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学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荷塘月色 学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3 17:54:50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 学案学习目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 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一、回顾·预习1、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是什么 2、本段具体写了什么 各突出了什么 二、自主·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2、“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3、“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4、“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 “就”而用“且”?6、“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7、“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8、“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9、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10、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1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三、当堂达标: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手法描写的对象文中的例句比喻出水很高的叶子像( )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宛然(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如(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又像是( 画在荷叶上 )阴阴的树色像(一团烟雾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是(瞌 睡人 的 眼 )通感微风中的荷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如(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拟人打着朵儿的荷花羞涩田田的荷叶更见风致叶子底下的流水脉脉的荷塘边的杨柳树丰姿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四、反思·提升: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指导精读语段,独立完成。学习方法技巧。小组合作完成。思考:如何使语句更精彩?小组合作完成。荷塘月色 学案学习目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重点 ]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绪和思想感情脉络,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探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触发点。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荷塘月色》以歌曲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一、简介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认为“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他毕竟又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于这种“超然”。这种矛盾心情 , 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三.正音煤屑( )  霎时( )    弥望( ) 蓊蓊( ) 羞涩( ) 酣眠( ) 踱着( ) 妖童媛女( ) 乍看( ) 敛裾() 梵婀玲() 鹢首徐回( )二、精讲点拨1、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 2、在各部分中划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三、当堂达标:1、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在不同的部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与他的行踪之间存在的关系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四、总结·提升:1、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指导首先结合课下注释读课文,独立完成!阅读是关键。 读课文,感悟意境之美。可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