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关键能力提升
语言运用
一、综合性学习。
六月,毕业季。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毕业之际,班里将举行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吧!
1.你的小学生活是怎样的 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
2.毕业联欢会需要主题标语,下列标语中最合适的是( )
A.迎接团聚的召唤
B.师恩难忘,友情长久
C.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D.花香伴书香,名家进心灵
3.同学们准备在联欢会上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寿世寿人杏林春满 为医为药桔井泉香
B.日暖风和开桃李 笔酣墨浓写春秋
C.父母恩情深似海 儿女报答三春晖
4.即将面临分别,请你写一句临别赠言送给朝夕相处六年的同学。
课外阅读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杨时见程颐①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暝坐②,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②瞑坐:闭目静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2)颐既觉:
2.用“/”为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时 与 游 酢 侍 立 不 去
3.读了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杨时怎样的精神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小学生活
我上小学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说起来很遥远,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先说打架。我生性是外温内热,平常少言寡语,但对看不惯的事便要说要骂,憋急了还会动拳头——一次姐姐被同学欺负了,我不顾一切就去和他打架,谁赢谁输已经记不得了,甚至和我打架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也忘记了,只是后面的事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有人把我们打架的事报告给老师,和我同姓的老师把我叫去,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这还不算,他又用食指狠狠地在我头皮上挫,我头皮发胀发麻,疼得眼泪不住流了出来,可我没哭,更没有认错。
再说逃学。夏天很热,太阳黄黄地晃眼,我就逃学,去稻田里掏螃蟹。那时候田里螃蟹很多,田埂边有蟹洞,只要看洞口的泥土颜色是不是新鲜就知道里面有没有螃蟹了,我钓鱼不行,掏螃蟹还是很得手的,没用多少时间,就掏了一串,怕也有十几只吧,然后就摆渡过了四叉河,走一个多小时,到泰南镇上玩,中午没饭吃,当然也不可能有零花钱,就拿一串螃蟹换两个烧饼,算是午餐。这事父母不知道,还以为我上学读书了,后来校长家访告了状,不过,父母并没有责备我,连一句话也没说,因为我念小学时的成绩一直很好。
偷书看也是在小学发生的事。因为家贫,除了学校发的两本书,连一张纸片都没有,而我家的邻居是个地主,老太太嘴巴很啰嗦,老头比较严肃,却有一点儿书生气,他们的两个儿子是村里仅有的读书人,家里就有不少的古书,我在他家玩耍时看见,出于好奇,就拿(偷)了一本《列国志演义》回家看,小学的我居然也把这本书生吞活剥地啃完了,而且啃得津津有味,其实这也是我生平所看的第一本文学著作,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看这本书开始的。
有了第一次偷书看的“乐趣”,后面就一发而不可收了。那时的农家孩子是不可能不干活的,我放学回家把书包一丢就出门,主要是挑草沤肥什么的,所以也不可能在家里看书,晚上是早早就睡觉的,因为连煤油灯也是要节省了用的,可是对偷来的书又急不可耐地想看,便动了个坏主意——我的课桌很破很旧,桌面蛀蚀不堪,我就用小刀剜了一个洞,上课时装着听课的样子,实际上在偷偷地看书,所幸的是老师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秘密,也没有哪个同学打小报告。于是我在邻居家偷了一本看完了还回去,然后再偷一本——始终只拿一本,所以老先生一直没有发觉……
小学的生活无疑是贫苦而单纯的,但并不觉得乏味,即便穷,也过得无忧无虑,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一次父亲给人家装豆饼(做肥料),我剥了一块啃了吃,那个香啊,至今还在唇舌间盘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生吞活剥:
(2)津津有味:
2.(新题型)本文围绕“我的小学生活”,选取了哪几件事来写 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3.在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作者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为什么“好笑” 为什么“又有些心酸”
“好笑”是因为
。“又有些心酸”是因为
。
4.作者在回忆小学生活时,重点写了偷书看这件事。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与书有关的趣事吧,想一想,写出一个吧!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
毕淑敏
我上学的第一任老师,是位美丽的女子。那时候她还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女子,对别人家的孩子,要么是极(厌烦 厌恶)的,要么,是极喜欢的。我的老师,是喜欢的那一种。
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白玉琴老师。一天上语文课,白老师讲《小猫钓鱼》。她把课文念完之后,问大家谁能复述一遍。这对刚刚上学的我们来说很有难度,课堂里一时静若幽谷。我那时梳着齐眉娃娃头,一缕湿发遮住了眼帘。汗水淋淋的我顺手捋了捋头发,白老师立刻大声说:“好啊,毕淑敏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请起立。”我魂飞胆战,当下想, 。我恍若慢镜头一样起身,企图(延迟 拖延)时间以想他法。也许因为我动作太慢,白老师在这个当儿另起了主意。她说,毕淑敏站到讲台上来,面向大家复述课文。
