 B.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戊糖
C.最简单的醛糖是葡萄糖 D.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3.以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为原料,合成PEF树脂的路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果糖均属于多羟基化合物,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5-HMF→FDCA发生氧化反应
C.单体a为乙二醇
D.PEF树脂在自然界难以降解,会造成对环境的危害
14.2022年4月28日,我国科学家“二氧化碳'变'葡萄糖和脂肪酸”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催化》,二氧化碳变葡萄糖简易流程如下:二氧化碳乙酸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所示乙酸结构中键角大小关系为∠1<∠2
B.“人工合成”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新制悬浊液可直接鉴别乙酸与葡萄糖
D.相同质量乙酸与葡萄糖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二、多选题
15.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适合糖尿病患者等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不一样,它属于单糖
B.木糖醇不属于乙醇同系物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最多可与5mol冰醋酸发生反应
D.木糖醇不含醛基,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三、填空题
16.腈纶织物广泛用作衣物、床上用品等。腈纶是由丙烯腈()聚合而成的,丙烯腈可以由丙烯与氨和氧气反应制得,而丙烯主要来自石脑油的裂解,例如:。
(1)写出上述反应式中X的名称、分子式和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合成纤维(如腈纶等)部分取代了棉、麻等天然纤维,为什么前者作为废弃物易产生环境污染,而后者却不会?___________
(3)天然纤维中含有的纤维素属于糖类,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糖类的过程称为什么___________?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7.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在实验室中分别取18g葡萄糖进行下列几个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银镜反应时,消耗___________mol反应后葡萄糖变为一种盐,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若一定条件下葡萄糖中60%的羟基参与了反应,那么这些葡萄糖发生酯化反应消耗的乙酸为___________g。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所需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2)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19.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2)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中会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五、工业流程题
20.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制取葡萄糖酸钙的流程如图。
葡萄糖溶液悬浊液Ca(C6H11O7)2
已知:a.CH2OH(CHOH)4CHO+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b.2C6H12O7(葡萄糖酸)+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c.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物质名称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 溴化钙 氯化钙
在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可溶 易溶 易溶
在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可溶
d.酸性:盐酸>葡萄糖酸>碳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葡萄糖酸钙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__。
(2)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最合适的是___(填序号)。
(3)第②步反应CaCO3需过量的原因是____。
(4)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__。
(5)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
(6)若制备时葡萄糖溶液中含有9.0g葡萄糖,步骤⑦后得到8.2g葡萄糖酸钙,则葡萄糖酸钙的产率为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酯基的取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选B。
2.C
【详解】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使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进行检验,Cu(OH)2悬浊液需为新制的且需要加热煮沸,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3.A
【详解】A.塑料成分是聚乙烯,是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正确;
B.淀粉是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
C.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C错误;
D.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纤维素和淀粉均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A错误;
B.人造丝和人造棉都是黏胶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故B错误;
C.醋酸纤维素是由醋酸与纤维素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醋酸纤维酯,故C正确;
D.醋酸纤维不易燃烧,不可生产火药,故D错误;
故选C。
5.A
【分析】C17H31COOH为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碳碳双键,C17H33COOH为不饱和脂肪酸,含有1个碳碳双键,C17H35COOH为饱和脂肪酸。
【详解】A.由两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1COOH、C17H33COOH)生成,1个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按照题干中的数据计算该酯与碘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即1mol酯中含有4mol碳碳双键,A符合题意;
B.由一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1COOH)和一种饱和脂肪酸(C17H35COOH)生成,B不符合题意;
C.由两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1COOH、C17H33COOH)和一种饱和脂肪酸(C17H35COOH)生成,C不符合题意;
D.由一种不饱和脂肪酸(C17H33COOH)和一种饱和脂肪酸(C17H35COOH)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淀粉水解需用④稀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要用①碘水,检验水解产物前应用③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用②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故实验时所需上述试剂的顺序依次是④①③②;
故选B。
7.A
【详解】A.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二糖,故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葡萄糖的2倍,A错误;
B.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B正确;
C.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应先加NaOH溶液至碱性后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有银镜生成,C正确;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D正确;
故选A。
8.B
【详解】A.多羟基的物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会生成绛蓝色溶液,与醛基无关,A项错误;
B.根据乙醇(一个-OH)、甘油(三个-OH)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后的溶液颜色变化可知,葡萄糖溶液呈绛蓝色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B项正确;
C.实验无法确定分子式,不能由实验得出,C项错误;
D.实验无法确定碳链,不能由实验得出,D项错误;
答案选B。
9.B
【详解】A.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但是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在反应中葡萄糖表现还原性,B正确;
C.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可得到乙醛,C错误;
D.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水解,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乙酸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乙醇与新制氢氧化铜不反应,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三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A正确;
B.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四氯化碳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苯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现象不同,可鉴别,B正确;
C.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需检验是否有淀粉剩余,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若变蓝则有淀粉剩余,说明没有水解完全,若不变蓝,说明水解完全,C正确;
