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4 20:24: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更刮目相待(gèng) B.肃遂拜蒙母(shuì)
C.卿今者才略(liáo) D.孰若孤(sh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大惊曰:“……非复吴下阿蒙!”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尊君在不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水路草木之花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学而时习之
5.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往的事情罢了。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离开了。
6.下面对《孙权劝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中,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积极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昧道,二者的感彩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7.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代表作品有《稽古录》《谏水记闻》等。
B.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断代体史书,记载了16朝1362年的历史。
C.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建安十三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D.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二、填空题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 )
(3)见往事耳( )
(4)及鲁肃过寻阳( )
(5)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6)即更刮目相待( )
10.写出下列划线字的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博士: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2)但当涉猎
但: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3)蒙乃始就学
就: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4)见往事耳
耳: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三、情景默写
11.按要求默写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吕蒙却以“___________”为由推托。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______________”。
(2)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四、课内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及鲁肃过寻阳( )
(3)孰若孤( ) (4)肃遂拜蒙母(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A.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B.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17.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以“夫”字发起议论,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乙】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起初推脱,后听从劝说学习,终有所获。
C.【甲】文讲道理透彻深刻。【乙】文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D.【甲】文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要求。【乙】文用吕蒙言行侧面表现鲁肃学识进步。
19.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初,遇①善治《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
【材料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③十一二。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取材于秦观《〈精骑集〉序》)
注:①[遇]指董遇,东汉学者。②[惩艾]惩治,惩戒。③[囊时]从前。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___________________”,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__________________”,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秦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的经历,则进一步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更——gēng ;
B.遂——suì ;
C.卿——qīng ;
故选D。
2.C
【详解】A.“当”解释为:动词,掌握/动词,应当;
B.“以”解释为:介词,用/动词,认为;
C.“见”解释为:动词,了解、认清;
D.“大”解释为:形容词,年长/副词,非常;
故选C。
3.A
【详解】B.“邪”同“耶”;
C.“不”同“否”;
D.“说”同“悦”;
故选A。
4.D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用、拿\与“为”连用,认为;
B.连词,于是,就\介词,才;
C.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
D.表承接\表承接;
故选D。
5.B
【详解】“但”在句中是“只,只是”的意思;“往事”指历史,“见往事”的意思是“了解历史”。所以该句正确的翻译应为:只是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故选B。
6.C
【详解】C.“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不正确,应为: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学有所成。故选C。
7.B
【详解】B.“断代体”错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B。
8.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B项的表述不准确,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烘托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
9. (1)推脱 (2)粗略地阅读 (3)了解 (4)到了……的时候 (5)于是,就 (6)另,另外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脱。辞,推脱。
(2)句意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3)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4)句意为: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了……的时候。
(5)句意为: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就告别了。遂,于是,就。
(6)句意为: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更,另,另外。
10. 古时王侯的自称 孤单、孤儿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只 转折连词 开始从事 表示顺承的连词 表示语气的助词 耳朵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注意古今异义、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本题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均为课文中的基础词汇,要重点记忆。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古汉语实词的含义要从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加以理解和记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
1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乃始就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详解】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能根据设计的具体语境恰当默写填空。注意避免错别字,如“涂”不要误写为“途”,“卿”不要误写为“聊”。
12. 对……说 经过 谁 拜别 13. 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有才德的人相别几天后,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14.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因为文章主要突出的是劝,所以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词。不过,吕蒙也有答话,“蒙辞以军中多务”,可见吕蒙开始时是拒绝的。 15.(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解析】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孙权对吕蒙说。谓:对……说。
(2)句意: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过:经过。
(3)句意:谁比得上我呢?孰:谁。
(4)句意: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拜:拜别。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重点词有:
(1)孤,古时王侯自称,我;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士,有才德的人;三日,几天;更,另、另外;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
14.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第一问,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第二问,此题要考虑到文章的表现的中心事件。因为文章主要突出的是“劝”学,所以只直接写出了孙权的劝说之词。“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真实是拒绝的,因此文章把吕蒙的推脱之辞一笔带过。
15.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第一问,可用原文回答:(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第二问,详细交代对话,是因为鲁肃敬才、爱才,所以他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第三问,孙权劝学后,吕蒙通过学习,才识突飞猛进,以至于鲁肃过寻阳,与吕蒙论议后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并“拜蒙母”,可见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也能说明了孙权劝学意见的正确;从写作手法看,作者写鲁肃对吕蒙的夸赞及拜蒙母的作为,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烘托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表明鲁肃是一个敬才、爱才之人。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有才德的人相别几天后,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6.A 17.B 18.D 19. 军中多务 苦渴无日 趁青春年少抓紧时间学习。
【解析】16.考查对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之:助词,的。
A.句意为:本来在冀州南边。之:助词,的;
B.句意为: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之:代词,它;
C.句意为: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句意为: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到、去;
故选A。
17.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意思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淫慢”是前半句的主语,所以第一处在“慢”后断开;“则不能”是谓语,第二处在“能”后断开;“险躁”是后半句的主语,所以第三处在“躁”后断开;“则不能”是谓语,所以第四处在“能”后断开。因此正确划分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故选B。
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乙】文用吕蒙言行侧面表现鲁肃学识进步”有误,应为用鲁肃言行侧面表现鲁肃学识进步;
故选D。
19.考查分析比较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从文中分析语句作答。
第一空,根据“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的提示,《孙权劝学》中“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的内容可知,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鼓励吕蒙要多学习,而吕蒙却以“军中多务”找借口推托;
第二空,由题干中“跟随董遇学习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联系材料一中“从学者云:‘苦渴无日’”的内容可知,“苦渴无日”即是答案;
第三空,“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意思是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秦观在这篇短文中叙述了他自己年轻时凭借记性好不勤奋苦读,以至后来常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情况。他后悔自己以前的行为,意在告诫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岁月多读书,勤奋学习,以免老大徒伤悲。
【点睛】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材料一】当初,董遇善于研究《老子》。有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一定要先读一百遍。”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材料二】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常常因为健忘而荒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