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56张PPT)+教学设计+学案+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56张PPT)+教学设计+学案+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4 08:36:56

内容文字预览

(共56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丁肇中山东大学讲话片段
新课导入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的人才,那种高分低能的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读完这篇文章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理清论证思路。
2.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J粒子发现者——丁肇中
丁肇(zhào)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王学、心学。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强调“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相关人物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议论文三要素: 、 、 。
论据的类型: 、 。
常见论证方法: 、 、 、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 、 。
论证的方式: 、 。
论点
论据
论证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立论
驳论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的概念:
知识链接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探察( ) 格物致知( ) 儒家( )
埋没( ) 检讨( ) 清谈(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彷徨( ) 激变( )
zhào
chá
zhì

xiù
jiǎn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cuò
tán

( )埋没
( ) 应付


( )没有
( ) 应该

méi
yìng
yīng
多音字
预习检查
预习检查
濡( )
懦( )
彷( )
仿( )
儒( )
孺( )
鸿儒
相濡以沫
懦弱
孺子


nuò

仿佛
彷徨
páng
fǎng
形近字
预习检查
掌握下列词义
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预习检查
掌握下列词义
即心要端正。
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朗读课文,回答: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一:猜一猜
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围绕题目进行提问,猜猜演讲的内容可能有哪些呢。
什么是格物致知?
谁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做什么事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怎样做才算是有格物致知精神?
有格物致知精神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
点我放课文朗读
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看看文章解答了你的哪些疑惑。
注意:边阅读边勾画解答问题的关键语句。
合作探究
谁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做什么事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合作探究
什么是格物致知?
《大学》——
现代观念——
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有格物致知精神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
传统的中国教育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
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探求自己的内心,不是探究新知识。
通过实验来探求新知识,实验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在探测中先确定适当的目标和制定细致计划,而目标的选定是需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VS
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
现代观念
现代观念
合作探究
为什么是中国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呢?
高分低能
合作探究
针对现状
提出观点
阐述
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理论而不注重动手实践的弊端
分析
现代观念的格物致知就是实验精神
阐明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思路清晰,层层推进
针对性强
小结猜读活动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二:探一探
理清文章思路——阅读全文,探究作者是如何做到论述的内容针对性强,层层推进,思路清晰的。
活动探讨:
(1)思考文章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理清文章思路。
(2)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2~12)
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证,阐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
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青年一代提出希望。
合作探究
第1段的作用是引出演讲的话题——谈教育问题
合作探究
注意事例的作用
合作探究
提出演讲主题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引出格物致知
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
告诫中国学生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
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
阐述现实意义
(关联现代学术)
(举例:王阳明)
合作探究
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来探讨文章第6—10段的论述过程。
第6段
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7段
新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获得
第8~9段
提出观点
分析原因
为什么实验精神重要
实验到底该怎么做
寻找对策
积极探测
要有具体计划和适当目标
第10段
得出结论
基本知识和学术进展很难突破
合作探究
探讨文章第13段的论述过程。
第1句
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
/
2、3句
具体阐述意义
/
(研究学术+应对世界环境)
/
4~7句
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8句
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合作探究
作者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演讲的缘由,谈到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看法。以中国传统教育中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而造成的一些弊病,来阐述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发扬。
小结: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2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三:析一析
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材料来加以印证,让演讲更有说服力呢?
