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二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李贺及其诗歌。
2. 鉴赏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并背诵课文。
【学习建议】
诵读,涵咏。
【文题解读】
《李凭箜篌引》
箜篌引·乐府相和旧题。箜篌,一种弦乐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制不一,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等数种。《通典》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欲谓之擘箜篌。”从诗中“二十三弦”一语可知,李凭弹奏的正是这种。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边塞征战之事。雁门,郡名。在现在山西省。太守,官名,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从有关李贺《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分析,诗作就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文本·基础积累
1.字音辩识
箜篌( )( ) 女娲( ) 神妪( )
瘦蛟( ) 胭脂( )
2. 词语理解
1. 空山凭云颓不流
2. 李凭中国弹箜篌
3. 石破天惊逗秋雨
4. 梦入神山教神妪
5. 黑云压城城欲摧
6. 提携玉龙为君死
3. 名句名段
(1)昆山玉碎凤凰叫, 。
(2)女娲炼石补天处, 。 ,老鱼跳波瘦蛟舞。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二、文本解读探究
(一)重点探究
1. 《李凭箜篌引》表现了李凭精湛的弹奏技艺,但开头一句却写箜篌的构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雁门太守行》一诗的首联起什么作用?
(二)文本争鸣
《李凭箜篌引》前四句,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三、当堂检测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箜篌(hóu) 蜀桐(shǔ) 凝云(níng)
B. 弓弦(xián) 芙蓉(lóng) 冷光(lěng)
C. 女娲(wō) 神妪(yù) 瘦蛟(jiāo)
D. 金鳞(lín) 胭脂(zhī) 提携(xié)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吴丝蜀桐张高秋 (弹奏)
B. 空山凝云颓不流 (阻止)
C. 石破天惊逗秋雨 (引出)
D. 黑云压城城欲摧 (摧折,破坏)
3.下列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湘峨啼竹素女愁 B. 十二门前溶冷光
C. 甲光向日金粼开 D. 提携玉龙为君死
4. 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诗句。
(1)《李凭箜篌引》一诗中描写音乐的高音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脆激越和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两句诗是: , 。
(2)梦入神山教神妪, 。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两首诗。
【学后记】
【学习过程】
一、检查背诵、默写。
二、把握文意。
1.《李凭箜篌引》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 《雁门太守行》一诗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三、文本争鸣
关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两句诗,王安石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你认为他的批评有道理吗?试作具体分析。
四、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 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解说“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所表达的音乐效果。
答:
2. 对于“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老”“瘦”二字,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两个字不能给人以美感,用来形容悦耳动听的箜篌之音不伦不类。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
答: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李贺:时光焦灼中的灵魂(节选)
茱 萸
李贺。我缓缓地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你的名字,俨然感受到了你的孤独。可是我无法穿透时光亲自抵达你那个时代。夜凉如水,而你的诗句成冰。杜牧之说你的诗“云烟绵绵,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而在后人眼里,你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瑰丽无比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你的诗篇,还有你的内心。
我终于明白了你那份对时间流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焦灼和伤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陈子昂早在你的前面就说出了那份与大唐的光荣与梦想迥异的悲凉和感伤,而你又将这份感伤传递了下去。宇宙渺渺,而人的生命也不过是洪荒流转的一个片段而已。一千多年后,我似乎依然能听见你鲜活的心跳声,你当初的声嘶力竭,以及你那永不褪色的笔墨划过夜空的声音。我看不见你在春光明媚时的笑脸,我只看到你的影子。你的影子斜挂在中唐,那桃花开得黯淡的所在。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你说。桃花的轮回和你仅仅27春秋的生命相比,孰轻孰重,我是说不清楚的。你的生命掠过天空划出的光芒持久而绚烂,和千遍红的桃花一般深入肺腑,不分彼此。流年无情,于是你呕心沥血地写成这样的句子,我分明看见千年来你迅速衰老的容颜和少年心胸,转过铜镜的另一端,白发苍苍。后世不是称你为“诗鬼”么?其实你是活生生的人,然而在人的世界你的声音没有回响,没有真正荡开任何人的心胸。你自嘲说,寻章摘句老雕虫。那就到秋坟间听鬼唱诗吧。雨冷香魂,恨血千年土中碧,这或许是你最喜爱的意境?
蒲留仙在《聊斋自志》中说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爪郎吟而成癖”。其实在这样一个世界,这个或许是你唯一的寄托。多少文人弄笔写苏小小,都没有你那首《苏小小墓》那般撼人心魄;多少文人搦管写春天,都没有《南园》中的那首奇崛妙绝。“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这是怎样的不堪与冷寂,这样惊心动魄的句子,又是怎样如旋风般吹开无数人的心扉?“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昌谷的春天就是这般生动的吗,生动得令人难以想象这样的文字竟然出自你一贯奇崛的笔墨。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在你之前,杜工部早就喊出了“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的句子。我仿佛看到你们并排站着,向后人倾吐你们心中的郁积之气。虽然积郁,而你的诗篇中依然不乏掷地有声的句子,它们又是那样地具有着金属的质地:“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宫费鲍鱼。”“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你是书生,但你用书生的血泪为吴钩刃光闪处的将军壮行,为八万里征程、五千年青史作证,为中华男儿的豪气干云,浮一大白!
阅读指津
李贺是我国唐代文学史上不可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的诗才,但他的英年早逝留给后人许多叹惋与哀伤。本文通过运用第二人称的手法,借助对话交流的形式表达了对李贺的哀婉与敬重,感情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文学色彩。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 二 、学习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 三、学习内容提纲: 1、了解作者生平。 2、预习自测达标。 3、鉴赏诗歌。 4、知识链接。 5、拓展练习。 四、学法指导: 自主情境感悟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对照比较品评法。练习巩固法。 五、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及题解: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远支。早有诗才,遭竞争者毁谤,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仅担任过奉礼郎,于27岁病逝。怀才不遇,一生潦倒。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引”,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它一般有二十三(一说二十二)根弦。李凭是梨园弟子,善弹箜篌,技艺精湛,名噪一时。李贺的这首诗就采取了乐府诗中“引”的这种体裁,比较自由地抒写了他对音乐的感受。 (二)预习自测达标:A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啼竹( ) 箜篌( )( ) 神妪( ) 蛟舞( )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凭中国弹箜篌: 芙蓉泣露香兰笑: 石破天惊逗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