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负数的必要性,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4、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要从学生出发去导入新课。
“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且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通过天气预报节目、楼层、取钱等方式,学生对它已有了认知基础。再加上教材又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原本的设想是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节目中引入负数,以现实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再通过设计大量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从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重点难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活动一:猜拳游戏
师:大家玩过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吗?(指名学生玩)
师:还想玩吗?
(1)PPT出示“剪刀、石头、布”的图片及要求:同桌两人共玩5次,在心里记住自己输赢的次数。
(2)指名一生汇报。师:你赢了几次?输了几次?
教师板书:
1、4 3、2 0、5
4、1 2、3 5、0
(3)提问:像老师这样写,你们能看清输赢各是几次吗?
生:全输、全赢。
师:只有全输全赢的情况,我们才能看出来。想一想:能否用最简洁的方法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输赢次数?
学生汇报。
-1、+4 -3、+2 0、+5
-4、+1 -2、+3 -5、0
二、学生结合生活,理解负数含义
师:同学们说的很精彩。刚才在游戏中就蕴含了正负数的新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负数。(板书)
师:生活中,大家见过负数吗?谁能举几个关于负数例子?并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汇报)
温度
车库 -2层 (地下2层)
存钱 -5000元 (取了5000元)
三、比较大小、突破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黑板上的这些数,你们能在数轴上标出它们的具体位置吗?拿出练习纸,请大家标数。(学生作品展示)
师:观察数轴上的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反馈
师:在这个地方,0起到什么作用?(分界点)它把正数和负数区分开。
1和-1到0的距离一样。(师:他发现了这个两个数有着特殊的关系。)
师:老师手中还有一个数,如果我把这个数放在这里(圈一个区域)猜猜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四、探究-2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负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的时间,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进一步来研究负数。不用多,就研究一个负数,-2,行吗?
师:这里的每个-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小组里说一说。
海拔问题
生:海拔-2米,是指比海平面还要低2米。
师:也就是把海平面作为标准,它的高度看做0米,那么,比海平面还要再低2米,那就是海拔-2米。
身高
生:身高不可能有负数。最起码也得是0。
生:-2厘米就相当于是往地下长了,不可能。
生:我觉得是有可能的,要看你定的标准是多少。
师:他刚刚提了一个很关键的词,你们听明白了吗?(标准)
出示:某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0厘米,老师把身高151厘米的同学简记为+1。
生:身高不是-2厘米,而是148厘米。因为是用150厘米作为标准,小明的身高比它低2厘米,所以是-2厘米。
师:这些“-2”,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
生:表示的含义不同,相同都表示比0小2的数。
师:这就是-2的真正含义,也是负数的本质所在。
师:同学们负数的知识还不止这么多,其实有关负数的历史在教材第4页就有专门的介绍,请同学们课下去了解。这节课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