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与丰富,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语言应用:能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并能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思维能力: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审美创造: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写“迅、速、退、煤、铁”5 个字。
2.默读课文 4、5 自然段,体会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3.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初步体会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体会问句开头的方式。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语言应用: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思维能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审美创造: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课时重难点
体会课文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年级下册第 23 课《海底世界》。要想学得好,课前准备要做好。请看温馨提示:
上课前,书桌净。
书展开,笔在手。
坐端正,认真听。
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吧。
板书课题:海底世界
复习巩固,明确目标
(一)复习词语,检查听写
师:好的,做好了准备,我们来听写吧(“复习听写”和“书写建议”)
老师会中速读两遍词语,请仔细听、认真写,开始师读词语 海底 宁静 器官 行进 危险对照着看一看,你都写对了吗?都写对了,请给自己一个赞;如果写错了,请课后及时订正。下面,请收起听写本,准备上课。
(二)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海底世界》
请打开课本,翻到 23 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会写“迅、速、退、煤、铁”5 个字。
2.默读课文 4、5 自然段,体会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3.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初步体会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体会问句开头的方式。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二、品读词句,体会妙处
过渡:前两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海底世界的神奇美妙,这节课我们继续化身潜水员,去探索海底的奥秘。
默读第四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句,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是否画出了这一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师:这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1.作者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哪些有趣的动物?自由读一读,圈画出关键词句,找到他们的活动方式,概括出他们的活动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动物名称
活动方式
活动特点
2.师生分享
过渡:让我们听听同学怎么说?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1)生:我找到了海参的活动方式是靠肌肉伸缩向前爬行的,毛毛虫也是这样子移动的。而且海参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爬得也太慢了吧!
动物名称 海参
活动方式 肌肉伸缩
活动特点 速度极慢
师:说的可真到位!海参爬行的速度非常慢,从哪里能看出来?(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我们人类走一步大约是 l 米,4 米几秒就可走完,可海参却要花整整一个小时,可真够慢的!
请看这句话,4是具体的数字,这样的说明方法就叫列数字,有了数字,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海参的动作有多慢了。
过渡:让我们听听下一位同学怎么说?
2.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1)生:身体像梭子的鱼每小时能游动几十千米,是海参的几千倍!而且,它在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居然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简直快到无法想象!
(2)师:真是一个会学习的人!同学们,作者将这种鱼游动的速度和普通的火车相比较,这样的说明方法叫作比较。
(3)老师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鱼能游这么快呢?因为它的身体像梭子。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梭子。介绍梭子的作用:织布时牵引横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形状像枣核。作者说“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这就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我们可以叫它梭子鱼。你看,梭子鱼细长细长的,游动的时候受到水的阻力相对较小,它游动起来特别快,所以梭子鱼的活动方式是穿梭前进的。
动物名称 梭子鱼
活动方式 穿梭前进
活动特点 速度极快
(4)朗读指导:同样一小时的时间,梭子鱼能游几十千米,而海参只能前进四米,差距实在太大了!你能通过朗读把二者的快慢表现出来吗?生读
评价:同学们看,这位同学把握朗读时的快慢节奏,就读出了梭子鱼和海参游动时的快慢。你们也可以试一试。
过渡:让我们来听一听其他动物的活动。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1)生:乌贼章鱼活动怪,它们是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的,我记得虾也是这样子的。
动物名称 乌贼和章鱼
活动方式 反推力
活动特点 迅速后退
师:你知道什么是反推力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一做这个动作。讲解反推力:用双手靠住墙,用力向前推,人不由自主往后退去,这样的力
就是反推力。
(2)朗读指导:乌贼和章鱼靠水的反推力后退,多可爱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生读
评价:读得可真好!他用轻松活泼的语调读出了乌贼和章鱼活动的有趣。过渡:我们再来看看贝类。
4.课件出示: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1)师:同学们,“免费的长途旅行”是什么意思呢?看看图片,动动小脑筋。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图片,我觉得“免费的长途旅行”是指有些贝类自己不动,紧紧地贴在船底,借助外力,就能跟着轮船周游世界了,既省力又不用买船票,真聪明啊!
动物名称 有些贝类
活动方式 巴在轮船底下
活动特点 借助外力
师:你和这样的贝类一样聪明!同学们,如果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一改,请你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比一比,说一说哪种表达更有趣,为什么?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
生:我觉得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但“免费的长途旅行”是人才能做的,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贝类活动的方式,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不由自主会喜欢这些聪明有趣的贝类。
(3)指导朗读:是的,作者把贝类当成人来写,写出了这些贝类的悠闲自在和聪明有趣!你能读出其中的趣味吗?
生读
评价:这些贝类可真悠闲哪,自己不动,却能到处旅行。同学们,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模仿这种写法。
(三)小结
1.再次完成表格
动物名称 海参 梭子鱼 乌贼和章鱼 有些贝类
活动方式 肌肉收缩 穿梭前进 反推力 巴在轮船底下
活动特点 速度极慢 速度尽快 迅速后退 借助外力
师:同学们,作者在本段具体列举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这五种动物的活动方法,这样的说明方法就叫做举例子。
2.师:请大家再次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么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说清楚的呢?
