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敬业与乐业》[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0-09 22: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政府人官 医生
教师 作家
律师 演员
企业老板 家政人员
农民 修鞋匠
假如你即将就业,你会选择以上哪种行业,为什么?(上面没提到的行业你也可补充)敬业 与 乐业 议论文(演讲稿)
梁启超 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写作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整体感知课文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在些基础上,从总体上梳理一下文章的思路,看看作者是怎样将“敬业与乐业”的问题说得很明白的。课文思路1节,引用《礼记》《老子》中的话,引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至5节,则是论述中心论点之前的铺垫,先强调“有业”是敬业与乐业的基础,并论述了无业的害处及有业之必要。6至7节,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8节,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9节,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思考:演讲词与一般议论文章有什么区别之处?
作者又是怎么样使文章有说服力的呢?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大致弄懂了课文,但文中有不少半文不白的语句,可能同学们会不太懂,我们一起来弄懂它。“学习”应该是我们学生的“职业”,从文中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关于正确对待学习的启示?仿写一两段,将文中的事例换成我们自己的事例。 仿写第8节前部分文字:“学习好苦啊!”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是哪个学生都会常挂在口边的。但我要问他:“学习苦,难道不学习就不苦吗?”不学习的人会想着要去玩。玩苦不苦?你肯定说不苦。但请问:你一味地玩耍你的父母就不会责骂你吗?你为了要逃脱责骂又要贪玩,于是你便会装模作样地边学习边玩,而一边还要担心老师和家长是不是知道你在玩!结果两边都不成,最终成绩不好还是免不了要受骂,难道你说这不苦吗?仿写第8节前部分文字: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坚持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学业,总有许多奥妙、规律、方法可寻,只要能潜心搜索,看它显现,为我所有,最为得意有味。第二,因为凡学业要优异,离不了刻苦,在别人闲聊喝咖啡的时间里用功苦读,将感受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第三,学业性质,常常是要和同学相竞争的,如像踢球一般因踢赢而得到快乐。第四,专心于学业,把许多小差、杂念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总结:关于议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要鲜明、明确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论证——条理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