要求:
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合作探究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承接“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的话题。
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引用论证
合作探究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举例论证
王阳明“格”竹
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列举事例
做实验了解竹子
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
论述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作者亲身经验
论述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合作探究
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试从演讲的角度探讨其原因。
从演讲的角度分析原因
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演讲效果
增强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13段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将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认同。中国教育重视实验精神,很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举例
东汉张衡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四:谈一谈
丁肇中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思考角度:
活动的主题、作者的身份、经历、获得的成就等。
2. 演讲的针对性,思考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演讲、有什么意义。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接受西方的教育,1976年经过他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合作探究
从活动主题看——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
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
自己接受中西方两种教育长大
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体会意义
合作探究
体会意义
文化背景
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
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
阐明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有针对性
合作探究
体会意义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督促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五:讲一讲
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六:比一比
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最后一次讲演》——
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不同点:
VS
文章主旨
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号召中国的新一代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解析: A项,“熹”应读“xī”。B项,“袖”音调应标在“u”上,拼音为“xiù”。C项,“遵”应读“zūn”。
D
课堂检测
2.下列加色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才思敏捷,他精彩的发言哗众取宠,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积累,对各种典故才能信手拈来。
C.教育脱贫的最美践行者张桂梅殚精竭虑,让当地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实现了读书梦。
D.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有需求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我泱泱大国的博大胸怀。
【解析】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含有贬义色彩,用在句中感彩不当。
A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在全市开展“法治进校园,培苗护成长”活动,使我市青少年法治意识得以提升。
B.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发布后,兴起了儿童厨具购买热潮,一些网店里,有的儿童厨具甚至月销量超过4万件左右。
C.5月27日,“强国复兴有我”广西校园课本剧优秀作品展演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活动。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解析】A.缺少主语,可去掉“使”。B.语意矛盾,可去掉“超过”或“左右”。C.语序不当,可把“活动”与“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调换位置。
D
课堂检测
4.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提出论点“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文章在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C.文章在最后一段得出结论:我们需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培养实验精神。
D.全文在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和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验精神的一致性。
A
【解析】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故选A。
课堂检测
5.下列对课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自然段概括地引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作为论据,用道理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B.第四自然段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C.第七自然段以“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为论据,举例论证“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D.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的观点。
【解析】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
D
板书设计
印证事例:王阳明“格”竹子、作者亲身经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格物致知的含义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思路严谨
分析问题
演讲思路
层层推进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视频欣赏:《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微课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理清论证思路。 2.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
2.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1.走进作者
丁肇(zhào)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探察( )
格物致知( ) 儒家( ) 埋没(mò) 检讨( )
清谈(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彷徨( ) 激变( )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
②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
③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
④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
⑤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
⑥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
⑦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
⑧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
二、探究案
1.课文结构梳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培养③ 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分析问题 引出“① ”的观点及其含义
提出② 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曲解
现代“格物致知”精神即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 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2.思考探究
(1)第1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材料来加以印证,让演讲更有说服力呢?
(4)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试从演讲的角度探讨其原因。
(5)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质疑案
1.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丁肇中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背景资料: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接受西方的教育,1976年经过他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思考角度:(1)活动的主题、作者的身份、经历、获得的成就等。(2)演讲的针对性,思考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演讲、有什么意义。
点拨要点
一、预习案
2.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探察(chá)
格物致知(zhì) 儒家(rú) 埋没(mò) 检讨(jiǎn)
清谈(tán) 袖手旁观(xiù) 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ɡ huánɡ) 激变(jī)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瞭望 ②缅怀 ③彷徨 ④清谈 ⑤袖手旁观 ⑥一帆风顺 ⑦格物致知 ⑧不知所措
二、探究案
1.课文结构梳理
① 格物致知 ② 传统教育 ③实验
2.思考探究
(1)提出演讲主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演讲的。
(2)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引用的资料:
第2段:引用《大学》中的内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承接“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的话题。
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其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列举事例:
王阳明“格”竹: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做实验了解竹子: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论述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作者亲身经验:论述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4)①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②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④增强演讲效果。
(5)不认同。中国教育重视实验精神,很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比如:东汉张衡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三、质疑案
2.从活动主题看——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
从文化背景看——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阐明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督促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理清论证思路。
2.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
2.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的人才,那种高分低能的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读完这篇文章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板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师:我们今天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理清论证思路。
2.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学生齐读
二、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作者简介
丁肇(zhào)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发现新粒子(“J”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丁肇中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9年第44期。有改动。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探察(chá)
格物致知(zhì) 儒家(rú) 埋没(mò) 检讨(jiǎn)
清谈(tán) 袖手旁观(xiù) 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ɡ huánɡ) 激变(jī)
(2)理解词意
瞭望: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点生读,师指导)
三、开展活动,析读课文
学生活动一:猜一猜
1.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围绕题目进行提问,猜猜演讲的内容可能有哪些呢。
预设:什么是格物致知?做什么事要有格物致知精神?谁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有格物致知精神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怎样做才算是有格物致知精神?
