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你的体能之课后延伸体能训练课
一 指导思想:
体育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真正做到学习知识与体能锻炼两不误。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六年级的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增强体质。
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水平三学生学习理论课,由于体育理论枯燥无味,我把这堂课作为更容易理解的也是更喜欢的室外课进行训练,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也是作为理论课的延伸,完美了教学效果。 四 教学策略
孩子比较好动,本堂课我采用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自由活动与集体游戏相结合,松紧有度,学生们循序渐进,在音乐中愉快并且有运动负荷的完成训练任务。
五 教法学法
本堂课采用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
六 教学过程
教材 发展你的体能
课程类型 新授课 2(实践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堂课学习90% 的学生能够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掌握什么是体能,分类制定体能训练计划。
过程与方法:
学生们掌握动作要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示范教学与主动求 知相结合,发展学生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与团队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重点
1.重点:掌握体能训练技巧。
难点
2.难点:根据不同动作合理使用正确动作发力。
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
队形:密集队形
教师组织:四列横队。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开始部分
教师向学生问好,强调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
1.体委整队、报数。
2.向教师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听教师宣布本课目标
教师讲解本课要求及任务。
安排见习生。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见习生随堂听课,按要求做力所能及之事。
3.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们的运动热情。 慢跑热身:
讲解示范法:在音乐伴奏中,教师利用口令提 跟着老师的口令,主动去模仿老师的动作。
1.男女各两队 演示动作,并做镜面示范
2.蛇形跑和领做。
3.集合 认真活动各关节,避免运动损伤。
4.队列练习
5.调整呼吸
徒手操
动作准确.口令提示及跟着老师的口令,主动去模仿老师的动作。
1.头部运动(4 拍 4)
2.肩部运动(4 拍 4)
3.腰部绕环(8 拍 4)
注意力集中,量力而行,避免运动损伤。
4.膝部运动(8 拍 4)
准备部分
教法
讲解示范法:先讲解队形规则,后随机选取一名同学,与之进行一次游戏的示范。
比赛前检查场地,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游戏在安全的环境下完成。
1.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学生比赛过程中时刻与同伴密切交流,谈论战术。 注意学生比赛情况,给予鼓励性、激发性、肯定性的语言。 1.遵守游戏规则。
3.时刻提醒学生,跑动中注意安全。
3.见习同学积极参与游戏,充当裁判。
组织:密集队形讲解,注 意 后 排 同 学 能 否 看 队形 清;练习时分组分批次练习,注意教师站位,讲解:同密集队形练习规定唯一方向。 教法
1.讲解示范法:先讲解技术,后进行侧面、正面完整示范。 2.纠错法:观察学生练习,及时帮助学生纠错
认真听讲,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适应性下蹲48拍
集体性错误集合纠正。
双脚跳48拍
开合跳48拍
提示法:重点提示练习安全问题。
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动作,体会动作。
弓步跳48拍
吸腿跳48拍
高抬腿48拍
合作练习,注意配合
踢腿跑48拍
敏捷梯练习
讲解言简意赅,示范生动形象,动作准确到 要求
1.遵守课堂秩序,积极练习。
2.提示学生注意安全,练习时巡视学生,防止意外发生。
结束 部分
1.跪式后仰 2.仰卧漫步 3.深呼吸
课堂小结
师生再见 回收器材
教法
在音乐伴奏下组织 学 生 有 节 奏 的 拉 伸 放 松。
要求
节奏舒缓,引导动 作准确。
小结:简单小结学生表现,突出腿部力量的重 要性,激励学生养成终 生锻炼的习惯。
要求
语言清晰,简明扼要。
与学生再见,组织学生 回收器材,让学生养成 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队形
练习队形:体操队形
小结队形:密集队形
学法
看老师示范,随老师一 同进行拉伸运动,缓解 身体疲劳。 要求
体态优美,动作舒展大方。
学法
听教师小结,结合自身的情况,自我评价。 场地
后操场
预计平均心率:120±5 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50%±5%
预计最高心率:150±5 次/分(出现在约第 18min 时)
器材
口哨 播放器 话筒
安全 措施
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课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安排见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