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3 23:1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好了歌
监察制度
君权
相权
选官制度
皇帝的烦恼
地方制度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核心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 ,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史料实证: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
3.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培育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4.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并培养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进步为使命的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
目录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你该如何成为国家官员?
中国古代的官
员选拔制度

1.夏商西周:
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无论王室还是各级贵族都是凭借宗法和血统世代继承高官厚禄。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血缘
世官制
2.春秋战国:
荐举制、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混战,奴隶主贵族势力衰落。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者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荐举(自荐)
毛遂自荐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军功爵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成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B
3.秦朝: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通过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汉代:
汉武帝时期推行
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举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常科
科目
特科
察孝廉
举茂才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经
“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茂才在开始只是特科,汉光武帝时设为常科,往往与孝廉并称,表明其重要性。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是最主要的特科,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进谏。
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习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品行
察举制
察举制
常举
(岁举)
特举
孝廉科
茂材科
贤良方正科
明经科
明法科
贤良文学科
(孝顺父母、办事廉正)
(选拔奇才异能之士)
(德才兼优)
(通晓儒家经学)
(明习法律)
(文采卓越)
汉武帝求贤若渴,大力推行察举制度,提拔并重用东方朔、董仲舒、公孙弘等人,汉王朝呈现出“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勃勃生机……
汉武帝一朝孝廉家世128人统计表
官僚贵族子弟 豪富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察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治国人才。
(1)背景:
(2)推行:
(3)内容:
5.魏晋南北朝:
(4)评价:
①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九品中正制
6.隋唐至清:科举制
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常 举 进 士
明 经
秀 才
明 法
明 书
明 算
制举 皇帝亲任考官,选拔具有专才之人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才学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 孟郊《登科后》(历史刚要上P38)
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常 举 进 士
明 经
秀 才
明 法
明 书
明 算
制举 皇帝亲任考官,选拔具有专才之人
6.隋唐至清:
科举制
官员选拔
西周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
隋唐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宋朝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有地方选拔的“乡试”,全国性选拔的“省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糊名”“誊录”,避免辨识字迹,防范录取中作弊。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表现:① “取士不问家世”且形成严密的考试制度(确立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②取士规范化、严密化(锁院、糊名、誊录)
锁院制度
宋代科举中糊名与誊录制度
宋朝科举制发展
宋朝
锁院制度
宋代科举中糊名与誊录制度
元朝
明清
近代
宋代对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尤其是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平的竞争原则。
官员选拔
西周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标准:才学
元对汉族制度的模仿是不彻底的,比如说开科举,……元朝一直不断拖延,议而不行。……(忽必烈)觉得儒生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一直没有搞科举。
——党宝海《征服与磨合:元》
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
——据《元史》整理
元朝
(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2)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3)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科举制
宋朝
元朝
明清
近代
1313年,元朝恢复科举。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元朝科举制发展
明清科举制的发展
宋朝
元朝
明清
近代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强化:
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考试形式八股取士;
南北卷制度;
明清科举制的发展
宋朝
元朝
明清
近代
南北卷制度: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1427年起实行南北卷制度。
明清科举的特点
◎考试的科目内容趋于单一化。仅有进士一科,其它科目予以废止。
◎学校教育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固定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固定为八股文。
◎更加严格考试程序。
近代科举制的终结
宋朝
元朝
明清
近代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
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
材料一: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课堂讨论:评价科举制
课堂讨论: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八股取士更是束缚思想,摧残人才。
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技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朝代 制度 标准 演变趋势
先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世官制
军功爵制
血缘
军功
察举制
品行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科举制
八股取士
才学
①选拔标准:
②选拔方式:
③选拔形式:
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由推荐到公开考试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管理(考核和监察)
治国先治吏,治吏必从严,这是一条历史经验。
---习近平
中国古代官员
的考核与监察制度

1.秦汉时期的考核与监察
①考核:上计制
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数屯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报于郡。
郡国将各县、侯国上报来的各项数据汇总,制成计薄后,上报中央。
御史参与审核计薄,防止造假,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的依据。
郡国
中央
县、侯国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
②监察
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郡国的监察,分全国为13个监察区,置13州部刺史。
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
2.隋唐至宋的考核与监察
①考核:
考核部门
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地方报告中央
皇帝遣使巡察州县
品德才能
评定分九等,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
尚书省的吏部
②监察
⑴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⑵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⑴在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
⑵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⑶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曾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
隋唐:
宋朝
3.元明清的考核与监察
①考核:
考满
初考
再考
通考
结果
称 职
平 常
不称职
依据
升 迁
降 调
考察
京察
外察
内容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明朝课考
清朝:每3年一次,京察考察京官、大计考察外省文官。
中 央
地 方
各省设按察使司,掌管司法、监察。
品级低权力大
督 察 院
六 科
—— 六科给事中
十三道
监察御史
科 道
中央设立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②监察
元:
明清: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秦汉——御史大夫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吏部考核
明清——考满、考察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
本课小结
演变趋势
练习大PK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打破这一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D
聚焦高考
(2020年·全国II卷)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 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 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 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C
唐代科举除设明经、进士等常举科目外,还设置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临时性的制举科目,包括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这表明唐代( )
A.士族阶层开始衰落 B.科举取士具有随意性
C.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D.官吏选拔具有多元性
D
清初大臣范文程说∶"治天下在于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基于上述认识,清朝( )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
C.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D.延续议政王大臣会议
B
【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1.机构独立,与行政机关分离。
2.依赖皇权,为皇权服务。
3.体系严密,垂直监察。
4.以轻制重。
5.监督方式多样。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现象。
本质:维护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工具。
B
【详解】
材料中范文程的意思是治天下关键在于得民心,而士人是民众的代表,所以得士人之心就等同得民心。基于这种认识,要得民心就要笼络士人,笼络士人就应该恢复科举制度,故B项正确;范文程的观点是笼络士人,而非打压地方,故A项错误;轻徭薄赋虽然也能笼络人心,但与材料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议政王大臣会议无关,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