2.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看看文章解答了你的哪些疑惑。
注意:边阅读边勾画解答问题的关键语句。(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讨论后归纳)
预设(课件展示):
(1)谁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做什么事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什么是格物致知?
《大学》——
现代观念——
(3)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有格物致知精神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
预设:
传统教育: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探求自己的内心,不是探究新知识。
现代观念:通过实验来探求新知识,实验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在探测中先确定适当的目标和制定细致计划,而目标的选定是需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4)为什么是中国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呢?
预设(课件展示):
(5)小结猜读活动:
预设(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二:探一探
理清文章思路——阅读全文,探究作者是如何做到论述的内容针对性强,层层推进,思路清晰的。
1.活动探讨:
(1)思考文章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理清文章思路。
(2)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预设:
(1)
第一部分(1):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2~12):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证,阐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13):论证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青年一代提出希望。(解决问题)
(2)
2.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来探讨文章第6—10段的论述过程。
预设(课件展示):
3.探讨文章第13段的论述过程。
预设(课件展示):
第1句: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2、3句:具体阐述意义(研究学术+应对世界环境)→4~7句: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第8句: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小结:作者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演讲的缘由,谈到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看法。以中国传统教育中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而造成的一些弊病,来阐述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发扬。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二、开展活动,析读课文
学生活动三:析一析
1.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材料来加以印证,让演讲更有说服力呢?
要求: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材料,并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预设:
引用的资料:
第2段:引用《大学》中的内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承接“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的话题。
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其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列举事例:
王阳明“格”竹: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做实验了解竹子: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论述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作者亲身经验:论述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2.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试从演讲的角度探讨其原因。
预设:
(1)真实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2)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3)增强演讲效果。
3.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
不认同。中国教育重视实验精神,很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比如:东汉张衡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学生活动四:谈一谈
1.丁肇中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课件展示:
背景资料: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中国,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接受西方的教育,1976年经过他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思考角度:(1)活动的主题、作者的身份、经历、获得的成就等。(2)演讲的针对性,思考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演讲、有什么意义。
预设:
从活动主题看——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
从文化背景看——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阐明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督促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学生活动五:讲一讲
试着演讲文中阐明演讲意义的段落——最后一段,揣摩作者演讲时的语气、语调,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手势、神态。通过模拟演讲,进一步体会这篇演讲词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课件展示——演讲小诀窍:
1.语气语调:平和,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升调、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
2.重音节奏:对于段落中的关联词、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阐述时的层次感,如“不但、而且、不论、还是、不能、也不能、应该重视、第一、第二”等词语;
3.表情体态:在讲到这些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眼神要坚定,才能清楚传达作者对中国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学生演讲,师生评价)
学生活动六:比一比
本篇演讲词在演讲的针对性、演讲语言、演讲的风格等方面,与《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异同?
