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7综合练习
、选择题
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文具盒受到的合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D.文具盒受到的压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下列图示中标注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推拉方向盘 B.推手
C.推拉小车 D.提着水桶不动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背带较宽
C.汽车车轮较多 D.滑雪板面积较大
挂在树上的水蜜桃,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所示的各种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轨道铺在枕木上B.切菜刀磨得锋利
C.书包带做得很宽D.穿滑雪板滑雪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 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
A.p2=p1,F2=F1 B.p2<p1,F2<F1
C.p2<p1,F2>F1 D.p2>p1,F2<F1
2015年5月l9日,中国羽毛球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决赛中实现六连冠,为国争得了荣誉.有关羽毛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中运动的羽毛球不受重力作用
B.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少摩擦
D.运动员挥拍将羽毛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到向右的15 N的摩擦力
B.甲、乙都受到向右15 N的摩擦力
C.甲、乙都受到向左15 N的摩擦力
D.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
、填空题
晓彤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晓彤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 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内凹。
(2)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将马铃薯放入盛水的塑料杯中,并定期加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马铃薯发芽长出了绿叶,试回答:
(1)加水后液面上升,塑料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从侧面观察,可看到马铃薯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2)从植物的生殖方式看,上述马铃薯发芽长成植株的方式属于 繁殖。
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两个力大小 ,方向 ,且作用在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 状态或 状态.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他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甲、乙装置中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实验题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下表格,并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
序号 支持面 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① 棉布 2
② 木板 4
③ 玻璃板 6
④ (a) (b)
(1)为完成实验探究,表格中至少还需要补充的一组内容是:(a) ;(b) .
(2)小明正确操作,得到了实验结论,以下事例:①书包的背带做的较宽;②用力压住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字;③旅游鞋鞋底做的凹凸不平.其中利用了该实验结沦的有 (填序号).
、解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60 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求:(g取10 N/kg)
(1)物体重力的大小。
(2)水平拉力F的大小。
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31.8吨,密度为2.65×103千克/米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米、宽2米、高0.5米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米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千克/米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请计算:(g取10牛/千克)
(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3.4-3.7综合练习答案解析
、选择题
A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选项A符合平衡力的条件,选项B、C、D均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选A.
掌握平衡力的成立条件:同物、同线、等值、反向。
D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和运动方向改变;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4)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判断。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它只受冰面施加的摩擦力,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有惯性,故C错误;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冰面同时对运动员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D。
D
【解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A.推拉方向盘时,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A不合题意;
B.推手时,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人身上,即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不合题意;
C.推拉小车时,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C不合题意;
D.提着水桶不动时,水桶的重力竖直向下,提力竖直向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A
【解析】增大的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书包背带较宽、汽车轮胎较多、滑雪板面积较大,三者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故B、C、D不合题意;
图钉尖很尖锐,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B
【解析】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水蜜桃上,而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作用在树枝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在水蜜桃一个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肯定是平衡力,故B正确;
C.树枝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树枝上,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作用在水蜜桃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树枝所受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也是竖直向下的,二者方向相同,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B
【解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受力面积和增大压力。
轨道铺在枕木上、书包带做得很宽和穿滑雪板滑雪,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A.C、D不合题意;
切菜刀磨得锋利,即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A
【解析】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甲和乙:将AB看作一个整体,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拉力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则地面对A的摩擦力都等于F。
甲:AB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且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A.B之间摩擦力为零;
乙:B受到拉力F,则B相对A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则物体B受到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B和A相对静止,所以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D
【解析】(1)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物体的重力之和,据此比较桌面受到压力的大小,再根据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
(2)根据瓶子的形状不同比较瓶底和瓶盖受到水的压力的大小。
(1)根据F=G瓶+G水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因为S2p1;
(2)当瓶子正立时,有水的部分为柱体,则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F1=G;当瓶子倒立时,瓶子下口小上口大,则水对瓶盖的压力F2则F2故选D。
D
【解析】解:
A.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运动的羽毛球也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B、击球时只有球拍和球都会发生形变,故B错误;
C、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大摩擦,故C错误;
D、运动员挥拍将羽毛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结合以下知识对照选项可做出判断:
(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3)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D
【解析】将甲和乙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F和向左的细绳上的拉力F拉;因为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细绳上的拉力;
对甲进行分析,甲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细绳上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乙对甲的摩擦力为15N,方向向右;
对乙进行分析,乙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受到甲对乙的摩擦力和拉力F相互平衡,因此甲对乙的摩擦力是15N,方向向左。 故选D。
、填空题
20;10
【解析】解:(1)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箱,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2)若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木箱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因此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20N;
推力和摩擦力属于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所以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F合=30N﹣20N=10N.
