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4 10:0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叙事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陪你5分钟
5分钟能干什么?烧一壶开水,喝一杯咖啡,打一个电话,或者坐累了站起来活动几下筋骨,伸一个懒腰。
父亲年事已高,常常忘事。睡觉前,他会忘记关上窗户,忘记脱掉袜子,或者忘记关灯。海亮觉得有必要在临睡前检查一遍父亲的卧室。
检查,就像部队里的班长检查刚入伍的士兵,就像学校里的老师检查新入校的学生。他认为这跟“陪伴”相距甚远。他去父亲的卧室,不过想看看父亲是否关上窗户,是否关掉开关,是否将一杯开水放在床头。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他坐在床头,与父亲闲聊几句,或者为父亲再加上一条毛毯。然后,他替父亲关好房门,就去睡觉了。
他真的很忙,大多时间里,他不在家里吃饭。一天里可以与父亲打上几个照面,然而他们的交流直接并且简单。——醒了?醒了。——饿吗?不饿——药吃了吗?吃了。——去上班?嗯。——又去上班?嗯。——还去上班?嗯。那也许是世界上最简短的交流,他与父亲都不是那种健谈和善于表达的人。
可是那一天,当他下班回来时,他见到正在小区凉亭里和一个老哥们喝茶聊天的父亲。父亲端着一杯茶,对他的老哥们说,我儿子每天至少陪我5分钟!语气和表情里都充满了令他心酸的自豪。
那一刻,他忆起童年。童年里,当他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时,当他学会了弹琴时,当他取得了好成绩时,父亲都是这样的语气和表情。父亲喜欢在别人面前夸他,那是父亲最大的快乐。
童年里,他喜欢父亲陪着他。他喜欢钓鱼,父亲陪着他;他喜欢滑冰,父亲陪着他;他喜欢捉蚂蚱,父亲陪着他;他喜欢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父亲陪着他。那时候,一天里,父亲会陪伴他多长时间?5个小时?10个小时?24个小时?似乎,整个童年里父亲无时不在。
然而现在,当父亲老去,当老去的父亲如同童年里的他一样,需要人陪、需要人照顾,当父亲不过希望他每天陪自己5分钟——仅仅5分钟,可怜的父亲便心满意足,便有了足以令自己自豪的资本。
那天他是牵着父亲的手回家的。就像童年里,父亲牵着他。
(选自周海亮《莫愁》,节选)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 )
A.5分钟很长 B.5分钟很短 C.5分钟不长不短 D.5分钟能干很多事
2.从第四自然段儿子与父亲简短的对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他与父亲都不善言辞。 B.他与父亲之间心存隔阂。
C.他陪伴父亲的时间少。 D.他与父亲交流的时间少。
3.第六、七自然段插叙部分对文章中心的表达主要起什么作用?( )
A.补充说明童年里的他喜欢父亲陪着。
B.补充交代父亲最大的快乐是在别人面前夸他。
C.说明父亲现在如同童年里的他一样需要有人陪伴。
D.通过对比,反衬自己陪父亲的时间少,心里愧疚。
4.第八自然段中“当父亲不过希望他每天陪自己5分钟——仅仅5分钟”,此处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
A.表示递进 B.解释说明 C.表示转折 D.表示延长
5.读了本文,你觉得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处写道,“那天他是牵着父亲的手回家的。就像童年里,父亲牵着他”。此时此刻,儿子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联系前文,试着写写儿子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最灿烂的
①明天就是和同学们约着合影的日子。小雅摇着妈妈的胳膊:“妈妈,我明天是戴顶帽子,还是到街上去买顶假发,你说嘛!”床边的妈妈笑了,眼泪却悄悄流了出来。小雅没看见。小雅眼睛看着天花板。妈妈说:“傻丫头,我的女儿怎么都漂亮,是不是?”妈妈抚摩着小雅的头。
②曾经美丽的小雅,现在,她的头上稀稀拉拉没有几根头发。15岁花一样年纪的小雅得了不治之症。长期的化疗让原本有一头乌黑亮丽头发的小雅,几乎变成了秃头,红红的圆圆的小脸蛋也永远留在了相册里。
③昨天,小雅提出了和同学们合影的要求。妈妈明白,聪明的小雅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想了结一桩心愿——和以前在一起的同学见最后一面并且合张影。女儿提这个要求的时候故意轻松地告诉妈妈:“我好久好久没见同学了。”其实,小雅几个要好的同学到医院看过小雅几次。妈妈理解小雅的心情,于是打电话和小雅的班主任商量明天到学校去,跟班上的同学合影留念。小雅妈妈在电话里说,这恐怕是小雅最后一次照相。班主任叹息了一声答应了。
④明天就要去学校。现在,爱美又细心的小雅提出了用什么遮盖头顶这个现实的问题,妈妈一时没了主意。
⑤小雅见妈妈还在那儿犹豫,自己摸着光光的没剩下几根头发的头皮说:“其实呀,这样就好,到时候合影,我往同学们中间一坐,嘿,最显眼不说,而且还应了那个成语——聪明绝顶!是不是妈妈?”小雅咧开嘴,歪在妈妈怀里,笑了。妈妈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⑥第二天,天气格外晴朗,太阳明晃晃地挂在空中,那样辉煌,那样灿烂。妈妈用轮椅车推着小雅,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小雅头上戴着妈妈到商场精心挑选的时装软棉帽。妈妈问:“热吗,小雅?”小雅说:“凉快着呢,妈妈。”其实妈妈看见了,身体虚弱的小雅捂着这顶棉帽一定不舒服,棉帽的帽檐下是一圈细密的汗水。妈妈不忍心去替她擦掉。
⑦小雅不时地扭头四望,一双落了眶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雅要最后看一眼上学路上那熟悉又陌生的风景。
⑧“妈妈,到了,到学校了!我看见了班主任刘老师呢!”学校的大门外,站着班主任刘老师。见到小雅和妈妈,刘老师急忙跑上前,亲了小雅一下后,从小雅妈妈手里接过了轮椅车。小雅兴奋地说:“刘老师,同学们呢?”刘老师低着头轻声说:“都等你好久了呢,呵呵,都晒出油来了呢!”
⑨转眼间,小雅就被刘老师推进了校园。刹时,小雅呆了,小雅妈妈也呆了。
⑩太阳下,绿色草坪上,排成阶梯式三排的同学,人人头上都顶着一只“瓢”——是的,每一个同学,男学生,女学生,都剃了光头,灿烂的阳光下,几十个光脑袋反射着头顶上的太阳。那样辉煌,那样灿烂。小雅激动地甩掉了头上的棉帽,眼泪夺眶而出。坚强的小雅很久没有流眼泪了。小雅听见了同学们震耳的声音:“王小雅,你好!我们都爱你!”
7.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的发展。文中三次写到眼泪,根据提示将情节图补充完整。
情节:小雅问怎么遮盖头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眼泪:妈妈悄悄流泪→______________→小雅眼泪夺眶而出
8.阅读小说要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第④自然段“妈妈一时没了主意”,妈妈可能在犹豫些什么?联系小说前后的情节,写写妈妈的心理活动,补充在文中的横线上。
