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综合自检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膑(bīn) 吓唬(hǔ) 拳头(chuán)
B.推荐(jiàn) 撕破(sī) 弗能应(fú)
C.桅杆(wéi) 炮弹(dàn) 龇着牙(cī)
D.海鸥(ōu) 瞄准(miǎo) 出谋划策(cè)
2.爷爷笑着说:“我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了,但是还要活到老,学到老啊!”从爷爷说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爷爷的年龄是( )。
A.六十岁 B.七十岁 C.八十岁 D.九十岁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就难以回转身来。
B.因为孙膑合理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C.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D.孩子即使跳进海里,也比摔到甲板上安全一些。
4.下列画线部分的体验不同的一项是( )。
A.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B.爷爷被推进了手术室,大家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半个小时刚过——大家仿佛熬了半天,医生笑眯眯地出来了。
C.高考成绩出来了,妈妈正在手机上输入姐姐的准考证号。十几个数字——姐姐仿佛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世纪。
D.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不知不觉五六年过去了。小弟已经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了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5.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道旁李——道路 B.刻舟求剑——雕刻
C.问其故——缘故 D.亡羊补牢——牢固
6.下列句子的断句,错误的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C.其人/弗能应也。 D.不可/同世而立。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6个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háng xíng cǎo mào tiǎo dòu
yú gōu sī pò miáo zhǔn
9.比一比,再组词。
艘 誉 矛 荐
搜 誊 茅 存
10.先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再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大笑 牙 嘴
不得 惊 战
(2)类似画横线的AABC式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 。
(3)类似画“ ”的含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 。
(4)形容处境十分尴尬,哭也不行,笑也不行的词语是: 。
11.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即使……也…… 只要……就…… 只有……才……
如果……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1) 猴子的逗弄和水手的笑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爬到桅杆的横木上去追猴子。
(2) 孩子一失足,他 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
(3) 他不失足,拿到帽子 难以转身走回来。
(4)在紧急关头,孩子 跳入大海中, 有获救的可能。
12.课文内容回顾。
《跳水》这篇课文讲了船上的人们和 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的水手拿 取乐, 更加放肆;猴子又拿 取乐,摘走了 的帽子; 爬上桅杆追 ,自尊和幼稚使 丢开桅杆走向横木;这时 机智、沉着地喝令 跳水, 跳入海中抢救,终于使 脱险。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水手们把孩子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
(2)甲板上的水手基本上全都吓呆了。(修改病句)
。
(3)扑通一声,孩子落到大海里。(改为比喻句)
。
四、语段阅读
课内阅读。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4.在文中找出孩子陷入危险的句子。
15.猴子在事件中起的作用是( )
A.猴子逗孩子使危险发生,因此它是事情的起因。
B.猴子引导孩子一步一步陷入危险,因此它是事情的发展。
C.猴子戏弄孩子,导致危险的后果,因此它是事情的结局。
16.“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了什么?
。
17.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为什么不由得发起抖来?
。
课外阅读。
阿凡提的故事
这天,国王想取笑阿凡提,就给了他一匹老马,让他随同打猎。打着打着,忽然变了天,下起大雨来。国王和随从们立刻掉转马头,飞也似的跑回去了。阿凡提的马跑不动,他就把外衣脱下来装在口袋里,冒着雨往回走。不一会儿,雨住了,天晴了。阿凡提重新穿戴好,骑着马抄近路回到了宫殿。
见到阿凡提,国王挺纳闷地问道:“阿凡提,你的衣服怎么没湿呀!”
“您给我的马,真是了不起!你们走了以后,它忽然长出翅膀,腾空而起,一眨眼就飞回来了。”
国王又吃惊又羡慕。
第二次打猎,国王骑了阿凡提那匹老马,把自己的千里驹让给了阿凡提。这一天,又下起了大雨。阿凡提立刻掉转马头,飞也似的跑回去了。国王信了阿凡提的话,让随从们都先回去。可是老马并没有长什么翅膀,尽管国王使劲打呀、喊呀,老马却怎么也跑不起来。国王这才知道上了当,心里想,回去非好好教训阿凡提不可。
国王像只落汤鸡似的回到宫殿里来。
“阿凡提,你竟敢骗我,这匹马怎么没长翅膀?”
阿凡提说:“马怎么会长翅膀,国王!它既然跑不动,你难道就不会像我一样,把外衣脱下来装在口袋里吗?那样虽然被雨淋着点,衣服却是干的。唉,原来国王是一回事儿,智慧又是一回事儿!”
18.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纳闷: 羡慕:
19.“国王像只落汤鸡似的回到宫殿里来。”是个比喻句,把 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0.简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
21.本文可以另选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A.阿凡提 B.阿凡提智斗国王
C.国王和阿凡提 D.国王上当了
五、写作题
22.题目: 的探险之旅
要求:⑴补充完整题目;⑵写清楚探险的人物、场景、装备,说说遇到了什么危险,是怎样解决的。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航行;草帽;挑逗;鱼钩;撕破;瞄准
9.【答案】一艘;荣誉;矛盾;推荐;搜身;誊写;茅房;存在
10.【答案】(1)哈哈;龇;咧;哭笑;心;胆
(2)念念不念;彬彬有礼
(3)生死与共;黑白相间
(4)哭笑不得
11.【答案】(1)因为;所以
(2)只要;就
(3)即使;也
(4)只有;才
12.【答案】猴子;猴子;猴子;孩子;孩子;孩子;猴子;孩子;船长;孩子;水手们;孩子
13.【答案】(1)孩子被水手们救上了甲板。
(2)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3)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答案】14.孩子只要一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
15.A
16.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17.孩子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因而十分紧张、慌乱。
【答案】18.疑惑不懈;文中指国王看到阿凡提冒雨回到宫殿,衣服居然没湿,感到疑惑不解。;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文中指国王听说阿凡提的马长出翅膀,可以飞,就希望自己的马也可以。
19.国王;落汤鸡;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国王被雨淋湿后的狼狈样子
20.阿凡提用智慧捉弄了想要捉弄他的国王。
21.B
22.【答案】奇妙的探险之旅 章老师神神秘秘地走进了教室,用眼睛扫视了我们一下,说:“章老师要带你们去丛林探险。”我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汽车载着我们到了丛林入口,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空气清新,美丽极了。
我们都是“小勇士”,我们排着路队走进了丛林,我抬头一看,吓得我目瞪口呆,天啊!我们要飞越这么高的大树,不是要像猴子那么敏捷,像蜘蛛人那么勇敢么?大树矮的超过了四米,高的超过了十米,要是摔下来,不是会粉身碎骨么?
这时候,一个五年级的哥哥抱着一棵大树,不停地喊:“放我下去,放我下去。”
另外一边,一个一年级的小弟弟,站在“空中”嚎啕大哭,好像是被吓坏了,我们全班同学异口同声为他加油鼓劲,小弟弟终于不哭了,他
鼓起劲来,勇敢地向前走去。
工作人员给我们换上了安全服,我开始冒险了,首先我们要爬高台,楼梯又高又陡,爬起来很吃力,我就想放弃了,可是我一想到我是小勇士,我不能放弃,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高台,爬到高台我已经气喘呼呼了。
接着我们要过独木桥了,这座独木桥一踩上去就开始摇晃起来,我的手紧紧地抓着绳子,生怕自己掉下去。
天啊,我们竟然要从这棵大树飞到另一棵大树,起码有十米左右,怎么飞过去呢?我抓着滑索,脚下一松,我就像“超人”一样“嗖”的一下就飞到了另一棵树上。
我们过了一关又一关,最后我们终于飞越了丛林,我们欢呼地叫了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