故答案为:20;10.
(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滑动摩擦力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压力大小,二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同一直线上相反的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1)高度差
(2)密度
【解析】(1)当橡皮膜上没有压强时,U形管两侧水面相平;当橡皮膜上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侧的水面就会出现高度差;
(2)分析D、E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内凹;
(2)D、E两个图中,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变大;虚像
(2)营养(或无性)
【解析】(1) 液体压强的公式为:。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而其中孢子生殖是微生物和植物的生殖方式,营养生殖是植物的生殖方式等。
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过程。
(1)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为:,加水后液面上升,塑料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
塑料杯中加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从侧面观察,可看到马铃薯放大的虚像 。
(2)从植物的生殖方式看,上述马铃薯发芽长成植株的方式属于营养(或无性)繁殖。
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被称为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2)若两个力平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
解:(1)根据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可以确定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橡皮膜向下凸出;橡皮膜向上凹进;乙装置。因为乙装置的现象明显,且可观察到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解析】(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橡皮膜两侧受压强不同时会变形出现凹凸变化,根据此变化程度可以判断出压强的大小。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内部压强增大,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随深度增加外部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增大,所以他将观察到橡皮膜向上凹进。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装置更合适,因为乙装置的现象明显,且可观察到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故答案为:橡皮膜向下凸出;橡皮膜向上凹进;乙装置。因为乙装置的现象明显,且可观察到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实验题
(1)棉布;4
(2)②③
【解析】解:(1)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而实验中记录的三次实验都不能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所以第④次实验应补充的内容可以是:支持面为棉布;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为4N;
(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①书包带做的很宽是利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没有利用该实验结论;
②黑板檫与黑板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用力压黑板檫,增大了压力,使黑板檫和黑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增大,使黑板上的字更容易擦掉;利用了该实验结论;
③旅游鞋鞋底做的凹凸不平是利用了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利用了该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1)棉布;4;(2)②③.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在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保持不变;
(2)分析各个事例中运用的物理理论,与实验结论结合得出结论.
、解答题
(1)解:物体受到的重力:G= mg=60 kg×10 N/kg= 600 N。
(2)解: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拉力F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f=0.2G=0.2×600 N= 120 N。
【解析】(1)根据公式G=mg计算出物体的重力;
(2)首先根据f=0.2G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拉力。
(1)花岗岩石的体积为:S=m/ρ=31.8×103千克/2.65×103千克/米3=12米3;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P=F/S=mg/S=31.8×103千克×10牛/千克/2.12米2= 1.5×105帕;
(3)解:基座的质量为:m=ρV= 2.05×103千克/米3×(4米×2米×0.5米)=8.2×103千克。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为:P=F/S=(31.8×103千克+8.2×103千克)×10牛/千克/(4米×2米)=5×104帕。
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5×105帕:5×104帕=3:1。
【解析】(1)由公式ρ=m/V,根据已知的质量和密度,可计算出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由公式P=F/S,根据花山岗岩对基座的压力等于花岗岩的重力,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可计算出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的压强从第(2)小题可得到,基座对地面的压强,可根据公式P=F/S计算得到,F大小为石料与基座的总重,S是基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