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学案
第二课时
【课标点击】
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知识
2、掌握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叙事方法
【基础测评】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视亲疾 疾病 B. 信乃益为疑兵 更加
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给予 D. 吾奇兵绝其后 断绝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夜半传发 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C. 其实不过数千 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敢引兵遂下 是乃仁术也
B. 陷之死地而后生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C. 毕贺,因问信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D. 汉之败却彭城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事之
A. 吾得兄事之 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 B. 聚兵(于)井陉口
C. 坚营勿与(汉军)战 D. 还报,(张耳)则大喜
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宿营 B. 诸将效首虏 进献
C.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买 D.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 军营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还报,则大喜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虽放流,眷顾楚国
C. 若疾入赵壁,拔赵帜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和一契
D. 其势非置之死地 其志洁,其行廉
9.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作战艺术”的一组是( )
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②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③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④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⑤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井陉之战中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并传令今日破赵会餐仗还没打就预料必胜,正面表现了他卓绝而奇特的军事才能。
B. 他不仅具体布置骑兵的行动计划,连敌军“空壁逐我”也肯定无疑,难怪将士们都不相信接着他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出,背水陈”显然万人的先锋队伍,背水布阵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而大笑” 。
C. 韩信派出士兵竖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然而两军相接,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攻击韩信的军队,韩信诈败,抛旗弃鼓,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赤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
D. 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诚如韩信所说:“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这其中有运气侥幸的成分,也是韩信知己知彼,据实灵活地运用战策的结果。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月,亭长妻患之 患:厌恨 B.众辱之曰 众:众人
C.数以策干项羽 干:求取 D.与语,大说之 说:同“悦”,喜欢,高兴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乃晨饮蓐食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B.①王曰:“以为大将” ②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C.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②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D.①汉王之入蜀 ②上未之奇也
14.以下六句都是萧何的话,分别编为四组,全是希望汉王重用韩信的一组是 ( )
①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③顾王策安所决耳 ④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⑤虽为将,信必不留 ⑥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 。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写作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工整。
【写作指导】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说着爱、责任、良知……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
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客观存在的;“这样”是强调,是特指;“一种”强调了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也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
“文体自选”,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形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如果写散文(包括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你的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能够鲜明的亮出你的观点,正文部分围绕这种声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佳作欣赏】
有这样一种声音
我的人生把握在我自己的手中 ——题记
羡慕贝多芬,羡慕他那非凡的音乐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惋惜贝多芬,惋惜他那双耳失聪的遭遇;但我更敬佩贝多芬,敬佩他用自己的音乐向世人发出自己的最强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自己的一生诉说着这样一种声音:做真实的自己,痛并快乐着。
“酒入愁肠,七分化成了月光;剩下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酿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是在赞叹诗仙李太白的玉口。他才华横溢,一心报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满怀一腔热血,却壮志难酬。这似乎是个悲哀,但这悲哀铸就了一代诗仙的飘逸、洒脱。他保留了自己的刚直,拥有了自己的个性;他舍弃了荣华,却面向历史的长河诉说着自己的声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共同诉说着一种声音:你可以舍弃所有,却要保留下你自己内心那个声音:做真正的自己!
是的,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周易》的六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卦,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孙子被砍断双脚而编撰出《兵法》著作,蒲松龄屡次应试不第而作《聊斋志异》,曹雪芹悲惨孤独穷困潦倒终写成“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他们不约而同地吟唱着同一种声音:无论如何,做真实的自己!
没人能保证自己的人生道路始终平坦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利,但我们不能被坎坷困难吓倒,即使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会跌倒,会有疼痛,我们也要勇敢面对,做真实的自己。因为一个拥有自我的人,往往是一个大无畏的人,愈为困境所迫,反而愈加奋勇,不战栗,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面对任何困难,蔑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忧患、困苦不足以损他毫发,反而激发他的斗志,增加他的力量……
于是,面对困难,面对乏味的高中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不再逃避,因为我要把人生把握在自己手里。在我的心中萦绕着这样一种声音:做真实的自己,痛并快乐着。
有这样一种声音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来自江河奔流的豪 ( http: / / www.21cnjy.com )迈,它来自戈壁风响的震撼,它来自火山暴发的壮阔,但它更来自山水行吟的歌者,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曾唤醒多少人的斗志;它更来自破浪前进的行人,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曾叫多少人鼓起信心,勇往直前;是的,李白就是这样狂放与自信,他曾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倒酒,让国舅研墨,他诗诗都是那样的豪放,句句都是那样的刚强,他的声音,教会我自信也坚强。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是嗷嗷待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婴儿发出的含混不清的第一个章节,它是少年发出的感觉最温暖的语语,它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心中最常念到的挂念,它给予人的耳膜最温暖的振动,它让一个女人从此变得完美,它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与阳光,它的名字叫做妈妈,是的,妈妈,这个读起来让我们最为信任的人,她给予我们的,不只是生命,更是我们一生也偿还不完的恩情,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一声一声去呼唤她妈妈,她便心甘情愿为我做一切,乃至生命,妈妈,妈妈,这个柔弱却又刚强的声音,教会我感恩。