预设:
相同点:针对性强。针对演讲对象、演讲场合、演讲的主题选择了恰当演讲内容。
不同点:《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作者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革命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客观理性、思路严谨,层层推进,符合科学家身份特点。
三、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2.下列加色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班长才思敏捷,他精彩的发言哗众取宠,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积累,对各种典故才能信手拈来。
C.教育脱贫的最美践行者张桂梅殚精竭虑,让当地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实现了读书梦。
D.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有需求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我泱泱大国的博大胸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通过在全市开展“法治进校园,培苗护成长”活动,使我市青少年法治意识得以提升。
B.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发布后,兴起了儿童厨具购买热潮,一些网店里,有的儿童厨具甚至月销量超过4万件左右。
C.5月27日,“强国复兴有我”广西校园课本剧优秀作品展演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活动。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4.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首段提出论点“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文章在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C.文章在最后一段得出结论:我们需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培养实验精神。
D.全文在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和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与实验精神的一致性。
5.下列对课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第三自然段概括地引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作为论据,用道理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B.第四自然段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C.第七自然段以“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为论据,举例论证“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D.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的观点。
四、【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分层作业(原卷)
一、积累与运用
1.小红摘抄了一些句子,其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或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海防战士警惕地瞭望(liào wàng)着广阔的海面,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B.长大,不是独自彷徨(páng huáng)走夜路,不是在迷雾中苦撑到崩溃;长大,是懂得分享晴朗,也懂得与亲爱的人一起分担突如其来的阴霾。
C.[2022株洲中考]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清明节是扫墓祭祖、湎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日子。这是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传统习俗,承载着慎终追远的深刻文化内涵。
2.下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有需求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我泱泱大国的博大胸怀。
B.一些“吃播”标榜“大胃王”吸粉,实则暴饮暴食、假吃真吐,如果主管部门对这一现象不知所措,势必造成大家对餐饮浪费现象见怪不怪。
C.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青春的旅途也不会一帆风顺。
D.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②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    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
A.不但  而且  支配  袖手旁观 B.因为  所以  支配  漠不关心
C.由于  因此  控制  袖手旁观 D.不但  而且  控制  漠不关心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 )(2分)
A.合格的事物 B.推究事物的道理 C.探讨自己 D.追求最高理想
二、课内阅读
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问题。?(13分)
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③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④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
⑤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选文第①段引用《大学》中的观点有何作用??(2分)
2.在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为什么会被埋没?(2分)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4分)
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5.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
三、素养提升
(一)[2022菏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①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刚刚组建,首批只有29个人,挑起了我国核潜艇的开拓任务。我有幸是其中的一个,从那以后,我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②进入研制领域之后,我们缺乏专业知识,手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我们考虑再三,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浩如烟海的报纸杂志里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犹如大海捞针。我们把零零碎碎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汇总成核潜艇的总体布局。
③以计算核潜艇重量的手段来说,我们手上只有算盘和计算尺。为了结果准确可信,我们分两组同时进行。这两组计算的结果,如果不同是肯定不行的。怎么办 从头再来,一直要算到两个组的最后结果一样,才相信是准确了。我们的同志硬是咬紧牙关,没有怨言。
④新型号的核潜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风险很大。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钢板要承受一吨多海水压力,任何一条焊缝、管道和阀门,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乘试人员担心一去不复返,思想波动较大。我有充分的信心,但也十分担心,担心是不是还有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之外、还没有认识到的潜在危险。怎么办 我说我跟你们一道下去!我是总设计师,不仅仅要为这艘艇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为艇上170个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当深度仪的指针指向了极限深度后,艇开始上浮了,一直上浮到100米这个安全深度,突然间全船沸腾起来,跳跃啊,握手啊,拥抱啊,有些同志都哭了。艇上的快报要我题字,我灵感一来,写了几个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⑤大家都清楚,世界上的高新尖端技术,尤其是核潜艇技术,都被列入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1958年,我从上海调往北京,父母多次写信问我:你在北京哪个单位 去干什么工作 三十年来,我一直闭口不答。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有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长篇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我把这篇报告文学寄给母亲,母亲看出文章介绍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的我。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满脸泪水,自豪不已。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⑥我们核潜艇阵线的广大员工,淡泊名利,隐姓埋名,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如果要问我们这一生有何感想,我们会自豪地说:“这一生没有虚度。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无怨无悔!”
