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运动(三)》 公开课 双师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运动(三)》 公开课 双师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6 09:4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运动(三)》 双师教案
学校: 学校:
年/班: 年/班:
科目: 小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章节: 第五单元《图形运动(三)》
主讲 主讲教师:XXX 助教: 互动教师:XXX
课题 第五单元《图形运动(三)》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教材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明确旋转的性质
教学准备 【主讲教师 动作】 【互动教师 动作】 老师、学生、屏式切换
双师 交流教学 反思3 课前师生打招呼:师:五(A)班的同学大家好,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的是五(B),下面我们一起和五(B)班同学打声招呼吧。 主讲教师进入互动教室,打开到三屏界面,打开发言权,组织本教室的学生与互动教室的学生打招呼:主讲老师将课件打开,调到两屏界面。2.播放幻灯片,组织学生看图片并思考。师生交流。(分别提问主讲和互动教室的3~4个生)3、板书:图形的旋转 1.助教配合主讲在所在班级欢迎主讲课堂老师学生打声招呼:互动老师将打开白板进入在线课课堂互动界面。组织本班学生认真倾听。2.组织学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提问1个学生回答。3.组织学生听。 双屏(学生)远端单屏\电脑双屏(主、互教室的学生交替)三屏(老师、学生、远端学生)
一、引入部分(3分)
主讲教师: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师生举例,温故知新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很多,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同学们说那么多的旋转现象,现在看看这些现象呢?你们能分别说一说风车、道闸、秋千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吗?学生质疑:秋千和道闸不是旋转,是平移。引导:大家都认可风车在旋转,但是道闸好秋千的运动到底是在平移还是旋转意见不统一,这就是今天我们弄明白的一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20分)
二、认识旋转要素(借助风车和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问题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风车)请注意观察,风车的叶片是怎样运动的?(旋转)问题2:这两个风车的叶片旋转有什么不同呢问题3:(有学生回答到顺时针旋转时,顺着就问)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吗?
  与顺时针相反的方向叫什么?用箭头怎么表示?
  导入:通过观察风车旋转,我们发现旋转要具备的一个特征是要按一定方向旋转。(板书:方向)
  旋转还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从大家最熟悉的钟表指针旋转入手研究。为了研究方便,只从中选取一根指针研究。
    (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动态出示指针。
  问题1:甲钟面的指针从“12”到“1”、乙钟面的指针从“12”到“3”,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答:角度不同(师板书:角度)
  问题2:你是怎么知道甲钟面上的指针旋转了30°?
  问题3:你是怎么知道乙钟面上的指针旋转了150°?
  问题4:它们的旋转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答:围绕中心旋转。(师板书:中心)
  小结:中心、方向、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所以我们描述物体旋转的过程时,必须要说清楚哪几点?对,一定要说清楚“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三点。
  问题5: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指针从“12”到“1”的运动表述清楚?
   (3)自学例1.
  师:现在就请大家翻到数学书第83页,按照刚才所说的旋转三要素,把例1填写完整。
  填好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4)课件再次出示秋千和道闸,解决引入时的困惑。
  问题1:通过学习我们对旋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判断秋千和道闸是不是做旋转运动?为什么?问题2,对它们也是旋转现象,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课本83页的做一做。 教师讲评 2.提问主讲教室2个学生。再请互动教室2个学生回答并点评。 1.助教引导所在班级学生组织学生思考、倾听。2配合主教教师提问2个学生回答问题。3.组织学生认真倾听,边随机板书。
三、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1、研究三角板的旋转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不仅对旋转有了更深的认识,还会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请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都按绕0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同学们利用学具在方格纸上操作。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认真操作、观察后填空:三角尺旋转后,形状( ),大小( ),位置( )。旋转时,O点的位置( ),整个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 )顺时针旋转( )°,长度( )。2、欣赏图形的旋转运动,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和动手操作,我们明白了旋转的三要素以及旋转的特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下生活中的旋转创造的美 1、主讲教师引导所在班级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师生交2.提问主讲教室3个学生。再请互动教室2个学生回答并点评。3.组织学生认真倾听互动教室的学生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2、组织学生小组生生交流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单屏电脑键思考,问题。以双方学生进行交流讨论3.【动作】 主教发布习题、主讲、互动教室请个别学生写得好拿到讲台上展示,并指正。 1、助教引导所在班级学生组织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认真倾听,边随机板书,并要求学生做记录。2、配合主教教师提问2个学生回答问题。点评并纠正。3、互动教师组织本班学生倾听、思考。 三屏(老师、学生、远端学生)
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双师 交流教学 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对秋千、道闸是否是旋转现象产生疑问,带着疑问进行旋转三要素和特征的学习,观察两个风车的旋转,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旋转的方向不同,有顺时针、逆时针,观察两个钟面,明白旋转有角度,最终确定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角度、方向。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明白旋转的特征,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基本按照教学流程上完整节课,但感觉整节课都是老师在牵引的孩子们走,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探究权,没有把学习探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特别是探究旋转的三要素时,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的去观察,在观察旋转的特征时,没有把线段旋转前后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旋转前与旋转后两条线段成多少度的角,在执教时没有把这一点讲透,导致后面画一个图形旋转90度,大部分学生找不到画图方法,没有为后面的课做好铺垫,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疏漏点,今后在备课时,还需多思考这节课是为什么而学,跟后面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关联,这节课孩子学习的起点是什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通过用旧知识来解决新知识,掌握好数学转化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