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5-14 21: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鸭子拌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跟随老师边听音乐边用形体动作和乐器表演故事情节。
知识与技能:认识民间打击乐大镲、小镲、木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音乐《鸭子拌嘴》,感受民间打击乐器力度和音色所表现出的不同情趣和音乐形象,培养学生对民间打击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认识民间打击乐器大镲、小镲、木鱼。
教学难点:能用打击乐器和形体动作表现鸭子出发、游玩、拌嘴和出发,感受民族打击乐器的特色。
教材分析
《鸭子拌嘴》是由作曲家安志顺根据同名民间打击乐改编而成。乐曲以乐器大镲、小镲、木鱼为主,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集中在三处,引子、第二段和第四段,2/4的节奏主要在第一、三段和尾声。全曲无旋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的组合,奏出各种丰富有趣的音响,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小鸭子、鸭妈妈清早走出门,来到小河塘,玩耍、拌嘴,然后又高高兴兴回家去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俏皮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表演中创造。在表演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画”鸭子,让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小动物是谁?
生答:小鸭子
师问:我们来聆听几个音乐片段,看看这些音乐片段表现了小鸭子的哪些动作?
生答: 小鸭子走路(认识木鱼)
小鸭子拍打翅膀(认识大镲)
鸭子吵架(认识小镲)
同学们三个音乐片段都猜对了,我国著名作曲家安志顺爷爷写了首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这首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导入课题。
2、聆听乐曲
1. 标题《鸭子拌嘴》,让同学们说一说“拌嘴”的意思。(‘拌嘴’吵架的意思),小鸭子们为什么吵架,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 初听音乐(播放鸭子拌嘴动画视频),看过动画后让同学们讲故事。同学讲过后,老师讲故事,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贴图画。
3. 分段聆听音乐
出发
师问:小鸭子和鸭妈妈谁先出发的?为什么说是小鸭子先出的?
生答:小鸭子 (小镲、大镲音色和力度区分谁先出发)
小镲:音色明亮,演奏力度大,表现小鸭子稚嫩的小翅膀。
大镲:音色闷,演奏力度小,表现大鸭子厚厚的大翅膀。
师:找同学表演出发这一段
玩耍
师问:鸭妈妈有一个鸭宝宝还是有很多鸭宝宝?
生答:很多鸭宝宝
师问:那鸭妈妈是怎样把他们呼唤出来的呢?
xx x xx x xx x xx x
出来 呀 出来 呀 天气 好 天气 好
xx x xx x xx x xx x
游泳 吧 游泳 吧 游啊 游 游啊 游
xx xx xx xx x -
扑通 扑通 扑通 下水 了
师:找同学玩耍这一段
拌嘴
师问:小鸭子们在河塘玩的很开心,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争吵了起来?
xxx xxx xx xx xx x
我要吃 我要吃 那条 小鱼 是我 的
xxx xxx xx xx xx x
我要吃 我要吃 那条 小鱼 是我 的
师:找同学表演拌嘴这一段
回家
在鸭妈妈的劝说下,小鸭们和好如初高高兴兴回家了。
三、分角色全体学生表演《鸭子拌嘴》
四、小结:今天我们聆听了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认识了民间乐器大镲、小镲、木鱼,在以后的学习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民间打击乐。同时老师也希望我们像鸭妈妈说的那样,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