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几何图形
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基本几何体;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3.认识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数学思考
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的联系和区别;
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情感态度
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物体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
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
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难点
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能够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能够正确判断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哪些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情境
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
可让学生观察校园里哪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集合图形形状类似,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得到的结果说出来,由此让学生感觉到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从而得到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的概念:
几何图形:把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图形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等概念,让学生能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活动2
探究一
出示课本图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
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独立画出得到的各种平面图形.进行小组交流,评价各自获得的结论,得出正确结论.指定三名学生,板书画出的图形.
通过从正面、上面、左侧描绘三视图,加深对三视图的认识。
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着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初步接触三视图的画法。
活动3
探究二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墨水瓶包装盒裁剪并展开,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
小组讨论得出一个长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具有的一个特征:多样性.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再让学生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让学生经历先猜想,再动手操作,再思考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大胆想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4
当堂训练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
(1)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四边形;(2)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3)柱体都是多面体;(4)锥体一定不是多面体.
2. 若一个多面体的顶点数20,面数为12,则棱数为____
3.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
取学生到回答,下面的同学独立完成、也可相互讨论做完后交组长批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可单独点拨,并改正错误的地方。
反馈学生对几何图形及其相关概念的掌握度, 前一个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后面两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检测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也能吃好。
活动5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忆这节所学的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学会反思
活动6
课后作业
1.课本习题4.1第1、4、6题。(直接做在书上)
2.完成导学案相应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若遇难题,也可讨论合作完成。
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