9.对第⑨自然段中“小雅呆了,小雅妈妈也呆了”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小雅和妈妈因为同学们的举动而震惊 B.小雅和妈妈因为回到学校而喜悦
C.小雅和妈妈因为刘老师的热情而感动 D.小雅和妈妈因为天气太热而发呆
10.小说的结尾往往耐人寻味。以下对于结尾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结尾出乎意料,让人感到震撼 B.这样的结尾更能突出同学们的情谊
C.结尾场面滑稽可笑,令人兴奋 D.小雅的落泪和之前的坚强形成对比
11.如果给小说的第⑥至⑩自然段配上插图,你认为画面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哪一组景物?结合文中的环境描写,说说这组景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A.明晃晃的太阳 灿烂的阳光 绿色的草坪
B.灰蒙蒙的天空 拥挤的校园 欢乐的笑声
我选( )组景物,_______________
12.这篇小说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如小雅、妈妈、刘老师、同学们,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
物,结合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说明人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地球资源问题
【材料一】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材料二】
风能是一种能够用以发电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虽然,人类利用风帆行船,利用风车提水,利用风力推动石磨或其他机械,已有数千年历史了,但是将风力转化为发电的重要能源则是在电气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风能来源丰富,发电花钱少,又没有污染,因而逐渐引起人们新的关注。现代技术使风车变成了发电的动力设备,古老的风车焕发了青春。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利用风能来发电。新型的风车发电设备的外观就像一座高耸的铁塔,顶部有3个玻璃纤维制成的叶片。每个叶片的长度有20来米,形状像飞机的翅膀,组装上铁架以后,总体上更像飞机的螺旋桨。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相当可观。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一片原野中分布着许多这样的风车,它们产生的电力用电缆输送到附近的著名旅游城市棕榈泉。尽管那里游人如织,电力的消耗量极大,又不容污染,但靠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也完全可以满足全部需要了。
【材料三】
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的位次表
自然资源位次 矿产总量(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总量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第3位 第4位 第8位 第6位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第53位 第67位 第121位 第110位
13.根据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矿产资源的形成是来之不易的。( )
(2)将风力转化为发电的重要能源已有数千年历史。( )
(3)中国的各种重要资源总量在世界位于前列。( )
(4)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缺水。( )
14.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围绕哪个关键句来写的?请用“ ”划出来。
15.风能具有哪些优势?请从材料二中提取关键信息,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来源丰富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16.材料二举“旅游城市棕榈泉”为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 )
A.当地的电力消耗量极大 B.附近的原野中有许多风车
C.到棕榈泉旅游的人很多 D.风能发电的电力相当可观
17.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任务一:写一篇号召居民节约资源的倡议书
(1)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会重点读材料一和材料________。
(2)倡议书的内容需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读材料一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做一次关于“新能源新发展”的演讲
(1)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会重点读材料_____________。
(2)结合阅读的材料,我打算为这种新能源设计一句宣传标语向大家推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远去的歌声
记忆是一个奇妙的仓库,那些美好的库藏,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一个刻骨铭心的美妙瞬间,也可能是一种曾经拨动你心弦的声音。
是的,我想起了一些奇妙的声音。那些声音早已离我远去,但我却无法忘记它们,有时,它们还会飘漾在我的梦中,使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常常是在一些晴朗的下午,阳光透过窗玻璃的反照,在天花板上浮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女生:“修牙刷坏格牙刷修喂……”这样枯燥乏味的几句话,竟然被唱出了婉转迷离的旋律,这旋律,悠扬、高亢、跌宕起伏,带着一种幽远的亲切和温润,也(蕴含 包含)着些许忧伤和凄美,在曲折的弄堂里票旋回荡,一声声扣动着我的心。这时,我正被大人强迫躺在床上睡午觉,窗外传来的这声音,仿佛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阳光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阳光演奏出的声音和旋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午后的阳光,就有着这样的旋律。我的想象力很自然地被这美妙的声音煽动起来。我追随着这声音,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奇怪的是,在我的联想中,就是没有和修牙刷的行当连在一起的东西,只是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我唯恐这音乐很快消失,便用心捕捉它们,捕捉它们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回旋,每一声拖腔。当这声音如(游丝 细丝)一般在天边消失,我也不知不觉被它带入了云光斑斓的梦境。这声音和浮动的阳光一起,留在了我的心里,就像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抹过--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便出现了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她们修理牙刷的过程,那是一种(细致 细巧)的工作,用锥子在牙刷柄上刺出小洞,然后再穿入牙刷毛。她们的手很粗糙,然而非常灵活……