有这种一种声音,它可能来自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相识的路人,它可能来自从小到大的伙伴,它告诉我,我们彼此之间是透明的,它告诉我,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的,这个声音,来自我们最信最至的朋友,在这个世上,父母有一天会先我们而去,孩子有一天会远走高飞,陪伴我们一生的,还是朋友,朋友,我们困惑的时候,给我们鼓励,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加油,在我们骄傲的时候,给我们提醒,是的,朋友一生一起走,在我们走过的一串串深深浅浅脚印中,都留有朋友善意的回音,这种声音,教会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摆正自己的方向,给我一生的鼓励与支持。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草长莺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花香鸟语,有过各种各样的美景,但是,它们总会有一天离我而去,而陪伴我一生的,是这些声音,它们时时回绕在我的耳边,告诉我人生的路该怎样走。
参考答案:
一 井陉(xíng) 辎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zī) 裨将(pí) 喋血(dié) 阏与( è) 樵苏后爨(cuàn) 萆山(bì) 传飧(sūn) 拊循(fǔ)
二通假字
1禽 通“擒”,捉拿2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麾”,军队中的帅旗3禽 通“擒”,擒拿4罢 通“疲”,疲惫5萆 通“蔽”,隐蔽6详 通“佯”,假装7陈 通“阵”,布阵8详 通“佯”,假装9乡 通“向”,方向10倍 通“背”,背后11拊 通“抚”,抚爱12距 通“拒”抵御
三 古义:它的实际情况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四1带领2到3给予4营垒5重金悬赏6献上
五 1 向东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2 向北(名词作状语)3 向东(名词作状语)4 击鼓(名词作状语)5 像对待老师那样(名词作状语)
七
1 省略句2 省略句3 被动句4 被动句5 判断句6 介词宾语前置
理解感悟
1.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的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2. 主帅迂腐而傲慢,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作战方案,不能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最终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
3 明确:(1)对比
成安君与光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2)衬托
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第二课时
1. B 2. C 3. D 4. A 5. D 6. 略7. C 8. B 9. A 10. D 11.略
12.B(众,名词作状语,当众)
13.C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词,都表示定语后置A①㈠就,表示承接,②是,就是,表示判断B①以(之)为,②认为D①用在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②代词,代韩信)
14.B(①解释自己“亡”的原因③是萧何询问汉王的决策⑥指出汉王傲慢无礼,希望他慎重对待拜将一事)
15.B(不一定想到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毫不犹豫”与原文“熟视”不符合接受侮辱重点是表现韩信好汉不吃眼前亏忍让之心)
16.(1)满街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2)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3)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就逃走了《井陉之战》学案
第一课时
【课标点击】
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背景资料】
1、韩信简介
韩信,汉初大将。淮阴人。初属项羽,继投刘 ( http: / / www.21cnjy.com )邦,因萧何荐为大将。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汉兴,改封楚王。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2、内容梗概: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语言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井陉( ) 阏与( )喋血( ) 辎重( ) 裨将( ) 萆山 ( ) 传飧( )拊循(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禽夏说阏与 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3必为二子所禽矣
4亦已罢极 5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6详应曰:“诺”
7背水陈 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9东乡坐
10兵法右倍山陵 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2诣荥阳以距楚
三、 古今异义
其实不过数千
四、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引兵迎信 2诣荥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距楚 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4必空壁逐我
5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6诸将效首虏
五、 词类活用
1 引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 2 北击赵、代 3 欲东下井陉击赵 4 鼓行出井陉口
5 师事之
六、 特殊句
1 新喋血阏与 2 坚营勿与战 3 必为二子所禽矣 4 广武君策不用5 成安君,儒者也 6 何以加之
【理解感悟】
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2. 赵军为何失败
3.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相关链接】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
一、 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二、 一饭千金:韩信起初贫困,又不懂得经营,没有饭吃,只能在淮阴城下钓鱼有一个漂絮的老妇人,给他吃了几十天饭,后来韩信封了楚王后,就拿千金报答他后因称受恩而后报为‘一饭千金’。
三、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初在项羽手下当一小官,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从楚军逃亡至汉军,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萧何几次与韩信谈话,发现他是一个奇才汉军到达南郑时,很多将士都逃跑了韩信见自己仍不受重用,便同大家一起逃跑了萧何听说,未及禀明刘邦,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还以为萧何也逃跑了呢,原来是去追一个微不足道的韩信,不免有些生气萧何述说了追韩信的理由,说韩信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韩信从一名小军官,成为统率全军的大将军。
四、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汉元年,被封汉中王的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田荣之机,决计出南郑袭占关中,东向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樊哙为先锋,利用秦岭栈道,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从而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五、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韩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大败赵军后,诸将前来祝贺,问到:“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背水为阵,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 ”韩信说:“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势非置死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
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刘邦要抓韩信,韩信为讨好刘邦迫使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此成语源于吴越争霸后越国范蠡对文种的话 。
七、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刘邦高兴时还常同他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如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于君何如?”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八、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观韩信一生,因萧何月下追而开始其辉煌生涯;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