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咚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教学目标:
1、能用模唱的方法唱会歌曲。
2、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模唱的方法,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2、感受音乐情趣,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内容。
3、通过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用身边物品为歌曲伴奏)、创编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1、停顿好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2、对歌曲的表现,用多种途径拓展学生的思维来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小鼓、课件、镲、铅笔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
1、“身上穿红袍,肚里真心焦、惹起心头火,跳得八丈高。一个小孩脾气爆,遇火他就往上跳,跳到半空不见了,一群小孩哈哈笑。
引导生回答:鞭炮。
2、播放《小拜年》,请生仔细聆听,有哪些声音?乐曲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高兴还是生气,喜悦还是悲伤)?
生:鞭炮、锣鼓、唢呐。
师:歌曲中是什么样的日子在放鞭炮呢?
请生回答:喜事、过节、新年……
3、师:对,这是什么节日?新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象征团结和兴旺,对来年寄托新的希望,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4、请大家观看庆祝过年的不同方式(放PPT)
舞龙、舞狮子、大红灯笼、贴对联、吃饺子、庙会、压岁钱、窗花、锣鼓表演……
穿新衣、贴对联和放鞭炮这些庆祝过年的方式,在北方人们会吃饺子来预示明年丰衣足食,在南方人们会吃汤圆来表示来年团团圆圆。还有的地方会贴窗花装饰,举行舞龙、舞狮、锣鼓表演、庙会来庆祝过年。【了解多元文化,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当然,还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压岁钱。”
二、学习歌曲
1、 出示新课《龙咚锵》
师,出示歌词,带生一起读(反复3次)
带节奏的去读歌词,便于学生熟悉歌词。
2、看课件,师范唱,请生安静听。
师:“龙咚龙咚锵”出现了几次?(6次)
3、解决歌曲的难点句:龙咚龙咚锵
出示课件,请你跟我拍一拍
X . X X X | X 0 |
4、用小动物的叫声来练习难点节奏
如:喵.喵 喵喵 | 喵 0 |
汪.汪 汪汪 | 汪 0 |
请生回答,发挥想象。
5、打开PPT歌词,师用听唱法,反复带学生练习难点句,曲中出现6次,有四种不同的音高,唱法不同,带学生仔细练习,要唱清每种旋律。
6、师生接唱,师唱主旋律,让生来接唱难点句。
7、播放完整歌曲,师用听唱法,教学生唱会歌曲。
三、歌曲接唱游戏
1、 经过反复学唱,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唱法,请学生分男女组,接唱歌曲。
2、 请两个同学上讲台来,合唱歌曲,表演。
四、师生乐器创编活动
认识鼓、镲熟悉歌曲中重点节奏
1.小堂鼓节奏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伙伴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瞧!
(出示小堂鼓)
生:它的名字叫做“小堂鼓”。
师:请你用嘴巴模仿小堂鼓的声音。
请你用今天这节课学到的节奏来模仿小堂鼓的声音。
生: 咚·咚 咚 咚|咚 0‖
师:(敲击小堂鼓)我们一起找一找现在我们周围的什么声音和小鼓的声音很相似?
师:用准备的铅笔敲击课桌来模仿小堂鼓的声音。
a.(师说)敲 起|小 鼓|(师生敲)咚·咚 咚 咚|咚 0‖
b. 感受音的强弱
来·了 一 群|小 鼓 队 0|咚·咚 咚 咚|咚 0‖
小 鼓 队 它|走 近 了 0|咚·咚 咚 咚|咚 0‖
小 鼓 队 它|走 远 了 0|咚·咚 咚 咚|咚 0‖
小 鼓 队 它|不 见 了 0|咚·咚 咚 咚|咚 0‖
(引导学生敲出不同的音量,感受音的强弱)
2、播放音乐,师用小鼓,带生用铅笔敲桌来打节奏。
3、播放音乐,请生上台来打鼓,其余学生用铅笔敲打桌子伴奏。
4、看看老师还带谁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小镲
师:(出示小镲)敲击小镲,模仿出它的声音——“锵”。
5.播放音乐,请生用铅笔敲打桌子,师打镲。(注,在“锵”字时打镲,不打鼓)
a.师:小堂鼓、小镲想一起跟大家问个好,小朋友们可要听好啊!
龙·咚 龙 咚| 锵 0‖(请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
b.师:用手势分别表示锣和鼓,生:随手势打出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乐器的同时通过看、说、敲及看手势模仿声音的方式熟悉歌曲中的重点节奏。】
6、播放音乐,请生打鼓、镲合奏。
五、制造情景,结束本课。
师:“听,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期待新年的到来。”播放《新年好》,老师打鼓,请生拍手唱。【综合活动,让学生载歌载舞,感受音乐,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