那声音,早已远去,现在再也不会有人要修牙刷。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会一直清晰地记得它们。当我用文字来描述这些声音时,它们仿佛正萦绕在我的耳畔。有时候,躺在床上,在将醒未醒之际,这有的声音仿佛会从遥远的地方飘来,使时光倒流数十年,把我一下子拽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代。
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样的优美歌声并不单一。那时,在街头巷尾到处有动听的呼喊,除了修牙刷的,还有箍桶的,配钥匙的,所有的手艺人,都会用如歌的旋律发出他们独特的呼喊。还有那些飘漾在暮色中的叫卖声,卖芝麻糊的,卖小馄饨的,卖炒白果和五香豆的,一个个唱得委婉百啭,带着一种甜美的辛酸,轻轻叩动着人心……
18.将要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划去。
1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
20.“我的想象力很自然地被这美妙的声音煽动起来。”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写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划“______”句子赏析不正确的是( )
A.我对童年的生活怀有热爱之心和深厚的感情。
B.此句中的“飘”字写出了童年时那声音萦绕在我的耳畔,把我带入将醒未醒的状态,恍如梦境
C.童年时代那声音带给我美好的享受,让人怀念。
D.句中的“拽”字写出了那声音在多年之后对我仍具有强大的力量
22.结尾处作者认为手艺人的叫卖声中“带着一种甜美的辛酸”,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过生活的手艺人没有被生活压倒,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所以吆喝声才会显得
B.手艺人传统的生存方式受到了挑战,面对被时代淘汰的困境,吆喝声中体现
C.手艺人走街串巷,吆喝声中带有“辛酸”,表现出他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23.文章以“远去的歌声”为标题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训练。
材料一 PM2.5是造成我国空气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PM2.5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毒的残留物。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 某年10月、12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分别情况分布表
空气质量级别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10月 7.2% 24.4% 24.7% 13.5% 20.2% 10%
12月 4.5% 59% 29% 5.5% 1.7% 0.3%
24.用一句概括材料一中PM2.5的相关信息下列最恰当、最准确的一项是( )
A.PM2.5会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B.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毒的残留物。
C.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且含大量有毒物质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D.PM2.5会干扰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25.阅读材料二,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写出你的研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综合材料一、材料二,请写出一条治理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写一条关于保护环境的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为别人喝彩
我曾应邀参加一所小学的运动会。有一个班获得了“道德风尚奖”。我向校长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那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高在何处。校长说:“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由此,我还想起了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人喝彩的场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 ”。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获得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矫正狭隘自私和妒忌的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28.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欢呼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冷漠( ) ( ) 损伤( ) ( )
30.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横线上是法国运动员的一句祝贺语,请你联系后面的话,想一想,法国代表团祝贺什么呢?请你把一句合适的祝贺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1.那个班得了“道德风尚奖”的原因是什么?用“ ”画出来。