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一自然段第一句先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接下来的 2-5 句具体介绍了 5 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有特别慢的,有特别快的;有前进的,有后退的;有自己游的,还有借助外力移动的。用这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的动物活动来充分说明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把第一句的意思说具体了。
3.指导朗读
师: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太有趣了,真让我们大开眼界,老师也想读一读,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合作朗读,老师读第一句中心句,你们读后面几句具体描写的句子。(师拿书)
过渡:在辽阔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
三、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课件出示: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师:这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一)第 5 自然段写了植物哪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体现的?自由读一读,圈画出关键词句。
生: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色彩多种多样)
生: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大小相差很大)
师:同学们,作者分别从色彩和大小两个方面来写海底植物的差异。色彩的差异是通过列举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的,一目了然。而大小的差异是列举最小的和最大的植物海藻来表现的,这样的对比更突出了植物之间的差异巨大。
(二)指导朗读:这样有趣的海底植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奇异的景象展现出来吧!
生读
评价:从他的朗读里,老师感受到了赞叹。相信你们也读得很好。过渡:你知道吗?大海覆盖地球 79%的面积,对于人类而言,大海中蕴藏着哪些珍贵的矿产资源呢?
四、默读第六自然段,感受海底蕴藏丰富
课件出示: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一)请你默读第六自然段,圈画出海底有哪些矿物?你是否圈画出了这些?(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从“丰富的”可以看出海底矿物蕴藏丰富))
(二)小结:海底的矿产不可计数,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吧!(师拿书)
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海底世界真神奇啊!课件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五、关注问句,学习表达一、关注问句
(一)我们再来看一看课文第 1 自然段。课件出示: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通过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最后一句是对开头第一句的回答。作者采用问句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看来,用问句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是一个好方法。
(二)学习表达
1.同学们,你能模仿课文,用问句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吗?让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生 1:你知道春天有多美吗?小草探出了头,嫩嫩的,绿绿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床绿色的地毯。柳树发芽了,在春风中甩着绿色的长辫子。迎春花开了,黄黄的花朵点缀色着绿色的枝叶!白鹭欢快地展动着翅膀,黄莺在枝头随意地歌唱,麻雀们唧唧喳喳地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
师:真美的春天呀!有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花儿,还有欢快灵动的小动物,真令人着迷!写得真棒!我想你们肯定也写得很好吧!让我们再听听下一位同学的想法......
生 2:你知道操场有多热闹吗?看!有的同学在跳长绳,两个同学在两头摇绳,其他同学一个接一个钻进画着圆圈的绳中,跳一下,立刻再钻出来。不一会儿,他们就气喘吁吁的了。有的同学在奔跑,他们你追我赶,汗流浃背。还有的同学在玩沙包,他们把沙包从这边扔到那边,又从那边扔到这边,只看到沙包像
蜻蜓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听!操场上欢声笑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师:说得真好啊!他用问句开头,通过了人多、活动多、欢声笑语多三个方面来反映操场特别热闹。
2.同学们,你也是这样说的吗?你看,以问句开头,能够迅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点明介绍的事物及其特点。
六、分类识字,指导书写一、指导书写生字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五个字(迅、速、退、煤、铁”)写字有三看,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关键笔画三、分类观察字形结构,提示结构、位置和关键笔画
1.首先请观察结构,“煤、铁”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迅、速、退”是半包围结构,书写的时候注意先内后外,书写“辶”时,一捺要写得平且向右伸展。
2.指导书写
(1)首先请看,“煤”的书写要点:“甘”中间有一短横,“木”的横要稍长些,撇捺要写得舒展。请你跟着一起写一写。
(2)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字,“铁”的书写要点:“钅”三横与竖提收笔对齐;右部长撇上要露头,下要长,并穿插到“钅”竖提下面;捺收笔有力。
我们再来看一遍。
(3)“迅”的书写要点:第一笔横折弯钩,弯钩呈弧形;里边横短竖稍长,竖落在竖中线上。
这一次要认真书空哦。
(4)“速”的书写要点:竖为垂露竖,一捺变一点。
我们再仔细看一看。
(5)“退”的书写要点:“艮”横折内收,一捺变一点,尤其要注意的是“艮”不能写成“良”。睁大眼睛,看清楚哦。
3.练习书写生字“煤、迅”
1)接下来,请大家打开写字本,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地写一个“煤”字和“迅”字。
2)注意你的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
注意三个一,保护好眼睛,开始吧!
4.评价,反馈
同学们写好了吗?写好了给自己一个赞。如果还没有写好,请你自己再改一改,练一练。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一、课堂小结
1.学习书写了“迅、速、退、煤、铁”5 个字。
2.通过学习 4、5 自然段,了解了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3.理解了“免费的长途旅行”的意思,感受了表达效果。初步体会了举
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学会了用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必做:
1.书写“迅、速、退、煤、铁”五个字,每个写三遍
2.听写课后词语表词语
3.预习《火烧云》
选做:用问句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声音:各种各样
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植物:颜色不同、形态各异
矿物:丰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