(取材于黄旭华的演讲词)
1. 你认为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这篇演讲词题目的是哪一个 请选择并简述理由。(3分)
【甲】此生无悔 
【乙】志探“龙宫”
【丙】大海捞针
2.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无怨无悔!”表达了黄旭华怎样的一种情感 (2分)
3. 结合第②~⑤段内容,筛选重要信息,谈谈我国研制核潜艇的伟大事业孕育了哪些伟大的精神。(4分)
见贤思齐,善莫大焉。黄旭华等榜样人物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5分)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分层作业(解析卷)
一、积累与运用
1.小红摘抄了一些句子,其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或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海防战士警惕地瞭望(liào wàng)着广阔的海面,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B.长大,不是独自彷徨(páng huáng)走夜路,不是在迷雾中苦撑到崩溃;长大,是懂得分享晴朗,也懂得与亲爱的人一起分担突如其来的阴霾。
C.[2022株洲中考]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清明节是扫墓祭祖、湎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日子。这是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传统习俗,承载着慎终追远的深刻文化内涵。
【答案】D 
【解析】“湎怀”应为“缅怀”。
2.下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有需求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我泱泱大国的博大胸怀。
B.一些“吃播”标榜“大胃王”吸粉,实则暴饮暴食、假吃真吐,如果主管部门对这一现象不知所措,势必造成大家对餐饮浪费现象见怪不怪。
C.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青春的旅途也不会一帆风顺。
D.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答案】B 
【解析】A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使用正确。B项,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使用不当。C项,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使用正确。D项,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使用正确。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②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    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
A.不但  而且  支配  袖手旁观
B.因为  所以  支配  漠不关心
C.由于  因此  控制  袖手旁观
D.不但  而且  控制  漠不关心
【答案】A
【解析】①由句中“不可缺少”“也是不可少的”可知,两个分句是明显的递进关系。②“支配”与“控制”可以从词义的范围和侧重点的角度进行辨析。③“袖手旁观”与“漠不关心”可以结合语境,联系“消极”来辨析,“袖手旁观”的行为是消极的,而“漠不关心”的行为却是冷淡的。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答案】 B
【解析】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几句话意在阐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也就是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据此可以确定③是首句,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②句阐明其重要性,①句转到阐释实验精神,⑤④句阐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所以答案选B。
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 )(2分)
A.合格的事物 B.推究事物的道理
C.探讨自己 D.追求最高理想
【答案】 B
【解析】 由课文内容可知,作者阐述的格物致知精神是实验精神,亦即推究事物的道理的精神,故正确答案是B。
二、课内阅读
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问题。?(13分)
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③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④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
⑤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选文第①段引用《大学》中的观点有何作用??(2分)
【答案】由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提出“格物”和“致知”,既表明此观点由来已久,又点明题目。
【解析】由选文第①段引用《大学》中的观点“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可知,“格物”和“致知”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里提出的,表明此观点由来已久。题目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所以这句话又点明了题目。
2.在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为什么会被埋没?(2分)
【答案】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中“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是“平天下”。
【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概括提炼。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4分)
【答案】错误在于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格”本来是“探察”的意思,但文中“格”字加了引号,起到否定的作用,体现了王阳明的行为与今天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解析】答题区域在第③段。第一问是信息筛选题,在文中找到关键句子作答即可。第二问主要是体会引号的作用。
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案】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第②段中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解析】第②段提出了一种观点: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③段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因头痛而宣告失败的例子,说明了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5.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
【答案】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解析】第⑤段段首有明确的提示“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第⑤段中具有提示性的关键句子“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等,根据这些信息作答即可。
三、素养提升
(一)[2022菏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①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刚刚组建,首批只有29个人,挑起了我国核潜艇的开拓任务。我有幸是其中的一个,从那以后,我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②进入研制领域之后,我们缺乏专业知识,手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我们考虑再三,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浩如烟海的报纸杂志里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犹如大海捞针。我们把零零碎碎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汇总成核潜艇的总体布局。
③以计算核潜艇重量的手段来说,我们手上只有算盘和计算尺。为了结果准确可信,我们分两组同时进行。这两组计算的结果,如果不同是肯定不行的。怎么办 从头再来,一直要算到两个组的最后结果一样,才相信是准确了。我们的同志硬是咬紧牙关,没有怨言。
④新型号的核潜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风险很大。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钢板要承受一吨多海水压力,任何一条焊缝、管道和阀门,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乘试人员担心一去不复返,思想波动较大。我有充分的信心,但也十分担心,担心是不是还有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之外、还没有认识到的潜在危险。怎么办 我说我跟你们一道下去!我是总设计师,不仅仅要为这艘艇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为艇上170个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当深度仪的指针指向了极限深度后,艇开始上浮了,一直上浮到100米这个安全深度,突然间全船沸腾起来,跳跃啊,握手啊,拥抱啊,有些同志都哭了。艇上的快报要我题字,我灵感一来,写了几个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⑤大家都清楚,世界上的高新尖端技术,尤其是核潜艇技术,都被列入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1958年,我从上海调往北京,父母多次写信问我:你在北京哪个单位 去干什么工作 三十年来,我一直闭口不答。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有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长篇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我把这篇报告文学寄给母亲,母亲看出文章介绍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的我。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满脸泪水,自豪不已。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⑥我们核潜艇阵线的广大员工,淡泊名利,隐姓埋名,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如果要问我们这一生有何感想,我们会自豪地说:“这一生没有虚度。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无怨无悔!”