32.给文中□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3.模仿划横线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你对“喝彩”的认识。
为别人喝彩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竹节人》选段
①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②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③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④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féng fèng】,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⑤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⑥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⑦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gā gē】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⑧将鞋线一紧一松,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34.划去【 】中不正确的读音。
3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 )
(2)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
36.阅读时要根据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想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应浏览选文后仔细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
(2)想知道怎么玩竹节人,应浏览选文后,重点阅读第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
37.从第⑧自然段“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等词,你体会到作者________的心情。
38.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竹节人游戏指南”。
竹节人游戏指南
材料 _______________
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 第一步:把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使竹节人立起来。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搏斗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关心深爱孩子的人; 6.父亲,很抱歉,一直以来没能好好地陪你。现在,我也会像曾经你对待我那样,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解析】1.考查句子理解。
仔细阅读第①段“5分钟能干什么?烧一壶开水,喝一杯咖啡,打一个电话,或者坐累了站起来活动几下筋骨,伸一个懒腰。”可知采用设问的方式,说明了五分钟可以进行的活动,生动细致说明了5分钟很短。
2.考查内容理解。
仔细阅读第④段两人的对话“。——醒了?醒了。——饿吗?不饿——药吃了吗?吃了。——去上班?嗯。——又去上班?嗯。——还去上班?嗯。”可知两人的对话十分的精简,呈现出不善言辞的两人进行交流的场景,显示出儿子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料父亲。“他与父亲之间心存隔阂。”说法错误。
3.考查插叙的作用。
插入叙述的第⑥段以及第⑦段叙述了小时候父亲对自己引以为傲。无微不至照顾自己,陪伴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极少陪伴父亲产生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插叙的常见作用:
(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竟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突出主题,升华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9)让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4.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当父亲不过希望他每天陪自己5分钟——仅仅5分钟”破折后其后的内容表示强调,意思更深层,故选A。
5.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人物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分析。
由文中孩子忙碌,只有和父亲简短的对话,还对他的朋友充满自豪地说:“我儿子每天至少陪我5分钟”可见父亲对于孩子不善言辞,但却十分体谅的儿子。
由第⑥段以及第⑦段的插入叙述,可知当作者儿子还小的时候,父亲总是无时不在地陪伴孩子,可见这是一个关心、细致、热爱孩子的父亲。
6.考查揣摩人物心理。
“那天他是牵着父亲的手回家的。就像童年里,父亲牵着他”联系语境,儿子可能回想起小时候的快乐,或者有一些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7. 小雅说自己“聪明绝顶” 小雅的同学都剃了光头 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8.可怜的孩子,自己想美美地出现在同学面前,可是头发都没有了,这让她心里多么难过呀。而且天气这么热,戴帽子也显得和别人不一样啊!这该怎么办呢 9.A 10.C 11. A 这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同学们阳光灿烂的美好心灵。 12.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小雅的妈妈,我从“坐在床边的妈妈笑了,眼泪却悄悄地流了出来”和“妈妈不忍心替她擦掉”等句子中感受到妈妈内心的痛苦和对小雅的爱。
【解析】7.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答题时,我们首先要根据提示,找到第①段、第⑤段、第⑩段中对三次流泪的描写,再结合关键词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根据第⑤段概括出:小雅说自己“聪明绝顶”,妈妈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根据第⑩段概括出:小雅的同学都剃了光头。