天啊!没有任何法子对抗。我只好拖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挪向讲台。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然而无论怎样蹒跚,总有到了尽头的那一刻,我只好战战兢兢地开始了回答。如何下了课,全然忘却。以上是我开蒙之后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开蒙,古时指儿童入书塾接受启蒙教育,现如今泛指儿童开始上学识字。早年的开蒙礼,要由礼官为即将入学的孩子们,在额头点一粒大大的朱砂眼。点眼的具体位置是在鼻根上方印堂的中央,名曰“开智”。象征着这孩子从此脱离了蒙昧的混沌,睁开了天眼。朱砂色艳如血,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美艳无比且触目惊心,之后是孩童学写“人”字,谢师恩、开笔石上练字、初背《三字经》……开蒙如同破晓,人生从此曙光乍现。
《小猫钓鱼》后,我听白老师对别人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记性的孩子,居然把整篇课文复述得几乎一字不差。几十年后我重回母校,有年轻老师对我说,白校长(白老师已成为校长)至今还会说起当年的你,是多么聪慧……
时至今日,我常在想,自己并不聪明,那一日的捋发,看似偶然,也许是心中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使然。细心的白老师看穿了一个(胆怯 害怕)的女孩乔装打扮后的渴望,她温暖地推动了孩子的尝试。老师的鼓励,让一个不自信的幼童,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喜爱的欢欣。这种获取知识的快乐,将伴随终生。
我上学时没有举行过开蒙礼,白老师就是我的朱砂。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读一读,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想想第2自然段横线处“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在“ ”上补充。
4.读读下面的句子,说一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5.为什么说白老师是“我”的朱砂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点一横长
明凤英
我常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达时雨。
小时候,学写繁体字。碰上笔画多的,达老师就教我们一些顺口溜。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我的耳朵长。我姓王。我今年十四岁,在一心国小上学。”
这是繁体“瘾”字,“大厅”的“厅”,整整25笔。
我们扯开嗓门喊将起来,伸出食指把字写在空气里。一时间,教室里好像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厅”字,叮叮当当作响。
“一点一横长,二字下面口四方。两边丝绕绕,鸟儿站中央。”
这是“熊”字。“红鸾星动”的“鸾”。
还有“亡、口、月、贝、凡”,这是“赢”字,“输赢”的“赢”。
达老师假装捂起耳朵,说:“你们声音好大!外面的树叶子、花儿都让你们嚷嚷下来了。”
大家咧嘴嘻嘻笑起来。教室外面,隔着走廊,木麻黄红艳艳的花瓣正慢慢落下,落在黄土堆上。
她是江苏泗水人,1949年到台湾。
有一次我家急着要用钱。妈妈苦无对策,叨念着告诉我:“课后的辅导不上了吧,可以省下30块钱给外婆。”我听了妈妈的话,不作他想,下课背上书包,大踏步高高兴兴回家了。快出校门的时候,却让达老师给叫住:“为什么不上成语课 ”
我据实以报:“我家钱紧了。我妈说不上了。”
达老师只说:“上课去。”我听了,也不作他想,回头进了教室。父母辈疲于奔命,只求喂饱一家人的肚子,竟从来没有察觉什么。我妈也像压根儿忘了让我不去上辅导课的事情。只是此后,我就再没有交过辅导费了。
人情珍重,急流湍湍,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难得糊涂的日子,也可以舟行千里。
年幼的时候,只觉得风和日丽,一切平常,哪里知道周遭惊涛千尺 哪里知道父母那一代人兴衰浮沉,漂流仓皇,经历了多少烦恼忧愁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达老师在大陆时,就当过小学校长。来台湾之前,还做过她那个地方的县长。达老师的丈夫更是我们镇上赫赫有名的凤梨工厂厂长。他们夫妇1949年阴差阳错地来到台湾,成为建设、教育的无名天使,一辈子留在了台湾。
上大学后,我给达老师写过几封信。她热情地回信给我,劈头就提我小学时候的事情。说我能随时一字不漏地背出整本教科书,写出的作文让她发笑。小时候的事情,我自己一点不记得,父母也少过问,倒是达老师做着我的镜子,让我照见迢迢成长之路。
成年后,我四处奔忙,跟达老师断了联系。
我常常想起达老师支着头,静静坐在教室里看木麻黄树的样子。我几乎一厢情愿地认定,她是为了教给我们那些好玩的顺口溜而到台湾的。只是天使羁留人间,有多少我不知道的故事
我没有机会告诉她,当年她讲“想做大官的请出去,想当小姐的别进来”的一刻,曾经多么让我震动。我也没有机会谢谢她把八岁的我,领进了学习的畅想和快乐中。
想念她的时刻,我想到那一代流离苦难的人,在小岛上的襟怀和风华。
想念她的时刻,我是多么愿意回到那“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的瞬间。
一点,一横长。一撇无垠,到天涯。
那无垠天涯,该有多么宽广,多么顺溜啊。
1.(新题型)文章记叙了“我”与达老师之间的几件小事,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小时候的事情,我自己一点不记得,父母也少过问,倒是达老师做着我的镜子,让我照见迢迢成长之路。”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达老师对“我”的关爱,表达了 。
3.文章结尾“那无垠天涯,该有多么宽广,多么顺溜啊”饱含着“我”怎样的感情 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一点一横长”为题。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感恩母校,梦想起航”六年级毕业典礼
活动目的:展示教育成果,表达六年的师生情、同窗情,展望美好未来。
时间:7月5日8:00
地点:学校礼堂
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师生、六年级家长、学校行政人员
活动流程:
1.序曲——大合唱
2.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
3.共同观看视频《美好时光》
4.校长致辞
5.感恩父母: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6.感恩老师:毕业生代表向老师们献花
7.师生合诵《梦想起航》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雨同学和妈妈于8:30到学校礼堂参加毕业典礼。( )
(2)视频《美好时光》镜头中出现了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运动员加油的场景。( )
(3)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不忘初心,勇敢追梦。( )
2.为老师献花时,你要作为毕业生代表致辞,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你会说什么
3.如果由你来策划毕业典礼,你会增加什么环节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