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一)土壤——地球的皮肤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在很多人看来,土壤司空见惯。然而,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土壤在维系人类生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变化的。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土壤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生活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即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能够使水、肥、气、热条件达到稳、均、足、适的程度,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土壤学家常常将土壤比作“地球的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是抵御外来伤害的首要屏障。作为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松散物质,土壤也像皮肤一样维持着陆地生命的存续。
除了能生长农作物、提供食物之外,土壤还有许多“特异功能”。它可以调蓄洪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化解危机;可以将产生温室气体的碳封存于体内,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富豪”;可以为土壤动物、微生物甚至人类提供栖身之所;还可以保存珍贵的文化遗产。另外,有些土壤还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如云南土林、甘肃彩丘等,“吸睛”无数。
1.【信息提取】第4自然段中“恶劣自然条件”不包括( )。
A.洪水 B.干旱
C.阳光充足 D.水土流失
2.【句子理解】对于文中画线句子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理解】第5自然段将土壤比作“___________”,表明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脉络梳理】本文从定义、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功能等方面来介绍土壤,
重点介绍了土壤的“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镇静 ——( ) 模糊——( )
2.选文主要写了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选文,写一段火烧云变化的过程。
接着又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沙漠中也有鱼和虾
沙漠中有鲜鱼活虾,这并非“天方夜谭”。
澳洲西部是片大沙漠,干旱少雨,水坑中即使有水,含酸量也极高,很少有生物能够生存。但是,就在这片沙漠里,却奇迹般生活着一种“蝾螈(rónɡ yuán)鱼”。原来,当水坑干
涸(hé)时,“蝾螈鱼”全部钻进地下较湿的地方,待水坑里有水后,再出来活动。为了适应环境,它能用皮肤呼吸,并磨炼出了长期忍饥挨饿的超凡本领。
沙漠中不仅有鱼,还有虾。美国科学家在美国的一个大沙漠中发现了一种淡水虾,它的虾卵能在沙漠干燥的缝隙(xì)中存活20~50年。每逢沙漠降下特大暴雨(这种机会往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遇上一次)时,受雨水湿润的虾卵便迅速孵(fū)化成小虾。此后,这些小虾还会四处寻找水塘、水洼作为栖身地,并快速生长。
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些水生生物脱离了原来水生的环境,将家安置在沙漠中。在澳洲有一种穴居的螃蟹,竟选择了干旱的大沙漠作为自己的栖身地,它的耐旱本领,连以耐旱著称的沙漠飞蝗也望尘莫及。为何它们要离开湖海——对它们来说那才是优越的生活环境呀,而迁居沙漠自讨苦吃?科学家分析,也许是由于沧桑之变,河湖干枯了,为了生存下去,螃蟹只好在险恶的环境中施展应变本领,于是慢慢适应了干旱的沙漠气候,成为“生活的强者”。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超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尘莫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一个过渡句。
3.试着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词语,使文章的题目更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1)沙漠中___________有鱼和虾!
(2)沙漠中___________有鱼和虾!
4.为什么说澳洲的一种穴居的螃蟹是“生活的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观日落
今天我爬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
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晴空本是淡蓝色的,像明净的湖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蓝,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经斜靠着西山,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也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镀上了一层金边。
过了一会儿,眼前的美景更为壮观了。太阳的光更柔和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更换着锦衣,粉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空,像铺开了一匹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五光十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晚霞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按( )顺序描写了日落景象。
A.时间 B.方位 C.事情的发展
4.短文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请用“ ”画出来。作者围绕这一句话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先写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再写太阳像____________,最后写太阳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
(一)1.C
2.土壤能生长农作物,给人类提供食物,没有土壤,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
3.地球的皮肤 维持陆地生命的存续
4.组成 主要特征 特异功能
(二)、1.慌张 清晰 2.马 狗 狮子 瞬息万变
3.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示例:一位仙女,那么高,那么美,很温柔很挺拔地站着。可是一转眼就消失了,大概是忙着给人们送去快乐吧。
(三)、1.超出正常的水平。 比喻远远比不上。
2.沙漠中不仅有鱼,还有虾。
3.(1)竟然 (2)真的
4.为了适应险恶的环境,螃蟹施展了应变的本领,很好地在干旱的沙漠里活了下来。它的精神、毅力十分顽强,所以说它是“生活的强者”。
(四)(1)文中形容晚霞的色彩艳丽,颜色多。
(2)文中指太阳下山了,看不见了。
2.比喻范围广、颜色艳
3.A
4.过了一会儿,眼前的美景更为壮观了。 太阳及晚霞的变化
5.小姑娘的脸蛋大红球向西山背后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共30张PPT)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土壤一地球的皮肤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
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在很多
人看来,土壤司空见惯。然而,就像空
气、水和阳光一样,土壤在维系人类生
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
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变化的。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
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土壤的主要特
征是具有不断地供
给和调节植物生活
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
能力,即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能够使
水、肥、气、热条件达到稳、均、足、适的
程度,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恶劣自
然条件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土壤学家常常将土壤比作“地球的
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是抵
御外来伤害的首要屏障。作为覆盖在
地球表面的一层松散物质,土壤也像皮
肤一样维持着陆地生命的存续。
除了能生长农作物、提供食物之
外,土壤还有许多“特异功能”。它可
以调蓄洪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化解危机;可以将产生温室气体的碳封
存于体内,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
碳富豪”:可以为土壤动物、微生物甚
至人类提供栖身之所;还可以保存珍贵
的文化遗产。另外,有些土壤还是珍贵
的旅游资源,如云南土林、甘肃彩丘等,
“吸睛”无数
1.【信息提取】第4自然段中“恶劣自然
条件”不包括(C)。
A.洪水
B.干旱
C.阳光充足
D.水土流失
2.【句子理解】对于文中画线句子中“至
关重要的作用”,你是怎样理解的?
土壤能生长农作物,给人类提供
食物,没有土壤,人类就无法生存
下去
3.【分析理解】第5自然段将土壤比作
地球的皮肤
”,表明其主要功能
是
维持陆地生命的存续
4.【脉络梳理】本文从定义、形成、组
成
主要特征
以及功能等方面
来介绍土壤,重点介绍了土壤的
特异功能
六、课内阅读。(9分)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
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
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
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
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
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
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
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
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
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
夫,火烧云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