8.本题考查根据语境揣测人物心理的能力。
完成本题,我们要联系小说前后的情节。从前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小雅原本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妈妈怕自己爱美又细心的女儿在同学们面前难过、自卑,所以不知该如何安慰自己的女儿,更不知如何解决她提的这个难题。
示例:要不要拿东西呢,如果不拿,女儿可能会被嘲笑,如果拿,又会显得太突出,容易发现破绽。
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可知,从第⑩段句子“是的,每一个同学,男学生,女学生,都剃了光头,灿烂的阳光下,几十个光脑袋反射着头顶上的太阳。那样辉煌,那样灿烂。”为了让小雅在最后的时光里留下最美好的记忆,更为了不让小雅因生病掉头发需戴帽子而显得难堪,全班的同学都剃了光头,小雅和妈妈因为同学们善意而温暖的举动惊呆了。选项A为正确答案。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阅读全文,可知结尾既出人意料也在意料之中。小说的结尾既让人震撼,又让人觉得无比温暖,从中不难体会到同学们对小雅深深的爱和同学间深厚的友谊。仔细品味结尾的文字,联系上下文,然后认真地阅读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最后对这些选项进行分析。
选项C说“结尾场面滑稽可笑,令人兴奋”,明显是错误的。其他选项表述都是正确的。
11.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鉴赏能力。
小说的环境描写,具有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进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答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选择。
第⑥段中写道“天气格外晴朗,太阳明晃晃地挂在空中,那样辉煌,那样灿烂”,环境描写不仅描写了当时的天气,更表达了小雅的心情;第⑩段中写道“太阳下,绿色草坪上……灿烂的阳光下……那样辉煌,那样灿烂”,这些环境描写,写出了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心灵的美好与灿烂。
1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题时,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分析人物的形象,说明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的特点。
示例:我印象最深的是同学们,我从“震耳”这词体会到同学们并不在乎是否剃光头。突出了同学们对小雅的爱以及深情厚谊。
13. √ × √ × 14.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风能是一种能够用以发电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15. 省钱 保护环境 16.D 17. 三 人们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形成酸雨。 二 使用新能源,为地球减负。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
(1)结合材料一“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可知选项正确;
(2)结合材料二句子“虽然,人类利用风帆行船,利用风车提水,利用风力推动石磨或其他机械,已有数千年历史了,但是将风力转化为发电的重要能源则是在电气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知选项错误;
(3)结合材料三可知,中国的各种重要资源总量在世界位于前列。选项正确;
(4)结合材料三可知,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靠后,说明人均占有量少,说明了我国资源形势严峻。选项错误。
14.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对于中心句的辨析。
中心句即是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或表现主题的句子。一般处在句首或句尾。
材料一主要写了资源的形成的不易和不加节制地开采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故“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是中心句。
材料二主要描述风能,故“风能是一种能够用以发电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是中心句。
15.此题考查对材料二的主要内容的理解。
结合“风能来源丰富,发电花钱少,又没有污染,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完成作答即可。
16.此题考查对材料二的主要内容的理解。
结合“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相当可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片原野中分布着许多这样的风车,它们产生的电力用电缆输送到附近的著名旅游城市棕榈泉。尽管那里游人如织,电力的消耗量极大,但靠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也完全可以满足全部需要了。”可知材料二举“旅游城市棕榈泉”为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风能发电的电力相当可观。故选D。
17.此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思路拓展题。
任务一:(1)材料三说明了我国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说明了我国资源形势严峻,说明了生活中我们要节约资源。
故写一篇号召居民节约资源的倡议书我会重点读材料一和材料三。
(2)写出生活中有哪些破坏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即可。示例:用完水龙头不关紧、用电不关、乱砍伐树木等。
任务二:(1)材料二讲的是风能这种新能源,故做一次关于“新能源新发展”的演讲,我会重点读材料二。
(2)新能源的特点是:对环境污染极小。设计的宣传标语可围绕此来写。如:拥抱大自然,共享新能源。
