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咏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咏鹅》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动物说话》里的一首歌曲。歌曲是作曲家黄国峰根据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名诗篇创作的歌曲,全曲为四二拍,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优美,为规律的四句式结构。描写了眼中“鹅”的可爱形象,歌曲生动的体现出“鹅”的形象——悠闲自在。这首歌曲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利用们喜爱动物的天性,培养和挖掘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通过听、唱动物音乐丰富学生们情感世界。
二、教学目标
①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咏鹅”体会“鹅”的悠闲自在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古诗新唱的韵味。
②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了解四二拍含义,掌握四二拍强弱规律,并学会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掌握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在歌曲中的正确运用。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积累经验。
③能力目标——通过为歌曲学唱、创编律动动作,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及主动参与表演。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认读乐谱。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并掌握其在歌曲中的正确演唱顺序。
2、掌握四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学会用课本出示的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3、轻松学习歌曲中各种乐理知识的概念及其应用。
五、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导课
示图,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鹅,简述鹅的外形特征)
示图,看“鹅”的照片,分析“鹅”的特点。
听“鹅”的叫声,模仿一下。
导出课题——《咏鹅》
(三)歌曲教学
听诗歌朗诵(视频)。师生齐诵古诗。
看歌谱,听老师范唱。思考:歌曲演唱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介绍教学重难点:“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区别)
再听歌曲,找出音高的特点,加入手势动作帮助加深记忆歌词和旋律。(跟琴把音高唱准确)
学唱歌曲。(跟钢琴伴奏)
演唱歌曲。(跟录音伴奏)
加入动作表演歌曲。
音乐拓展
欣赏其他版本的《咏鹅》,感受不同旋律、节奏变化所表现出的不同音乐魅力。
介绍打击乐器。
分别展示“木鱼、碰钟”,举例强调其节拍重音和演奏方法,徒手操作尝试为歌曲伴奏。(使用电子笔书写板书)2/4 节拍强弱。
跟着音乐边唱边敲击打击乐器。
小小音乐会
将学生分成合唱组、舞蹈组、木鱼敲击组、碰钟演奏组,进行小小音乐会表演。
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音乐课的学习,你们开心吗?我们不但学会了歌曲《咏鹅》,而且还用了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了对鹅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也请把今天音乐课的收获回家展示给爸爸妈妈。
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