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手术台就是阵地》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3 20: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课前导入
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初读课文
手术台就是阵地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初读课文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写一写
组词:棍棒、棒棒糖、冰棒
组词:恩情、恩重如山、感恩
写一写
组词:危险、险情、铤而走险
组词:撤走、撤退、撤销
写一写
组词:布帘、门帘、水帘洞
组词:瓦片、瓦房、添砖加瓦
写一写
组词:快速、火速、高速公路
组词:迅速、迅疾、迅猛
写一写
组词:秒针、秒表、分秒必争
组词:争夺、争分夺秒、强词夺理
连一连
敏捷
近义词连线
激烈
陆续
连续
灵敏
热烈
连一连
恳求
近义词连线
沉思
同意
允许
请求
深思
连一连
危险
迅速
反义词连线
敏捷
同意
缓慢
拒绝
安全
迟钝
连一连
理解词语
硝烟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连一连
理解词语
连续
一个接一个。
想一想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5)
第四部分(5)
写“我”军在齐会镇消灭了日军五百多人。
写白求恩大夫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为八路军上院做手术。
齐会战斗结束了,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第三部分(3-4)
白求恩没听从事卫生部长的指令,依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第二部分(2)
想一想
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想一想
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具体表现白求恩坚持连续手术时间长,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
想一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
想一想
2.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既能点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能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的精神。
想一想
3.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从“争分夺秒”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
小组讨论
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写什么?
“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赞颂了白求恩不怕牺牲,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精神。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