18.包含 细丝 细致 19. 比喻 这美妙的声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美好印记 20.作者想象那声音仿佛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阳光的一部分;作者想象自己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想象成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联想到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想象吆喝的女人一定是很美丽的仙女,彩云一样播撒着仙乐飘飘而来,又彩云一样飘然而去。 21.B 22.B 23.“远去”表明童年时“我”听到的手艺人吆喝声已经渐渐消失,但却留在记忆深处;“歌声”写出了吆喝声蕴含着童年的温馨美好,就像一首拨动人心弦的歌,体现出吆喝声的美感;这是童年的印记,表现出“我”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解析】18.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蕴含: 意思是包含在内。 包含:指里边含有 。结合语境选“蕴含”。
游丝: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细丝:意思是纹银。结合语境选“游丝”。
细致:指办事精细周密或事物细密精致。 细巧:精细巧妙。结合语境选“细巧”。
19.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声音留在心里,比作彩笔在纸上抹上彩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美妙的声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美好印迹。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围绕第三段,内容上扣住“联想想象”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文中“联想想象”举例:
(1)听着窗外传来的吆喝声音,感觉那声音仿佛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阳光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阳光演奏出的声音和旋律。
(2)听着窗外美妙的声音,“我”想象自己仿佛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
(3)将窗外传来的吆喝声音,想象成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当这声音如游丝一般在天边消失时,我也会不知不觉被它带入了云光斑斓的梦境。
(4)窗外传来的吆喝声留在心中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抹过一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留下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
(5)听着奇妙动听的“歌声”,“我”想象吆喝的女人一定是很美丽的仙女,彩云一样播撒着仙乐飘飘而来,又彩云一样飘然而去。
2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此句“飘”、“拽”字用得妙。“飘”字写出了远去的声音在我成年之后仍会不时地感染着“我”的状态。“拽”字生动地描写出了那声音在多年之后仍具有强大的力量。B选项有误。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因为讨生活的手艺人没有被生活压倒,对生活充满了执着的热望,所以吆喝声才会显得“甜美”;手艺人在困苦中求生存,在痛苦中品尝人生的真味,生活的艰辛又使吆喝声带有淡淡的感伤与辛酸无奈。B选项有误,文中并没有提及。
23.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内容上扣住“远去的歌声”的内涵以及给人的美感,运用比喻的手法,童年的记忆像“远去的歌声”一样远去了,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如歌。以“远去的歌声”为题有诗意,有意境,突出吆喝给人的美感。写出了童年生活在“我”心中的印迹。它虽然已渐渐远去,但它蕴藏着无数动人、温馨、优美的过往,就像一首拨动心弦的歌,也表达出作者对这声音、这段生活的深深怀念。
24.C 25.与10月相比,12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中度污染到严重污染比例有所下降,轻度污染城市比例上升,但一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都上升为良,12月全国空气质量优于10月。 26.工厂排放废气前要事先进行处理;车辆实行限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7.地球你我家,保护靠大家。
【解析】24.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用一句概括材料一中PM2.5的相关信息,注意要概括全面。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PM2.5的直径、来源、危害,A选项只介绍了PM2.5的危害,B选项指介绍了来源,C选项介绍了PM2.5直径、来源、危害,D选项指介绍了对人体的危害。所以C选项正确。
25.本题考查提取图表信息。
仔细分析材料二中10月、12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分别情况分布表,仔细比较每项空气质量级别的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与10月相比,12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中度污染到严重污染比例有所下降,轻度污染城市比例上升,但一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都上升为良,12月全国空气质量优于10月。
26.本题考查知识拓展。。
由PM2.5引起的环境污染近年来时常发生,尤其是在空气流通慢的秋冬两季。
材料一中已经介绍了PM2.5的来源,因此针对这些现象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如工厂排出的废气要事先经过处理;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7.本题考查写广告语。
广告语的特点是达到宣传鼓动目的,广告语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广告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8. 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也指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29. 冷落 亲切 损害 保护 30.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 31.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32.;,,,;, 33.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解析】2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文中指同学们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时欢乐的情景。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也指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文中指当有人获得进步与成功时,对别人的态度。