(取材于黄旭华的演讲词)
1. 你认为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这篇演讲词题目的是哪一个 请选择并简述理由。(3分)
【甲】此生无悔 
【乙】志探“龙宫”
【丙】大海捞针
【答案】甲。因为文章叙述了以黄旭华为代表的中国核潜艇人面对研制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奋勇拼搏、淡泊名利,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他们为祖国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他们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故“此生无悔”与此相契合。(3分。选乙、丙不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选择。通读全文,第⑥段对这篇演讲词的主题进行了总结;再联系第②段“我们考虑再三……犹如大海捞针”,第③段“以计算核潜艇重量的手段来说,我们手上只有算盘和计算尺”,第④段“新型号的核潜艇在研制最后阶段……都会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我说我跟你们一道下去!……要为艇上170个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等语句可知,以黄旭华为代表的中国核潜艇人在研制核潜艇的过程中克服了资料难以查到、计算手段原始等重重困难,终获成功,他们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为祖国奉献出了自己的大好年华,表现了对祖国真挚的爱。因此用“此生无悔”作为题目最恰当。“志探‘龙宫’”只概括了演讲词中提到的一段事迹;“大海捞针”形容研制核潜艇过程中找资料十分困难,都不适合作为题目。
2.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无怨无悔!”表达了黄旭华怎样的一种情感 (2分)
【答案】 表达了黄旭华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中蕴含的情感。根据“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无怨无悔!”,联系第⑤段“大家都清楚……三十年来,我一直闭口不答”“我把这篇报告文学寄给母亲……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等语句可知,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年华,但是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他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表现了黄旭华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3. 结合第②~⑤段内容,筛选重要信息,谈谈我国研制核潜艇的伟大事业孕育了哪些伟大的精神。(4分)
【答案】在“浩如烟海的报纸杂志里”找资料,体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利用简单的计算工具,分两组计算,直到计算结果一样,体现了认真严谨的精神;总设计师与乘试人员共同完成深潜试验,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为保守国家秘密,黄旭华三十年没告诉家人自己做的工作,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找到语段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即可。根据第②段中“我们考虑再三,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浩如烟海的报纸杂志里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可概括出“自力更生”;根据第③段中“以计算核潜艇重量的手段来说,我们手上只有算盘和计算尺。为了结果准确可信……从头再来,一直要算到两个组的最后结果一样,才相信是准确了”,可概括出“认真严谨”;根据第④段中“我说我跟你们一道下去!我是总设计师……要为艇上170个乘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可概括出“勇于担当”;根据第⑤段中“父母多次写信问我:你在北京哪个单位 去干什么工作 三十年来,我一直闭口不答”,可概括出“无私奉献”。
4. 见贤思齐,善莫大焉。黄旭华等榜样人物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5分)
【答案】青少年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责任感。(1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黄旭华在国家需要时,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工作,这正是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2分)黄旭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向我们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在榜样的引导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加美好。(2分)
【解析】本题考查拓展延伸。黄旭华参与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他心甘情愿献出自己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启发我们当代青少年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责任感。第⑤段写黄旭华为保守国家秘密,三十年没回过老家,并认为“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启发我们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以黄旭华为代表的中国核潜艇人在研制核潜艇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为祖国奉献出了自己的大好年华,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启发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建设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