D.中的碳碳双键、—CHO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则紫红色褪去不能说明一定存在碳碳双键,D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A.玉米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亚油酸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越高,油脂的熔沸点越低;因玉米油中的亚油酸含量高,故常温下应为液态,B错误;
C.由亚油酸又称9,12-十八碳二烯酸可知,亚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故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使溴水褪色,C正确;
D.油脂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A.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如多糖中的淀粉、纤维素一般没有甜味,选项A正确;
B.木糖醇是醇,不是糖,选项B错误;
C.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选项C错误;
D.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3.D
【详解】A. 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和。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葡萄糖属于多羟基醛,果糖属于多羟基酮。二者均为多羟基化合物,但二者结构存在差异。另外,二者分子式均为C6H12O6。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
B. 比较5-HMF()和FDCA()结构简式发现5-HMF→FDCA的过程是将-CH2OH和-CHO氧化形成-COOH的过程。B正确。
C. PEF是FDCA和单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的。PEF水解产物中含有单体a。根据PEF结构简式可知其为聚酯类化合物。依据酯类水解时“酸上羟基,醇上氢”的原则发现单体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为乙二醇。C正确。
D. PEF为聚酯。酯类物质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较易水解,生成相应羧酸和醇类物质。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A
【详解】A.由于C=O键对C-C键的斥力大干C-O键对C-C键的斥力,因此∠1>∠2,故A错误;
B.人工合成过程是将CO2转化为CH3COOH,碳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为0,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故B正确;
C.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含有醛基,因此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乙酸与葡萄糖,故C正确;
D.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均为CH2O,因此相同质量乙酸与葡萄糖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5.AD
【详解】A.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木糖醇中只含有醇羟基,不属于糖类,A错误;
B.木糖醇属于多元醇,乙醇属于一元醇,二者不互为同系物,B正确;
C.1个木糖醇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最多可与5mol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
D.乙醇能被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木糖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错误;
故选AD。
16.(1)分子式为C4H10,名称和结构简式为正丁烷:CH3CH2CH2CH3,异丁烷:CH(CH3)3。
(2)在自然环境中,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而天然纤维易降解
(3) 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
【解析】(1)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的分子式为C4H10,则X为正丁烷或异丁烷,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CH3CH2CH2CH3,异丁烷:CH(CH3)3。
(2)
因为合成纤维式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而棉、麻等这类天然纤维易降解
(3)
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糖类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
17. 0.2 18 13.44
【分析】根据葡萄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推断,即发生银镜反应时,1mol醛基被2mol氧化,反应后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铵。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从理论上讲,1mol葡萄糖完全酯化时需5mol乙酸。若使1mol葡萄糖完全转化为CO2和,则需要6molO2。
【详解】18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
(1)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0.1mol葡萄糖消耗0.2mol,故答案为:0.2;;
(2)0.1mol葡萄糖含0.5mol羟基,故酯化反应消耗的乙酸为:,故答案为:18;
(3)葡萄糖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0.1mol葡萄糖消耗的为0.6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故答案为:13.44;。
18. 温度 催化剂 没有加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
【详解】(1) 实验甲和乙相比,只有温度不同,所以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实验甲和丙相比,甲加入硫酸在催化剂、丙没有加硫酸,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2)实验1,淀粉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淀粉会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向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会和反应,故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3)实验3,未加催化剂稀硫酸,丙中淀粉未水解;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
19. 温度 催化剂 没有加入碱去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 ABC
【分析】实验1,淀粉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淀粉会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向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Cu(OH)2会和H2SO4反应,故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存在淀粉;取少量甲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实验3,未加催化剂稀硫酸,丙中淀粉未水解;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
【详解】(1)甲和乙的唯一变量为是否加热,所以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和丙的唯一变量为是否添加稀硫酸,而稀硫酸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所以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2)Cu(OH)2会和H2SO4反应,所以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加入碱去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3)加入碘水之前加入了NaOH溶液,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导致溶液颜色无变化;
(4)A.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项正确;
B.因为碘易升华,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项正确;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可判断产物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
D.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但试管甲在80℃的水浴加热5~6min,淀粉酶失活,不能起到催化作用,所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不能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产生,D项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BC。
20. 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 B 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 葡萄糖酸的酸性比盐酸弱,氯化钙与葡萄糖酸不能制得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若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76.3%
【详解】(1)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葡萄糖酸与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第①步中反应在55℃时进行,需要水浴加热,A装置没有滴加溴水的滴液漏斗,C装置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易控制温度,故选B;
(3)过量的能使葡萄糖酸尽可能转化为葡萄糖酸钙,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
(4)因为盐酸的酸性强于葡萄糖酸,氯化钙和葡萄糖酸不能制得葡萄糖酸钙,而的酸性比葡萄糖酸弱,能与葡萄糖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得到葡萄糖酸钙;
(5)温度高,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较大,趁热过滤,可以减少葡萄糖酸钙的损失;
(6)(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理论上得到葡萄糖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其质量为,故葡萄糖酸钙的产率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