29.本题考查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反义词,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近义词有:冷寂、冷落、疏远、冷酷、淡漠等。
反义词有:怜悯、招待、热忱、亲切、热情、轰动等。
损伤:使(名誉、事业、利益等)蒙受损失;伤害。
近义词有:损害、毁伤、伤害、挫伤等。
反义词有:保护、保养等。
30.本题考查了填写合适的祝贺语。
结合上下文填写,从“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可知,当法国体育代表团是在祝贺中国申奥成功,故填写的句子可为“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
31.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文中第①自然段,“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破折号后边的内容就解释说明了那个班得了“道德风尚奖”的原因是: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3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
标点符号的用法: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
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表示否定或讽刺的话语。
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语。
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歌曲名、报刊名等。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省略号:表示行文中省略的话语,或断断续续的语流。
破折号:表解释说明、话题突转、声音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等。
本题“为别人喝彩……为别人喝彩……为别人喝彩……”是并列的分句,后面应使用分号,句子间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
故:完善自我后边用分号(;);中间三处停顿用逗号(,);相反还将获得友谊与合作后面用分号(;);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后边用逗号(,)。
33.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仿写要求学生在理解、把握范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认识,写出在形式上与范文相似又具有个性的语句。
连用三个“为别人喝彩是一种……”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例如: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修养,为人喝彩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为别人喝彩是一种快乐,只要你为别人喝彩,自己就会得到快乐。
34.féng gā 35. 前功尽弃 威风凛凛 36. 2 7 8 37.玩竹节人时快乐 38. 毛笔杆、线(多答锯子等工具也算对) 锯8截短的做四肢 用线穿在一起 将鞋线一紧一松
【解析】34.本题考查字音。
裂缝——fèng;裂成狭而长的缝。故划去“féng”。
疙瘩—— gē;球形或块状的东西。故划去“gā ”。
35.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文中第②自然段中“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找到词语“前功尽弃”与题干中意思相对应。
(2)文中第⑦自然段中“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找到词语“威风凛凛”与题干中意思相对应。
3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②自然段详细介绍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原文介绍: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第⑦~⑧自然段直接写了竹节人怎么玩,以及玩竹节人的一些花样。
37.本题考查把握思想感情。
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词句分析作答。
竹节人很可爱,竹节人的游戏富有乐趣,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所以能体会到作者玩竹节人时快乐的心情。
38.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由文章第②段关键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等可知制作竹节人的材料主要是毛笔杆和线。文中第②自然段详细介绍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概括为: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概括为:锯八截短的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概括为:用线穿在一起。
文中第⑦~⑧自然段介绍了竹节人的操作方法:“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概括为:把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使竹节人立起来。“将鞋线一紧一松,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概括为:将鞋线一紧一松。“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概括为: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搏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